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压力容器设计制造中的注意点_第1页
低温压力容器设计制造中的注意点_第2页
低温压力容器设计制造中的注意点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A类接头,结构应尽量简单,减少约束;B类接头,避免产生过大的温度梯度;c类接头,应尽量避免结构形状突然变化,以减少局部应力;d类接头,接管与壳体连接部位应圆滑过渡,接管端部内壁处倒圆;e类接头,容器支座或支腿不得直接焊接在壳体上,需设置垫板。GB/T150.3-2011 附录 E2. 接管补强应尽可能采用整体补强或厚壁管补强,若采用补强板,应为截面全焊透结构, 且焊缝圆滑过渡。3. 容器焊有接管及载荷复杂的附件,需焊后消除应力,而不能整体进行热处理时,应考虑 部件单独热处理的可能性。4. 各几何形状不连续的连接元件之间应有足够大的过渡圆弧半径:厚薄不一致的连接件之间应有足够斜度的削薄过渡

2、;尽可能将结构做成静定结构,使各构件在外载荷作用下可以自由变形,不受约束;各支座和容器受压元件的接触处应设置垫板;圆筒或封头上尽可能沿径向开孔,避免出现非径向接管;尽可能采用整体法兰;避免采用螺纹法兰;各类焊接接头尽可能采用全熔透结构。5. 应用在真空环境下的焊接接头,其焊后的死角应在背离真空的一面。1. A类焊接接头应选用双面焊或相当于双面焊的全焊透对接接头(GB/T150-P143-C3.3.1 )2. B类焊接接头的要求与A类相同,但因结构限制不能采用双面焊时,允许采用焊后不拆除垫板的单面对接接头(GB/T150-P143-C3.3.2 )3. C类焊接接头可采用下列形式:(GB/T15

3、0-P143-C3.3.3)11平盖与圆筒的连接,可采用 GB/T150图J10( P226),表7-7序号1、2、9( P66)所示 结构;平盖法兰与法兰颈或圆筒的连接可采用GB/T150图9-1 ( g )、( k)( P89)所示结构;若用图 9-1( b-1 )、(b-2)、( h)、( i )、( j)( P88-89 )和图 9-2( a-1)、(a-2) 所示的结构,仅适用于以下范围:(a)设计温度不低于-30 ° C或者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1.0MPa ( b)钢材的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d bw 540MPa11球冠形封头、半顶角大于30°的锥壳、平盖、管板等部

4、件与壳体的连接,均应采用全焊透结构,如图 J10 (P226)所示4. D类焊接接头可采用下列形式:(GB/T150-P143-C3.3.4 )11插入式接管、安放式接管,以及凸缘等与壳体的连接,可分别采用GB/T150图J3( P220)、图J6 (a )、( b )、( c)( P223)、图J8 ( P224)或与其类似的全焊透结构11带补强圈的接管与壳体的连接、以及补强圈与壳体搭接的角接接头可采用GB/T150图J4(a )、( b)、( c)( P221)所示的全焊透结构P15 3.14.2 条5. 接管与壳体之间接头设计应当采用全焊透结构固规一6. 应严格控制焊接线能量,在焊接工艺

5、评定所确认的范围内,选用较小的焊接线能量,以多道施焊为宜(GB/T150-P144-C4.3.4 )1. 对焊后不进行消除应力热处理的容器,不得采用锤击等强制手段进行成形或组装,不得在受压元件上刻划或敲打材料标记、焊工钢印等(GB/T150-P144-C4.8)2. 采用经过正火、正火加回火,或调质处理的钢材制造的受压元件,宜采用冷成形或回火温度以下的温成形。采用温成形时,须避开钢材的回火脆性区。若在回火温度以上热成形时,应根据需要进行与母材相同或相类同的热处理。(GB/T150-P144-C4.8)3. 铭牌不能直接铆固在壳体上(GB/T150-P144-C4.8)4. 钢板厚度大于16mm

