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带来的变革与产业影响研究_第1页
共享经济带来的变革与产业影响研究_第2页
共享经济带来的变革与产业影响研究_第3页
共享经济带来的变革与产业影响研究_第4页
共享经济带来的变革与产业影响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共享经济带来的变革与产业影响研究 摘 要 目前,以“使用权”为核心的共享经济呈现出快速扩张态势。共享经济正掀起一轮广泛变革,从消费理念、消费模式、消费范围、收入分配结构到整个社会关系都将随之发生演变。随着共享模式在生产领域的逐渐拓展,短期内会冲击传统产业的市场需求和既有的行业管理体制,但长期内却是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促进并引导共享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积极推进行业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创新创业以创新增量效应弥补替代效应,并积极引导生产领域共享模式发展。 关键词 共享经济;特征;广泛变革;产业影响 中图分类号F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6)06-0069-

2、06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在生产生活各领域的深度应用,共享经济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共享经济,一方面开创了服务消费的新模式、掀起了新一轮的创业潮,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新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也触动了传统产业利益格局,Uber、滴滴打车等共享租车模式屡屡被行业管理部门约谈。总之,共享经济已经逐渐成为媒体的焦点,也日益受到大众关注。与此不同,对共享经济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对共享经济带来的广泛变革与产业影响仍然缺乏深入分析,这正是本文研究的起点。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归纳共享经济的关键特征与内涵,第二部分主要分析共享经济的发展现状,第三部分重点分析共享经济快速扩张带来的一系列变革性影

3、响,第四部分从产业发展角度分析共享经济可能带来的冲击,第五部分是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共享经济特征与内涵 共享经济是近年才流行起来的一种新模式,先后出现了共享经济(Sharing Economy)、协同消费(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协作经济(Collaborative Economy)、临时工经济(Gig Economy)等内涵相似的概念。虽然不同学者可能为了强调研究重点,或者出于学术习惯而采用自己偏好的称谓,但是从现有研究文献看,学术界对共享经济的界定及其内涵和特征的认识有着显著的趋同趋势。 首先,“使用而非拥有”是共享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共享模式的精要所在。Bo

4、tsman & Rogers(2010)将共享经济定义为基于如时间、空间和技能等物理或人类资产的使用而非拥有的一种经济1,这一定义很好地突出了“使用而非拥有”在共享经济中的重要性。而Gansky(2010)进一步拓展了该内涵,认为“使用而非拥有”和“不使用即浪费”是共享经济的两个核心理念2。从现有研究文献看,“使用而非拥有”已经成为共享经济研究的基本起点,是众多学者共同接受的共享经济概念和理论的核心内涵。从法学视角看,“使用而非拥有”对应的则是“使用权而非所有权”,由此可以更直观地看出,共享经济的典型特征是在不转移所有权的情况下满足消费需求,因此也有不少学者将更加看重使用权而非所有权视

5、为共享经济的基本理念。此外,以使用或使用权为核心的生产或消费所构成的经济体系,其最终演进方向自然也是我们所竭力倡导的绿色经济。 其次,互联网技术驱动是共享经济模式创新与快速扩张的技术基础,是共享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就共享现象本身而言,其如人类存在一样历史久远,但是协同消费或共享经济现象则产生自网络时代(Belk,2014)3,这一点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可。例如,Leismann等(2013)认为互联网的广泛使用及其提供的网络机会,在改变消费模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4,而协同消费(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正是获益于此。博茨曼和罗杰斯(2015)认为协同消费的核心就是共享,共享经济或协同消费是在互联

6、网上兴起的一种全新商业模式。尽管他们仅仅将共享经济看作是一种商业模式,但他们的研究突出了“互联网”这一共享经济产生的时代背景与技术基础。对此,Sach(2015)更为直截了当地指出,共享经济就是一种IT驱动的现象5。 再次,信任也被视为共享经济快速发展的必要基础,但其实际上是互联网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所提供的应有规则保障。在现有研究文献中,有不少学者将“信任”视为共享经济的重要特征或基本内涵之一,认为只有建立起比传统经济更为牢固的信任关系,陌生人之间才能够接受共享模式。例如佩珀斯和罗杰斯(2014)就提出了比“可信度”更高层次的“必信力”(trustability)概念,意指“主动体现的可信度”

