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函数中以三角形为主的中考压轴题(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相似三角形)问题解析精选._第1页
二次函数中以三角形为主的中考压轴题(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相似三角形)问题解析精选._第2页
二次函数中以三角形为主的中考压轴题(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相似三角形)问题解析精选._第3页
二次函数中以三角形为主的中考压轴题(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相似三角形)问题解析精选.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次函数中以三角形为主的中考压轴题(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相似三角形)问题解析精选【例 1】( 2013?抚顺)如图 1,已知直线 y=x+3 与 x 轴交于点 A ,与 y 轴交于点 B ,抛物线 y= x2+bx+c 经过 A 、B 两点,与 x 轴交于另一个点 C,对称轴与直线 AB 交于点 E,抛物线顶点为 D(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在第三象限内,F 为抛物线上一点,以A 、E、 F 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为3,求点 F 的坐标;( 3)点 P 从点 D 出发,沿对称轴向下以每秒1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当t 为何值时,以P、B、C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

2、三角形?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t值考点 :二次函数综合题分析:( 1)先由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x+3 ,求出它与x 轴的交点 A 、与 y 轴的交点B 的坐标,再将 A 、 B 两点的坐标代入 y= x2+bx+c ,运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2)设第三象限内的点 F 的坐标为( m, m22m+3),运用配方法求出抛物线的对称轴及顶点 D 的坐标,再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 轴交于点 G,连接 FG,根据S AEF=SAEG+SAFG SEFG=3 ,列出关于 m 的方程,解方程求出m 的值, 进而得出点 F 的坐标;BC2( 3)设 P 点坐标为( 1, n)先由 B、 C

3、 两点坐标,运用勾股定理求出=10 ,再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 PBC=90 °,先由勾股定理得出 PB222+BC =PC ,据此列出关于 n 的方程,求出 n 的值,再计算出 PD 的长度,然后根据时间=路程 ÷速度,即可求出此时对应的 t 值; BPC=90 °,同 可求出对应的 t 值; BCP=90 °,同 可求出对应的 t 值解答:解:(1) y=x+3 与 x 轴交于点 A ,与 y 轴交于点 B ,当 y=0 时, x= 3,即 A 点坐标为(3, 0),当 x=0 时, y=3,即 B 点坐标为(0, 3),将 A ( 3, 0), B(

4、 0, 3)代入y= x2+bx+c ,得,解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x2 2x+3;( 2)如图 1,设第三象限内的点 F 的坐标为 (m,m2 2m+3 ),则 m 0, m2 2m+3 02 2x+3=2 y= x( x+1) +4 ,对称轴为直线 x= 1,顶点 D 的坐标为( 1, 4),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与 x 轴交于点 G,连接 FG,则 G( 1, 0), AG=2 直线 AB 的解析式为 y=x+3 ,当 x= 1 时, y= 1+3=2, E 点坐 标为( 1, 2) S AEF=S AEG+SAFG S EFG=22,×2×2+ ×2

5、5;( m +2m 3)×2(× 1 m)=m +3m以 A 、 E、 F 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为3 时, m2+3m=3,解得 m1 =, m2=(舍去),当 m=时, m2 2m+3= m2 3m+m+3= 3+m+3=m=,点 F 的坐标为(,);( 3)设 P 点坐标为( 1, n) B( 0,3), C(1, 0),222 BC =1 +3 =10 分三种情况: 如图2222,如果 PBC=90 °,那么 PB +BC=PC ,即( 0+1)2222+(n 3) +10= ( 1+1) +( n0) ,化简整理得6n=16,解得 n= ,P 点坐标为(1,

6、),顶点 D 的坐标为(1, 4),PD=4 = ,点 P 的速度为每秒1 个单位长度, t1= ;222 如图 3,如果 BPC=90 °,那么 PB +PC =BC ,2222即( 0+1 ) +(n 3) +(1+1) +(n 0) =10,2化简整理得n 3n+2=0 ,解得 n=2 或 1,顶点 D 的坐标为(1, 4), PD=4 2=2 或 PD=4 1=3 ,点 P 的速度为每秒 1 个单位长度, t2=2, t3= 3;222 如图 4,如果 BCP=90 °,那么 BC +PC =PB ,2222即 10+( 1+1)+( n 0) =( 0+1)+(

