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集锦六篇》_第1页
《教学设计方案集锦六篇》_第2页
《教学设计方案集锦六篇》_第3页
《教学设计方案集锦六篇》_第4页
《教学设计方案集锦六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设计方案集锦六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的】、知识:背诵这首诗;理解诗的意境。、能力:诵读能力;联想、想象能力。、德育:陶冶美的情操。、重点目标:背诵此诗。、目标难点:理解诗的意境。【教学过程】一、作者及背景简介爱国诗人陆游在政治斗争中,屡受统治集团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但他坚持抗金主张,始终不渝。宋孝宗乾道二年(),陆游由于支持张俊北伐失败被罢官还乡。居山阴(今绍兴)镜湖之三山村。这道诗作于次年春。诗中生动地描写了农村淳朴的习俗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表现出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真挚的情感。二、理解诗的意境、莫笑农家腊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写农家热情、淳朴、热情好客,以丰馔款待客人的情况。足鸡豚,

2、形容菜肴很丰盛。足,足够。豚,小猪,这里泛指猪。、山重水复疑无踟,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联描绘了山水复杂纡曲的美丽风光,表现了游者的惊喜和豪兴。这两句写的是眼前景,述的是真实感受。重重叠叠的山岭,弯弯曲曲的流水,远远望去好象前面已经无路可通了,可是,走到近前,在垂柳掩映、山花烂漫的地方,突然又出现了一带村庄。两句后来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忽又绝处逢生的情境。它给人以坚持不懈、生意不绝的启示,引导人们从一个狭小的圈子奔向一个开阔、明朗、优美的崭新天地,所以被人们传诵不衰。、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前一联写村外风光,这一联转为写村中所见所闻。春社日将临,农民要祭祀土地神以祈丰年,击鼓弄箫、载歌

3、载舞,热闹异常;农家的穿载简洁朴素,还保留着古代的风俗习尚。这二句勾勒出一幅纯真明快的农村风俗画。、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意思是说,从今以后,假如你们允许我在空闲的时候趁着晚上的月色前来访问的话,那么,我会随时在夜间拄着杖叩启你们的家门的。这里,不仅说明了陆游与当地农民相处得多么融洽,也充分表露了诗人对山西村和山西农民无限喜爱的真挚情感。三、背诵这首诗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会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的”“折”;理解19个新词语的意思,能用“逐步”“无忧无虑”造句,领悟“可是”在语句中表示的转折作用,能用“说它可是”的句式说一段话。2初步学会用摘录法概括段

4、落大意。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二、过程和方法: 1、品词品句,反复诵读,感受作者的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感。2、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灵活运用多种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事物的兴趣。【教学重点】 运用摘录法概括两段课文的段落大意,整体感悟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教学难点】体会猫难以捉摸的性格及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教学准备】 1、课外阅读老舍的文章数篇,初步感受作者的语言魅力。2 、布置学生观察猫。第一教时【教学目标】初读课文,学

5、习字词,了解课文大意并给课文分段,完成作业第一、二题。【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1、 板书:猫。知道猫吗?谁能说说你印象中的猫?2、 指名说。3、 揭示课题。(1)如果学生能说得比较细致,就及时予以鼓励:你真会观察!已经学会了和大作家老舍先生一样去仔细地观察事物了。揭示课题。(2)如果说的只是粗线条的:你们所说的猫如果要老师画出来的话,我就画不出来了,因为你们没有把猫的形象说具体、细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老舍 先生笔下的猫是怎么样的。揭示课题。4、 齐读课题。5、 说说老舍。老舍原名舒庆春,我国著名的小说家和戏剧家,被誉为语言大师,代表作品有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骆驼祥子等。二、自学课文1、

6、要求:(1) 读通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记记新词的字形,联系上下文想想词义。(2) 读读想想:你喜欢这些猫吗?(3) 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大猫,哪些自然段写了小猫?2、交流反馈(1) 做作业本第一、二、三题。做完后集体交流反馈。(2) 你们喜欢这些猫吗?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自由朗读。同桌互读。指名读。(3) 说说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大猫,哪些自然段写了小猫。分段。第一段:第13自然段第二段:第4自然段第二教时【教学目标】精读课文,体会猫的性格古怪和满月的小猫的可爱,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教学流程】一、复习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二、教学第一段1、自由朗读第一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2、指名说。方案一:

7、学生能直接说出“猫的性格的古怪”。1、知道“古怪”这个词语的意思吗?(猫的性格特别,难以捉摸)2、再反复读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怎样写了猫的性格的古怪的?3、集体交流指名说。每说一处,教师投影出示。引导学生以读为主,充分利用老师、优秀学生的示范朗读,通过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读美,读出感受。(加点词语为教师板书)a、猫很老实:很乖、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b、猫很贪玩:出走一天一夜、任凭也不、要不怎么呢?。c、猫很尽职:闭息凝视、一连几个钟头、非不可。d、猫高兴的时候温柔可亲:蹭、抓痒、踩梅花、丰富多腔地叫唤。e、猫不高兴的时候一声也不出:无论f、猫很

8、胆小: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g、猫很勇敢:不要说就是。4、看黑板上的板书,老舍先生写出那么多的猫的性格(齐读),你有什么话想说吗?(这些词语的意思都有些矛盾)看看课文上事怎么把他们联系起来的。(说它的确可是)5、用上面的句式说说第二、三自然段的内容。出示:说它温柔可亲吧,的确是呀,_可是 。6、猫的性格这样古怪,作者喜欢吗?再读第一段,哪些句子最能反映作者喜欢猫?(1)比较:(男女生分别读一句)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个脏脚印。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师:读出了什么感情?(女同学读出第一句中的讨厌感情,男同学读出第二句中喜欢的语气。)(2)它还会丰富多

9、腔地师:猫的声音有长有短,有高有低,好像生:(接答)像唱歌、说话指名读这句句子。(3)老师觉得猫捉老鼠时,老舍爷爷也特别喜欢。 谁能来模仿一下猫捉老鼠的样子。体会“尽职”、“闭息凝视”的含义。出示填空:闭息凝视( )一连就是几个钟头( ) (专心、耐心、决心)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指名读猫捉老鼠的句子,读出专心、耐心、决心。7、课文的字里行间洋溢着老舍爷爷对猫的喜爱,再读读第一段,找出刚才没有读的句子。读出味道。8、想想这段主要写了什么。看来,这段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我们可以把这句话作为第一段的段落大意,这种方法叫做摘录法。方案二:学生只是零碎地说猫的性格的具体表现1、上述教学步骤3。2、看

10、黑板上的板书,老舍先生写出那么多的猫的性格(齐读),你有什么话想说吗?(猫的性格有些古怪)具体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都有些矛盾。看看课文上事怎么把他们联系起来的。(说它的确可是)3、接上述教学步骤58。三、教学第二段1、自由读第二段,按照上述的方法想想这段主要围绕哪句来写的?(满月的小猫更可爱)2、反复读读这段,想想你是怎么体会到这一点的?3、交流(1) 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2) 一根鸡毛,一个线团耍个没完没了。(顽皮)(3) 跌倒马上起来,再跑再跌。(敢于尝试,不怕失败)(4) 撞疼了也不哭。(勇敢)(5) 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这么小的猫还懂得找地方玩,真可爱)(6) 它们在花

11、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枝折花落。4、尽管小猫如此顽皮,淘气,但我会责打它们吗?(不会)我会讨厌它们而不要它们吗?(不会)为什么?作者是十分喜欢猫的。满月的小猫就像一群孩子,他们淘气、天真、生气勃勃,实在太可爱了。四、读着读着,我觉得我们大家都喜欢上了这些猫,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全文。五、(本环节看情况而定,如果时间来不及就移入第三教时)老舍先生真不愧为语言大师,他把古怪的大猫和满月的小猫写得如此可爱。1、他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猫的可爱的?(是从逗人喜爱的样子,逗人喜爱的性格,逗人喜爱的动作等等,让人感受到喜爱之情的。)2、你喜欢小动物吗?说说家里的小动物可爱之处。3、同学们举的这些例子,也给我们留