7、6。但是,从共享经济模式创新看,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出科学的评价机制和信任机制,让从未谋面的陌生人之间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共享消费能够得到更加便捷、安全、舒适的消费体验,也正是共享模式得以存在并迅速扩张的基础。因此,信任机制既是共享经济的重要基础,更是共享平台必须提供的基本保障。 从以上共享经济的关键特征看,我们可以将共享经济简单定义为,通过新兴技术平台分享住房、汽车、技能、时间,以及生产装备、生产能力等闲置资源和能力(包含利用不充分的资源,下同),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的一种绿色发展模式(杨帅,2016)7。 二、共享经济发展现状 根据已有的研究文献记载,早在20世纪70年代英国

8、就已经开始流行汽车共享模式。1973年,阿拉伯国家大幅提升石油价格触发能源危机,随后波及国际经济,并引发持续3年之久的全球经济危机。这场经济危机使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普遍下滑,但却同时孕育了共享经济这一新的消费模式。为应对汽油价格大幅上涨带来的交通成本急剧增加,基于社区、以分摊汽车养护成本的私人汽车共享模式逐渐兴起,虽然此时的汽车共享被广泛视为降低交通出行成本的临时性措施(Bonsall,1981)8,但这种模式却持续至今,并且借助日益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得到更加迅猛的发展。例如,2010年成立的Uber经过几年的发展就已经成为全球汽车共享的领导者,目前市场已经遍布全球57个国家的250多个城市,估值

9、达到500亿美元左右。在国内,滴滴快的、易到用车、百度顺风车等汽车共享软件用户也迅猛增长,对传统出租车市场带来显著冲击。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发端于汽车利用领域的共享经济得以在各个领域加快扩张。研究表明,得益于观念变迁、技术支撑和危机催化三方面因素的推动,近年来共享经济快速成长。其中,环保观念、绿色消费等意识增强是基础,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技术和平台支撑,而金融危机导致失业增加所催生的“开源节流”需求则为共享模式开辟了广阔空间。实际上,正如Nguyen(2014)所言,全球经济低迷是促使我们重新审视财富和消费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9。也就是说,经济危机导致的收入下降,迫使大家用尽可能少

10、的支出维持基本不变的消费需求,这是共享消费参与者日益增多的直接诱因,而基于互联网技术等手段逐渐建立起的交易双方信任关系则是支撑这种消费模式扩张的基本条件。在新模式中逐渐养成的消费习惯,以及21世纪以来全球对节能减排、绿色低碳发展等问题的日渐关注,则进一步强化了共享消费的社会环境。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角度看,全球经济正在自觉不自觉地加快步入共享发展阶段。 时至今日,共享经济虽然还未得到大多数消费者的认可,但共享模式正在加速渗透到越来越多的行业和领域,影响力日渐增强。除以上提及的汽车共享外,住房共享、技能共享、时间共享等概念和模式也在加速成长。例如,经过7年时间的发展,2008年成立的Airbn

11、b住房共享平台已经覆盖全球190多个国家的34 000多个城市,房客总数超过4 000万,成为全球住房共享的领军者,目前该平台估值达到255亿美元左右。在国内,也有类似的住房共享模式,如2012年8月才正式上线的小猪短租平台,目前房源已经覆盖全国200多个城市。在全球范围内,共享经济模式正进入加速创新、快速成长的阶段,人人快递、技能银行、时间银行等新兴共享模式不断涌现。调查显示,2013年德国就有12%的人通过互联网进行共享消费,而这一比例在1429岁的年轻人中高达25%。目前,全球有超过20亿美元的风投资金支持200多家初创企业,在快速增长的有形资产个人共享市场中展开竞争(Teubner,2