6、勺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制低温容器或元件应进行焊后热处理(GB/T150-P144-C4.4.1 )1. 钢板逐张超声检测(1 )板厚大于 20mm的16MnDR Ni系低温钢(调质状态除外),逐张检查,不低于H级合格。(GB/T150-2011 )(2) 用于制造低温压力容器筒体、凸形封头和球壳的钢板,厚度超过以下数值时,需按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4730.3进行超声检测, 且不低于川级。(HG/T20585-2011P589 6.0.7)a板厚大于1620mm的钢板,每批抽检20%,最少1张。b板厚大于 20mm的钢板,逐张检查。(GB/T150规定质量等级不低于n级 )c用作低温压力容器筒体的无

7、缝钢管应逐根按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4730.3进行超声检测检查。2. 焊后热处理(1) 球壳板厚度16mm的低温球罐应进行焊后整体热处理。(GB12337-1998附录A)(2) 受压元件焊接接头厚度超过16mm寸,低温压力容器或部件全部施焊工作完成后, 应进行消除应力热处理。热处理工艺应与焊接工艺评定的热处理制度(温度曲线)一致。(HG/T20585-2011 )(3) 钢板厚度大于 16mm的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制低温换热器或元件应进行焊后热处理。(GB151-1999 附录 A)3. 100%射线或超声检测(1) 设计温度低于-40 C的或者焊接接头厚度大于25mm的低温容器。(GB/T15

8、0-2011 )(2) 低温压力容器的对接接头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经100%射线或超声检测:(HG/T20585-2011 )a盛装易爆介质的容器,且设计压力大于0.6MPa者b设计压力大于等于1.6MPa者c壳体板厚大于25mm者d钢材标准规定的最低抗拉强度Rm> 540MPa或合金元素含量大于3%的低合金钢。e设计温度低于-40 C者。(3) 无损检验方法和评定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a对接接头的射线检测按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T4730.2 的规定进行。射线照相的质量应不低于AB级,焊缝质量不低于n级为合格(100%检测及局部检测)b焊接接头的超声检测按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T4730

9、.3 的规定进行,无论100%检测及局部检测均应不低于I级要求。c焊接接头的 TOFD检测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T4730.10 的规定进行,焊缝质量不低于n级为合格(100%检测及局部检测)。4. 磁粉或渗透检测(1) 1031中低温容器上的A、B、C、D、E类焊接接头,缺陷修磨或补焊处的表面,卡具和拉筋等拆除处的割痕表面。(GB/T150-2011 )(2) 设计温度低于-40 C的低合金钢制低温压力容器上的焊接接头(TSG R0004-2009 )(3) 低温压力容器下列部位应按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T4730.4 或JB/T4730.5进行表面磁粉检测或表面渗透检测。(HG/T2058

10、5-2011 )a符合本标准第 8.7.1条的对接接头,但无法进行射线或超声检测者。b符合本标准第 8.7.1条的容器壳体上的C类、D类焊接接头以及附件焊接的角接接头、填角焊缝的可及表面。c钢材标准规定的最低抗拉强度Rn> 540Mpa的高强度钢容器上的全部焊接接头及热影响区表面。d受压壳体上工装卡具、拉筋板等临时附件拆除的焊痕表面,焊补前的坡口及焊补的表面以及电弧擦伤处。(4) 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 1.60Mpa,且设计温度低于-40 C的设备法兰用紧固件材料为铁素体钢时,应逐件进行磁粉检测。(HG/T20585-2011 )5. 逐台制备产品焊接试件(1)低温容器应逐台制备产品焊接试

