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主题备课_第1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主题备课_第2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主题备课_第3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主题备课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编号:备课时间:第五单元我国的世界遗产设计 : 莒南县第三小学纪丽课型:预习指导课整合篇目: 本单元课文一、教学目标:1. 认识 23 个生字,能读准字音,了解意思。会写24 个生字,能认清字形,了解字义。2. 正确、流利地朗读本单元课文。3. 整体感知本单元内容,说说读后感受。4. 交流相关资料。二、 教学重点、难点:识记本单元生字新词,理解词语,认真书写要求会写的生字。整体感知本单元内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三、教学程序教学设计参考个性化备课(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 播放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的景观视频,谈谈感受。2. 简介主题,板书、齐读课题。 (为了保护社会的共同财

2、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全世界最突出的自然和文化景观评为“世界遗产” ,编成世界遗产名录,我国已经有多处景观名列其中,本组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三处。)(二)明确学习,自主学习1. 明要求( 1)自读单元导语,边读边想:导语提出了哪些要求?( 2)学生汇报。2. 识字词。目标:(1)读准字音(2)理解生词的意思。(3)写好本单元要求会写的字。出示预习单,要求:把预习单上要求会读的词语读一读。预习单内容 :读一读:教学设计参考个性化备课认真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难读的句子或段落标出来多读几遍。认一认:A、认读下列词语,读准生字的读音。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垛口 瞭望口呼应肩膀智慧凝结长廊柱子 气

3、魄建筑宫殿葱郁掩映朱红堤岸画舫远眺雕刻狮子鸟瞰统率端详匀称配合雕塑气概隔开佛香阁嘉峪关 颐和园B、认读下列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气魄雄伟金碧辉煌神清气爽隐隐约约崇山峻岭举世无双享誉世界身材魁梧神态自若久经沙场南征北战所向披靡跃跃欲试若有所思殊死拼搏蜿蜒盘旋写一写:认真写下面的字,写得正确美观。崇旋嘉砖隔屯堡垒仗扶智慧魄殿廊柱栽筑阁朱堤雕狮态小组长检查要求会认的生词,其他成员认真听,并及时纠正不正确的读音。师检查要求会认的生词。A、分别出示以下三组词语,指读,纠正字音。第一组: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垛口 瞭望口肩膀智慧气概隔开扶着气魄 嘉峪关第二组:长廊柱子 建筑宫殿葱郁掩映

4、朱红堤岸 雕刻狮子栽树建筑阁楼态度 画舫远眺颐和园第三组:鸟瞰端详配合 雕塑第四组:呼应凝结统率 匀称佛香阁强调“应、结、率、佛、称”这几个多音字的教学设计参考个性化备课读音并组词。B、出示难理解的生词:气魄雄伟金碧辉煌崇山峻岭举世无双神态自若久经沙场南征北战所向披靡跃跃欲试若有所思殊死拼搏蜿蜒盘旋指读、领读。理解这几个词语的意思。听写要求会写的生词。堡垒 智慧气魄隔开 长廊 宫殿 建筑 雕刻同桌互评,订正错字。师强调生字写法。“隔”字的里面不要多写一横。 “殿、廊、栽”等字要注意指导笔顺。生练习书写。三、合作交流,点拨指导1. 读课文,知内容。要求:默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完成学

5、习单上的题目。学习单默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A、填空。长城按照的顺序,写了长城的颐和园按照的顺序,写了景色。秦兵马俑 主要从介绍秦兵马俑的。B、按要求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的方面颐和园秦兵马俑一文中哪句话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1)生默读课文填空。( 2)全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长城按照游览的顺序,写了长城的长、高大坚固、联想、地位。颐和园按照游览的顺序,主要写了长廊、万寿山、佛香阁、排云殿、昆明湖景色。秦兵马俑主要从两方面详尽介绍了秦兵马俑:一是用详实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二教学设计参考个性化备课是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 3)出示句子:“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 在世

