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核算》专题讲座_第1页
《国民经济核算》专题讲座_第2页
《国民经济核算》专题讲座_第3页
《国民经济核算》专题讲座_第4页
《国民经济核算》专题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第一讲第一讲课程课程 简介简介教学媒体教学媒体学习方式学习方式联系方式联系方式课程导学课程导学主主教材教材学习指导书学习指导书IPIP课件课件自学及面授(直播课堂)自学及面授(直播课堂)网上学习网上学习小组讨论小组讨论X1 1、独立完成作业、独立完成作业2 2、及时预习复习、及时预习复习3 3、积极参加网上交流和小组讨论、积极参加网上交流和小组讨论4 4、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学习学习要求要求建议建议:根据教学一体化设计安排个人学习进度根据教学一体化设计安排个人学习进度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有一个整体认识。为此,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有一个整体认识。为此,通过学习

2、要知道国民经济核算的通过学习要知道国民经济核算的对象是什么对象是什么,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包括哪些内容体系包括哪些内容,国民经济核算涉及到哪些国民经济核算涉及到哪些核算原则核算原则和和核算方法核算方法,国民经济核算的国民经济核算的工具是什么工具是什么,掌握国民经济核算的一些掌握国民经济核算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概念。第一章学习目的和要求第一章学习目的和要求国民经济核算的对象国民经济核算的对象国民经济核算基本结构国民经济核算基本结构国民经济核算的产生和发展国民经济核算的产生和发展国民经济核算原则国民经济核算原则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国民经济核算,简称国民核算国民经济核算,简称国民核

3、算(national accounting),是指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系统描述。是指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系统描述。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宏观核算宏观核算核算对象核算对象整个国民经济或社会再生产整个国民经济或社会再生产1、国民经济核算的含义、国民经济核算的含义一、国民经济核算的产生和发展国民经济核算的产生和发展产生过程产生过程1、几个代表人物、几个代表人物2、国民经济核算是、国民经济核算是国民收入统计国民收入统计的演化结果的演化结果2、国民经济核算的产生、国民经济核算的产生 1、英国经济学家、英国经济学家R斯通和斯通和 美国经济学家美国经济学家S库兹涅茨的贡献库兹涅茨的贡献 2、联合国、联合国

4、1968年公布了年公布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简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简称新新SNA (The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3、国民经济核算的发展、国民经济核算的发展 国民账户体系(国民账户体系(SNASNA) 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MPS) 依据全面(综合)生产理论 依据限制性生产理论两种核算体系:两种核算体系:4、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经济学是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基础。经济学是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基础。国民经济核算依据的经济理论有国民经济核算依据的经济理论有“生产理论、生产理论、经济循环理论、市场理论、收入分配理论、经济循环理论、市场理论

5、、收入分配理论、消费理论、金融理论、国际收支理论消费理论、金融理论、国际收支理论”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理论生产理论。与经济学的联系。 运用会计账户形式和复式核算方法运用会计账户形式和复式核算方法资料大部分来源于微观的会计核算资料大部分来源于微观的会计核算与会计学的联系与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的联系 统计学、计量经济学为国民经济核算统计学、计量经济学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了收集、整理、显示资料和核算、提供了收集、整理、显示资料和核算、分析资料的方式方法。分析资料的方式方法。5、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 19921992年正式颁布新年正式颁布新SNASNA

6、的试行方案的试行方案 1995 1995年全面推行新年全面推行新SNASNA 19981998年正式在中国统计年鉴中公布该核算体系数据年正式在中国统计年鉴中公布该核算体系数据二、国民经济核算的对象国民经济核算的对象1、国民经济核算目的、国民经济核算目的为为经济行为监测、经济分析、国际比较、经济行为监测、经济分析、国际比较、政策分析和制定,以及宏观经济调控和管理服务政策分析和制定,以及宏观经济调控和管理服务2、国民经济活动的单位和部门、国民经济活动的单位和部门机构单位机构单位1 1、定义定义:有权拥有资产和承担负债,能够独立从事:有权拥有资产和承担负债,能够独立从事 经济活动和与其他实体进行交易

