多种媒体对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的研究_第1页
多种媒体对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的研究_第2页
多种媒体对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的研究_第3页
多种媒体对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的研究_第4页
多种媒体对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的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多种媒体对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的研究的研究报告      一、课题研究背景     新一轮课程改革使课程目标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表现出以下一些新的特点。其中有“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着眼于未来,注意能力培养”等等。学生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人生发展、社会发展、一个民族的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从许多专家学者近几年来对中美基础教育及国家培养出的人才后劲的分析中就能充分表现出来。     综观新课程目标对教师的要求,可以看出学校要培养全面发

2、展、具有终生发展后劲的学生,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反观农村小学教师的素质现状,却让人对新课程的落实总也乐观不起来。当然,这里除了教师素质问题,还有一系列的教育体制(特别是对教师的考核体制)问题,对后者,我们一介平民教师无能为力。为了下一代,为了祖国的未来,民族的明天,我们不能被动地等、靠教育体制的改革,我们应该在我们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挖掘教师的潜力,提高教师的素质,为新课程改革的有效落实尽最大的努力。     教育教学目标的实施主要在课堂上。而我镇小学教师的素质现状不容乐观:全镇共135名教师,起始学历不达中师的有101名,占全镇教师总数的75还

3、多,41岁以上的80名,占全镇教师总数的59.2,基础差,年龄大,他们已经习惯于传授知识的教学,而对新课改目标中的要求实施起来,真是步履艰难。只要是听老教师的课,就有一种为孩子悲哀、让人窒息的感觉,教师满堂的讲述、强调,孩子的死记硬背,考试前的题海战术,课后作业的机械重复,繁多据此看出,我们课堂教学目标中能力培养的缺失是很严重的问题,所以我们选择此课题进行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探讨新课改下农村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   

4、60; 2、通过研究提高广大农村教师适应新课改的素质。     3、取得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效。     三、理论依据     1、教育心理学依据     (1)认知教育理论布鲁纳的发现法。     布鲁纳格外重视主动学习,强调学生自己思索、探究和发现事物,在教学上,他主张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发现来学习,要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和探索知识的过程统一起来。   

5、60;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强调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学习者自我建构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它还强调学习者在知识建构过程中的相互作用。     2、课程理论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课程改革目标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又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的教学过程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

6、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四、研究内容     1、在小学语文各年级段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边思维边组织边叙述表达能力的培养。     2、在小学数学各年级段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3、在英语课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7、    4、在科学科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5、音乐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感知力及鉴赏、表现音乐的能力,和艺术想象力、创造力。     6、在美术课中,如何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和美术的实践能力。     7、在体育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和安全进行体育运动的能力。     五、研究方法     课题研究主要采用了个人研究与集体研究相结合、教学实践

8、与经验总结相结合的方式。具体运用了调查研究法、文献分析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比较法和经验总结法。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和实施:      1、研究准备阶段(2006年7月2006年12月):课题申报,建立完善课题研究运作机制,各课题组前期准备(制定课题实施方案等)。     2、课题研究阶段(2007年1月-2009年12月)     (1)2007年1月2007年12月      对

9、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纯知识传授型授课方式和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中的能力培养授课方式进行解剖、分析、比较,让教师明确怎样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关能力的培养,并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研究。     (2)2008年1月2009年7月       对已经初步获取的课堂教学中有关能力培养的感悟进行实践、探索和研究,初步形成各科课堂教学中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3、总结验收阶段(2009年9月2010年7月)整理、评价、结题、验收阶段。   

10、60; 七、研究成果     (一)通过三年的实验研究,我们构建了 “激励与评价式、情景导入式” 二种探究性教学模式,课堂效率、学生能力大大提高。 1、激励与评价式教学     “激励评价式”是从学生认识角度提出的。在课堂上,教师应该采用科学的激励手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的主动性,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以促进学生创新潜能的开发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励评价式教学方法具体内容为:创设问题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拓展应用自我评价成功体验。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

11、学习欲望,它可以是悬念式故事情境,但它们的目的是一样的,那就是通过问题情境的展示,引发出一个需要大家共同探究的问题。     (2)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问题的提出或者说矛盾的出现,都应该给每个学生独立的思考的空间,让学生面对问题寻找对策,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为后面的合作学习奠定了基础,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3)合作交流,为学生搭建互助合作的平台。我们倡导具有实际意义的合作,也是为了更好的实现“人人在学习上有不同的发展”,小组各自交流对问题的想法,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可以解