6、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小结:以前,我们学过,把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稍微做改动或摘录下来,就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种方法叫做语句摘录法。2. 了解了本单元的课文内容,你想说什么?3. 小结:我们感受到了长城的气魄、颐和园的景色秀美、秦兵马俑的气势雄伟,为我们的祖国而感到自豪,我们也要更好地保护这些宝贵的遗产。我国的“世界遗产”不仅仅是这些,让我们去探寻更多的古迹名胜吧!4. 质疑问难、交流感悟:同学们,对于本单元的内容,你还有什么疑问?四、总结提升,拓展延伸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识记了本单元的生字词,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到了我国

7、宝贵的遗产。作业:1. 同桌互相听写本单元要求会写的字,及时订正。2. 搜集我国的世界遗产资料。板书设计:我国的世界遗产自豪 保护语句摘录法教学反思:编号:备课时间 :17 长城设计:莒南县第三小学纪丽课型:精读引领课整合篇目:雨中登泰山土楼归来不看屋一、教学目标1认识 8 个生字,会写 13 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气魄雄伟”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初步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二、教学重难点了解长城高大坚固、 气势雄伟等特点。 初步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

8、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三、教学程序教学设计参考个性化备课(一)检查预习,以学定教1欣赏图片,导入多媒体出示长城的图片。同学们,闻名中外的长城, 象征着中华民族的长城,华夏儿女为之骄傲的长城。从秦代到明代,从明代到现在,千百年的岁月过去了, 历史的硝烟已经散尽,但长城依旧巍然屹立在中国的领土上。今天我们从图片中领略了它的风采, 请你们用一个字或一个词、一个句子来说说你眼中的长城。学生说感受。(美、长、壮观、雄伟、气势磅礴等)长城就是以其雄姿和壮美, 深深吸引着中外游客。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走近 (长城),了解 (长城)。板书、齐读课题。2检查预习(1)出示生字新词,检查学生认读情况。重点指

9、导:嘉峪关智慧 凝结 血汗 瞭望口屯兵 垛子堡垒崇山峻岭蜿蜒盘旋高大坚固气魄雄伟教学设计参考个性化备课(2)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说说文中的长城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二)精讲点拨,随文得法1自读感悟(1)作者眼中的长城是怎样的呢?从文中找出最能概括的一句话。指名学生交流。出示最后一段话:“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 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这句话中有两个新词(气魄雄伟、奇迹) ,指名学生读准确。自由读句子,你比较关注哪个词语?气魄雄伟写出了长城的特点, 气势。工程,可见非常浩大,不是一两天能完成的。 读懂一句话可以从关键词语入手,这是我们读书的一种方法。(2)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

10、伟大的奇迹呢?板书:伟大奇迹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划出相关的段落或句子并做批注。2全班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抓住重点品读感悟)(1)品“长”,感悟气势。指名学生读句子说感受出示句子: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 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 有一万三千多。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交流?长(抓关键词 “一万三千多里”,理解长城的长。)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多长?A(一万三千多里, 同学们,你知道多长吗?二十年前,有一个年轻人曾徒步走完了这一万三千多里,用了整整五百零八天。来读出你们的惊叹吧,教学设计参考个性化备课就读“长”的这句)指名读,齐读。B 我们的操场一圈有二

11、百米,而要走完长城相当于绕操场跑上 35000 圈,长吗?来再读。 真是名副其实的万里长城。一起读。C(出示长城地图)一万三千多里,长城从东头的山海关,经河北、天津、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到甘肃省的嘉峪关, 横贯 9 个省市,基本上贯穿了全国。难怪作者会用这两个词语来形容它:前不见头,后不见尾。 (出示)齐读词语。再读句子。( 2)品“气势”。请看,这是一张长城远景图。从远处看长城,除了感觉长,还有什么特点? (弯弯曲曲、 连绵起伏)长城是曲曲折折,起起伏伏,随着山势而变幻。理解“崇山峻岭” 。遇到陡峭的山岭,它就直冲云天,遇到低矮的峡谷, 它就俯冲直下。 它时而盘旋,时而笔挺,这样的