7、的经济实体经济活动和与其他实体进行交易的经济实体2 2、具备机构单位条件的单位基本上有具备机构单位条件的单位基本上有两类两类: : 一类是一类是住户住户, 一类是一类是法人单位法人单位。机构单位 的划分根据经济活动的市场特征分为从一国或地区的国民 经济核算出发分为经营性机构单位非经营性机构单位常住机构单位非常住机构单位常住机构单位常住机构单位常住机构单位简称常住单位,指在一国或地区经济领土一国或地区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什么是一国或什么是一国或地区经济领土地区经济领土什么是经济什么是经济利益中心?利益中心?一国或地区经济领土指由该国一国或地区经济领土指由该国政府控制

8、或拥有的地理领土政府控制或拥有的地理领土一个经济单位在一国的经济领土之内一个经济单位在一国的经济领土之内拥有拥有一定的活动场所一定的活动场所,从事,从事一定规模的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经济活动,并,并超过一定的时期超过一定的时期,这个单位就是在该国具有经济利益中心这个单位就是在该国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的经济单位机构部门机构部门1 1、定义:国民经济机构单位根据其主要经济职能、定义:国民经济机构单位根据其主要经济职能、行为和目的的基本特征分类形成国民经济行为和目的的基本特征分类形成国民经济机构部门机构部门2 2、分类、分类(1)(1)非金融企业部门非金融企业部门(2)(2)金融机构部门金融机构

9、部门 (3)(3)政府部门政府部门 (4)(4)住户部门住户部门 (包括为住户所有的个体经济)(包括为住户所有的个体经济)(5)(5)为居民服务的非营利机构部门为居民服务的非营利机构部门 (6)(6)国外国外基层单位基层单位1 1、定义: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为了进行生产核算、定义: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为了进行生产核算 和投入产出分析确定的和投入产出分析确定的基本核算单位基本核算单位2 2、具体特征(三个特征,教材、具体特征(三个特征,教材P9P9)3 3、与机构单位的区别:、与机构单位的区别:隶属关系隶属关系产业部门产业部门1 1、国民经济、国民经济基层单位基层单位根据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根

10、据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 分类形成国民经济分类形成国民经济产业部门产业部门2 2、三次产业分类、三次产业分类 第一产业,主要是农业第一产业,主要是农业; ; 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和建筑业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和建筑业; ; 第三产业,主要是流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主要是流通和服务业。3、国民经济活动中的交易国民经济活动中的交易 交易交易是国民经济核算的对象是国民经济核算的对象国民经济核算将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按国民经济核算将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按“交易交易”来处理来处理包括:包括:1 1、货物和服务交易(说明产品的来源和使用)、货物和服务交易(说明产品的来源和使用) 2 2、分配交易、分配交易 3 3、

11、金融交易、金融交易 4 4、内部交易、内部交易 5 5、其他积累交易、其他积累交易交易的涵义交易的涵义市场活动中的等价交换市场活动中的等价交换单向的经济转移(自愿无偿或强制的)单向的经济转移(自愿无偿或强制的)可以是货币交易,也可以是易货交易可以是货币交易,也可以是易货交易可以是经济交易,也可以是积累交易可以是经济交易,也可以是积累交易4、经济流量和存量、经济流量和存量 流量流量存量存量反映反映一定时期一定时期内所有经济活动的变化的内所有经济活动的变化的价值数量。价值数量。其特点有:(其特点有:(1 1)按货币单位计量)按货币单位计量 (2 2)是一定时期的变化量)是一定时期的变化量反映反映某

12、一时点某一时点的资产和负债的状况的资产和负债的状况5、市场价格、市场价格 国民经济核算采用的价格国民经济核算采用的价格现期市场价格现期市场价格现期市场价格现期市场价格与历史价格历史价格的区别:例如例如:某企业于某企业于20002000年年1 1月购买一台机器设备,价值月购买一台机器设备,价值80008000元,到了元,到了1010月份机器市场价格降为月份机器市场价格降为60006000元,问元,问20002000年年1212月月1 1日,资产的价值是多少?日,资产的价值是多少?若认为是8000元,则采用的是历史价格估价法历史价格估价法若认为是6000元,则采用的是现期价格估价法现期价格估价法根

