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手抄报_第1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手抄报_第2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手抄报_第3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手抄报_第4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手抄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手抄报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手抄报图(1)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手抄报图(2)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手抄报图(3)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手抄报图(4)1、多数的数学创造是直觉的结果,对事实多少有点儿直接的知觉或快速的理解,而与任何冗长的或形式的推理过程无关。卢卡斯2、数学是各式各样的证明技巧。维特根斯坦4、数学是一种理性的精神,使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克莱因5、给我五个系数,我讲画出一头大象; 给我六个系数,大象将会摇动尾巴。 al柯西6、宇宙的伟大建筑是现在开始以纯数学家的面目出现了。jh京斯7、纯数学这门科学再其现代发展阶段,可以说是人类精神之最具独创性的

2、创造。怀德海8、数学是一种别具匠心的艺术。哈尔莫斯9、数学是研究现实生活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数学。恩格斯10、发现每一个新的群体在形式上都是数学的,因为我们不可能有其他的指导。达尔文故事一唐僧师徒四人走在无边无际的沙漠上,他们又饿又累,猪八戒想:如果有一顿美餐该有多好啊!孙悟空可没有八戒那么贪心,悟空只想喝一杯水就够了。孙悟空想着想着,眼前就出现了一户人家,门口的桌上正好放了一杯牛奶,孙悟空连忙上前,准备把这杯牛奶喝了,可主人家却说:“大圣且慢,如果您想喝这杯奶就必须回答对一道数学题。”孙悟空想,不就一道数学题吗,难不倒俺老孙。孙悟空就答应了。那位主人家出题:倒了一杯牛奶,你先喝了1/2 加

3、满水,再喝1/3 ,又加满水,最后把这杯饮料全喝下,问你喝的牛奶和水哪个多些?为什么?故事二傍晚,我在奥林匹克书中看到一道难题:果园里的苹果树是梨树的 3 倍,老王师傅每天给50棵苹果树 20 棵梨树施肥,几天后,梨树全部施上肥,但苹果树还剩下80 棵没施肥。请问: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各多少棵 ?而实际他每天只给50 棵苹果树施肥,差了10 棵,最后共差了80 棵,从这里可以得知,老王师傅已经施了8 天肥。一天 20 棵梨树,8 天就是 160棵梨树,再根据第一个条件,可以知道苹果树是480棵。这就是用假设的思路来解题,因此我想,假设法实在是一种很好的解题方法。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

4、、4、5、6、7、8、9、10是自然数 (自然数都是整数 ) 。2、什么是四舍五入法 ?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看被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几,如果是 4 或者比 4 小,就把尾数舍去,如果是5 或者比 5 大,去掉尾数后,要在它的前一位加1。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3、加法意义和运算定律(1) 什么是加法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加法。(2) 什么是加数 ?相加的两个数叫加数。(3) 什么是和 ?加数相加的结果叫和。(4) 什么是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后,它的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我会填。( 20 分)1、奥

5、运会于 2008 年 8 月 8 日在我国北京召开,这一年全年共有()天,一、二、三月一共有()天。2、我们学校上午840 上第二节课,每节课40 分钟,第二节下课时间是(),第二节课做操和休息20 分钟,第三节课上课时间是()。3、今年“六一”节共有42 名学生参加大合唱和舞蹈,其中参加大合唱的有 38 人,参加舞蹈的有26 人,这两样都参加的有()人。4、比 3.2 少 0.9 的数是(),()比1.7 多 2.3 。5、2 只羊可以换 6 只兔子, 6 只羊可以换 3 头骆驼, 4 头骆驼可以换()只兔子。6、一个长方形的 花坛,长 50 米,宽 25 米,要在围栏的四周围一圈栏杆,围栏

6、的长度是(),这个花坛的占地面积是()。7、6 平方千米 =()公顷 3 公顷=()平方米8、小明家在学校的南面,学校在小明家的()面。9、0 乘以()都得 0,0 除以()都得 0。10、46=12,里应填()。 403=100,里应填()。二、我能判断。( 5 分)1、6859 的商是三位数。()2、太阳早晨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3、米、公顷、千米,都是面积单位。()4、32050 的积末尾有两个“ 0”。()5、一本数学课本的封面面积是大约是4 平方分米。()三、我会选( 5 分)1、0.6 、0.73、1.34 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0.60.731.340.60.73

7、1.340.60.731.342、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二位数三位数或四位数3、我国领土的面积是960万(),一个足球场的面积是0.7()。公顷千米平方千米4、下面是上孚小学的校园示意图。教学楼在校门的()面。西面东北面东南面四、你能推断出方框中填几吗?(6 分)3)25614255二年级小学数学下册克和千克说课稿二年级小学数学下册克和千克说课稿范文一、说教材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内容。要求学生认识两个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是学生对质量单位的初步尝试,也是为后面“吨”的教学奠定基础。从学生的感知规律和生活经验出发,灵活处理教材,先认识克,再认识千克,然后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

8、及知识应用。围绕这节课的内容,以新的教学理念作指导,结合课题的实验方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1、学生认识克和千克,对1 千克、几千克、 1 克、几克有一定的感知,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质量计算。2、继续培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鼓励个性化的学习意识。3、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的重点是对千克与克的认识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难点是对克的认识。二、教法和学法教法: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虽然他们已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但因年龄小,还是好动、好玩、好奇心强,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教师在教学中以情境教