12、决独立探索中的困惑,还可以培养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     (4)拓展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主要是应用已学的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5)自我评价,体验成功。我们提倡教师把激励性评价和实生的自我评价贯穿课堂始终目的是让学生建立自信,同时养成自我反思的良好习惯。     2、情景导入式教学     自开展课题研究以来,课堂教学逐渐形成“和谐、开放、自主、合作”的氛围。教学中,注重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积

13、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自主参与中“做”和“悟”,从而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在解决问题中,采取了各自学“战”和“分组合作”相结合,注重“问题生成”和“解决问题”,注重“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即教师创设一个学习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获得学习的材料或信息,产生问题,通过创造问题产生有价值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独立思考或合作探索,通过交流讨论,从而形成结论。因为是小组讨论的结果,反馈的信息可能会是若干种,那么就会产生新的问题。具体的分为一些小的模块:     (1)实验探究式教学:以实验为主创设情景;    (2)模拟

14、实践式教学:即把生活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在课堂小天地模拟再现,让学生参与实践探究的情景。    (3)课外活动式教学:把学生带出教室,让其走进校园,走出校园,通过参与调查,收集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情景创设。    (4)自主拓展式教学:根据不同个性、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自主选择项目去探究的情景创设。    (二)、形成“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策略。    (1)目标制定要明确    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指向

15、,才会达到预期的目的,明确的目标来自对学生综合学习内容的合理选择。首先要有综合性,主要表现为:学习内容上,体现本学科与相关学科内容的整合;学习方式上,体现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及体验性学习等多种形式的综合。    其次要有实践性,充分利用大课堂,让学生走进社会生活进行考察、调查访问等,也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走进网络虚拟世界,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走进人们的心灵世界和情感世界等。     (2)以活动促发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一次完整的探究活动,大致要经历“确定探究主题制定活动方案开展探究活动交流探究成果”

16、四个阶段。     确定探究主题:探究主题的确定,首先要考虑的是学生关心的什么,对什么感兴趣。最好是来自学生自己的问题。根据课题组的经验,探究主题的生成主要有以下几种:     生活诱发式:利用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促使学生从生活的诱发中产生探究的主题。课堂拓展式:课堂教学是培养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托,拓展课堂教学的空间,引导学生确立探究的主题。    学科联系式:各学科不是孤立存在的,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教

17、学中,必须打破僵化的学科框架,软化学科边缘,让学生在学科联系中发现综合学习的主题。    制定学习方案:方案的制定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一般经历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内容大致包括:项目名称、研究人员、研究目的、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步骤及时间安排、预期结果等内容。    围绕方案开展探究活动:学习方案制定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学习方案开展探究活动,这是综合学习的主体部分。在探究过程中,要体现主体性、合作性和体验性。    交流分享成果:探究活动告一段落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交流与分享探究的成果。交流

18、的目的不是评判探究成果的多少与优劣,而是创造一个启迪思维碰撞的机会。交流与分享的成果内容,包括研究报告、资料图片、实践过程和体验等。使交流的过程成为全班同学共同探究、学习、反思的过程,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这样的过程中得到了综合化提升。    (3)、形成“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体系,是以教育部所颁布的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全新理念为基本原则,结合学科特点和我校实际,分学科制定。评价方法力求改变长期以来重结果轻过程、重传授轻方法、重统一要求轻独立见解、重智力发展轻人文素养等弊端。通过评价的指向功能引导学生将课本的知识延伸到课本之外,将课堂上的

19、问题与社会现实问题相联系。由于鼓励学生走出学校,接触社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使学生对某些问题的认识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为学生突破自己原有的知识框架,形成创新性思维提供了机会。    (三)学生方面的变化    1、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学习各科的兴趣更浓厚,好奇心大大增强,对自然事物、科学问题的感知更敏锐。学生找到了做学习主人的感觉,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他们能以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来。他们主动参与、全程参与、实质参与。表现为:学习活动之前能够自主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

20、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自觉性明显增强,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能作出周密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能克服困难,通过多种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能自觉的坚持课外的后续性学习。实现了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2、学生的学习效率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从知识检测和各种活动中都能看出实验班的学生要优于对比班的学生。在学

