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PPT学习教案_第1页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PPT学习教案_第2页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PPT学习教案_第3页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PPT学习教案_第4页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PPT学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一、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一)热力环流的产生 情景激疑1:在晚上的房间内点燃的蜡烛上空的烟是作垂直上升运动的,为什么在无风的条件下会做垂直上升运动呢? 情景激疑2:军港的夜啊静悄悄, 海浪把战舰轻轻地摇, 年轻的水兵头枕着波涛, 睡梦中露出甜美的微笑。年轻的水兵多么辛劳,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让我们的水兵好好睡觉。这首军港之夜的歌词准确吗?第1页/共31页第2页/共31页BAC1000100210041006地 面 (二)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等压面:把空间气压值相同的各点组合而成的面叫做等压面。 若地面受热均匀,等压面应该是平行的。

2、第3页/共31页1000100210041006受热冷却冷却气压变高气压变低气压变低气压变低气压变高气压变高BAC第4页/共31页1000100210041006受热冷却冷却气压变高气压变低气压变低气压变低气压变高气压变高等压面发生弯曲第5页/共31页1000100210041006受热冷却冷却气压变高气压变低气压变低气压变低气压变高气压变高第6页/共31页1000100210041006受热冷却冷却高低低低高高气体受热上升,在高空形成高压,地面则为低压;气体冷却下沉,地面则为高压,高空则为低压。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产生空气的水平运动,形成了热力环流。第7页/共31页(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

3、式)地表受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水平方向上出现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小结: 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归纳:第8页/共31页上升气流市区郊区郊区由郊区流向市区由郊区流向市区 (三)案例分析1、城市风热冷冷第9页/共31页、海陆风白天陆地升温快(相对为热源海洋升温慢(相对为冷源白天海风第10页/共31页夜晚陆地降温快(冷源)海洋降温慢(热源)夜晚陆风请根据所学知识,寻找“军港之夜”中错误歌词海风你轻轻地吹, 海浪你轻轻地摇、海陆风第11页/共31页增温快(热源)增温快(热源)增温慢(冷源)谷风、山谷风白天谷风第12页/共31页降温快(冷源)降温快(冷源)降温慢(热源)山风夜晚山风、山谷风探究巴山夜雨的成

4、因?第13页/共31页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有人说:“乡下的风,城里的雨”,用所学的知识能解释吗?a.垂直于等压线b.由高压指向低压(百帕)100010051010等压线 (一)水平气压剃度力(上升气流降温、凝结、成云致雨)那么风是如何形成的呢?第14页/共31页高压低压气压差气压梯度水平气压梯度力(原动力)大气水平运动(风)直接原因 (二)地转偏向力 由于地球自转,空气运动后地转偏向力随之产生,并与风向垂直。第15页/共31页(百帕)100010051010地转偏向力(北半球)与风向垂直(北右南左)风向 同学们阅读教材P49,思考近地面风和高空风的形成过程及差别。 (三)近地面风和高空风第1

5、6页/共31页地转偏向力风向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北半球,高空中的风10101008100610041002(hPa)水平气压梯度力第17页/共31页北半球,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考虑摩擦力)摩擦力风向101010081006100410021000998(hPa)998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第18页/共31页小结: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平行于等压线斜穿等压线理想风向高空近地面第19页/共31页三、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一)单圈环流的形成假设(1)地球不自转 (2)地表性质均一 (3)太阳直射赤道思考:地球表面什么地方受热较

6、多,什么地方受热较少?画出这种情况下形成的环流圈。 赤道南极北极这种单圈环流能不能维持下去?第20页/共31页030N60N90N高低纬间热量差异小结:冷热不均产生了赤道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乃热力因素所致。赤道低压带极地高压带单圈环流第21页/共31页赤 道 低 压 带极地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东北信风带副极地低压带中纬西风带极地东风带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 (二)三圈环流的形成(考虑地球自转) 启发:南半球的三圈环流是什么模式?第22页/共31页赤 道 低 压 带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东北信风盛行西风极地东风东南信风盛行西风极 地 东 风 (三)六

7、风七带第23页/共31页第24页/共31页四、全球气压带风带的移动 它的分布规律是就北半球而言,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偏北,冬季偏南。第25页/共31页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太阳直射赤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66.5 23.5 0 23.5 66.5 高气压带低气压带第26页/共31页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全球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大气的水平运动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低纬环流与信风带中纬环流与西风带高纬环流与极地东风风第27页/共31页1、在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中,有两股冷暖性质不同 的气流相遇的地带,它出现在 ( ) A.赤道附近 B.南北纬30附近 C.南北纬60附近 D.极地附近2、在南北纬30附近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原因是 ( ) A.空气在这一带大量收缩下沉 B.近地面气压较低,使高空空气下沉补充 C.由赤道上空流来的空气在南北纬30附近上空聚积产 生下沉气流 D.空气受热膨胀,产生上升气流 c c巩固练习第28页/共31页 5、我国南极中山站的五星红旗常年是 ( ) A.向东飘扬 B.向西北飘扬 C.向南飘扬 D.向东南飘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