7、n 3) ,化简整理得6n= 4,解得 n= ,P 点坐标为(1,),顶点 D 的坐标为(1, 4), PD=4+ = ,点 P 的速度为每秒1 个单位长度, t4= ;综上可知,当t 为秒或 2 秒或 3 秒或秒时,以P、 B、 C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综合题型,其中涉及到的知识点有运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和三角形的面积求法,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综合性较强, 难度适中(2)中将 AEF 的面积表示成SAEG+SAFG S EFG,是解题的关键; ( 3)中由于没有明确哪一个角是直角,所以每一个点都可能是直角

8、顶点,进行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例 2】+x 4 与 x 轴相交于点 A 、 B,与 y 轴相( 2013?大连)如图,抛物线 y= x2交于点 C,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 轴相交于点 M P 是抛物线在 x 轴上方的一个动点 (点 P、M 、C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分别过点 A 、 B 作直线 CP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 D、 E,连接点 MD 、ME ( 1)求点 A , B 的坐标(直接写出结果) ,并证明 MDE 是等腰三角形;( 2) MDE 能否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能,求此时点P 的坐标;若不能,说明理由;( 3)若将 “P 是抛物线在x 轴上方的一个动点(点P、M 、C 不在同一条直线

9、上)”改为 “P 是抛物线在 x 轴下方的一个动点”,其他条件不变, MDE 能否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能,求此时点 P 的坐标(直接写出结果);若不能,说明理由考点 :二次函数综合题分析:( 1)在抛物线解析式中,令y=0,解一元二次方程,可求得点A、点 B 的坐标;如答图 1 所示,作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AMF BME ,得到点 M 为为 RtEDF斜边 EF 的中点,从而得到MD=ME ,问题得证;( 2)首先分析,若 MD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顶点只能是点M 如答图 2 所示,设直线 PC 与对称轴交于点N ,首先证明 ADM NEM ,得到 MN=AM ,从而求得点 N 坐标为(

10、 3, 2);其次利用点N、点 C 坐标,求出直线 PC 的解析式;最后联立直线 PC 与抛物线的解析式,求出点P 的坐标( 3)当点 P 是抛物线在 x 轴下方的一个动点时,解题思路与(2)完全相同解答:解:(1)抛物线解析式为y= 2x + x 4,令 y=0 ,2x4=0 ,解得 x=1 或 x=5, A ( 1, 0), B (5, 0)即 x +如答图 1 所示,分别延长AD 与 EM ,交于点 F AD PC, BE PC, AD BE, MAF= MBE 在 AMF 与 BME 中, AMF BME ( ASA ), ME=MF ,即点 M 为 RtEDF 斜边 EF 的中点,

11、MD=ME ,即 MDE 是等腰三角形( 2)答:能抛物线解析式为 y= x2+x 4= ( x 3)2+,对称轴是直线 x=3 , M( 3, 0);令 x=0,得 y= 4, C( 0, 4) MD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有3 种可能的情形: 若 DEEM,由 DE BE ,可知点 E、 M 、 B 在一条直线上,而点 B、 M 在 x 轴上,因此点E 必然在 x 轴上,由 DE BE ,可知点 E 只能与点 O 重合,即直线 PC 与 y 轴重合,不符合题意,故此种情况不存在; 若 DE DM ,与 同理可知,此种情况不存在; 若 EM DM ,如答图2 所示:设直线 PC 与对称轴交于点

