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程语文课堂小组讨论有效化的思考_第1页
关于新课程语文课堂小组讨论有效化的思考_第2页
关于新课程语文课堂小组讨论有效化的思考_第3页
关于新课程语文课堂小组讨论有效化的思考_第4页
关于新课程语文课堂小组讨论有效化的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新课程语文课堂小组讨论有效化的思考盐都区龙冈初级中学 李大茂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以建构主义作为理论,对课堂小组讨论这一教学环节的作用进行重新思考和认识,目的在于探索有效的语文课堂小组讨论的最佳方法,改变以前那种”看似热闹,实质流于形式”的小组讨论现象。 关键词:建构主义 小组讨论 困惑 有效化 新课程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而作为班级成员之间的互动方式的课堂小组讨论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条重要的途径,它有着师生对话无法替代的作用,它能体现以学为本的新型教育观,它符合以学生为主现代教育理念。因此,很多教师对课堂小组讨论也特别青眯,经常有意识地把这一形式引入课堂进行新课程的教学,

2、但在尝试运用的实践中,我迷惘了,每上完课总有一种鱼鲠在喉的感觉,我意识到看似由小组讨论焕发起生命活力的课堂,有时真的是一种时髦的点缀,是形式而己,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虽然我还称不上内行,但对如此的课堂讨论实在是深感不安,所以我一直在反思自己在课堂小组讨论中遇到的不尽人意的地方,思考着如何才能开展有效的课堂小组讨论。一、直视课堂小组讨论带来的困惑1.课堂时间难以控制。自从我尝试了课堂小组讨论,课堂的四十五分钟时间就显得极为短促,课堂的容量明显小了,有时为了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思考、讨论、互动、交流,一堂课只能解决一两个问题。从而,导致教学计划不能及时完成,好多该探讨的内容不能落实,

3、到头来,学生对课文还是半生不熟。自我心理也有一种草草收场的感觉,一堂课上得散乱而零碎2.课堂秩序难以维持。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本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学生对讨论普遍比较积极。因为以往寂静无声的教室,让学生感到拘束、不自在,以往教师满堂灌的教法,使课堂成了老师的“教堂”,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上课学生容易昏昏欲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抹杀。而开展课堂小组讨论,首先课堂成了学生的“讲堂”,学习的主动权得到回归,紧张的气氛随之得到舒缓,学生可以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可以纷纷扬扬地发表表的见解,可以你一言,我一句,安静的教室也变得像炸开了锅那样热闹,这种情况,哪怕是那些不爱学习的学生也会活络起

4、来,来个浑水摸鱼,趁机讲几句话。那些学生不是在讨论问题,而是趁机讲话、休息、谈笑,如此活跃的课堂,教师要想控制好这种局面,必须具备超高音的嗓门。3.全员参与难以落实。在学生的习惯认识中,讨论问题就是“解决问题”,讨论中只要找一个“高手”,就可以顺利地得到结果。所以看似热门非凡的讨论场面,探个仔细的话,就会发现参与讨论的那些学生,其实就是那些成绩好的、乐于交流、爱动脑筋的学生,交流问题时发言的也是这几位学生,小组讨论几乎成了几个精英学生的表演。其余的,绝大多数人只能充当听着,或者充当看客,大多数人不爱动脑筋,不思考,等着别人的答案。我们在教学中也不难发现,积极参与讨论的学生,交流起不滔滔不绝;不

5、自觉的学生要么哑口无言,要么说废话加小动作,游离于正常的教学交往活动之外。再说我们现在的班级人数较多,如果学生不主动参与的话,老师就无法顾及到每一个人,这样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而日益明显的两极分化实在令人担忧。4.意见分岐难以统一。课堂小组讨论,是要求你说,我说,大家说的全员参与讨论。它是学生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目的是把小组中不同的思想进行优化整合,把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成果,以群体智慧来解决问题。可是,我发现我们的学生讨论问题时显得很随意,经常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你不听我说、我不听你说,”全班交流时也是各说各的。细细查找原因后,发现我们的学生有的不善于独立思考

6、,和同学讨论时只是人云亦云;有的根本不属于小组讨论,不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不善于作必要的妥协,不善于倾听同学的陈述,只是一味地固执己见,即使争得面红耳赤,也绝不甘心罢休。如此看似热热闹闹的讨论,其实只停留在表面上,不会相互提出质疑,不会作深沉的探究,虽说新课程倡导个性化的思维,但是这种没有进行思维碰撞的讨论是敲击不出智慧的火花,所以,我一直疑惑是否在讨论结果上老师仍要越俎代庖,来个统一意见。二、探讨课堂小组讨论有效展开的方法面对以上碰到的几个主要问题,一方面我不断地反思自己课堂教学上的缺陷,谦虚地向行提出自己的困惑,共同探讨对策,另一方面我也不断地从书中查找、从网上探索相关的理论,只想用先进的

7、、科学的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努力使课堂小组讨论不再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摆设。经过学习大量的相关资料后,我发现建构主义的理论对我启发很大。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以保证对知识的主动建构,而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我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为了保证课堂小组讨论有效展开,我明白了实施课堂小组讨论之前,其实有一个准备阶段,那就是讨论小组的优化组合。不能像我一开始那样的随心所欲,无条件地按照现在的座位确立小组,只是机械地前后桌四个学