9、学法为主,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游戏情境、活动情境,让学生充分去感受、发现,获取新知,同时还采用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创造了良好基础。学法: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并优化多样化学习方式,在学法上采用了让学生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称一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耳、动脑,在这种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新知。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教师:前几天,同学们随家长去超市购买了一些物品,还收集了一些常用物品的质量,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好吗?生答:妈妈买的牙膏是30 克,火腿肠一根是45 克,我的体重是31 千克,一袋大米是25 千

10、克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你有什么发现吗?生:有的后面带:“克”,有的后面带“千克”。学生有可能答出:比较轻的用克作单位,比较重的用千克作单位。2、点明课题。师:要知道我们购买的物品的轻重,可以用什么方法?生答:用秤称。3、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秤。教师着重给学生介绍一下天平的组成及用法。设计理念教材呈现给我们是一个静态的知识,它所创设的情境有些离本地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在本节课中,我先让学生交流平时购物中的一些发现,学生学会了认识商品的质量标注,从而感受到克和千克的知识是真实的、亲切的,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为学生学数学建立了充足的信心。(二)在生活中体验感悟1、克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主要从以下六个

11、环节来进行:(1)用手掂一掂:一枚2 分硬币有多重。(2)用天平称:一枚二分硬币重约一克。(3) 再用手掂一掂:一克大约有多重?说说自己的感受。(4)举几个生活中大约重一克的物品的例子。(5) 掂一掂桌子上的学习用品大约有多重,用天平称一称。(6)用手掂一掂学习用品,说说自己的感受。( 转自数学网 )2、千克的认识千克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主要从以下八个环节来进行:(1)用手掂一掂:估一估一袋盐大约有多重。(2)看标注:一袋盐重500 克。(3) 教师问:两袋盐呢?生答:1000 克(4)用手掂一掂两袋盐的重量。(5) 教师问:两袋盐的重量用天平秤合适吗?生答:不合适。教师:那应该用那种秤来称呢?生

12、:弹簧秤。生:台秤。(6)用弹簧秤称两袋盐的重量,得出:1 千克。推出: 1 千克=1000克板书: 1 千克=1000克(7) 找出重 1 千克的物品掂一掂,说说自己的感受。(8)称桌子上的学习用品称一称,掂一掂,说说自己的感受。设计理念传统的教学中,知识形成的过程是由教师讲的。教师的讲授代替了学生的操作与思维,学生无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地给学生提供了“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建构知识。学生通过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的活动,形成了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然后又充分地去掂量、去感受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 克的物品。学生通过大量的操作:称一称 2 分硬币、数学书、

13、 1 千克重的食盐、书包等,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学生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1 千克有点重”逐步发展到用弹簧称称物品、估测物品、认识物品的质量,这些生活中的数学不是由教师教的,而是孩子们自己体验到的,并形成了一定的技能,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三)巩固新知课件展示:1、写出体重。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3、连一连。4、找错。设计理念本节课,学生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如果仅仅停留在“一个2 分硬币重 1 克”、“两袋盐重1 千克”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在教学中,我充分让学生动手掂一掂、动脑估一估、动口说说自己的感受,在愉快的学习气氛中体会感悟1 克和 1 千克的实际轻重

14、,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符合小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增强了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充分享受了学习、交流、体验成功的喜悦2019-2020 学年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数学广角(鸽巢问题)单元卷2019-2020 学年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数学广角(鸽巢问题)单元卷( 1)姓名 :_班级:_成绩: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我会填。(共 6 题;共 6 分)1. (1 分)梁老师在给班上同学们分组,若想要一定有两个同学的生日在同一个月份,则这组至少有_名同学2. (1 分)18 个小朋友中,至少有 _个小朋友在同一月出生3. (1

15、分)把 10颗糖果分给 4 个小朋友,总有一个小朋友至少分到_颗糖果。4. (1 分)10001只鸽子飞进 500 个鸽笼中,无论怎样飞,总有一个鸽笼里至少飞进 _只鸽子。5. (1 分)从 7 个抽屉中拿出 22个苹果,无论怎样拿,总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拿出了 _个苹果。6. (1 分)有 4 双不同花色的手套,至少要拿出_只,才能保证有两只手套是一双。二、我会选。(共 9 题;共 11 分)7. (1 分)把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球各5个放进一个盒子里,至少取()个球可以保证取到两个颜色相同的球a.4b.5c.68. (1 分)1000只鸽子飞进 50 个巢,无论怎么飞,我们一定能找到一个含鸽子最多的巢,它里面至少有()只鸽子。a.20b.21c.22d.239. (3 分)52 名同学答 2 道题,规定答对一道得 3 分,不答得 1 分,答错得 0 分,至少有几名同学的成绩相同?10. (1 分)14 个同学中,一定有()人是在同一个月出生的。a.2b.3c.411. (1 分)把 4 个小球放在 3 个口袋里,至少有一个口袋里装了()个小球。a.2b.3c.412. (1 分)5 只小鸡被装进 2 个鸡笼,总有一个鸡笼至少有()只小鸡。a.2b.3c.413. (1 分)任意的 25个人中,至少有几个人的属相是相同的 ?为什么 ?14.(1 分)六(1) 班有 4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