12、下了深刻的印象,就好像我们亲眼看到、亲身体验到的一样,不仅具体,而且真实,这是我们写好“喜欢的小动物”片段的基本条件。4、写的时候,要注意抓住特点,要有重点,要安排好顺序。语言要朴素,多说平常话,像课文里的语言那样,除了写它逗你喜爱的样子、活动、性格之外,别忘了用“喜爱”的字眼儿抒发一下你的感情。5、学生仿写片段,教师巡回指导。6、集体交流。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一·导入:由生日歌导入,师生同唱。二·新授:1·课文给大家再现了两个什么样的场面?2·孩子们为什么兴奋热闹起来?他们当时是什么样的心理?3·孩子们的和自豪主要表现在那一段?4·

13、;你有这样的心理吗?讨论5·老师也有过这样的心理,出示自己的受难日礼物,这是我孩子生日时送我的礼物,受难日礼物,你们都送过父母礼物吗?在什么日子里送的?为什么要送礼物给爸妈?学生回答,并讨论6·我们来看看这节课上,当老师问谁知道父母生日这一问题是孩子们的表现吧。7·孩子们问什么沉默?8·沉默的这一分钟里他们在想什么?小组讨论并回答9·教室里沉默之后又热闹起来,为什么?这次的热闹和一开始的热闹一样吗?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并回答10·这节课有效果吗?从哪里看出来的?11·“极为珍贵的东西”指什么?你认为孩子们认识到了吗?讨论并回

14、答12·“这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这享受指什么?三·课堂反馈这片沉默给了老师( )这片沉默给了父母( )这片沉默给了我们( )四·课堂小结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抚养长大,我们要知恩图报,齐诵游子吟。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能真正体会“给予是快乐的”这一人生道理。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读题导入1、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给予是快乐的。(读课题)2、 当我们得到别人的帮助,别人的理解,甚至于别人的一个温暖的鼓励,心情就会很快乐,而“给予”就意味着付出、失去,那课题为什么还说给予是快乐的呢?给予是不是真的让人快乐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去读读课

15、文吧。二、自读初探老师提出自读要求:这篇课文中谁给予了谁?他感到快乐了吗?为什么?(同学们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可以在书上写一写划一划。学生读文思考,教师在鼓励学生的同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三、精读探究1、指名说说课文中谁给予谁?2、学生交流,相机理解以下部分哥哥对保罗的给予(板书:哥哥保罗)相机出示:“我哥哥送给我的圣诞礼物。”(1)学生自读,体会保罗的心情(2)保罗哥哥在给予中感到快乐了吗?为什么?(引导体会哥哥给保罗快乐,所以他也快乐)(3)朗读体会体会保罗的快乐的心情。小男孩对弟弟的给予(板书:小男孩弟弟)找出相应的句子,相机出示:但是,那小男孩说接下去说的话却让保罗十分惊讶:“我

16、希望我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1)先抓住“为什么保罗会惊讶”?带出第3节(出示),理解吃惊,为什么会吃惊(是吃惊保罗有这样一个好哥哥)读出吃惊的样子。体会保罗认为他希望什么?(相机出示第4节前半段话)(2)然后再来读第5节,现在保罗知道小男孩希望的是什么?(3)在读中想象出他说这句话时的美好心愿。小男孩在给予中感到快乐了吗?为什么?(4)进一步体会保罗吃惊的原因:为小男孩美好的心灵(5)分角色朗读1-5自然段,感受一下小男孩子看到保罗哥哥送了保罗一辆汽车以后所产生的美好希望以及他说“我希望?”时的快乐的感觉)(过渡:小男孩不但立下了将来给予弟弟新轿车的希望,而且还要把这种希望亲自带给了他的弟

17、弟,课文中还有那些语句表现了他的这种给予。)相机出示:不一会儿,他背着相机返回来了。他拿着那些好东西了!”(1)学生读 ,从他的话语中,你感觉到什么?(希望送给弟弟汽车,让他 快乐,美好的愿望)指导读出自己的感受(2)从他的举动中你感觉到什么?(对弟弟的的关心和爱)指导读出自己的感受(3)他快乐吗?现在你觉得他是为什么而快乐?(板书:给别人关爱)(不仅是许下一个愿望,送轿车,更重要的是他觉得给他残疾的弟弟送去关爱,送去温暖,是最快乐的)(4)读好这一段话。读出小男孩对弟弟的爱和对未来的憧憬。保罗对小男孩与弟弟的给予(板书:保罗小男孩小弟弟)过渡 :课文中还有谁给予谁?是怎么做的?引导学生思考,