12、014)10。2011年,美国时代周刊就将共享经济列为改变世界的十大想法之一,而现在这一想法正在加快变成现实。 三、共享经济带来广泛变革 如前文所述,20世纪70年代汽车共享就已产生,但直到90年代共享概念才开始流行起来(Shaheen & Cohen,2008)11。从共享模式的产生,再到目前该模式在各领域的多样化应用,变化的不仅仅是共享经济在应用范围上的拓展,更是在互联网技术的驱动下,消费者用尽可能少的支出来满足日益丰富的生产生活需求,并同时开启了消费、供给、收入分配、社会关系等领域的广泛变革。 1. 共享理念推动消费观念与财富观念演变 共享经济模式下,消费者不再看重产品的所有权,

13、而更加看重消费过程本身带来的满足感、幸福感。也就是说,只需购买产品的一部分使用权而无需购买完整产权,消费者即可满足自身需求,这是消费观念的重大变革。同时,正因为消费观念直接决定了消费行为和消费模式的选择,传统上更加看重所有权的消费观念也将成为共享模式扩张的重要障碍之一,而且物质主义、占有个人主义、自我认同信念都会演变成为财产拥有的观念,进而阻碍共享的发展(Belk,2007)12。在共享消费观念下,人们的财富观也会发生同步演化,住房、车辆等固定资产不再被当成财富本身,实现对这些资产的使用权才是主要目标。在这样的财富观引导下,传统大拆大建、规模化扩张式的经济发展路径不再受到消费者青睐,而对大规模

14、存量资产的深度挖掘和再利用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由此可见,消费观念的变迁既是共享经济的基础,也会随着共享经济模式的不断推广而深入人心,并逐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2.消费理念演变推动消费行为与消费模式随之变迁 共享经济的基本理念强调对产品的“使用”而非“拥有”,体现在消费模式上即通过“租用”而非“购买”方式满足消费需求。在传统消费和财富观念中,人人都希望拥有多样化和规模化的住房、汽车等硬资产,将对这类资产拥有的数量和规模视为财富的多寡,最终体现在连接生产和消费的商业模式中,就逐渐形成了人人购买的C2B销售模式。在共享消费观念下,人们通过租房、租车等方式消费资产使用权,同

15、一辆车通过租赁模式可以满足多人消费需求,而住房也不再是越多越好,最终体现在商业模式中就是人人租用的P2B2P(个人平台企业个人)共享模式。从生产中的设备消耗角度看,共享模式类似企业通过租赁设备进行生产,不同的是共享经济目前主要涉及消费领域,且租用的是社会已有闲置资产而非专门用于出租盈利的资产。随着共享模式在生产设备消费领域的逐渐拓展,可以预见共享经济将成为我国化解过剩产能、优化生产资源配置的重要模式。 3.共享经济大幅拓展消费范围,即产品和服务供给来源更加丰富 共享经济具有典型的市场创造效应:一方面,通过共享模式为消费者提供价廉质优的产品和服务,变相提升了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并进一步推

16、动关联产品和服务市场的扩大;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共享模式大幅拓展了产品和服务消费的范围,将过去全社会闲置或利用不充分的产品、设备、技能、时间等资源再度推入市场,进而创造了闲置资产再利用的庞大二级市场(相比过去的二手市场,可交易的范围、规模和交易对象的利用率都大幅提升)。共享经济并没有明显改变消费需求,而是改变了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方式,通过挖掘庞大的社会闲置资产和能力,用共享消费模式以更低的价格、更便捷的方式去满足市场需求,如Airbnb租房、Uber租车等。同时,共享经济带来了供给结构的显著变化,过去产品和服务供给基本以企业为主,而共享模式下供给方(尤其是消费共享领域)大多源于社会个体。此外

17、,闲置资产还包括个人的技能、空闲时间等软资源,这类资产不能出租而只能出售,也有学者称其为兼职经济。考虑到全社会存在大量的闲置资产,共享经济无疑将拥有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空间。 4.共享经济催生更多收入分配渠道,有望改善社会收入分配结构 在传统经济的收入分配结构中,企业等法人市场主体以工资、福利和各类转移性收入等形式进行的直接和间接社会收入分配是主渠道,而财产性收入(即通过财产所有权获得的收入)比重很小,目前在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中占比不足3%。共享经济则有助于改变这一局面。在共享模式下,除企业等法人市场主体主导的收入分配外,个人还可以自然人形式直接进入市场,通过财产所有权、自身技能、闲暇时间等资

