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最全总结_第1页
高中生物实验最全总结_第2页
高中生物实验最全总结_第3页
高中生物实验最全总结_第4页
高中生物实验最全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生物实验最全总结实验一: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一、实验原理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二、目的要求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的基本方法三、材料用具(1)实验材料做还原糖的鉴定实验,应该选择含糖量较高,样色为白色或近于白色,以苹果,梨为最好。(2)仪器和试剂  1.仪器:研钵,石英砂,玻璃漏斗,试管,纱布,烧杯,酒精灯,火柴,小量筒,滴管,三角架,石棉网,解剖刀。2.试剂: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溶液,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现配现用。四、方法步骤1.制备组织样液(已准备好苹果液)苹果块(5g)+少许石英砂+5mL水研磨(一层)纱布过滤

2、苹果组织样液2.组织样液的鉴定取苹果组织样液2mL于试管中加入刚配的斐林试剂1mL(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水浴加热2min左右观察颜色变化五、实验结果试管中的颜色变化:浅蓝色棕色砖红色六、实验结论待测组织样液中有可溶性还原糖。七、注意事项1.往试管中加入试剂时,要使试管倾斜,用滴管沿管壁缓慢加入试剂2.斐林试剂很不稳定,故应将组成试剂的二种溶液分别配制储存,使用时再加以混合,即现配现用,且不能将甲液和乙液分别加入组织液中3.水浴加热时,试管底部不能接触及烧杯底部,以防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爆裂;另外,试管口不要朝向自己或他人,防止沸腾的溶液冲出试管造成烫伤。八、考点提示:(1)常见

3、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有哪些?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都是还原性糖;淀粉、蔗糖、纤维素都是非还原性糖。(2 )还原性糖植物组织取材条件?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白色甘蓝叶、白萝卜等。(3)研磨中为何要加石英砂?不加石英砂对实验有何影响?加石英砂是为了使研磨更充分。不加石英砂会使组织样液中还原性糖减少,使鉴定时溶液颜色变化不明显。(4)斐林试剂甲、乙两液的使用方法?混合的目的?为何要现混现用?混合后使用;产生氢氧化铜;氢氧化铜不稳定。(5)还原性糖中加入斐林试剂后,溶液颜色变化的顺序为?浅蓝色 棕色 砖红色生物组织中脂肪的鉴定一、实验原理脂 肪+苏丹III橘黄色脂 肪+苏丹IV

4、红色二、目的要求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脂肪的基本方法三、材料用具(1)实验材料做脂肪的鉴定实验,应该选择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最好,实验前需浸泡34h。(2)仪器和试剂  1.仪器:培养皿,双面刀片,毛笔,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吸水纸,显微镜。2.试剂:苏丹III或苏丹IV染液,体积分数50%的酒精溶液,蒸馏水。四、方法步骤取材 取一粒浸泡过的花生种子,去掉种皮切片 用刀片在花生子叶的横断面上平行切下若干薄片,放入清水的培养皿中待用切片越薄越好)染色(用毛笔蘸取最薄的切片放在载玻片中央滴苏丹染液23滴切片上23min后吸去染液滴体积分数50%的酒精洗去浮色吸去多余的酒精)制作装

5、片(滴12滴清水于材料切片上盖上盖玻片)镜检鉴定五、实验结果高倍镜观察可见许多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六、实验结论待测组织材料中有脂肪。七、注意事项1本实验的关键是获得只含单层细胞的理想切片。2.若用花生种子作实验材料,必须提前浸泡34h,浸泡时间短,不易切片;浸泡时间长,则组织太软,切下的薄片不易成形。3.滴苏丹染液23min,时间不宜过长,以防细胞的其他部分被染色。八、考点提示(1)花生种子切片为何要薄? 只有很薄的切片,才能透光,而用于显微镜的观察。(2)转动细准焦螺旋时,若花生切片的细胞总有一部分清晰,另一部分模糊,其原因一般是什么?切片的厚薄不均匀。(3)脂肪鉴定中乙醇作用? 洗去浮色。

6、 实验一: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鉴定一、实验原理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  二、目的要求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基本方法三、材料用具(1)实验材料做还原糖的鉴定实验,可用浸泡12d的大豆种子(或用豆浆),或用鸡蛋蛋白。(2)仪器和试剂  1.仪器:试管,纱布,烧杯,小量筒,滴管,解剖刀,石英砂。2.试剂:双缩脲试剂(A液:0.1g/mL的NaOH溶液,B液:0.01g/mL的CuSO4溶液)四、方法步骤1.制备组织样液浸泡大豆12d大豆薄片(5g)+少许石英砂+5mL水研磨(一层)纱布过滤大豆组织样液2.组织样液的鉴定取大豆组织样液(或者蛋白稀释液)