18、保罗有没有给予谁什么?相机出示句子:“保罗下了车,?那位小男孩也坐了进去。他们三个人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1)你认为保罗这时快乐吗?为什么?(2)为什么说这个夜晚对他们来说是难忘的?(讨论)(体会各人心中的快乐)四、总结深化1、齐读最后一节2、联系板书说说课文中的给予及快乐。3、读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帮助别人,关心别人,你就会感到快乐)4、教师小结:同学们,给予是快乐的,哪怕是给予有困难的人一个温暖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给别人带来帮助,从而给自己带来快乐。大家还记得这句话吗?(出示: “给”永远比“拿”愉快)再送给大家巴金爷爷的一句话:人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

19、这样我们的生命之花才会开放。一心为自己,一生安慰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出示,读一读)5、这些话说得多好啊,与给予是快乐的是同一个意思,你能根据你对“给予是快乐的”的理解,也写写你们的格言吗,要注意从你们的语言中体现出给予是快乐的。(配乐,学生在情境中写,交流,实物投影出示,朗读)6、教师总结,深情地读“给予是快乐的”五、课外延伸今天老师布置一个不需要用笔,但需要用心灵去完成的作业,就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体会“给予是快乐的”。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文本分析散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阅读课文,是一篇情深意切的优美散文。文章描写了普通家庭祖孙三代春日散步的情

20、景,作者对家庭对生命的责任都有深入思考,感情真挚,含义深沉。通过此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亲人之间的挚爱之情,并进而感受尊老爱幼的人生责任。学生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不喜欢被动接受知识,他们的自尊心、主动性和求知欲都已大大提高,同时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分析、理解、审美、筛选信息的能力及口头表达的能力。学生通过前几个单元的学习锻炼,也已有初步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导学设想对于这篇含义深刻的文章的教学,如仅从感情入手,往往会造成空对空的局面,收不到良好的效果,本课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尽量从语言的学习入手,抓住语言表达上的突出特点,以语言学习和研究带动文本的研

21、究,以文本研究促进知识传授和思维品质的培养,达成情感的熏陶。即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准确贴切地探究、领会文章深长的意味。同时,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始终贯穿朗读,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感悟。导学目标1、揣摩人物心理,感悟文本表达的浓浓的亲情和中年人对家庭的.,对社会的责任感。2、欣赏品读文本,从词语、语句两方面揣摩、品味文章文辞冲淡而寓意深刻的特点。导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 学习1、结合大屏幕图片显示及日常生活,引入学习。屏幕显示并伴随轻悠的音乐响起,画面是夏夜里,凉风习习,人们在江边散步的情景。请学生看画面,回忆与家人散步的情景,并说说留在你记忆深处的散步时的精彩瞬间。2、 请23位学生讲述

22、经历,与大家交流。(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为前提,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积累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为新知识的学习构建合适的背景,奠定教材与生活,作者与读者以及教师与学生情感上有效沟通的基础上,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二、朗读文本,整体感知1、 屏幕显示要求:轻声地诵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朗读是语文教学之灵。学生通过自由读,能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不知不觉神游其中,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作品的理解中。)2、 检查阅读效果屏幕显示:散步的人有哪些?散步的季节呢?在哪散步?散步途中发生了什么事?事情的结果如何?(问题宜简单,目的一是使学生在学习起步阶段尽量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二是梳理

23、文章内容,提醒学生初读文章时应关注的要点有哪些,也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拉近距离,为下一步的学习活动提供一个共同的平台。)3、 交流感受,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请几位学生说说读了这篇文章后的感受,肯定个性化的发现。(这个问题答案不拘一格,甚至回答没感觉,不喜欢也可以,但要让其简单陈述理由,目的是希望学生能注重个体的体验,并发现问题。)进一步研究文本,总结大多数学生的意见:作者表达的感情是什么?(回到文本研究,文本本身始终是研究的主要对象,这一步也是探究本文语言特点的思维起点。)学生总结:散步是日常生活中既轻松又微不足道的一件事,在作者笔下变得那么重要,他从中感受到了责任的重大,领悟到家庭、社会乃至整个世