11、件(GB/T150-2011 )6. 锻件级别(1) 使用温度低于-20 C且公称厚度大于200mm的低温用钢锻件,应选用川级或W级。(GB/T150-2011 )(2 )低温压力容器用锻件按低温承压设备用低合金钢锻件NB/T 47009和承压设备用不锈钢和耐热钢锻件NB/T 47010,应不低于H级要求,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1.60Mpa 时,应不低于川级。(HG/T20585-2011 )7. 管法兰(1 )低温容器、高温容器、疲劳容器以及第三类压力容器的接管法兰宜采用带颈对焊型管法兰。(HG/T20583-2011 )8. 补强结构(1) 对于高温和低温工况下工作的压力容器,不推荐使用补强

12、圈补强结构:(HG/T20583-2011 )a设计温度大于 350 Cb设计温度小于或等于-20 C。9. 耐压试验耐压试验后不应再在受压元件上进行焊接之类可能引起焊接应力和缺口应力集中的 加工,否则须重新试压。10. 附加落锤试验根据设计文件要求,对厚度大于 36mm的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大于或等于540Mpa的钢板和用于设计温度低于 -40 C的钢板,可附加进行落锤试验。试验按GB/T6803进行,采用P-2型试样,无塑性转变(NDT温度的合格指标在设计文件中规定。(GB/T150-2011 )11. 材料1. 受压元件用钢必须是氧气转炉或电炉冶炼的镇静钢,并采用炉外精炼工艺(GB/T15

13、0P141 C2.1.1 )( HG/T20585-2011 P586 6.0.2 )固规一 P4 2.2 条2. 用于设计温度低于-20 C并且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小于540MPa的钢材,P< 0.25 %、SW 0.012 %;固规一 P5 2.3.2 条第(3)款3. 用于设计温度低于-20 C并且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大于或者等于540MPa的钢材,P< 0.020 %、SW 0.010 %。固规一P5 2.3.2 条第(4)款(GB/T150 P141 C2.1.2 )4. 直接与受压元件焊接的非受压元件用钢应符合以下要求:(1)承受较大载荷需做强度计算的非受压元件用钢,应具有

14、与受压元件相当的韧 性(2)应是焊接良好的钢材5. 与低温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直接焊接的非受压附件材料,其低温韧性及焊接接头性能需与受压元件匹配:(HG/T20585-2011 P590 6.0.12 )(1)与受压元件直接焊接的受力元件如支座垫板等应采用与受压元件相同的材料(2)对奥氏体不锈钢制低温压力容器,所有焊接附件也应为奥氏体不锈钢(3)直立容器裙座过渡段应与本体材料相同,过渡段长度不小于4倍保温厚度,且不小于 500mm6. 锻件应按低温承压设备用低合金钢锻件NB/T47009和承压设备用不锈钢和耐热钢锻件NB/T47010,不低于II级要求,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1.6MPa时,应不低于

15、III 级。(HG/T20585-2011 P589 6.0.8 )7. 碳素钢、碳锰钢制容器用焊材,应选用与母材成分和性能相同或相似的高韧性材料,也可选用低镍合金焊材。当焊缝两侧母材具有不同冲击试验要求时,焊接材料的选用应符合 C4.3.2 要求(GB/T150-P143-C2.2.1)8. 焊材应符合以下要求:(HG/T20585-2011 P589 6.0.9 )(1)低温压力容器受压元件或受压元件与非受压元件焊接用手工电弧焊焊条,应选用碳钢焊条GB/T5117和低合金钢焊条GB/T5118的低氢碱性焊条。埋弧焊焊剂应选用碱性或中性焊剂(2)铁素体钢之间的焊接一般应采用铁素体型焊接材料(

16、9%Ni钢除外)。(3)铁素体钢之间的异种钢焊接用焊接材料一般按韧性要求较高侧的母材选用。 异种钢焊接工艺评定和产品焊接试板的热处理状态应与容器最终使用状态相同。(4)原则上应尽量避免铁素体钢与奥氏体钢之间的异种钢焊接,如不可避免,则 应遵循以下要求(5)奥氏体钢之间的焊材选用应当符合:a)焊缝金属含碳量小于或等于 0.10%b)焊缝金属的化学成分应符合不锈钢焊条GB/T983中E308、E308L、E309和惰性气体保护焊接用不锈钢棒及钢丝GB/T4233、焊接用不锈钢丝GB/T4242中H0Cr21Ni10、H00Cr21Ni10、H0Cr26Ni21 的要求c)设计温度低于-70 

