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训练班级:_ 姓名:_1. 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问题。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李贺作诗(李贺)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当时著名文人)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早就构思好的
2、),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带着小僮仆。奚,x),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牵强符合)程课(固定的格式)者。及暮归,足成之(母)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心乃已耳!”1从这两则文言文中可以看出仲永与李贺的共同点是_2仲永的最后结局是“泯然众人矣”,而李贺则成了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们童年 时的相同点和成年后的不同结果,给你的启发是_3解释下列划横线的字(1)世隶耕(_) (2)邑人奇之(_) (3)父异焉(_) (4)自是有名(_)4将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稍稍宾客其父:_(2)是
3、儿要呕心乃已耳:_2.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铸砚示志宋,桑维翰,人丑形怪,身短面长。常临鉴自奇曰:“七尺之躯,不如一尺之面。”屡举进士,试官恶其姓与“丧”同音,不取。或劝改业,翰乃自铸铁砚以示人,曰:“砚穿则易。”卒以进士及第。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或劝改业_砚穿则易_2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桑维翰才亲自铸了一个铁砚台来向别人示威。 B.桑维翰就亲自铸了一个铁做的砚台给别人看。C.桑维翰才亲自铸了一个铁做的砚台给别人看。 D.桑维翰就亲自铸了一个铁做的砚台送给别人。3桑维翰对自己的长相的态度是“_”(用文中的字回答)4读了本
4、文,你获得的启示是_。3. 文言文阅读。王戎早慧王戎早慧,七岁尝与诸儿游。见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或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王戎早慧(_) 七岁尝与诸儿游(_)2翻译下列的句子。见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_3王戎是通过什么推理出李子是苦的?_4. 文言文阅读。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
5、注释):管仲、隰(xí)朋:都是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的大臣。孤竹:商周时期的一个小国家。迷惑失道:迷惑而找不到归途。掘:挖。1解释下面子中加点的词。A春往而冬反( ) B迷惑失道( ) C遂得水(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译:_(2)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译:_3文中故事是成语_的来历,现在比喻_5. 阅读古文,回答问题。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1朗读下面这句话,停顿正确的是( )。A.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6、#160;B.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C.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D.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翻译:宋国有个富人,天下雨毁坏了墙。B.不筑,必将有盗。 翻译:不把它修好,一定会被偷。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A.听取意见要看对方是否亲近 B.富人儿子非常聪明C.做人不要多管闲事 D.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6.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书戴嵩画牛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
7、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1下面加点的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尤所爱(尤其,特别) B.今乃掉尾而斗(却)C.谬矣(错误) D.处士笑而然之(这样)2下列句子中,括号里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序号下面画“”(杜处士)所宝以百数 (戴嵩)尤所爱(牧童)拊掌大笑 (杜处士)不可改也3翻译句子。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_4你认为文中牧童的性格特点是:_。7. 课外阅读。蝴蝶泉(明)徐霞客山麓有树大合抱,倚崖而耸立,下有
8、泉,东向漱根窍而出,清洌可鉴。稍东,其下又有一小树,仍有一小泉,亦漱根而出。二泉汇为方丈之沼,即所溯之上流也。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蝴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又有真蝶千万,连须勾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游人俱从此月,群而观之,过五月乃已。注释:东向:向东。漱:用水清洗。泉水自树的根部流出,就好像在替树根梳洗一样。可鉴:可以当镜子照。方丈:一丈见方,也就是平方丈。沼:水池。须翅栩然:触须和翅膀都栩栩如生。焕然:光彩夺目的样子。乃已:才停歇。徐霞客游记序(节选)(清)杨名时霞客之游也,升降于危崖绝壑,搜索于蛇龙窟宅。亘古人迹未到之区,不惜捐躯命,多方竭虑以赴之,期于
9、必造其域,必穷其奥而后止。学者之于道也,若覃(tán)思鼓勇,亦如霞客之于山水,则亦何深之不穷,何远之不届?”注释:覃思:深思。何深之不穷,何远之不届:意思是什么样艰深的学问都能穷究,什么样高远的境界都能达到。届:达到。1将蝴蝶泉中写花的句子画上“_”,写蝴蝶的句子画上“”。2对下面句子的意思理解正确的是()A.“下有泉,东向漱根窍而出,清洌可鉴。”意思是上面有泉水,从西面冲刷着树干而流出来,清得可以用来照镜子。B.“又有真蝶千万,连须勾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意思是又有成千上万的真蝴蝶,触角和脚相连,从树梢倒挂下来,一串的直到泉水的水面上,各种颜色光彩过
10、目,很好看。3选段二中体现徐霞客游历时遇到各种常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危险,却不畏艰辛、献身科学、奋勇攀登,把这个句子画上“_”。4读两个选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选段一蝴蝶泉中没有真蝴蝶。B.选段二中体现徐霞客坚忍不拔、追根溯源的科学探索精神。C.选段二中以徐霞客的探险比喻“学者之于道”,意思是说学者做学问应该像徐霞客探险一样。8. 阅读文言文,回答下面的问题。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1“问之,曰:欲作针”中“之”指的是(_)2“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中“弃”的意思是(_)3“逢老媪