24、界的内涵。(无论学生喜欢还是不喜欢都能过渡到这一点,喜欢的原因往往也是一部分人不喜欢的原因。)三、再读文本,领悟主旨。请学生小组合作,分角色完成下列任务。1、 读一读,再次熟悉散步途中解决矛盾的过程。2、 想一想,仔细揣摩各人(“我”、儿子、母亲、妻子)的心理活动。3、 劝一劝,尽力劝家人听自己的建议。(由朗读全文过渡到朗读文章的重点部分,即解决矛盾的部分,通过学生的读,分角色揣摩人物心理和发挥想象尽力劝家人听自己的建议,可以让学生进一步领悟文章所表达的亲情,感受到作为中年人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这一步骤是前一步的深入。)四、品读语言,领悟深意。1、学生自主学习:试一试,将文中最能体现亲情的

25、词语或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你能读出其中浓浓的亲情吗?2、小组内合作交流:先读句子,后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体会。同组同学进行评价。(评价内容为该同学的体会是否合理,他有没有读出感情。)(由学生个体学习探究到小组活动全员参与,既让每个人都活动起来,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参与意识及竞争意识。教师则适当帮助有困难的小组,到一定时候提醒小组总结,准备交流)3、班级交流,共享成果。每个小组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或派代表或全员参与)把找到的句子或词语与全班同学共享。先读后谈体会。其余学生准备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可让学生多读。学生可能找到的句子与词语: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

26、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表达文章主旨的句子,当学生找到这句话时,就要让学生多读来领悟其中的深意。)(分享成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心与兴趣,把学习的乐趣,发现的乐趣还给学生。教学目标 的真正达成于学生自主的发现与交流中)4、归纳本文语言特点:通过以上词语与句子的品味与揣摩,我们不难发现文章的语言朴实无华却意味深长,字里行间都渗透着浓浓的亲情,同时我们也体会到作为中年人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归纳的环节非常重要,通过揣摩词语

27、、句子,把对具体语言的感觉上升到理性规律的认识。)5、请学生读课文,说说除了以上找的句子外,文中还有让你感动或你特别喜欢的语句吗?为什么?(尊重学生的个性,肯定学生新的发现,新的见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此步骤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体验,也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地领悟本文语言的特点。)五、与作者交流,推进研究。文章选进教材时删了三处文字,屏幕显示这三句话,讨论编者删改的意图,并评价删改的效果。 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他的时日还长(,我伴母亲的时日已短)(括号内为删

28、去的话)(请学生同桌探讨。这一环节对初一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尽量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养成平等审视的意识,作者,编者与我们是同等的,每个人都自己的理解与发现,都可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只要合理说得痛即可。这一步,既培养学生敢于挑战作者的精神,也是让学生再次领悟本文的语言特点。)六、感知生活,真情告白。口语表达训练,屏幕显示训练内容:爸爸,妈妈,那次是我错了老爸,您辛苦了妈妈,我想对你说爸、妈,你们怀里撒娇的孩子长大了请学生任意选择其一进行口头训练。(领悟了本文的语言特色,感受了祖孙三代的亲情后,让学生试着运用,与自己的父母展开一端真情告白,相信学生会有话可说,以此拉近学生与父母之间的距

29、离,再次感悟本文所表达的感情,揭示的深意。)七、课外延伸1、比较:验证发现阅读三代(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27页),感悟两篇文章语言的不同特点。(比较阅读是探究学习常用的方法。这两篇文章作为一组教学材料,比较它们的语言特点是很好的学习角度。作为依次探究性的作业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改后适当讲评即可)2、写作:体验发现假设你是文中“我”的儿子,请从“儿子”的角度写一写这件事。(实践是最好的学习方法,读与写有机结合,事半功倍)教学设计点评:这个教学设计从语言的角度学课文,突破口放在文本的语言特点上,以语言带文本,是语文教学侧重对语言的学习,文本的探讨,避免了大而空(大而空的教学目标 往往是漫无目标)。同时设计者还非常注重朗读,朗读贯穿了整个设计。其次是注意了探究性梯度,从小问题的发现到特点的梳理到规律的归纳;学习材料由课内到课外文本,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从词语的推敲到全文把握,形成研究序列,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最后练习的设计也很有特色。比较阅读就相当于一次探究性的作业 ,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写作训练符合学生的身份,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两项作业 都在一定程度上对领悟文章的语言特点起到了作用。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学目标1.读通全文,整体感知全文。2.认识并理解词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