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课堂管理策略_第1页
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课堂管理策略_第2页
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课堂管理策略_第3页
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课堂管理策略_第4页
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课堂管理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课堂管理策略    曾维芳内容摘要:课堂管理是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从课堂管理的概念、传统课堂管理的特点、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课堂管理特点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课堂管理策略四个方面进行论述,解答了现代教育关于课堂管理的一些重要问题。关键词:课堂管理 特点 策略课堂管理是教育心理学教学心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自从有了学校教育和班级授课制后,就产生了课堂。直到20世纪60年代,课堂管理行为研究才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并逐渐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它主要以教学论、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以课堂管理行

2、为对于课堂教学的意义、课堂管理行为的模式、实施途径与策略作为其主要内容。课堂管理作为一种活动过程,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能否有效地管理课堂,也往往被作为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其中,教师在课堂中的运作方式以及策略,是课堂能否充满活力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影响学生发展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之一。1.课堂管理的概念关于课堂管理的概念,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约翰逊等人认为课堂管理是“建立和维持班级团体,以达成教育目标的过程。”莱蒙奇认为“课堂管理是一种提供能够开掘学生潜在能力和促进学生学习进步的良好的课堂生活,使其发挥最大效能的活动。”埃默认为“课堂管理是指一套旨在促使学生

3、合作和参与课堂活动的教师行为与活动,其范围包括物理环境的创设、课堂秩序的建立和维持、学生问题行为的处理、学生责任的培养和学习的指导。”(季婷婷,2011)。如果总结一下这些定义,课堂管理是一系列活动的组合,它为学生提供一种课堂生活,帮助学生发挥最大效能。2.传统课堂管理的特点2.1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管理课堂教学的管理主要包括课堂容量管理、课堂难度管理、课堂秩序管理和课堂时间管理。这些方面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教师对课堂的容量进行管理,就必须从教学内容的定量管理入手,以保证课堂教学的低耗性和高实效。课堂难度不能过易,也不能太难,因为过易,难以提升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

4、积极性,太难,又易于导致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的丧失。许多老师在准备教案时只考虑了教材和教法,往往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发展水平,因此课堂教学难度不是偏难就是偏易,不利于学生的发展(钟颖,2008)。课堂教学秩序的管理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基本进程和课堂教学基本结构,没有良好的秩序,教学就会无序和混乱,教学质量就难于保证和提高。课堂时间管理是教师正确分配各类教学活动时间,优化各类教学活动时序,提高各类教学活动时间的密度,开发多类教学活动中的时机,从而赢得教学时间整体效益。我国学校教师是课堂的“独裁者”,主要是因为当前学校课堂管理中教师表现出过于独断的课堂管理方式和手段,教师是课堂中唯一的主体,主体的单一性是目前

5、学校课堂管理普遍呈现的一个现象。部分老师利用年龄与知识上的优势和教师权威的影响,在课堂上往往对学生实行封建家长式的独断统治。我国学校课堂中,学生实际上是“伪主体”,即被弱化的主体。课堂中的教师往往忽视学生在学习与管理上的主体地位,随意剥夺学生的主动权,不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从而造成了课堂管理过程中学生的“伪主体”现象。2.2课堂管理目标主要是规范主导与知识本位课堂的管理目标实质上是规范性取向的管理目标,维持课堂秩序和规范学生行为是课堂管理的主要目标。纵观当前学校的课堂规则我们不难看出,大部分规则都是以“不能”二字定性。当然,适度的规范是保证事情发展的必然条件,但目前我国学校的课堂管理规范已超出

6、适度范围,学生在教师的这种过度规范性的管理下容易失去自我、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失去创新与发展的精神(郝瑞峰,2012)。知识本位是知识选择的一种方式,是当前我国学校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的一个重要维度,学校目前的知识本位教育方式,把本来宽泛的教育概念狭隘化,把知识的传授等同于教育本身,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知识本位教育与整齐划一的管理方式是一对天生的“双胞胎”。这是因为:“既然授受知识是教育的核心,而知识是外在于个体的纯客观的绝对的东西,并不因个体的差异而有任何改变,因此对于任何一个学习者来说,学习的目标都是同一的,那就是掌握这些客观知识,将它们准确无误地“反映”到每个学习者的头脑中。”2.3课堂背景

7、要求静态化,压抑了学生个性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数教师从便于管理角度出发,将“绝对安静、秩序井然”作为自己理想的课堂背景。然而,安静也有积极的安静和消极的安静之分,老师为了获取安静,宁可保持沉闷;混乱也有破坏性混乱与建设性混乱之分,老师们为了避免混乱,宁可扼杀活跃。杜威曾经对这种“静听”的课堂做过这样的评述:“静听的态度是被动的、吸收的”,“它标志着一个人的心理依附于另一个人的心理。”这种“只听老师说,不能学生说”、“即使老师错,也不能公开说”的课堂,严重地剥夺和压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被动接受的知识越多,就越不能培养他对外部世界进行积极干预所需要的独立行动性和反思批判意识,就会倾