11、方磨铁杵”,中“方”的意思是:( )A.方才 B.正在 C.方形9. 阅读两小儿辩日,完成后面的题目。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下面两句话,一是直接引用句,二是间接引用句。请将第一句改为间接引用句,第二句改为直接引用句。(1)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_(2)一儿以日初出远
12、,而日中时近也。_2用自己的话说明两小儿的观点。_10. 读文言文鹿亦有智,完成练习。博山李氏者,以伐薪为生。一日,于山坳得一鹿仔,携家喂养。鹿稍长,甚驯,见人则呦呦鸣。其家户外皆山,鹿出,至暮必归。时值秋祭,例用鹿。官府督猎者急,限期送上,然旬日间无所获,乃向李氏求之,李氏不与。猎者固请,李氏迟疑曰:“待吾虑之。”是夜鹿去,遂不归。李氏深悔之。注:博山:古地名。伐薪:砍柴。仔:同“崽”。秋祭:官府在秋季举行的祭天地的仪式。固:坚持。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1)其家户外皆山 _ (2)时值秋祭 _(3)李氏不与 _(4)鹿稍长 _2把下面句子
13、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家户外皆山,鹿出,至暮必归。_(2)是夜鹿去,遂不归。_3文中鹿的“智”具体体现在哪里?请用文中原句回答。(写两点)_4文中说“李氏深悔之”,李氏到底“悔”什么?_5这则小故事给你怎样的思考?_11. 小古文阅读。对牛弹琴昔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选自汉·牟容理惑论 载于 南朝梁僧佑弘明集)注释:为:给。清角之操:高雅的曲子。伏:低头。故:从前。耳:耳朵听。鸣:指牛“哞哞”的叫声,作名词。掉:摇摆。奋:竖起。蹀躞(dié xiè):小步走。1解释:为牛:_
14、0; 食如故:_ 掉尾:_ 奋耳:_2翻译: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_3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是:_12. 文言文阅读。杀骆驼破瓮昔有一人,于瓮中盛谷。骆驼入瓮食谷,首不得出。既不得出,其人以为忧。有一老人来语之曰:“汝莫愁,吾教汝出,汝当斩头,自能出之。”即用其语,以刀斩头。既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为世人所笑。(选自百喻经)(注)昔:从前;古时候。瓮:一种口小腹大的陶器。以为忧:以之为忧,为此事发愁。用:采纳。痴:傻、愚蠢。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有一老人来语之曰 语:_(2)吾教汝出 汝:_(3
15、)以刀斩头 以:_(4)既杀驼而复破瓮 既: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骆驼入瓮中食谷,首不得出。译文:_(2)既不得出,其人以为忧。译文:_(3)既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为世人所笑。译文:_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_13. 文言文阅读。执竿入城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日:“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选自笑林(注释)鲁:鲁国。初:起初,开始。计:计谋,策略。俄:一会儿,不久。老父(f):对老年男人的尊称。、但:只。而:连词,表承接,然后。遂:于是、就。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6、1)鲁有执长竿人城门者 执: _(2)俄有老父至 至: _(3)何不以锯中截而人 以: 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_(2)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_3仔细阅读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1)你认为老父的话有道理吗?请谈谈你的理由。_(2)“执竿人”可笑吗?请谈谈你的看法。_14. 课内阅读。伯牙鼓琴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_。1解释下列加点字。方鼓琴而志在太山_汤汤乎若流水_2伯牙鼓琴选自_,与此典故相关的成语是_,用来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3伯牙“终身不复鼓琴”的原因是什么,请你在原文中的横线上填写。4当读到“巍巍乎”,我的脑海中出现的词语是( )A.站立 B.高耸入云 C.波涛汹涌 D.汹涌澎湃5这个故事赞扬了( )A.朋友间相互理解和欣赏的真挚友情。B.伯牙精湛的琴技和钟子期高超的音乐鉴赏力。C.伯牙和钟子期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D.伯牙和钟子期志趣高远,情操高尚。15. 阅读天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与猫有关的课件边框素材
- 新疆喀什市深喀第一高级中学2025年高三下学期1月第一次联合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 不同职业课件
- 江苏省徐州市新城实验校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初三年级一模考试英语试题试卷含答案
- 上海现代化工职业学院《路桥检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中西文化比较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25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 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营销国际英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电子控制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市静安区风华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试卷化学试题含解析
- 实战经验:2024年记者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无线电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投资咨询工程师项目后评价试题及答案
- 4.1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课件)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制度
- 人教版中职数学拓展模块一:6.2复数的运算课件(共24张课件)
- 出租车司机岗前教育培训
-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试卷(含答案)
- 《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范SLT 277-2024》知识培训
- 肝癌科普预防
- 《经典常谈》每章习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