12、姿态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蜿蜒盘旋)齐读 读出它的意思。像一条巨龙,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 多有气势啊!谁愿意来读读第一段?就读出这种美, 这种气势。齐读。(3)回归“奇迹”这样美而又有气势的长城, 让我们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齐读“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文中还有哪里可以说明长城是个奇迹??再读文本,找长城“奇迹”之处。出示句子“这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 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城的。 ”?合作学习,了解结构。小组长带领完成学习单长城学习单A、按课文内容填空:_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教学设计参考个性化备课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_有两米多

13、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 供瞭望和射击用。_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B、画出长城垛子示意图,并将下列(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名词填入图中交流学习单。A、长城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而且五六匹马可以并行,足以看出它的高大坚固。 (齐读这部分)这一段,作者还向我们介绍了长城的构造。B、请同学们细读第二段,在 83 页的上面的插图中找一找,标一标。出示长城近景图。指着图片向大家介绍长城的结构(指名板演)想象一下,在战争中,这样的设计有什么作用呢?(城墙高,易于防守; 垛子高,躲在后面安全;城台可以让士兵养足精神等)这样的设计让你们感受了什么? (巧妙,

14、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3内化感悟( 1)长城用它独特而巧妙的设计, 高大而坚固的身躯,一次次地抵御了外族的侵略, 保卫了祖国的领土,真正地做到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像这样的设计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当你知道这些的时候,你想说点什么?再次出示句子:让我们在此由衷地赞叹 齐读“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2)(出示图片) 长城不仅震撼着我们, 也震撼着全世界。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出示: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 (以色列前总理拉宾)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教学设计参考个性化备课同学们,面对这巍

15、然屹立的万里长城, 此时此刻,你心中肯定有千言万语。 就让这千言万语汇成一两句话写下来。(3)学生配乐写话。(4)交流有一个小诗人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写下了一首奇丽的小诗,出示:长城啊,长城!你像一条巨龙,盘旋在崇山峻岭,你如一座堡垒,为中原大地遮风。你似一座丰碑,见证炎黄子孙的智慧。长城啊,长城!我为你歌唱!我为你自豪!我为你列入“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骄傲!学生齐读诗歌。(三)拓展阅读,学法迁移拓展阅读雨中登泰山土楼归来不看屋要求:1默读文章,作者分别按照怎样的写作顺序来写的?2作者看到雨中泰山的哪些景色?画出描写作者游览时感受的句子。3土楼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价值?画出相关的

16、语句。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四)巩固运用,学以致用1理清写作顺序,仿写。远看长城,像一条巨龙蜿蜒盘旋。近看长城,高大坚固,构思巧妙。作者的观察点发生了变化?(板书:远 近)这就是作者的写作顺序。 按照这篇课文的介绍方法, 由远及近,课下,动笔写写卧佛寺公园美景。2搜集关于泰山、土楼的资料图片。教学设计参考个性化备课板书设计:17 长城伟大的奇迹远近(长、雄伟)(高大、坚固)教学反思:编号:备课时间 :18 颐和园设计:莒南县第三小学张媛媛课型:精读引领课整合篇目:苏州园林山庄湖色一、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 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3. 感受颐和园美丽

17、的景色,激发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4. 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的方法。二、教学重难点1. 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激发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2. 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的方法。三、教学程序教学设计参考个性化备课( 一)检查预习,以学定教1. 导入新课昨天,我们共同观赏了气魄雄伟的万里长城,今天,就让我们再一起去游览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颐和园(板书课题)2. 听写生字词宫殿长廊柱子栽花建筑佛香阁朱红堤岸雕刻狮子姿态不一(二)精讲点拨,随文得法1. 课文是围绕着哪句话来写的? (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2. 景点( 1)长廊那,作者是如何把颐和园的美展现给我们的

