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感怀诗40224实用教案_第1页
即事感怀诗40224实用教案_第2页
即事感怀诗40224实用教案_第3页
即事感怀诗40224实用教案_第4页
即事感怀诗40224实用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wng b))城阙(chngqu)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wng wi))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第1页/共16页第一页,共17页。宣州谢脁楼饯别(jinbi)(jinbi)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

2、章建安骨, 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抽刀断水(chu do dun shu)水更流,举怀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第2页/共16页第二页,共17页。白雪(bi xu)(bi xu)歌送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yunmn),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cn cn)第3页/共16页第三页,共17页。即事即

3、事(j sh)(j sh)感怀感怀送别诗鉴赏送别诗鉴赏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jinyo)概括。(2)宋人王灼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jinyo)分析。上片写友人一路(yl)的美丽山水,含蓄地表达了惜别深情;下片则直抒胸臆,兼写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深情祝愿。 比喻新奇:将山水比喻成女子的眉峰眼波。想象别致:将春具象化,想象友人在江南遇上春天,和春天住在一起。一语双关:眉眼盈盈之处,既指

4、山水之间,也暗指友人翘首以盼的妻子;“赶上春”既指赶上现实中的春天,也指赶上家人团聚、前程美好的人生之春。第4页/共16页第四页,共17页。谢亭送别 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落(r lu)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1)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2)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s dio)与全诗的情感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本诗抒发的是作者离别之愁。在一曲送别歌之后,友人乘着船只在湍急的江流中快速离开,描写了送别时人欲留而江不留的场景。三四借景抒情,日落时分,漫天风雨,渲染出凄凉悲切的气氛,让酒醒之后发现友人早已远去的诗人(shrn)惆怅万分。

5、通过写离别的急促和离别之后的凄清景色表达诗人(shrn)离别的愁绪。这是典型的“乐景写哀情”的手法。红叶青山,色彩艳丽,优美的景物与诗人送别的愁绪形成鲜明对比,是对离愁的有力反衬。景色越是优美,越觉离别的难堪,诗人离别之愁也越显得深重。第5页/共16页第五页,共17页。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泛菊:饮菊花酒。 吹梅:吹奏梅花落。“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jigu)上起什么作用?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强调二人

6、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cngc)。在写聚、散的内容之间起承上启下。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让抽象的离愁别绪、思念之情显得(xin de)更为形象生动,真挚感人。第6页/共16页第六页,共17页。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xn zhu)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闻王昌龄左迁(zu qin)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zhdo)夜郎西。夜雨寄北(唐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7、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第7页/共16页第七页,共17页。即事感怀即事感怀(gnhui)(gnhui)思乡怀人诗鉴赏思乡怀人诗鉴赏旅次寄湖南张郎中旅次寄湖南张郎中 戎昱戎昱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前人评说,前人评说,“归梦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诗中写是这首诗的诗眼。诗中写“归梦归梦”突出了什么?你突出了什么?你是否是否(sh fu)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同意这种说法?

8、为什么?1、写梦中返乡是那么容易,突出了乡思之深,之切。2、“归梦”因旅次见闻引发,前两句中江水漫流之声、月下竹影之形,是“归梦”之因;而“归梦”则是思乡之情的集中表现。所以(suy)可以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第8页/共16页第八页,共17页。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r tng)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1、作者在诗中抒发了多种感情,请选取一种加以分析。观点一:抒发了思乡之情。萧萧寒声,秋风吹送,衬托出诗人客居他乡心境之凄凉。诗人触景生情,产生了恋乡思绪。观点二:抒发了客居他乡孤寂之心绪。梧桐叶在秋风中瑟瑟有声,衬托出诗人客居他乡的凄凉。儿童夜捉促织的

9、喧闹童趣与诗人孤身客居形成鲜明对比,乐景反衬悲情,更显得客居他乡的孤寂。观点三:流露出对童年生活留恋(lilin)之情。儿童夜捉促织,勾起童年回忆,而此时诗人远离故乡,听着梧叶摇落的萧萧寒声,更衬出客居他乡时对童年无忧无虑生活的留恋(lilin)。第9页/共16页第九页,共17页。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czh),夜深篱落一灯明。2、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取一种,作具体分析。以景写情。萧萧寒声,儿童夜捉促织,相互映衬,以此表现诗人客居(k j)他乡的孤寂之情或思乡之情。动静结合。萧萧梧叶声、风声,衬出秋夜的寂静。乐景反衬悲情,悲欢对比。儿童