7、2mL于试管中加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加双缩尿试剂B液4滴,摇匀观察颜色变化五、实验结果加双缩脲试剂A液试管中无明显变化,加双缩尿试剂B液后溶液变成紫色。六、实验结论待测组织样液中含有蛋白质。七、注意事项1.实验材料最好选用富含蛋白质的生物组织(或器官),植物材料常用的是大豆种子,动物材料常用的是鸡蛋(卵白)。如用大豆种子,必须提前浸泡12天,这样容易研磨成浆。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直接采用现成的大豆磨成的豆浆,以节约试验时间。如用鸡蛋蛋白时,一定要加以稀释,如稀释不够,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后会粘附在试管内壁上,使反应不彻底,且试管不易洗干净。2使用双缩脲试剂时,应先加试剂A,造成碱性环境再加试

8、剂B,试剂B不能加得太多,否则,硫酸铜的蓝色将遮盖颜色反应的真实结果。3.在实验过程中,如果将双缩脲试剂混合后使用或者次序颠倒,则过多的Cu2+(蓝色)使溶液生成的紫色被掩盖,实验效果不容易观察。八、考点提示双缩脲试剂A、B两液是否混合后用?先加A液的目的怎样通过对比看颜色变化?不能混合;先加A液的目的是使溶液呈碱性;先留出一些大豆组织样液做对比。实验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一、实验原理1、高等绿色植物的叶绿体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叶绿体一般是绿色的,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可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它的形态和分布。2、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细胞质基质中的

9、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二、目的要求1、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2、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3、通过在显微镜下的实际观察,理解细胞质的流动是一种生命现象。三、材料用具菠菜叶(或藓类的叶)、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刀片、培养皿、铅笔、台灯四、方法步骤(1)用显微镜观察叶绿体1.取材 取一片藓类叶或菠菜叶的下表皮,稍带些叶肉,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2.制片 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取叶片放入加盖玻片3.观察 先低倍镜找到叶片细胞后高倍镜观察叶绿体 4.绘图 用铅笔画一个叶绿体形态和分布情况清楚的叶肉细胞(2)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本实验不做)1.黑藻的培养 放在光照、室温条

10、件下培养2.制片 载玻片滴水、放叶,加盖玻片3.观察 低倍镜找到黑藻叶片细胞,后高倍镜观察到细胞内的叶绿体随细胞质液定向流动五、实验结果1.叶绿体呈扁平椭球形或球形,深绿色2.每个细胞中细胞质流动的方向是一致的,六、实验结论1.叶绿体随细胞质流动,自身也可转动。2.细胞质流动的流动方式为环流式七、注意事项1)选用藓类的小叶或者菠菜叶的下表皮(稍带叶肉)作观察叶绿体的实验材料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因为藓类属阴生植物,菠菜叶的下表皮是菠菜叶的背阳面,这样的细胞中的叶绿体大且数目少,便于观察。)2)实验过程中的临时装片要始终保持有水状态,目的是为了防止叶绿体失水。如果叶绿体失水,叶绿体就缩成一团,无法观

11、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3)正确使用低倍镜:取镜对光安放装片下降镜筒调焦。下降镜筒时,必须双眼注视物镜和装片的距离,以免压坏装片和碰坏物镜。4)正确使用高倍镜:将低倍镜下看到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调整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物像清晰。5)观察细胞质流动时,首先要找到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然后以叶绿体作为参照物,在观察时眼睛注视叶绿体,再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最后,再来仔细观察细胞质的流动速度和流动方向。6)细胞质流动与新陈代谢有密切关系,呼吸越旺盛,细胞质流动越快,反之,则越慢。细胞质流动可朝一个方向,也可朝不同的方向,其流动方式为转动式(旋转式、环流式)

12、。这时细胞器随细胞质基质一起运动,关非只是细胞质的运动。7)寻找最佳观察部位:应寻找靠近叶绿部位的细胞进行观察,此时细胞水分供应充足,容易观察到细胞质的流动。8)装片中的实验材料,应始终保持有水状态。使用表皮或表皮观察细胞流动时,应将视野调暗些。八、考点提示(1)为什么可直接取用藓类的小叶,而不能直接取用菠菜叶?因为藓类的小叶很薄,只有一层细胞组成,而菠菜叶由很多层细胞构成。(2)取用菠菜叶的下表皮时,为何要稍带些叶肉?表皮细胞除保卫细胞外,一般不含叶绿体,而叶肉细胞含较多的叶绿体。(3)怎样加快黑藻细胞质的流动速度?最适温度是多少? 进行光照、提高水温、切伤部分叶片;25左右。(4)对黑藻什