13、据劳动报酬、固定资本消耗根据劳动报酬、固定资本消耗和营业盈余确定的价格形式和营业盈余确定的价格形式根据要素价格和产品税以外的生根据要素价格和产品税以外的生产税的构成因素确定的价格形式产税的构成因素确定的价格形式要素价格要素价格基本价格基本价格主要价格形式主要价格形式:生产者价格生产者价格购买者价格购买者价格是生产者生产单位产品(含服务)的市场是生产者生产单位产品(含服务)的市场价格,包括要素价格和单位产出生产税净额价格,包括要素价格和单位产出生产税净额是购买者购买单位产品(含服务)是购买者购买单位产品(含服务)最终得到的市场价格最终得到的市场价格三、国民经济核算基本结构国民经济核算基本结构国民

14、经济运行国民经济运行指社会产品从生产、到分配、再到消费和积累的不断循环过程,以及国民财产和财富的不断增加的过程生产(货物与服务)生产(货物与服务)使用(消费和积累)使用(消费和积累)分配(社会总需求)分配(社会总需求)流通(社会总供给)流通(社会总供给)实物运动实物运动出售出售价值运动价值运动购买购买形成下一个再生产运动形成下一个再生产运动总量描述总量描述结构描述结构描述是通过在经济循环的各个阶段,按不同的标准对交易主体和交易客体分类进行的生产阶段生产阶段收入分配阶段收入分配阶段最终使用阶段最终使用阶段国民经济产业部门分类国民经济机构部门分类产品分类国民经济机构部门分类收入形式分类消费领域积累

15、领域按政府消费目的分类按居民消费目的分类按固定资产类型和储备类型分类金融资产和负债分类四、国民经济核算原则国民经济核算原则作用作用内容内容(1)市场原则)市场原则(2)所有权原则)所有权原则(3)三等价原则)三等价原则(4)核算统计原则)核算统计原则是国民经济核算基本理论的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核算基本理论的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设计、范围、核算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设计、范围、核算的系统一致性等具有直接的指导和决定作用的系统一致性等具有直接的指导和决定作用市场原则市场原则从市场出发,考虑市场过程和市场活动,以及市场的发展变化,来确定国民经济核算的范围、分类、账户划分等。所有权原则所有权原

16、则国民经济核算把资产界定为机构单位或机构部门能够行使所有权的统计范围,负债与资产相对应,这就是简称的所有权原则。是确定国民经济核算中资产和负债范围的基本原则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无形资产金融资产金融资产拥有所有权的资产拥有所有权的资产非非生产的自然生产的自然资产等除外资产等除外三等价原则三等价原则最终产品的生产决定了使用,所以生产与支出是最终产品的生产决定了使用,所以生产与支出是平衡的;生产出产品即创造出价值,所以价值的创造平衡的;生产出产品即创造出价值,所以价值的创造与收入的形成是平衡的与收入的形成是平衡的. .指生产、收入、支出三方等价原则指生产、收入、支出三方等价原则核

17、算统计原则核算统计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现行价格核算原则现行价格核算原则五、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国民经济核算方法 1、帐户所设科目帐户所设科目均为均为统计指标统计指标2、国民经济核算方法特点国民经济核算方法特点1、国民经济核算方法的发展国民经济核算方法的发展账户的简化形式:使用(支出)来源(收入)2、根据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各阶段设帐户体系、根据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各阶段设帐户体系 并连为并连为整体整体账账户户体体系系流量账户流量账户存量账户存量账户经常账户经常账户积累账户积累账户生产账户生产账户收入分配账户收入分配账户收入使用账户收入使用账户资本账户资本账户其它积累账户其它积累账户金融账户金融

18、账户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3 3、账户根据平衡关系设置、账户根据平衡关系设置平衡项平衡项平衡项的作用:平衡项的作用:(1 1)可使账户左右两方保持平衡;)可使账户左右两方保持平衡;(2 2)反映了相临账户的经济联系;)反映了相临账户的经济联系;(3 3)它常常是非常重要的经济总量)它常常是非常重要的经济总量4 4、账户及账户体系的主要作用、账户及账户体系的主要作用 是反映市场运行中的经济联系是反映市场运行中的经济联系5 5、实施的是、实施的是四式记账四式记账核算方法核算方法一笔经济活动的交易,涉及两个机构单位,一笔经济活动的交易,涉及两个机构单位,那么这项交易要同时在两个机构单位采用那么这项交易要同时在两个机构单位采用一致的复式记账核算,每个机构单位均一致的复式记账核算,每个机构单位均复式记账,所以两个机构单位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