10、夜捉促织的无限童趣与诗人孤身一人客居(k j)在外的凄凉形成对比。第10页/共16页第十页,共17页。商山(shn shn)早行 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注 征铎:车行时发声的铃。 杜陵:在长安城南,是诗人的安家之地。 1、诗中颔联哪些景物表现、诗中颔联哪些景物表现(bioxin)了早行?此诗颔联上下句了早行?此诗颔联上下句除对仗外,其构成形式还有什么特点?除对仗外,其构成形式还有什么特点?(1)鸡声、月、人迹、霜等景物表现了早行。雄鸡发出打鸣)鸡声、月、人迹、霜等景物表现了早行。雄鸡发出打鸣声,月尚未落,结霜的板桥

11、上已经有人走过的痕迹,可见出行之早。声,月尚未落,结霜的板桥上已经有人走过的痕迹,可见出行之早。(2)由名词连缀成句,一个字就是一片景。以蒙太奇的表现)由名词连缀成句,一个字就是一片景。以蒙太奇的表现手法,将看似不相关的事物集中描写组合,让诗歌整体意境更为丰手法,将看似不相关的事物集中描写组合,让诗歌整体意境更为丰满,含意也更为丰富,给读者充分的想象满,含意也更为丰富,给读者充分的想象(xingxing)空间。空间。第11页/共16页第十一页,共17页。商山早行 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mo din)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注 征铎:车行

12、时发声的铃。 杜陵:在长安城南,是诗人的安家之地。 2、“凫雁满回塘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怎样的意境?联系首联解说表现了怎样的意境?联系首联解说(ji shu)作者这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样写的意图。 “凫雁满回塘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春回故乡、野鸭满塘的温暖意境。表现了春回故乡、野鸭满塘的温暖意境。首联写诗人在清晨乘车继续出行,首联写诗人在清晨乘车继续出行,“客行悲故乡客行悲故乡”说明诗人此时说明诗人此时正是羁旅在外,思念故乡,愁绪满怀。正是羁旅在外,思念故乡,愁绪满怀。正是这样凄凉的羁旅出行,让作者不由得想象自己的安家之所如正是这样凄凉的羁旅出行,让作者不由得想象自己的安家之所如今是何等温暖的模样。今

13、是何等温暖的模样。通过这个温暖的乡梦反衬通过这个温暖的乡梦反衬(fnchn)了漂泊在外的作者对家乡杜陵了漂泊在外的作者对家乡杜陵深切的思念。深切的思念。 第12页/共16页第十二页,共17页。除夜作 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qrn)。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除夜宿石头驿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liolu)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高诗的“霜鬓明朝又一年”、戴诗的“明日又逢春”,两者都用了“又”字请分别赏析(shn x)“又”字的内涵。1、高诗之“又”:归乡遥遥无期,一年又一年,寄托无奈、伤感、凄冷、孤寂之意;2、

14、戴诗之“又”:可做多解,既可理解为在悲苦的人生中寄予新的希望;也可理解为诗人年年待岁,迎来的只能是越来越可怜的老境,一年不如一年的凄惨命运。第13页/共16页第十三页,共17页。夜 归 周 密 夜深(y shn)归客依筇行,冷磷依萤聚土塍。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1) 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本诗写景扣住“夜”字,写情扣住“归”字。首句直接点明“夜深”,刻画出“归客”拄杖(zh zhn)而行的疲惫之态。随后,诗人以“冷磷”“萤”、“月”等意象渲染夜色的凄凉,以夜深仍在田塍、泥径中孤身前行的艰难表现归家的心切。而末句以深夜犹见“补衣灯”的感人画面收束全诗,与先

15、前的艰难和凄清形成反差,更烘托出游子深夜归家的复杂心情,意味深长。第14页/共16页第十四页,共17页。夜 归 周 密 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磷依萤聚土塍。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2)“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yn hn)了哪些感情?请简要赏析。这一句描写了一幅极富感染力的场景:昏黄的灯光下,妻子(或母亲)正一针一线(y zhn y xin)地缝补衣服,灯光从竹窗里漏出来。与前几句写景叙事的凄清气氛对照,先前在泥径小道上跋涉的疲劳全然不算什么了,这里表现了温暖、亲切、激动之情。诗人那怀乡思归的急切心情以及家中亲人对游子的关切和思念之情正从这幅画面中流溢出来。第15页/共16页第十五页,共17页。谢谢您的观看(g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