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口老龄化调查汇报(多篇)_第1页
县人口老龄化调查汇报(多篇)_第2页
县人口老龄化调查汇报(多篇)_第3页
县人口老龄化调查汇报(多篇)_第4页
县人口老龄化调查汇报(多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县人口老龄化调查汇报(多篇)第一篇:县人口老龄化调查汇报 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资料显示:人口老龄化将是中国21世纪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而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就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了,而这将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诸多影响。所以,从现在起我们要正确把握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规律,并积极采用相关措施,按照正确的思路和方向切实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一、我县人口老龄化状况介绍 (一)调查状况 我县老龄办在全县范围内对老龄人口基本状况进行了一次初步调查,全县总人口*人,其中60岁以上老龄人口达*人,占总人口的*%;65岁以上*人,占总人口的*%;80岁以上*人、90岁以上*人、100岁以上*人。

2、全县空巢和独居老人*人,占老龄人口的*%;基本生活有保证或受到救助的老人*人;全县老少人口比为*l*。 (二)成因分析 促使我县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另一方面,成功开展了计划生育工作,人口出生率不断降低。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医疗卫生条件日臻完善,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1964年“二普时人口死亡率为15.59,1982年“三普时下降到7.75左右,下降到6.04。人口平均预期寿命逐年增长,1989年为66.81岁,达到69.7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四普以来的17年是我县老年人口

3、增长较快的时期,以近xx年发展最快。同时,1980年以来,随着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高度重视,我县人口出生率下降,由1964年的45.34下降至的6.62,少儿人口逐年减少,从1990年的111491人下降至的39135人,从而更凸显了我县人口老龄化的局面。 (三)发展特点 1、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从最近三次人口普查数据推测,我县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向老年型转变,用了大约xx年左右的时间。进入老年型以后,又以每年接近4%的高速发展(全国为3%,湖北省为3.73%;)。 2、人口老龄化发展水平不均衡。受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影响,我县乡镇之间的人口老龄化程度不平衡。老龄化程度最高的是磨坪乡(25%)

4、,最低的是茅坪镇(12.23%);超过全县平均数15.99%的有6个乡镇磨坪、郭家坝、周坪、屈原、归州、梅家河,低于15%的有5个乡镇茅坪、水田坝、沙镇溪、两河口、泄滩。 3、高龄老人增速较快。虽然目前我县仍以6069岁的低龄老人为主,但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增长速度较快,目前高龄老人已达7117人,占老龄人数的11.4%。 二、我县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猜测 我县人口老龄化程度,将会在21世纪持续发展。理由有三:其一,我县少儿人口比重逐年下降,按前xx年的速度推算,到xx年将下降至9%。其二,老年人口呈阶段性增长。目前至xx年,我县老龄人口年增长速度仍坚持在4%左右,60岁以上的老年人总数将达到7

5、.4万,占总人口的19.2%;65岁以上人口将达到4.3万,占总人口的11.2%。由于我县5060年代有过两次人口出生高峰,xx年至201*年,5060年代出生的人口开始进入老年期,年增长速度将突破6%,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8万多,占总人口的21%;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5.04万,占总人口的13.3%;201*年至201*年老年人口将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其三,老年人口内部的高龄化发展较快。目前至201*年,我县老年人中仍以6069岁的低龄老人为主,201*年以后的20年,80岁以上高龄老人的比例将逐年增大,逐渐达到20%。 三、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 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

6、,同时也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种种挑战,目前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扶养体系发生变化,地方负担加重 (三)不断健全社会养老保证制度 保持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要求,建立新型乡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激励各村在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对现有的老年人执行集体所能承受的养老生活补助,努力让乡村老龄人口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加快实施城镇养老金社会统筹步伐,不断扩展养老保险收缴面,改变养老金现收现付,甚至入不敷出的局面,真正实现社会统筹“积存储备的功能,保证养老保险广覆盖、养老金正常发放。 (四)着力完善基层、社区老年服务体系 努力加快村居老年服务设施和为老服