18、?下面,就让我们跟随着作者走进颐和园, 首先进入的是有名的长廊。谁来为大家读一读描写长廊的部分?其余同学思考:长廊有什么特点?将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旁边。从文中哪儿体会到长廊的长?交流出示: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 一眼望不到头。 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 273 间。师生合作读这两句。你从哪儿感受到了长廊的美?学生读句子,出示: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 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教学设计参考个性化备课“每一间的横槛上都画着五彩的画” ,看图片, “五彩” 可以换成哪些词语?长廊除了从色彩上给我们的视觉一个极大的冲击力,还因为什么而美?“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19、”猜猜看,都画着什么?同学们,如果这几千幅画连续不断地呈现在你的眼前,你会有什么感受?让我们把自己的感受融进去读。(生读句子)长廊不止画美,让我们向两旁看去:“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 这一种花还没谢, 那一种又开了。”请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相机理解“神清气爽”(是呀,真是使人精神愉快, 心情舒畅呀!文中用到了哪个词语?)让我们一齐再来回味,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自由读。3. 景点( 2)万寿山不知不觉就走完了长廊,来到了万寿山脚下。请大家自读 3、4 自然段,同桌 , 互相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的佛香阁 ()的排云殿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

20、面远远望去, 哪个地方最美?远远望去, 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昆明湖?4. 景点( 3)昆明湖正前面:出示句子: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 绿得像一块碧玉。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 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昆明湖有什么特点?板书: 静、绿。作者使用什么写作方法让我们感觉到它的静和绿的?(比喻)读了这两句话,你有什么发现?设疑: 我们平时都说划船,可文中为什么用 “滑过”而不用“划过”?学生讨论体会一下这样用词的好处。咱们读这一句应该读出什么感觉?谁来把这种平静祥和读进去?读得真有味,昆明湖到底有多静, 让我们用心体会 - (播放音乐)教学设计参考个性化备课带着你的感受,咱们再来读-从万寿山下来, 就

21、是昆明湖。沿着长长的堤岸我们看到了哪些景物?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自己圈一圈,画一画。(树:多 石桥:多 十七孔桥:桥洞多、石柱多、狮子多)5看,在天空的映照下,我们的昆明湖到底有多美?边播放音乐边放图片: 看到这儿,想说些什么?如此之美的颐和园, 使得许多文人墨客都竞相题词,清朝乾隆皇帝就曾写下这样的诗句:燕山何处最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6.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带领我们游览了颐和园?进了大门,绕过大殿, 就来到()。走完长廊,就到了()。从万寿山下来,就是()。(三)拓展阅读,学法迁移阅读苏州园林山庄湖色1. 勾画文中有关美景的句段,朗读并积累。2. 有人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

22、州园林甲江南。”苏州素以园林美景享有盛名。阅读了苏州园林你认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一特点的?3. 山庄湖色中,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避暑山庄?(四)巩固运用,学以致用1. 积累优美词句。2. 学习颐和园的写法,记一次游览活动。板书设计:18颐和园长廊万寿山游览的顺序昆明湖教学反思:编号:备课时间 :19秦兵马俑设计:莒南县第三小学张媛媛课型:略读整合课整合篇目:莫高窟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把朗读与想象结合起来。3了解世界文化遗产,激发民族自豪感。二、教学重难点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三、教学程序教学

23、设计参考个性化备课( 一)略读感知,提取信息1. 交流秦兵马俑的有关资料。2. 导入新课: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组成秦考古学习小组,一起到这神奇的地下王国去探究。(板书课题)3. 回顾课文内容秦兵马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相机板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二)小组互动,释疑解惑1. 小组合作学习(1)为什么说“秦兵马俑”是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2)莫高窟一文中,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3)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 中,作者从哪几部分详细介绍了西递村和宏村的布局、 起源以及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特点?2. 小组讨论交流。(三)聚焦重点,品读提高1 感悟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

24、)默读课文第 2 自然段,画出最能体现兵马俑规模宏大的句子。( 2)交流反馈。句子一: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 20000 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 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教学设计参考个性化备课自由读,你从哪里体会到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初步感知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引导学生想象兵马俑的规模宏大。指导朗读。句子二: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 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看上去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出示一号坑的视频或挂图,直观感受。师生合作读,体会兵马俑的阵