21、习中,他们能够比较准确地确定学习目标,自觉地选择学习的材料和方法,比较迅速的投入学习状态,即知道学什么,怎样学。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比较扎实,基本技能比较熟练,并且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解决变式的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比较清晰,方法灵活多样,正确率高。通过对班主任、其他科任课教师及学生家长的反馈回访时,我们进一步证实,实验班的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等在语文的阅读、作文或其他学科以及在课外的解决实际问题时都有所体现。    (四)课题研究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要搞好教育,关键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课

22、题的研究促使教师在工作中不断更新教学思想,更新教学手段,改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做研究离不开踏实勤恳的钻研精神,也离不开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全体课题组教师在课题实验中表现出了极大的学习热情,学理论专著,学经验文章,观摩各类教研课、公开课,并主动参与研究和讨论。真正贯彻落实了新课改的精神,并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实践操作,提高了教学水平和组织能力。课题组的每个成员能做到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在校内、外多次出示公开课。参加优质课比赛等,教研员来我校视察、指导时,多位教师的课获得好评。在探究的教学过程中,常辅以电教媒体创设情境,既提高了课堂效益,又提高了自己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积极性及技能,适应教育

23、现代化的改革要求。同时,在共同参与、相互探讨、相互交流之中教师也获得了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这本身既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自身发展的过程。近年来,课题组老师多次出示市级公开课,得到领导的一致好评。    (五)课题研究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提升。    要搞好教育,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成效。作为今天的教师,我们在昨天受教育,却在今天教育明日社会的主人。因此,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学习新的知识,获取新的信息,以完成知识结构的调整和更新,提高适应现代化教学的能力。在本课题实验过程中,也使“改善师生关系、落

24、实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创新能力”等观念和意识更加深入教师的大脑,让教师必须摈弃以往单纯的以教师和书本为中心的旧的教学方式而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学校课题组成员常在一起学习理论知识、探讨、交流心得体会,及时总结,作纪录,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材料,更新了教育理念。各位教师的理论水平逐步提高,科研能力日益增强,撰写论文、设计教案的能力也大大加强。多位老师的论文在国家、省评选的论文中获奖。     八、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设想     在三年来的实验过程中,我们课题组全体人员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一些

25、小小的成绩。但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还存在一些不足:     1、在学习中如何关注“弱势学生”的学习,促进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把握一个“度”,如何处理各种“关系”等等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2、有些实验活动不够细化,资料收集整理还不够全面。    3、对学习的内容设计应探索化。探索是学习新知,实现再创造的必由之路。应持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其经常处于一种探究的冲动之中。依然有许多工作需要继续深入做下去。   

26、60; 总之,我镇课题组的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有效地推动了我镇各科教学的改革与提高,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我们的研究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进行滚动研究,全面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总旨,努力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身心和谐发展、有才干、有特长的创新型人才。    九、文献索引    (1)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陈旭远.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2    (2)中国教育学刊 2003.1-12,2004.1-12,2005.

27、1-5.    (3)课程.教材.教法 2003.1-12,2004.1-12,2005.1-5. , 浅谈语文教学中团队精神的渗透与合作能力培养八一中心小学 李天龙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分工又高度整合,生产生活的社会化程度日趋增强的时代,合作和团队精神就显得极为重要了,因为无论是生产还是研究,人们面临的问题都日益复杂,而且往往包含着多学科意义的内容,因此,单靠一个人很难胜任,而是需要多种人才通力配合,综合多方面的知识才能解决。真正优秀的人才,不仅自身素质条件要好,而且更重要的是与团队伙伴的合作的契合程度高,以及配合别人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强。合作精神业已

28、成为人才的重要特征之一。一、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渗透团队精神1、团队精神是新世纪高素质人才的必备条件。团队精神,即合作精神,是指一个团体中,各成员之间互相配合,和谐相处,共同努力,进而达到共同发展的目标。面对竞争与合作的日益加强,世界各国都开始重视对人才合作精神的培养。1994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巴黎召开会议,提出了一份题为学习:内在的财富的报告。报告指出,教育应有四个支柱,它们是:学知,学做,学会发展,学会共同生活。所谓共同生活就是指强调教育学生了解人类文化的多样性,认识各民族之间的共同性和相互依赖性,学会在共同活动中与人合作,和谐相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29、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也说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因此必须在教育教学中进行团队精神的渗透与培养。2、语文的学科特征决定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渗透团队精神语文教育即语言文字教学,在其进行过程中必须渗透团队精神,培养合作能力。这是因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和指导人格个性发展都集中于这一基础科目。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置就是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作一次有机的统一,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既能提高语文素养,又能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因此,语文的工具性教育和人文性教育在综合