13、么部位的细胞观察,所观察到的细胞质流动的现象最明显? 叶脉附近的细胞。(5)若视野中某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方向为顺时针,则在装片中该细胞的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是怎样的? 仍为顺时针。(6)是否一般细胞的细胞质不流动,只有黑藻等少数植物的细胞质才流动?否,活细胞的细胞质都是流动的。(7)若观察植物根毛细胞细胞质的流动,则对显微镜的视野亮度应如何调节?视野应适当调暗一些,可用反光镜的平面镜来采光或缩小光圈。(8)在强光照射下,叶绿体的向光面有何变化?叶绿体的受光面积较小有一面面向光源。实验三: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一、实验原理1在植物体中,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茎尖形成层等分生组织的细胞。2根尖分生区

14、细胞的特点是:在形状上呈正方形,在位置上排列紧密,在状态上有的细胞正在分裂。3.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分为分裂间期和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可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根据各个细胞内染色体(or 染色质)的变化变化情况,识别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过程及哪个时期。4.细胞核内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着色。二、目的要求1.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2.初步掌握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技术。3.初步掌握绘制生物图的方法。三、材料用具1.材料:洋葱(可以用蒜、葱代替)。2.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3个/镊子/剪刀/滴管。3.

15、试剂:质量分数为15%盐酸、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质量浓度为0.01g/mL龙胆紫溶液(or 醋酸洋红液)。四、方法步骤(1)洋葱根尖的培养和取材实验课34d,取一个洋葱放在装满清水的广口瓶上,让洋葱的底部接触到瓶内的水面,并将其放在温暖的地方,待根长5cm时,可取生长健壮的根尖制片观察(注意经常换水,使洋葱的底部总是接触到水);上午10点到下午2时取材。(2)装片的制作1.解离取洋葱的根尖23mm,立即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盐酸、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后取出根尖2.漂洗 待根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

16、in染色 把洋葱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龙胆紫溶液(or 醋酸洋红液)的玻璃皿中,染色35min制片用镊子取出根尖,放在加了清水的载玻片上,并用镊子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压载玻片,使细胞分散开来。(3)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低倍镜找分生区;高倍镜观察各个时期并绘图。五、实验结论在显微镜的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多数处于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因为在一个细胞周期中,间期所占的时间占整个细胞周期的90%95%,时间与细胞数目成正比。另外,在一个视野中,往往不容易找全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的细胞,可以慢慢地移动装片,从邻近的分生区细胞中寻找。

17、六、注意事项    (1)培养产生洋葱根尖的材料是洋葱鳞茎。鳞茎底部接触水,不能离开水,也不能被水淹。其目的是同时满足其对水和空气的需要。同时要经常换水,因为水中由于微生物的活动和根细胞的活动,代谢产物增多和矿质素的减少;此外,还由于根细胞的呼吸不断产生CO2,使水中H2C03增多,氧气缺少;微生物,如细菌的大量繁殖也使水质受到污染,这些都不利于根尖生长,所以要经常换水。一般一天至少一次,还要提供适宜的温度。(2)剪取洋葱根尖材料时,应该在洋葱一天之中分裂最活跃的时间,一般在上午1l点左右。如果因气温影响或不在上述时间做实验的话,可以在细胞有丝分裂最盛时取材,放人

18、盛有固定液的培养皿中固定,即浸泡半天到一天。固定后用70%乙醇冲洗几次,再放人盛有70%乙醇的小广口瓶中保存。注意要等根尖长到15cm时才能切取,而切取的洋葱根尖长度是23mm。这是因为,根据实验得知,根长到15cm时,根的长势最佳,此时细胞分裂最旺盛,容易找到不同时期的分裂图像。此时可取生长健壮的根进行观察,切取洋葱根尖23mm,这个长度要从根的顶端(根冠)开始算起向上的距离,这个长度已将分生区包括了进来。若长度过长,在低倍镜下寻找分生区就会很困难。(3)根尖培养好以后,装片制作是否成功,关键的步骤是解离。15%的盐酸溶液能溶解细胞壁之间的中层物质(胞间质),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开。否则,在