12、N , EM DM , MN AM , EMN= DMA 在 ADM 与 NEM 中, ADM NEM (ASA ), MN=MA 抛物线解析式为y= x2+x 4=( x 3)2 +,故对称轴是直线x=3, M ( 3, 0), MN=MA=2 , N( 3,2)设直线 PC 解析式为y=kx+b ,点 N( 3, 2), C( 0, 4)在抛物线上,解得k=2 , b=4, y=2x 4将 y=2x 4 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得:2x 4=x2+x 4,解得: x=0 或 x=,当 x=0 时,交点为点C;当 x=时, y=2x 4=3 P(, 3)综上所述, MDE 能成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此时

13、点P 坐标为(, 3)( 3)答:能如答题 3 所示,设对称轴与直线PC 交于点 N与( 2)同理,可知若MD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顶点只能是点M MD ME , MA MN , DMN= EMB 在 DMN 与 EMB 中, DMN EMB ( ASA ), MN=MB N( 3, 2)设直线 PC 解析式为y=kx+b ,点 N( 3, 2), C( 0, 4)在抛物线上,解得 k=, b= 4, y=x 4将 y= x 4 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得:x 4=2x 4,x+解得: x=0 或 x=,当 x=0 时,交点为点C;当 x=时, y= x 4=P(,)综上所述, MDE能成为等腰直

14、角三角形,此时点P 坐标为(,)点评:本题是二次函数综合题型,考查了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待定系数法、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解方程等知识点,题目难度较大第(2)( 3)问均为存在型问题,且解题思路完全相同,可以互相借鉴印证【例 3】( 2013 凉山州)如图,抛物线y=ax2 2ax+c( a0)交 x 轴于 A 、B 两点, A 点坐标为( 3, 0),与 y 轴交于点 C(0, 4),以 OC、 OA 为边作矩形 OADC 交抛物线于点 G(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抛物线的对称轴l 在边OA (不包括O、A两点)上平行移动,分别交x 轴于点E,交CD

15、于点 F,交 AC 于点 M ,交抛物线于点P,若点 M 的横坐标为m,请用含 m 的代数式表示PM 的长;( 3)在( 2)的条件下, 连结 PC,则在 CD 上方的抛物线部分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得以 P、C、F 为顶点的三角形和 AEM 相似?若存在, 求出此时m 的值,并直接判断 PCM 的形状;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分析:(1)将 A ( 3, 0), C(0, 4)代入 y=ax2 2ax+c ,运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2)先根据 A 、C 的坐标,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C 的解析式,进而根据抛物线和直线AC的解析式分别表示出点P、点 M 的坐标

16、,即可得到PM 的长;( 3)由于 PFC 和 AEM 都是直角, F 和 E 对应,则若以 P、C、F 为顶点的三角形和AEM相似时,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PFC AEM , CFP AEM ;可分别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出 AE 、EM 、CF 、PF 的长,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相等列出比例式,求出m 的值,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判断出PCM 的形状解答:解:( 1)抛物线 y=ax 2 2ax+c( a0)经过点 A ( 3, 0),点 C( 0, 4),解得,2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x +x+4 ; A ( 3, 0),点 C( 0, 4),解得,直线

17、AC 的解析式为 y= x+4点 M 的横坐标为 m,点 M 在 AC 上, M 点的坐标为( m,m+4 ),点 P 的横坐标为 m,点 P 在抛物线 y= x2+x+4 上,点 P 的坐标为( m,m2+ m+4), PM=PE ME= ( m2) =2,+ m+4)( m+4m +4m即 PM= m2+4m( 0m 3);( 3)在( 2)的条件下,连结PC,在 CD 上方的抛物线部分存在这样的点P,使得以 P、C、F 为顶点的三角形和 AEM相似理由如下: 由题意, 可得 AE=3 m,EM= m+4,CF=m ,PF=22m + m+4 4= m + m若以 P、 C、 F 为顶点的