30、学习中相互渗透的。语文的工具性无处不在,而且是以内容的人文性为载体的,可以说,生活处处有语文。中国语文学科乃至所有语言文字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决定了在其教学中必须进行综合性学习,树立“大语文观”,开放课堂,让学生学会在最短时间内取得最佳学习效果的方法分工合作学习后进行知识整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彼得·圣吉在其著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提出,面对复杂剧变的世纪,要提高自身和团队的适应能力,正确地从组织的长远利益、整体利益出发,解决面临的种种疑难和困惑,就要以系统分析为核心,进行五项修炼:系统思考;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望;团队学习;自我超越。其核心是建立共同愿望和团

31、队学习,最终目标是自我超越。为使学生将来能够成为新世纪具有知识性、社会性、进步性的高素质人才,必须从小培养其团队精神,教给他们合作学习的方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带领学生做起“语言学习团体操”,进而达到让学生在心智、品德双方面共同发展的目标。二、如何进行训练那么,从何时开始、怎样进行训练呢?本人认为,应该从刚入学学习汉语拼音时,就开始进行团队精神启蒙,因为学生步入学校,走进班级最初级的团队的时候,就是他们认识集体、进入集体、组成集体的开始。1、学会初步合作利用汉语拼音教学中声、韵母相拼组成各种不同音节的现象,对学生进行合作启蒙,用“找朋友”的游戏来引导学生从玩耍中树立初步的合作意

32、识。教材第一册汉语拼音第9课的课文是“你栽树,他培土,我去提水。”课文本身就提倡合作,非常直观形象,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认识“你、我、他”,在生字认完后应让学生照样子说话,说说自己与朋友合作做成功的事情,再说说是一个人做来得快、好,还是几个人合作来得快、好,让学生懂得合作的好处。接着在平时课程学习中,使用“开火车读”、“分角色读”等形式,训练学生进行初步的合作,培养其自发分工能力与配合默契度,使之逐步养成合作习惯。2、学会合理分工通过课本剧表演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人各有所长,课文中的角色,有人适合于演A角色,有人适合于演B角色,激发其兴趣,进而学会自觉分工。比如四季中,如果让个娇娇小小的淑女去

33、演“大肚一挺”的雪人,学生肯定会感到不像,应该抓住学生的这种感觉不像,诱导其对四季代表物的扮演者进行调整,使他们演得“像”,指导学生进行初步自觉的分工。3、树立“双赢”观念教给学生交流看法的方法,让他们做到和谐相处,进行良性竞争,树立“双赢”观念。比如,教材第三册第18课称赞,其主题是朋友之间相互称赞的激励作用,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就可以先让学生阅读刺猬与獾之间所说的话,认识到别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想法的,启发学生思考:他们是不是一味盲目地相互称赞?他们的本领一样吗?听了对方真诚的称赞后,他们各自心情怎样?引导学生答出:与人交流要真诚,话语要明确;他们各有长处,他们的长处也各有用处,他们的心情都很

34、愉快等答案,进一步从认识到如何与别人相处,给他们灌输“双羸”观念。4、学会确立目标开放语文课堂,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让学生学会确立共同目标,并围绕目标进行合理分工,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职。开放性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比如,三年级第一个口语交际是交流自己爱看的书。笔者便是自己这样安排的,先按自己爱读的书的类型自行组合,再进行准备回去把自己爱读的书再读一遍,也可同组同学换阅,想好自己对这本书的看法,再回到课堂来进行交流。孩子们大多能够围绕“这本书(或这类书)好看”的主题来进行讨论、交流。完成任务后,笔者告诉学生:共同目标在合作学习时十分重要,它是方向,同一

35、小组每个成员的所有学习活动,都必须为这个共同目标服务;它是如何产生的;让他们懂得要完成任务,首先要确立一个具体的共同目标,再为之共同努力,这是团队精神的核心。5、学会做计划与进行知识整合在阅读课文教学时,启动合作阅读程式,教会学生在事先作好简单的行动计划,学后交流、讨论,完成知识、技能的整合,进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在一次成功的试验的教学中,本人先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四组学生各完成一个任务:教育家做了个怎样的实验;实验的成功之处在哪里;小女孩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小女孩在提铅锤前说了什么,如果小女孩不说话或孩子不听小女孩的,争着往外拉铅锤,结果会怎样?结论是显而易见的,接下去,笔者用第四个话题引