8、生列为一组,根本没有考虑他们之间智力结构、技能状况、学习层次的差异,也没有征求学生的意见,没有作出明确的分工,难怪讨论时,总不能发动全员参与。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所以先要进行动态分组,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合理地进行人员组合,既要考虑小组内部的和谐,又要照顾到小组间的平衡。做到“组内异质,组际同质。”这样,一方面组内可以形成异型交流结构,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形成互补机制,因为不同成员间的信息互换可以激发更多的观点,使全组形成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另一方组际之间又能促发竞争意识,反过来又促进了组内的使用。其次,更对组内的成员作出明确的角色分工,要确定好组织者、记录员、质疑者、发言人

9、等,使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在小组讨论时的责任,使小组内的每一个人都有事可做。当然,这个分工可以自主选择,可以教师指定,也可以抽签决定。同时,组成的小组定期要作必要的调整,这样,一则使学生有新鲜感,二则可以扩大学生交流沟通的范围。角色的分工也要定期置换,这有利于发挥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平衡发展学生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小组学习的质量。2.抓好讨论时机开展课堂小组讨论,实质是给每个学生创造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提供学生自主建构的空间。但是,在探索的过程中,我明白了课堂小组讨论只是诸多教学形式中的一种而已,它不是课堂教学内容实施的唯一途径,并不是说每一节课都适宜开展课堂小组讨论,也不是说每一个

10、问题都需要讨论来解决,像那些简单的问题就无需复杂化。开展有效的课堂小组讨论必须讲究一个时机问题,只有做到因需而置,课堂小组讨论才能大放异彩。新课程的课堂根本不需要为讨论而讨论,所以,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必须把课堂小组讨论的有效性落到实处。例如,在学习季羡林大师的幽径悲剧一文时,好多学生都提到这样一个问题说:“一棵藤萝被砍为什么会引起作者这么大的悲伤?”当时的学情告诉我要把握好这个契机,这个问题值得探究,需要探究,只有弄明白这个问题,才能理解,吃透文章的主旨。通过学生的讨论,学生明白这棵藤萝是真、善、美的象征,藤萝被砍实际说真、善、美被毁灭,作者真悲伤的不是一棵藤萝。我想这种讨论才能真正体现它的价值

11、,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3.明确讨论内容经过多次的实践,我体会到了教师指导的重要性。要想使课堂小组讨论达到预期的效果,首先缺少不了老师的精心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有得产生争论的、有价值的,而且是个人难以完成的内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换意见,为学生搭建起有效开展互动的平台。因此,开展课堂小组讨论,一方面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要考虑问题的难易度。若不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势必不能引发学生的有效注意,也就无法做到全员参与。同样,问题过易,小组讨论就是浪费时间,学生会因为没有挑战性,而掉以轻心。而过难的话,小组成员的学习能力所不能及,那么讨论必定无结果,所以,探

12、究的问题要具有思考讨论的价值。当然最主要的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而定。例如,我在教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中的幽径悲剧一文时,对文末最后一句“我自己的性格制造的这一个十字架,只有我自己来背了。奈何,奈何。”的教法上,我采用了课堂小组讨论的方法要求学生自主探究其深沉的含义。因为这一句子的意思很好理解,若是光让学生理解表层字面意思,那么对文章的主旨就能深刻把握。所以,我觉得这个地方需要调动群体智慧进行课堂讨论,而且,我是先确定了讨论的内容,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讨论“什么是十字架?”“我怎么会个自己制造一个十字架的?”当时的情景真是叫“一石激发起千层浪。”每一小组都兴奋不已,讨论得不亦乐乎,有的比划,有的陈述

13、,有的赶快记录,有的不同意这个观点,马上反驳。完成讨论任务后,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有的说:“这里的十字架其实不是本来意义上的十字架,而是自己个自己的一种责任。”课后我想异彩纷呈的回答展现出的就是生命课堂的活力吧!一段时间的尝试,我意识到:真正的课堂小组讨论意味着学习课题的集思广益,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各种思想、观点的相互印证补充,相互碰撞启发。它可以使参与者的思想深化,也可以使思维清晰化、条理化,所以它既是一种学习过程,又是一种思辨的过程,它有着自己独特的重要价值。而若是没有一般的讨论技能,那么它就会流于学生同伴之间的一般的言语交流,不能发挥其真正的价值。可以说学生拥有基本的讨论技能是讨论

14、成功的重要保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各种技能,以便课堂小组讨论能顺利开展。培养学生学会思考的能力。著名的大教育家孔子很早就告诉我们“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可见学习和思考是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我们知道,学习是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但要学得深,学出点名堂,那就必须得思考。所以,每一个学生在进入讨论之前,都应该对学生的内容有自己的思考,建构自己的独特体验。没有独立思考的过程,讨论就等于无源之水,就无法实现群体智力的互补。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能力。倾听是课堂教学赖以健康推进的载体和动力,是生命和生命的呼应和交融。在讨论中,只有善于倾听,才能纳入不同的信息,捕捉信息要点,达

15、成资源共享,才能取人之长补已之短,才能对别人的看法作出正确的反映和应对,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交流。培养学生学会质疑的能力。有句古话说的好:“为学贵知疑,知疑贵为师”。可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多么的重要。善于提问能激活思维,激发讨论的兴趣。在阅读文本和材料时可以互相提出问题民开讨论,在讨论出现差异时可以提出问题进行商讨。培养学生学会表达的能力。课堂讨论是给学生提供了练习口头表达能力的极好机会。在讨论中,我们明显感知到言语的交际功能得到加强,为了交流相互的见解,必须要充分理解别人所说的话的同时,还要善于寻找确切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没有表达,就不称为讨论了,表达不清,也不可能顺利地进行讨论,表达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培养学生学会合作的能力。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