25、容巨大和气势宏伟,体会规模宏大。秦兵马俑的规模如此宏大, 怪不得全国政协副主席胡绳参观后题词:中华第一帝,世界第八奇。2 感悟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过渡:如果只是规模宏大, 你觉得这第八奇的称呼是不是来的太容易些?它还有什么可以称之为奇迹的特点?( 1)快速默读课文第 4-7 小节,看看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 2)这么多类型的兵马俑有什么鲜明的个性呢?自由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兵马俑的个性。( 3)交流感悟:你想向大家介绍哪种兵马俑?为什么?将军俑:威武、神态自若威武的将军 你从课文哪些词语体会到的?能读出将军的威武吗?神态自若的将军神态自若什么意思?想一下,这位将军会有怎样的经历?武士

26、俑:高大威猛骑兵俑:能骑善射马俑:惟妙惟肖跃跃欲试( 4)补充资料:兵马俑的其它类型无论是地位显赫的将军,还是驰骋疆场的战马,都给我们带来强大的震撼, 这就是古代雕塑艺术的巨大魅力。而令人惊叹的却是秦兵马俑千人千面,互不雷同,喜怒哀乐, 各有其情。让我们再靠近一点,你会发现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3 学习“神态各异”( 1)教师引读: 仔细端详,神态各异: 有的颔教学设计参考个性化备课首低眉,若有所思,好象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 战胜敌人;有的目光炯炯, 神态庄重,好象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 有的紧握双拳,好像在听候号角, 待命出征;有的凝视远方, 好象在思念家乡的亲

27、人走近它们的身旁, 似乎能感受到轻微的呼吸声。( 2)为什么能感受到轻微的呼吸声?学生自由表达。( 3)这一个个或颔首低眉, 或目光炯炯, 或紧握双拳,或凝视远方的兵马俑, 好像从我们面前一一闪过。请同学们静下心来, 想象兵马俑的各种神态,选择一种你感受最深的神态读一读。( 4)指导朗读,读出文字背后的感情。( 5)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神态各异、 个性鲜明的兵马俑。(课件出示)怪不得文章的作者这样写到 -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 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 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 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4. “莫高窟”给你留下了

28、哪些印象?补充阅读链接中的资料。5. 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是一篇说明文,文中以( )为引子,而后分为( )和( )两部分详细介绍了西递村和宏村的布局、起源以及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特点。(四)回扣主题,适时训练1. 秦兵马俑,这国之瑰宝,一朝醒来,震惊世界。走进秦兵马俑博物馆, 人们无不为它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许多杰出人物纷纷题词。( 1)出示各国元首、杰出人物的题词。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 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国。-法国前总统希拉克(2)学生自己写题词并交流。(3)送当代军事家萧克先生的题词:古都有先人留艺术瑰宝, 华夏待来

29、者绘锦绣宏图。-当代军事家萧克2. 课下对秦兵马俑感兴趣的同学可到这个网站继续了解,也可继续搜集有关我国的世界遗产的教学设计参考个性化备课有关资料,感受它的魅力, 同时,请大家阅读主题丛书中的莫高窟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等文章。板书设计:秦兵马俑莫高窟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灿烂的民族文化劳动人民智慧结晶教学反思:编号:备课时间:第五单元我们的世界遗产设计:莒南县第三小学庄海波课型:拓展阅读课 - 世界遗产整合篇目:长城赞兵马俑的规模武夷风采苏州留园皆文章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中国的世界遗产 (节选)一、教学目标1. 通读文章。2. 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的观察和写作方法。3. 学习按

30、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4. 积累优美语句。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难点: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的观察和写作方法。三、教学程序教学设计参考个性化备课(一)紧扣议题,推荐文章1. 同学们,我国有那么多处景观被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怎能不骄傲自豪呢? 世界遗产有的风景迷人,有的历史文化气息浓厚,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我国的“世界遗产” ,感受“世界遗产”的魅力吧!师板书课题:世界遗产2. 推荐文章:阅读语文主题学习 丛书四年级上册 “世界遗产”这一单元的 长城赞兵马俑的规模武夷风采苏州留园皆文章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中国的世界遗产(节选