8、向于适应目前现状,适应灌输给他们的对现实的不完整的看法,而不是积极主动地改造世界。2.4课堂管理功能是逼迫与控制共存目前在我国学校课堂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逼迫的“促进”,教师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借口,大多是运用逼迫的方法和手段来达到管理目标的实现,逼迫学生写作业是目前我国学校普遍存在的现象。课堂管理功能的物质化取向也是造成学校课堂管理的逼迫现象普遍存在的原因。课堂既是学生成长和学习的场所,也是社会价值观生成和发展的主要场所。为了各种教学目标按照计划顺利地开展,课堂需要维持适当的秩序和常规,维持课堂秩序无疑是课堂管理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在我国学校课堂中,教师针对课堂中学生开展的管理工作

9、,大多失去了其维持的本意,更多的是以命令与控制的方式来保障课堂教学及活动的顺利开展与实施。命令与控制是学校教师在课堂中采用比较多的管理方式,课堂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更是学生生命成长和价值观形成的场所,因此教师过多地采用强制手段来控制学生的管理模式,不利于学生的健康价值观的培养和健康身心的成长。 3.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课堂管理特点3.1民主化学校中的民主更多的是指自由与平等的含义,是指教师在进行课堂管理中应保持平等的态度,在开展课堂活动中应坚持师生平等的原则和学生自由的原则,应该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有研究显示,人只有在自我感觉自由与平等的状态下才能充分调动自身的超潜力。我们的独裁

10、课堂当然不会被学生去推翻与打倒,但会造成学生厌学、逃课、违反课堂纪律、没有创新意识、缺乏热情等一系列课堂问题的出现。民主化特点的课堂管理应呈现出这样的状态:首先,课堂中师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管理的主体地位是平等的,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课堂中教师应该对学生多一些关注、多一些关爱、多一些赏识、多一些期待,教师只有本着对学生成功的期待,才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三,课堂中教师应摈弃传统教育观念,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沟通,实现师生民主平等的课堂管理状态。3.2和谐化在西方国家,和谐主要就是合乎规律性的表现,事物按照自然的规律性进行发展,是和谐的层面之一。我们可以理解为结构组

11、合有序而且有规律的事物就是一种和谐。以和谐为特点的课堂管理应呈现这样的状态:首先,课堂中的师生、生生应该互相合作、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互相促进,达到共同发展的状态;其次,和谐化的课堂管理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功能,让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课堂主人的状态,学生应该理解、信任老师,并与教师共同实现浸润着和谐氛围的课堂;第三,课堂中应呈现和谐的特点,把和谐作为课堂管理的理念,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3.3生态化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生态课堂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开放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等特点。教师在课堂管理中首先应做到对课堂整体性的把握,在进行课堂活动的过程中,

12、做到学生与课堂环境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与统一;其次教师要认识到生态课堂的动态性,统一的内部具有动态的变化过程,这个动态的过程就是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与活动的变化过程;生态课堂也是一个开放性的课堂,师生可以进行愉快的交流与沟通;生态课堂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课堂,这是生态课堂的核心部分,学生的知识与年龄的增长都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因此生态课堂管理理念符合师生发展需要。3.4公正德性化德性是古希腊伦理的核心词汇,它是指任何事物的特长、用处和功能,而不是现代的所谓“道德”的含义。施密特曾说:“对于个人或事物,无论是实践的、道德的、精神的和肉体的属性来说,凡是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都被认为是具有德性的东西”

13、。公正也是德性的表现形式之一。德性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品质,是人的品质的道德特性和状态。公正德性不但可以促进良好的教育环境的形成,可以提高教师的道德素养,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和学生健康道德观的成长。公正德性的课堂管理应表现为以下方面:第一,教师本着公平公正的态度进行课堂管理;第二,学生应以公正的态度来进行自我管理和课堂管理;第三,师生之间应该是平等的,且互相信任;第四,教师应引导和培养学生形成公正德性的品质。4.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课堂管理策略4.1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课堂管理目标科学的人文主义教育的目的要把发展人性,即培养创造性和承担社会义务的态度作为教育的使命,以培养一种“在体力、

14、智力、情绪、伦理各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的完善的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学会关心”的新构想:要求教育注重一种全球合作的精神,培育人们学会关心的品性,针对社会进步与个人的个性全面发展不适应的问题,要求教育从促进统一性转变为促进创造性和革新精神。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为更好促进人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思想要求课堂更加关注作为完整生命的人整体意义上的发展,而不仅仅传授教科书上现成的知识(黎晓莉,2004)。由于不同学生具有不同的生活背景、不同生活阅历和经验、不同认知水平以及能力结构,因此,教师课堂管理过程中必然要关