18、源的租售获得额外收入,而且共享收入还可能在总收入中占到重要比重。金融危机以来,欧美国家已有不少人通过租赁各类自有资产弥补家用,共享模式甚至成为不少家庭渡过经济困难时期的重要途径,共享经济带来的社会收入分配改善效应已日渐显现。在共享经济中,中产阶级可通过共享各类资产进一步提升收入水平,而拥有少量或不拥有资产的人也可通过共享消费减少支出,进而达成一个帕累托改进的双赢局面。 5.共享经济丰富社会链接层次,推动社会关系发生变革 基于共享经济形成的新型消费模式,通过互联网技术和平台链接了更多的资产拥有者与消费需求者,过去完全没有时空交集的陌生个人之间可通过共享消费建立新的社会关系,员工与企业之间也可能建

19、立起新型的雇佣关系。从共享有形资产角度看,陌生个人之间通过共享平台进行临时交易,常常会因累积交易和评价形成较为稳定的信任关系,并随之催生活跃的社交网络或社交群落,例如小猪短租平台上就有不少因短租建立起的稳定友谊关系,而此前双方并无任何关联。从共享无形资产角度看,个人技能、闲暇时间等资产共享产生了兼职经济,进而改变过去以企业为中心的雇佣关系,企业和员工之间不再是紧密、稳定的雇佣关系,取而代之的是松散、临时、对等的交易关系;企业与员工之间也无须建立共同理念和一致追求,而这可能对企业文化和企业存在形态产生重大影响。 四、共享经济对产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20、,而共享经济正是互联网时代社会资源高效配置与利用的一种新兴模式(博茨曼和罗杰斯,2015)13。然而,从产业发展角度看,共享经济却是一把“双刃剑”,在短期内无疑会对传统产业带来显著冲击,传统产业将会因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迎来一段转型阵痛期。但是,在中长期内,共享经济将会加速推动产业的绿色发展,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1.消费共享产生的替代效应和增量效应为产业绿色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动能 共享消费通过更多人分享更少的产品或服务,直接减少全社会对一些传统行业新增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对传统产业与市场而言,这无疑会带来一场巨大的转型阵痛(Matzler,et al., 2015)14,从而

21、减少资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里夫金,2015)15。与此同时,仅需购买产品使用权的共享消费大幅降低消费成本,由此产生的收入效应会催生更多新增需求和衍生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整体经济不会因消费共享转型而加速下行。以汽车共享为例,研究表明,北美和西欧汽车的平均使用水平仅有8%(Belk,2014)3,汽车共享可通过减少行驶车辆和行驶里程推动温室气体减排(如表1所示)。其中,对北美汽车共享产生的环境影响所开展的调查和估算显示,参与汽车共享可推动户均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0.84吨/年(Martin & Shaheen,2011)16。如果汽车共享成为汽车消费的主流模式,那么全球汽车保有量和温室气

22、体排放都将大幅减少。实际上,目前戴姆勒、宝马、通用等汽车制造商都在不同程度地参与或提供汽车共享服务。再以租房共享为例,对美国德州租房市场的研究表明,租房共享平台Airbnb的房源每增加1%,德州酒店季度营业收入就会下降0.05%(Zervas et.al,2014)17。与此同时,较低的租房共享价格也会延长旅客逗留时间,人均花费反而比酒店旅客更高。如果租房共享成为临时居住消费的主流模式,集中式的酒店型短住需求将逐渐被分散式的家庭型短住需求所分流,而酒店行业所受的此种影响将通过产业链传导至建筑、建材、日化等行业,并倒逼这些行业加速转型。 2.生产共享将大幅提升生产设备与能力的利用效率 目前,共享