31、)(二)借助读单,群文阅读1. 出示阅读单说说每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画出感受深刻的句子,写下自己的体会。(阅读选文,勾画句子,写一写自己的体会)2. 学生根据阅读单中的问题,通读群文。 (教师随机指导,掌握学生的阅读进度与读单内容的完成情况。(三)互动交流,分享收获教学设计参考个性化备课1. 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相互交流一下, 当一位同学说的时候, 你要认真听,如果有不同意见小组内讨论。2. 师:同学们交流的特别激烈也很充分, 看来爱给我们带来许多难忘的故事, 让我们走进这几篇课文。(出示课件 5 篇文章题目长城赞兵马俑的规模武夷风采苏州留园皆文章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中国的世界遗产 (节选)。(1

32、)交流武夷风采你最喜欢 武夷风采中的哪些景色?作者的观察和写作方法是什么? 作家刘白羽笔下的武夷风光如诗如画,你最喜欢哪些景色?展开形象的翅膀,画一画你心中的武夷风光。师小结:读了这篇文章, 我感受到了如诗如画的武夷山风光,而苏州留园建筑独创一格。( 2)交流苏州留园皆文章苏州留园皆文章 一文中主要介绍了留园的哪几部分?每一部分有何特点?作者在描写苏州留园时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的 ?( 留园大门留园曲廊漏窗留园湖石假山。作者是按游览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师小结:读了这篇文章, 我感受到了苏州留园建筑独创一格、收放自然的精湛建筑艺术。 感受到了太湖石的独特之美。(3)积累精彩语句。3. 自由

33、阅读长城赞 兵马俑的规模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中国的世界遗产 (节选)。( 1)走进长城赞,感受长城的历史悠、久绵亘万里、雄伟壮丽的风光。读这篇文章,有什么特别的感觉?(指导学生发现句式的长短不一,分段对应,读起来有节奏感; 语言文白结合, 富有文化气教学设计参考个性化备课息。明确文本的体裁为长联,认识上联和下联。 ) 边读边想,作者是怎样描述长城的?长城赞赞长城,同学们,读着读着你从字里行间读懂了这是怎样的长城?历史悠久的长城坚固的长城修筑时间长这么伟大的工程,巍峨的丰碑是谁建造的?用文中的话说。“将帅吏卒,黎庶百工”指的是谁?(古代劳动人民)这是一群怎样的人民?(坚强毅力,聪明智慧)师小结:

34、长城是中华民族坚强毅力、聪明智慧的象征,是中华不朽的丰碑!(2)交流兵马俑的规模兵马俑的规模有多大?(迄今所出土的还不过是他埋葬之外围的一部分,但其结果业已确定其规模之大, 设计之宏伟,足以炫人眼目。)兵马俑的全部结构表现怎样?(全部结构一方面表现设计之大气魄, 一方面也表现着细微之处的精到认真。 )兵马俑所塑士兵的特点?你知道兵马俑是如何烧制的吗?查找有关的资料,了解一下。师小结:这篇文章向我们介绍了形态各异的秦始皇兵马俑,以及它的规模之宏大、设计之宏伟!(3)交流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中国的世界遗产(节选)世界遗产委员会是怎样评价中国的世界遗产的?你从这些世界遗产中感受到了什么?(我知道了:文

35、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净精神价值,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 )我国的不少历史文化名城、古建筑古遗址教学设计参考个性化备课及风景区整体遭到破坏。请你写一封倡议书,呼吁大家共同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4. 总结 : 今天我们交流的几篇文章中作者介绍了一些世界遗产,从这几篇文章中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坚强毅力和聪明智慧。(四)归纳提升,延伸阅读学习了作者的观察和写作方法, 我们也可以试着按游览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写一篇游记。板书设计:世界遗产写作方法:按游览的顺序教学反思:编号:备课时间:第五单元我们的世界遗产设计:莒南县第三小学刘春君课型:拓展阅读课 - 文化瑰宝整合篇目:算盘的传说拾穗古朴繁华的平