7、务组织建设,一方面将老年生活、活动设施纳进城乡建设发展规划,逐步做到每个村居都有活动室、医疗室、托老所和老年教育点;另一方面成立一批老年服务队伍包括志愿者,为老年人开展低偿或无偿的医疗、娱乐、生活照顾等服务。 (五)强化教育,促进健康老龄化 对各年龄阶段的人群开展各种健康知识宣扬,为健康进入老年期、延长老年健康期奠定优良的基础。强化敬老养老道德教育,营造优良的社会氛围。大力普及老年保健知识,激励老年人强化身体锻炼,提升自身修养,保证身心健康,促进社会实现健康老龄化。 (六)合理开发老龄产业,扩展社会消费。充分合计老龄人口的各种现实需求和供应缺口,将大力开发老龄产业转到积极调整老龄产业结构和产品

8、结构上来,既解决老龄人口之所需所急,又有效拉动社会消费。政府应强化产业引导,为相关企业提供老年消费需求信息,提供商品开发、产品生产的政策支持;同时引导老龄人口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帮助老年人合理消费,愉快生活。 第二篇:人口老龄化问题调查报告 人口老龄化问题调查报告 调查人:宋伟物流112401201*24030118 指导教师:谭桂娟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中国也不例外。201* 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5岁以上人口已达8811万人,占总人口的 6.96 %;201*年人口抽样调查显示: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已升至 8.2%。按照依据联合国制定的标准

9、,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即为老年型人口结构类 型,这意味着我国已开始迈入老年型社会 一、 本次调查涉及的主要内容 本次调查的问题涉及我过人口现状、老龄化的程度的实际状况以及对此的解决的方法,通过数据对比、更加清楚的分析出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程度。 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 首先, 老龄化社会加重了劳作年龄人口对老年人的赡养负担。据一项研究测算,201*年, 我国每100个劳作年龄人口只需负担15.6个老年人,201*年则要负担48.5个老年人。专家认为,在将来50年内,前20年,我国存在一个低扶养比时期,这期间儿童人 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已经下降,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刚刚上升,总扶养比处于从下

10、降到上升的低谷,呈v字形。 其次,老年人的社会保证问题尤为特别。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和寿命的延长,因疾病、伤 残、衰老而失去生活能力的老年人的数量显著增加,给国家、社会和家庭带来沉 重负担,因此我国的社会保证问题亟待解决。 另外,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问题也日益凸显。研究说明,我国有大约13的老年人存在失落、孤独、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城市部分老年人体重超重,乡村部分老年人营养不良;个体在体力和智力上的差异被忽视,“一刀切的退休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老年人才的丧失,使老年人过早处于被“养起来的生活状态。作为一个发展中的老龄化人口大国,我国还没有正规的老年病医疗研究机构, 人口老龄化需要的护理人员严重

11、不够。 另一方面,劳作年龄人口比重的下降,导致劳作力不够。劳作力是构成生产 力的最基本的要素,劳作力数量的多寡及其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的大小,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我国虽然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但劳作力资源却十分丰富,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都不会出现劳作力短缺的现象,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劳作力老化的问题将十分显然。而实际上,退休人员所领取的养老金,是他们过去所创造的财富的一种补偿。但是,由于在实际操作上表现为直接从在职人员创造的价值中支付,所以容易引起在职人员的误解。 三、 采用建议与看法 实现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系统工程,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必要可行

12、的措施和多方面的配合。结合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研究制定适中的人口政策。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 是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目前我们既要控制人口增长,又要防止人口老龄化速度过快和老年人口比重过高。因此,要制定一个二者兼顾的中长期人口发展规划,在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按照国家人口长远战略规划,到本世纪五六十年代要实现人口零增长,所以,控制人口总量发展仍是当前的首要任务。针对城乡区域性老龄化程度不平衡、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家庭户等状况,应分别采用不同的对策,适当调整人口生育率,通过合理的生育政策,逐步调整人口年龄结构向稳定方向发展。 2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步伐,为老龄化提供根本的经济保证。只有提升社会劳作生产率,加速经济发展,才是解决人口老龄化的根本保证。老年人生活条件的改善,归根到底,有赖于社会财富的不断增长。劳作生产率提升、生产发展、经济繁荣,才干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