17、76; C时,焊接工艺评定应规定进行焊缝金属的低温冲击试验。12. 冲击试验奥氏体型钢材的使用温度高于或等于-196 C时,可免做冲击试验。低于-196 C -253 C,由设计文件规定冲击试验要求。(GB/T150-2011 )13低温低应力当壳体或受压元件使用在“低温低应力工况”下,可以按设计温度加50 C (对于不要求焊后热处理的容器,加40 C)后的温度值选择材料,但不适用于 Q235系列的钢板。“低温低应力工况”不适用于钢材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Rm> 540Mpa的材料。“低温低应力工况”不适用于螺栓材料;螺栓材料的选用应计及螺栓和壳体设计温度间的差异。(GB/T150-2011

18、 )一、检验1. 壳体的钢板厚度大于20mm时,应逐张进行超声检测,要求按JB/T4730.3 规定的III级合格(GB/T150-P141-C2.1.3)2. 用于制造低温压力容器筒体、凸形封头和球壳的钢板,厚度超过以下数值时,需按JB/T4730.3 进行超声检测,且不低于山 级:(HG/T20585-2011 P589 6.0.7 )(1 )厚度大于 1620mm的钢板,每批抽检20%,最少1张(2 )厚度大于 20mm的钢板,逐张抽检(3) 用作低温压力容器筒体的无缝钢管应逐根超声3. 受压元件用钢需进行低温夏比冲击试验(V形缺口),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免做(GB/T150 P141

19、 C2.1.4 ):(4) GB/T150中表4-4 ( GB/T150-P10 )所列低温用钢管,因钢材尺寸限制无法制备5x10x55mm冲击试样时,其使用温度按表4-4的规定(5) GB/T150中表4-3 ( GB/T150-P18 )所列的低碳钢和碳锰钢钢管,因钢材尺寸限制无法制备 5x10x55mm冲击试样时,其使用温度按表C1 ( GB/T150-P142 )的规定(6) 符合 GB/T150附录C1.4 (GB/T150-P141 )要求的铬镍奥氏体不锈钢(7) 符合 GB/T150附录C1.5 (GB/T150-P141 )要求的低温低应力工况(8 )螺母用材4. 焊接结构用碳

20、素钢、低合金高强度钢和低合金低温钢钢板,其断后伸长率(A)指标应当符合表 2-2的规定;固规一P6 2.4.2 条第(2)款表2-2钢板断后伸长率指标(注2-2)钢板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Rm(MPa)断后伸长率A( % )W 420>23>420 550> 20>550 680> 175. 焊条应按批进行药皮含水量或熔敷金属扩散氢含量的复验。(GB/T150-P143-C2.2.3)6. 施焊前应按 JB4708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包括焊缝和热影响区的低温夏比冲击试验。(GB/T150-P144-C4.3.1)由不同组别号的母材组成焊接接头时,其焊接接头的低温冲击试验需重新评定(GB/T150-P144-C4.3.3)7. 当焊缝两侧母材具有不同冲击试验要求时,焊缝金属的冲击试验温度应低于或等于两侧母材中的较高者。低温冲击功按两侧母材抗拉强度的较低值符合表C3的要求。热影响区按相应母材要求确定。接头的拉伸和弯曲性能按两侧母材中的较低要求。(GB/T150-P144-C4.3.2)8. 铁素体之间的焊接接头的低温冲击试验温度以及焊缝金属、熔合线(工艺评定时做)、热影响区低温冲击功要求均与母材相同(HG/T20585-2011 P589 6.0.9 第3条)9. 焊接区域内,包括对接接头和角接接头的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