36、遥古城大三巴澳门的标志古诗两首一、教学目标1. 通读文章。2. 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 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3. 积累优美语句。二、教学重难点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 激发民族自豪感。三、三、教学程序教学设计参考个性化备课( 一)紧扣议题,推荐文章1. 导入新课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文化瑰宝是其中一朵朵美丽的浪花,他们是人类智慧与劳动的结晶,是全世界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直到今天,这些瑰宝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这些文化瑰宝,领略它们的风采。( 师板 ) 文化瑰宝2. 推荐文章: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四年级上册“文化

37、瑰宝”这一单元的算盘的传说拾穗古朴繁华的平遥古城 大三巴澳门的标志 古诗两首就介绍了我国和世界上的文化遗产。(二)借助读单,群文阅读1. 出示阅读单(1)先阅读古朴繁华的平遥古城大三巴澳门的标志,完成下面的阅读单:题目写的景物景物特点写作顺序古朴繁华的平遥古城教学设计参考个性化备课大三巴澳门的标志(阅读选文,勾画有关的景物的词语,体会景物的特点)2. 学生根据阅读单中的问题,读文章。 (教师随机指导,掌握学生的阅读进度与读单内容的完成情况。(三)互动交流,分享收获。1. 小组内交流阅读单的内容。要求:组长做好分工,一人发言时,其他人认真听。2. 全班交流阅读收获。(1)交流古朴繁华的平遥古城

38、阅读收获。阅读第一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对平遥古城的了解。(预设:可以从历史、大小、声誉等方面来回答)文章写了平遥古城哪些景物?(生答)(预设:写了平遥古城的城墙、街巷、票号、古建筑等)那些句子写了这些景物?看出这些景物哪些特点?(生说句子师相机出示)A 平遥古城墙周长约6 公里,有 3000 个垛口,72 座敌楼,据说象征孔子三千弟子及七十二圣人。城墙历经了 600 余年的风雨沧桑,至今仍雄风犹存。通过读句子,知道了城墙什么特点?(预设:历经沧桑、风韵犹存)B(文章的第三自然段)走进平遥古城的街巷,让你感受到什么?(预设:古朴繁华、古香古色、商铺林立)C(文章第四自然段)通过这一自然段,你知

39、道了什么?(预设:全国最早的金融业起源地。走进票号感受到它沧桑中透着果敢和智慧)那古建筑有给了我们什么感觉?教学设计参考个性化备课D(文章第五自然段)(预设:古建筑活像一幅明清画卷)回顾全文,想一想作者按什么顺序向我们介绍了平遥古城?(游览的顺序)(2)交流大三巴澳门的标志阅读收获。说一说大三巴牌坊怎样形成的。 (生答)作者为什么能把它的形成介绍的那么清楚?(预设:作者按照时间的顺序介绍了大三巴的来历)作者介绍了大三巴的哪些景物?(预设:前壁、石阶)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预设:体现了中西文化交融的特色)作者怎样把这些景物介绍清楚的?(预设:按照一定的顺序。如介绍大三巴牌坊是按照先中间后前后的顺

40、序;介绍前壁是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3)小结:刚才读得两篇文章都是按一定的顺序来介绍景物的,这样让文章更条理清晰,更容易写清楚搜介绍的景物。接下来,咱们继续阅读算盘的传说拾穗古诗两。(四)归纳提升,延伸阅读1. (出示阅读要求)阅读算盘的传说拾穗古诗两首,想一想作者介绍的是什么文化遗产?哪些句子写出了这些文化遗产的特点,画下来。并想一想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的。2. 学生自主阅读。3. 小组内交流收获。4. 全班交流。(1)每篇文章分别写了什么?(预设:算盘的传说写了算盘的发明过程;拾穗是米勒的画作,文章介绍了这幅画的色彩、情感、价值、内容表现等; 古诗两首是有关长城的古诗。)教学设计参考个