18、三角形和 AEM 相似,分两种情况: 若 PFC AEM ,则 PF:AE=FC : EM ,即(2m + m):( 3 m) =m:( m+4), m0 且 m3, m= PFC AEM , PCF= AME , AME= CMF , PCF=CMF 在直角 CMF 中, CMF+ MCF=90 °, PCF+MCF=90 °,即 PCM=90 °, PCM 为直角三角形; 若 CFP AEM ,则 CF: AE=PF : EM ,2即 m:( 3 m) =(m +m):(m+4), m0 且 m3, m=1 CFP AEM , CPF= AME , AME=

19、CMF , CPF= CMF CP=CM , PCM 为等腰三角形综上所述,存在这样的点P 使 PFC 与 AEM 相似此时m 的值为或 1, PCM 为直角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点评:此题是二次函数的综合题,其中涉及到运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判定,难度适中要注意的是当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不明确时,要分类讨论,以免漏解【例 4】O 是原点,矩形OABC 的顶点 A( 2013?本溪)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在 x 轴的正半轴上,顶点 C 在 y 的正半轴上,点 B 的坐标是( 5, 3),抛物线 y= x2+

20、bx+c 经过 A 、 C 两点,与 x 轴的另一个交点是点D,连接 BD (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 M 是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点,以M 、 B、D 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是6,求点 M 的坐标;( 3)点 P 从点 D 出发,以每秒 1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 DB 匀速运动,同时点 Q 从点 B 出发,以每秒 1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 BA D 匀速运动,当点P 到达点 B 时, P、Q 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 t 秒,当 t 为何值时,以D、 P、Q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值考二次函数综合题点:分( 1)求出点 A 、 C 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

21、抛物线的解析式;析:( 2)如答图 1 所示,关键是求出MG 的长度,利用面积公式解决;注意,符合条件的点M 有 2 个,不要漏解;( 3) DPQ 为等腰三角形,可能有三种情形,需要分类讨论: 若 PD=PQ ,如答图 2 所示; 若 PD=DQ ,如答图 3 所示; 若 PQ=DQ ,如答图 4 所示解 解:(1)矩形 ABCD ,B( 5, 3),答: A ( 5,0), C( 0, 3)点 A ( 5, 0), C( 0, 3)在抛物线y=x2+bx+c 上,解得: b=, c=3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 x2x+3 ( 2)如答图 1 所示, y= x2x+3= ( x3) 2,抛物

22、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3 如答图 1 所示,设对称轴与BD 交于点 G,与 x 轴交于点 H ,则 H (3, 0)令 y=0,即x2x+3=0 ,解得 x=1 或 x=5 D( 1,0), DH=2 , AH=2 , AD=4 tan ADB=, GH=DH ?tan ADB=2 × =,G(3,) SMBD =6,即 S MDG+SMBG =6,MG ?DH+MG?AH=6 ,即:MG ×2+MG ×2=6 ,解得: MG=3 点 M 的坐标为( 3,)或( 3,)( 3)在 Rt ABD 中, AB=3 , AD=4 ,则 BD=5 , sinB=, cosB

23、=以 D、 P、 Q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 若 PD=PQ ,如答图 2 所示:此时有 PD=PQ=BQ=t ,过点 Q 作 QE BD 于点 E,则 BE=PE , BE=BQ ?cosB=t, QE=BQ ?sinB=t, DE=t+t= t由勾股定理得: DQ22222,=DE +QE =AD+AQ2222,即( t) +( t) =4 +(3 t)2整理得: 11t +6t 25=0 ,解得: t=或 t= 5(舍去), t=; 若 PD=DQ ,如答图3 所示:此时 PD=t ,DQ=AB+AD t=7 t , t=7 t, t= ; 若 PQ=DQ ,如答图4 所示:

24、PD=t , BP=5 t; DQ=7 t, PQ=7 t,AQ=4 ( 7 t)=t 3过点 P 作 PF AB 于点 F,则 PF=PB?sinB=(5 t)× =4t,BF=PB ?cosB=( 5 t)× =3 t AF=AB BF=3 ( 3 t) = t过点 P 作 PE AD 于点 E,则 PEAF 为矩形,PE=AF=t, AE=PF=4 t, EQ=AQ AE= ( t 3)( 4t) =t 7在 Rt PQE 中,由勾股定理得:222EQ +PE =PQ ,222即:(t 7) +(t) =( 7 t) ,2解得: t=0 (舍去)或t= t= 综上所述