23、经济的实践与研究主要集中在消费领域,社会各界已经逐渐意识到共享模式在消费领域带来的变革性影响。同样,生产领域利用不够充分的设备与生产能力也广泛存在,共享模式在生产领域的应用推广无疑也能大幅提升各类生产资源的利用水平(Matzner et al.,2015)18。因此,可以预见,闲置生产设备与能力的共享将是未来工业企业生产制造的重要模式,并将成为许多产业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实际上,根据共享经济分享“使用权”的主要特征,当前研发、生产与制造环节流行的云制造、众包(创)等新模式也可以被视为生产领域的共享模式。例如,航天二院研发推广的云制造模式就是典型的生产共享,通过构建云制造平台,将集团公司60

24、0余家单位的生产能力和资源在内部共享,进而优化配置不同生产单元的生产能力,实现了集团公司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海尔集团打造的众包平台HOPE(海尔开放创新生态系统),联接了全球100多万名各领域专家和上千家全球一流的研发资源,通过对全球优质研发资源的有效利用,显著提升了企业研发效率。与消费共享产生的“正负”双向影响一样,生产共享在实现社会闲置生产资源与能力挖潜的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装备制造产业的市场需求,但绿色生产无疑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逆的主流趋势,唯有主动转型才能使产业保持持久的市场竞争力。 3.个人无形资产共享既促进创新创业,也冲击企业组织管理模式 近两年来,技能、闲暇时间、资金等个人

25、无形资产的共享模式也快速兴起。一方面,技能银行、创客等共享模式,可充分利用社会人才资源加快人才培养进度(通过点对点方式进行,类似师徒制),形成各类人才培育和流转的“蓄水池”。点对点的技能共享过程是集聚志同道合者的高效渠道(Nguyen,2014)9,有助于在较短时期内形成若干创新创业的新基地、新平台,助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同时,企业也可通过共享平台大幅拓展人才使用渠道,不仅能够便捷、高效、低成本地利用外部人才资源(刘建军和邢燕飞,2013)19,而且还能大幅提升企业研发、服务能力。另一方面,个人技能与闲暇时间共享产生的兼职经济,对企业现有的人才培养、组织管理等模式也会带来很大冲击。兼职经

26、济越发达,企业留住和管理人才的难度也就越大,依靠专职员工维持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将成为企业不得不面临的重大挑战。员工流动性的提高,同时还增加了企业商业秘密、技术成果和知识产权保护的难度,并迫使企业调整管理层级、管理机制和管理方式来适应这种人才流动。 4.共享经济挑战传统行业管理体制,既有行业管理模式已不适应产业创新发展需求 面对共享经济带来的广泛变革,世界各国都未做好应对准备,税收、监管、法律法规等问题都还没有得到较好解决。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共享经济新业务模式正在遭受到来自传统行业的突出挑战,而且Airbnb 、Uber等共享模式的疯狂扩张已经引起了监管和政治斗争(Schor,2014)20,其

27、主要依据正是传统经济模式下的法律法规与监管体系。例如,Uber、滴滴打车等汽车共享平台企业在我国不少城市遭到相关管理部门的约谈和调查,Uber也在伦敦与政府进行较量,美国加州则认为汽车共享就是无照经营的“黑车”,类似看法不仅普遍存在,而且尤其得到出租车司机的广泛支持;租房共享市场中的Airbnb则遭到纽约市政府的调查,类似共享业务也被指逃税漏税,不过目前Airbnb正着手代收代缴短租交易税,力图让自己的经营合法化。层出不穷的共享经济创新模式,已经令政府部门的市场监管和行业管理无所适从,传统经济模式下的所有权法律法规、消费者权益保护、税收征管等体系已经不再适应共享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监管政策的重

28、新审视已经迫不及待(祝碧衡,2015)21。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在归纳共享经济关键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共享经济带来的变革性影响,尤其是对产业发展带来的冲击。研究认为,尽管目前全球共享经济模式正处于孕育发展阶段,但是其变革性力量和影响已然显现。随着共享模式在消费与生产领域的快速拓展,生产消费观念、生产消费模式、生产消费范围、收入分配格局和整个社会关系都将被变革甚至是颠覆。对产业发展而言,这种变革或颠覆性影响是一把“双刃剑”,短期内会因“替代效应”冲击传统产业市场需求,因生产消费模式变革冲击传统产业管理体制,但中长期内则是加速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遗憾的是,当前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适