41、性化备课(2)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这些文化遗产的特点?(生答师相机出示品读)中国式算盘的故乡,在计算机已被普遍使用的今天,古老的算盘不仅没有被废弃,反而因它的灵便、准确等优点,在血多国家方兴未艾。算盘,中华民族当代计算机的前身, 5000 年前就这样诞生了。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算盘不断得到改进,成为今天的珠算。从中看出算盘什么特点?从它的发明过程中,有看出什么?(预设:算盘的发明是生活的实际需要)拾穗第二自然段介绍了什么?(画的内容)看出画有设么特点?(农民体裁的画作,内容通俗易懂,但寓意深长,发人深省)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

42、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在古代,长城是抵御外族入侵中原的重要关口,读这两首诗,你感受到什么?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生答)背一背这两首古诗。(3)每篇文章按怎样的顺序写的?(预设:算盘的传说按照算盘发明的时间顺序写的,条理清晰;拾穗按照画作的几个方面价值、内容、色彩等来介绍的。 )5. 总结:这节课阅读的几篇文章,作者抓住了景或物教学设计参考个性化备课的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景或物介绍的清楚明了。6. 课下继续阅读“山水清音”这一单元。板书设计 :文化瑰宝景物特点按一定顺序教学反思:编号:备课时间

43、:第五单元我们的世界遗产设计:莒南县第三小学刘春君课型: 拓展阅读课 -山水清音整合篇目:拙政园玲珑馆楹联颐和园月波楼楹联出居庸关五柏抱槐题灵岩寺一、教学目标1. 通读文章。2. 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 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3. 积累优美诗句。二、教学重难点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 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三、教学程序教学设计参考个性化备课( 一)紧扣议题,推荐文章1. 导入新课同学们,古诗词和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山水诗词作为古典诗词的重要组成部分,意境独特,每一首山水诗词, 每一副楹联都是一副独特的风景。你背过哪些

44、写景的诗词或对联?(生背)这节课让我们走进“山水清音” ,一起感受诗词、楹联中祖国山河的神奇魅力。师板书课题:山水清音2. 推荐文章: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四年级上册“山水清音”这一单元的拙政园玲珑馆楹联 颐和园月波楼楹联出居庸关五柏抱槐题灵岩寺就描写了祖国的山、水、景。(二)借助读单,群文阅读1. 出示阅读单(1)阅读拙政园玲珑馆楹联颐和园月波楼楹联,完成下面的阅读单:题目资料链接写的景物景物特点教学设计参考个性化备课拙政园拙政园:玲珑馆楹联颐和园颐和园:月波楼楹联(阅读选文,勾画有关的景物的词语, 体会景物的特点)2 、学生根据阅读单中的问题,读楹联。 (教师随机指导,掌握学生的阅读进度与读单内

45、容的完成情况。(三)互动交流,分享收获。1. 小组内交流阅读单的内容。要求:组长做好分工, 一人发言时,其他人认真听。师:老师发现同学们讨论的很热烈, 交流的也很充分。接下来,我们来交流阅读收获。2. 交流阅读收获。(1)了解楹联你对楹联有哪些了解?(生答)师总:对联又称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 它对仗工整, 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你都知道那些楹联?(生答)过渡:接下来我们学习挂在拙政园玲珑馆的一副楹联。(2)交流拙政园玲珑馆楹联交流有关拙政园的资料。 (预设:拙政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坐落在苏州市姑苏区, 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拙政园以其布局的山

46、岛、 竹坞、松岗、曲水之趣,被称为天下园林之典范。 它还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作者在楹联中提到哪些景物? (树阴、流水、竹子)作者通过这些景物,写出了玲珑馆景物什么特点?(树、水相映成趣,景物静谧幽深的特点)教学设计参考个性化备课过渡:颐和园的月波楼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3)交流颐和园月波楼楹联说说对颐和园的了解。 (预设:颐和园,北京市古代皇家园林, 坐落在北京西郊, 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 以杭州西湖为蓝本, 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 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 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是国家重点旅游景点。 )作者在楹联中提到哪些景物? (竹阴、花影、沙滩、月影)从中你看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