36、发全班讨论,引导学生发现他们三人的合作,让学生体会他们所共有的团队精神,再把注意力转移小女孩的话“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上来,告诉学生,其实这是个简单的计划,实验的成功与这个简单计划密不可分,所以,我们在平时的合作中也要将事情的先后顺序事先作好安排。最后,引导学生作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大家一起来整理合并所学的知识,达到共同发展的目标。这样从课文内容中渗透团队精神,从学习方法指导中教会学生合作,双管齐下,可以使语言文字学习和团队精神培养得到“双蠃”。总之,作为新世纪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使学生成为高素质人才而奋斗,要建立一种持续学习的理念和机制,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环

37、境,增强学生自我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使学习知识、追求发展和自我完善成为学生内在的自觉要求,在班级内形成一种浓厚的团队学习氛围,并激励学生把学习能力转化为创造能力合作作文,从而实现个人和集体共同发展的目标。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并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使班级成为学习型组织,使学生成为合作型人才,是时代的需要,是祖国的需要,也是世界的需要。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八一中心小学 张萍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每个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因此开展小组间的合作学习,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促

38、进知识的建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给每一个学生创造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把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进行了尝试。有成功,也有失败。下面就“小组合作学习”谈几点自己的体会。一、 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自制能力差。如果没有教师有效的组织和引导,课堂就会出现混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往往学生自己说自己的,大家都抢着说,似乎谁的声音大,谁就做得好。只有说的,没有听的。这说明他们只有强烈的表现欲,但不会倾听,不会交流,缺乏合作的意识。2、在小组操作学具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学生

39、争抢学具的现象,他们抢到学具后只顾自己操作,不与他人合作,甚至还可能以强欺弱。 3、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各小组的活动速度有快有慢,不可能总是同步完成。一旦出现“空档”,学生就难免讲闲话,玩小动作。4、在小组交流汇报的过程中,总是优生发言的机会多,其他学生几乎成了旁听者,致使中下水平的学生情绪低落,活动不积极,不主动,容易出现“两极分化”。总而言之,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习惯、合作能力均需要教师精心地培养。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体验,浅谈几点策略,以期和同仁们共同探讨。二、小组合作学习中采取的策略。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初期,学生缺乏合作意识,没有养

40、成合作的习惯,更谈不上合作的能力。如果教师对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起点不了解,或是对合作学习的程序、方式方法、策略考虑不周全,很可能一收就死,一放就乱。因此,我认为: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1、精心组织,明确要求。在充分了解学生情况的前提下,把班内的学生按学习情况及课上表现进行分组。可2人一组,3人一组或4人一组不等。具体视学习内容而定。每组中尽量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组长轮流当。由组长对小组活动进行组织和分工,发言要有序。当一人发言时,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倾听,别人讲完后再发表自己的观点。每次小组活动之前,教师必须明确提出本次活动的内容和要求。一定要交待清楚先活动什么,再活动什

41、么,怎样活动。做到句句说清,字字入耳!特别是需要学具操作的活动,更应如此。不然的话就会造成有的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只听见了一部分或者根本没听清楚就盲目地围坐在一起,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例如: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在摆图形之前我提出:“先用你手中的小棒摆出几个相同的图形,再和小组的同学交流说一说你摆的是什么图形?每个图形用几根小棒?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让学生有目的地开展活动。2、优选内容,有的放矢。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对于选择活动的内容,讨论的题目以及采取相应的方式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不同的内容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做到有的放矢。例如:二年级“数学乐园”中有一个活动,就可采取小组合作对口令的形式,让

42、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乘法口诀的认识。根据学生的合作能力,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的水平,可以这样安排:首先选一个水平较高的小组(3人)做示范,其余学生观察、倾听、学习、评价。三个学生手里都拿着有关9的乘法口诀的卡片。一个学生举9,并说:“我出9”。第二个学生接着说:“我出6”。第三个学生说:“我对54”。最后三人同时说出:“六九五十四”。这样依次进行:三九二十七,八九七十二,五九四十五其他学生有了前面的示范,自然而然就知道如何活动了。这样学生的活动就会有序,有效。又例如:二年级“测量物体的长度”时,由于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一个人无法完成,可采取四人小组合作:一人记录,两人测量,还有一人监督测量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