25、,当 t=, t= 或 t=时,以 D、 P、Q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点本题是二次函数综合题型,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待定系数法、图形面积、解直评: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等知识点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是本题考查的重点,在第(2)( 3)问中均有所体现,解题时注意全面分析、认真计算【例 5】( 2013?衡阳)如图,已知抛物线经过A ( 1, 0),B( 0,3)两点,对称轴是x= 1( 1)求抛物线对应的函数关系式;( 2)动点 Q 从点 O 出发,以每秒 1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在线段 OA 上运动,同时动点 M 从 M 从 O 点出发以每秒 3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在线段 OB 上运动,过点

26、Q 作 x 轴的垂线交线段 AB 于点 N,交抛物线于点 P,设运动的时间为 t 秒 当 t 为何值时,四边形OMPQ 为矩形; AON 能否为等腰三角形?若能,求出t 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考点 :二次函数综合题分析:( 1)利用顶点式、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 当四边形 OMPQ 为矩形时,满足条件 OM=PQ ,据此列一元二次方程求解; AON 为等腰三角形时,可能存在三种情形,需要分类讨论,逐一计算解答:解:(1)根据题意,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y=a( x+1) +k ,点 A ( 1, 0), B( 0, 3)在抛物线上,解得: a= 1,k=4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7、2y=( x+1) +4 ( 2) 四边形OMPQ 为矩形, OM=PQ ,即 3t= ( t+1) 2+4,2整理得: t +5t 3=0 ,解得t=,由于t= 0,故舍去,当t=秒时,四边形OMPQ为矩形; RtAOB 中, OA=1 ,OB=3 , tanA=3 若 AON 为等腰三角形,有三种情况:(I)若ON=AN,如答图1 所示:过点N 作 NDOA于点D,则D 为OA中点, OD=OA=, t=;( II )若 ON=OA ,如答图2 所示:过点 N 作 ND OA 于点 D,设 AD=x ,则 ND=AD ?tanA=3x , OD=OA AD=1 x,在 Rt NOD 中,由

28、勾股定理得: OD2+ND 2=ON 2,222, x2 =0(舍去),即( 1 x) +(3x) =1,解得 x1= x= ,OD=1 x= , t= ;( III )若 OA=AN ,如答图 3 所示:过点 N 作 ND OA 于点 D,设 AD=x ,则 ND=AD ?tanA=3x ,在 Rt AND 中,由勾股定理得:ND 2+AD2=AN2,222,解得 x1=, x2=(舍去),即( x) +( 3x) =1 OD=1 x=1 , t=1 综上所述,当t 为秒、秒,( 1)秒时, AON 为等腰三角形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待定系数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勾股定理、解直

29、角三角形、矩形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点,综合性比较强, 有一定的难度 第( 2)问为运动型与存在型的综合性问题,注意要弄清动点的运动过程,进行分类讨论计算【例 6】ykx22x3已知函数2 ( k 是常数)若该函数的图像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求k 的值;若点M1, k在某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要使该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ykx22x32 都是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求k 应满足的条件以及x 的取值范围;设抛物线ykx22x3 与 x 轴交于 A x1 ,0, Bx2 ,0两点,且 x1x2, x12x221 ,在 y 轴上,是否存在点2P,使 ABP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P 及

30、ABP的面积;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析 :解: (1) 当 k0 时,函数 y2x3x 轴只有一个交点2 分的图像与323当 k0时,若函数 ykx22x的图像与 x 轴只有一个交点,则方程kx22x022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所以( 2)24k30,即 k2.23综上所述,若函数的图像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则k 的值为0 或 2 .4分m ,3( 2)设反比例函数为ymxk则 kk . 所以,反比例函数为y,即 mx1要使该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都是y 随着 x 的增大而增大,则k 0 . .5分二 次 函 数 y kx22x3k( x1) 21 3的 对 称 轴 为 x1,要使二次函数2kk