29、应这种新模式带来的管理冲击,但只有顺应时代需求,做好适应新兴经济模式发展的政府职能转变,才能更好地引导共享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 牢固树立创新包容理念,积极推进行业管理体制改革 实践表明,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参与到共享模式中,作为行业管理部门更应该以消费者需求(不仅包括个体消费需求,而且还包括作为企业法人的消费需求)为中心做好管理转型。适应共享经济发展的行业监管与行业管理改革,基本原则是既不扼杀共享模式创新,同时也提供最低限度的法律要求,为未来共享经济的发展提供开放规则(Ranchordás,2015)22。一是要本着开放包容的理念,跟踪研究共享经济发展中的模式创新与业态演变,预

30、判共享经济对产业发展管理可能产生的影响。二是要提前做好共享模式在生产制造领域应用的相关政策研究与储备,梳理可能不适应共享经济发展的现有政策措施,并适时推动有利于共享经济发展的行业管理改革。 2. 推动创新创业,以创新增量效应弥补替代效应 共享经济模式的快速发展,在降低传统产业市场需求的同时,也会形成新的市场需求。从产业发展角度看,迎接共享经济时代到来,避免产业受到过度冲击的出路依然在于创新创业。建议结合中国制造2025关于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的重点战略任务,一方面,大力支持共享经济模式和业态创新,更好地满足、扩大已有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大力支持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未来技术研发与应用,加

31、快形成新产品、新产业,不断创造或开拓新的市场需求,解决共享经济加快发展带来的传统产业萎缩问题。 3. 主动作为,积极引导生产领域共享模式发展 共享经济推动优化市场资源配置、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契合工业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未来,随着技术和平台的日臻成熟,共享经济模式将从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快速扩张,以闲置的设备、厂房、产能甚至创新资源等为交易对象的共享模式会不断涌现。共享模式在生产领域的推广,有利于促进产能供求双方的对接,更好地实现生产要素与资源的优化配置。建议结合实施中国制造2025重点工程,引导和鼓励创建更多类似阿里巴巴“淘工厂”、航天二院云制造、海尔开放创新生态系统等模式,促进生

32、产制造领域供求高效对接,推动相关行业优化利用闲置生产能力和创新资源,加快实现工业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型。 参考文献 1 Botsman R,Rogers R. Whats mine is yours:The Rise of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J. 2010. 2 Gansky L. The mesh: Why the future of business is sharingM. Penguin,2010. 3 Belk R. You are what you can access: Sharing and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

33、 online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14,67:1595-1600. 4 Leismann K,Schmitt M,Rohn H,et al.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 Towards a Resource-Saving Consumption CultureJ. Resources, 2013,2: 184-203. 5 Sach A. IT-user-aligned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ITUA) in the Sharing Economy:A Dynamic Capabilit

34、ies Perspective: ECIS 2015 Completed Research PapersZ. 2015. 6 唐?佩珀斯,玛莎?罗杰斯.共享经济:互联网时代如何实现股东、员工与顾客的共赢(第一版)M. 钱峰,译.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7 杨帅.共享经济类型、要素与影响:文献研究的视角J.产业经济评论,2016(2): 35-45. 8 Bonsall P. Car Sharing in the United Kingdom: A Policy Appraisal J. Journal of Transport Economics and Policy,1981,

35、15(1): 35-44. 9 Nguyen G T. Exploring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 business models- case peer-to-peer digital platformsD. Aalto University,2014. 10 Teubner T. Thoughts on the Sharing Economy: Proc.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CommerceZ. 2014: 11,322-326. 11 Shaheen S A,Cohen A P. Worldwide Carsharing Growth: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R. Institute of Transportation Studies,2008. 12 Belk R.Why Not Share Rather than Own?J.Annals o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