15、注学生能力的个别差异,建立多元化的课堂管理目标。课堂管理要凸显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要把学生看成独特的人,要把学生看作独立社会属性的人。4.2创设合理的课堂环境4.2.1创设合理的课堂物理环境所谓课堂物理环境,是指师生在课堂中从事各种活动时所处的客观环境,如学校建筑、课堂中的颜色、湿度、温度、照明、班级规模、学生座位编排等。课堂中的一切设施都对师生的互动及其行为产生影响:一方面,它们可以引起教师和学生的生理上的不同感觉;另一方面,使教师和学生产生不同的情绪,形成不同的情感,进而影响到教学活动的开展,影响到学生的智力发展、学习动机、课堂行为,甚至对整个课堂心理气氛产生重大的影响(刘家访,2

16、002)。具体地说,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物理环境加以构建:第一,适应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注重环境构建的科学性;第二,注重提供丰富多彩的适宜的物理刺激,以激活学生的智力活动;第三,注重物理刺激对学生心理的愉悦性,使学生保持积极的行为态度;第四,要处理好各种教师可控的物理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教师应当形成一定的正确的观念,就是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是与环境联系在一起的,对于由一些不可控的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某种违规行为,教师应持宽容的态度。4.2.2创设合理的课堂社会心理环境4.2.2.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课堂中主要的影响着课堂发展与生长的人际关系,它对学生行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师生在课堂

17、中行为的交互作用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着师生关系的发展方向。在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时,教师还需要从以下方面考虑:第一,确立学生在课堂管理中的地位,就当前的课堂管理理论的发展来看,以及将学生作为课堂管理的主体,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管理中,决定着课堂管理的成败,这就要求教师确立心中有学生的思想,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生命体,对学生的所有方面特别是情感方面给予相当的重视,因此,在课堂管理上,教师应当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学生的个性,以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多地体验成功与愉快;第二,选择恰当的领导方式,采取什么样的领导方式,一方面与教师的个性、所受的教育以及所持教育理念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学生的具体

18、状况、班级的发展阶段有关。第三,教师应注意移情性理解,所谓移情性理解是在情绪、情感和理智上都处于他人的地位来考虑问题,变换角色来处理问题。 4.2.2.2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所谓课堂气氛主要是师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情绪、情感状态,是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创造的心理、情感和社会氛围。它是在课堂中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而产生的,一旦形成某种课堂气氛,就会形成一种社会压力,从而影响到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态度和课堂管理的效果。关于良好的课堂气氛,有人将其特征概括为恬静与活跃的统一、热情与凝重的统一、轻松与严谨的统一等。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很多,既有人的因素(主要是教师和学生),也有物的因素(如教室环

19、境),还有心理因素(即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关系)等。关于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有研究者认为可以归结为教师的威信、教师的情感、教学的“情”与“趣”、知识的难度、人际关系状况、学生领袖的作用和课堂环境的变化。多数研究者都是从心理因素方面对课堂气氛的影响进行论述的,并提出了如学生的智能水平、知识基础、气质类型、性格、情绪、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因素对课堂气氛有重要影响。对于课堂气氛的调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重视情景因素,努力实现课堂管理的人本化。第二,树立正确的教师的课堂行为理念。第三,吸引学生参与课堂管理。第四,课堂气氛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4.3有效课堂纪律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控能力课堂纪

20、律是课堂中师生的行为准则与秩序。它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的手段和结果。对于稳定学生的情绪和加强行为的自我控制,促进学生的社会化,以及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有着积极的意义。其形成需要有必要的教师指导与控制以及同伴集体、准则、舆论的约束。而学生自控能力的加强以及学习任务的安排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则为其形成的最佳途径。纪律总是与某一时期的主流文化联系在一起,受主流文化的约束。课堂纪律作为维持与促进课堂行为的一种规章或规范,它强调通过教师采用一系列手段将学生的行为集中于课堂教学的任务上,使学生能在注意、意志等方面都与教师的教学任务相一致,并在教育过程中促进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将课堂纪律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所以我们在课堂纪律管理中要运用鼓励性引导,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控力与自觉性,主张从内部施加准则和控制,这样纪律是一种内在纪律,即自律,它侧重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课堂纪律的制定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吸引学生参与课堂纪律的制定。其次,课堂纪律所确立的规范应明确地向学生说明,使学生了解纪律适用的条件和背景。再次,课堂纪律应少儿而精,所确定的课堂纪律应尽量是最基本的、最适宜的,一般应控制在10以内。最后,课堂纪律的内容表述应以正向引导为主。4.4丰富有利于课堂交往的合作学习现代课堂倡导师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