31、2ky kx22x3是 y 随着 x 的增大而增大,在k0 的情况下, x 必须在对称轴的左边,即2x1 时,才能使得y 随着 x 的增大而增大 . .6分ky 随着 x 的增大而增大,综上所述,要使该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都是k0 且 x1.7分k(3) 抛物线 ykx 22x3 与 x 轴有两个交点,一元二次方程方程kx 22x30 的判3222别式( 2)24k0, 即 k23xx22 ,1k又 x1x23 , k 23k 4 0 ,2kx12x221.k4或k 1.又k2,3k4 . .8分在 y 轴上,设 P(0, b) 是满足条件的点,则(b2x12 )(b2x22 ) ( x2x1

32、 )2 , b2x1 x2 , b6. b64.4(x2x1 ) 22b2x1 2x222317 . x2x17 .9842分 SRt ABP1 ( x2x1 )b17642.222416在 y 轴上,存在点P1(0,6 ), P2 (0,6),使ABP 是直角三角形,ABP 的面积为4442 10 分16【例 7】( 2013?张家界)如图,抛物线y=ax 2+bx+c ( a0)的图象过点C( 0, 1),顶点为Q(2, 3),点 D 在 x 轴正半轴上,且OD=OC ( 1)求直线 CD 的解析式;( 2)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3)将直线CD 绕点 C 逆时针方向旋转45°所得

33、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另一点E,求证: CEQ CDO ;( 4)在( 3)的条件下,若点P 是线段 QE 上的动点,点F 是线段 OD 上的动点,问:在P点和 F 点移动过程中, PCF 的周长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考点 :二次函数综合题分析:( 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解析式;( 2)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3)关键是证明 CEQ 与 CDO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4)如答图 所示,作点 C 关于直线 QE 的对称点 C,作点 C 关于 x 轴的对称点 C,连接 CC,交 OD 于点 F,交 QE 于点 P,则 PCF 即为符合题意的周长

34、最小的三角形,由轴对称的性质可知,PCF 的周长等于线段CC的长度利用轴对称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以证明此时 PCF 的周长最小如答图 所示,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线段CC的长度,即 PCF 周长的最小值解答:解:(1) C( 0, 1), OD=OC , D 点坐标为( 1, 0)设直线 CD 的解析式为y=kx+b ( k0),将 C( 0,1), D( 1, 0)代入得:,解得: b=1 , k= 1,直线 CD 的解析式为:y= x+1 2( 2)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 2) +3,将 C( 0,1)代入得: 1=a×( 2)2,解得 a=+3 y=( x 2) 2+3=

35、x2+2x+1 ( 3)证明:由题意可知,ECD=45 °, OC=OD ,且 OCOD , OC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ODC=45 °, ECD= ODC , CE x 轴,则点 C、 E 关于对称轴(直线x=2)对称,点 E 的坐标为( 4,1)如答图 所示,设对称轴(直线x=2)与 CE 交于点 F,则 F( 2, 1), ME=CM=QM=2, QME 与 QMC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QEC= QCE=45 °又 OC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ODC= OCD=45 °, QEC= QCE= ODC= OCD=45 °, CEQ CDO ( 4)存在如答图 所示,作点 C 关于直线 QE 的对称点 C,作点 C 关于 x 轴的对称点 C,连接CC,交 OD 于点 F,交 QE 于点 P,则 PCF 即为符合题意的周长最小的三角形,由轴对称的性质可知,PCF 的周长等于线段CC的长度(证明如下: 不妨在线段 OD 上取异于点 F 的任一点 F,在线段 QE 上取异于点 P 的任一点 P,连接 FC, FP, PC由轴对称的性质可知,PCF的周长 =FC+F P+PC;而 FC+FP+PC是点 C,C之间的折线段,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 FC+FP+PC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