19、显微镜下观察时,细胞将发生重叠现象,导致实验失败。解离不充分,细胞重叠;解离过度,细胞会腐烂,所以解离要适度。为达到这一目的,配制的盐酸浓度要适宜,切取的根尖应立即放人15%的盐酸中,在室温下解离1015min。解离时间要视室内温度而定,温度低,时间稍长,温度高,时间短。也可手拿镊子,轻轻按正在解离的根尖,感觉酥软即可。(4)漂洗的目的是洗去根中多余的解离液。如果不把多余的解离液洗去,一方面会影响染色效果,因为解离液中含HCl,而用染色的染料呈碱性;另一方面还会腐蚀显微镜的镜头。(5)染色时,染色液的浓度和染色时间必须掌握好。特别是染色不能过深,否则镜下一片紫色,无法观察。也不能过浅,否则染色

20、质和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不易辨清。(6)制片时,一方面要用镊子把洋葱根尖弄碎,另一方面要压片,这样可以使细胞分散开来。压片时,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的目的,一是避免压碎和污染盖玻片。二是使压力均匀,从而使组织细胞均匀分散。同时用力必须恰当,过重时会将组织压烂,过轻则细胞未分散开,二者都将影响观察。七、考点提示:(1)培养根尖时,为何要经常换水? 增加水中的氧气,防止根进行无氧呼吸造成根的腐烂。(2)培养根尖时,应选用老洋葱还是新洋葱?为什么? 应选用老洋葱,因为新洋葱尚在休眠,不易生根。(3)为何每条根只能用根尖?取根尖的最佳时间是何时?为何?因为根尖分生区的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上午10时到下

21、午2时;因为此时细胞分裂活跃。(4)解离和压片的目的分别是什么?压片时为何要再加一块载玻片? 解离是为了使细胞相互分离开来,压片是为了使细胞相互分散开来;再加一块载玻片是为了受力均匀,防止盖玻片被压破。(5)若所观察的组织细胞大多是破碎而不完整的,其原因是什么? 压片时用力过大。(6)解离过程中盐酸的作用是什么?丙酮可代替吗? 分解和溶解细胞间质;不能,而硝酸可代替。(7)为何要漂洗? 洗去盐酸便于染色。(8)细胞中染色最深的结构是什么? 染色最深的结构是染色质或染色体。(9)若所观察的细胞各部分全是紫色,其原因是什么?因为在根尖只有分生区的细胞能够进行细胞分裂;分生区的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

22、排列紧密,有的细胞处于分裂状态;不能用高倍镜找分生区,因为高倍镜所观察的实际范围很小,难以发现分生区。(10)为何要找分生区?分生区的特点是什么?用高倍物镜找分生区吗?为什么?染液浓度过大或染色时间过长。(11)分生区细胞中,什么时期的细胞最多?为什么? 间期;因为在细胞周期中,间期时间最长。(12)所观察的细胞能从中期变化到后期吗?为什么?不能,因为所观察的细胞都是停留在某一时期的死细胞。(13)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能否看到染色体?为什么? 不能,因为洋葱表皮细胞一般不分裂。(14)若观察时不能看到染色体,其原因是什么?没有找到分生区细胞;没有找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染液过稀;染色时间过短。实验四

23、 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一、实验原理新鲜的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Fe3+是一种无机催化剂,它们都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可以比较酶的催化效率。在实验中,分别用质量分数为3.5%的氯化铁溶液和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做实验,在每一滴氯化铁溶液中Fe3+的数,大约是每滴研磨液中过氧化氢酶分子数的25万倍。二、目的要求1初步学会探索酶的催化效率的方法。2探索过氧化氢酶和Fe3+催化效率的高低。三、   用具材料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如猪肝、鸡肝)研磨液。量筒、试管、滴管、试管架、卫生香、火柴。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3.5%的

24、氯化铁溶液。四、方法步骤1.取两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并且各注入2ml过氧化氢溶液。2.向1号试管内滴入2滴肝脏研磨液。作为对照,向2号试管内滴入2滴氯化铁。3. 堵住试管口,轻轻地振荡这两支试管,使试管内的物质混合均匀。仔细观察,并记录哪支试管产生的气泡多。4. 将点燃但无火焰的卫生香分别插入1、2号试管内液面的上方,观察并记录哪支卫生香燃烧猛烈。 序号项目试管121注入过氧化氢溶液2ml2ml2滴入肝脏溶液2滴3滴入氯化铁溶液2滴记录哪支试管产生的气泡多  带火星的卫生香,检验所产生的气体,并记录哪支卫生香燃烧猛烈。 五、实验结果试管1产生

25、的气泡多,插入1号试管的卫生香燃烧比2号试管中的卫生香猛烈。六、实验结论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不同。与无机催化剂Fe3+ 相比,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要高许多。七、注意事项1.动物肝脏必须新鲜,此为实验成功之关键2.实验中宜选用较长的试管(如:15×18型号)。由于反应剧烈,常会有泡沫溢出,最好用棉塞塞住试管。3.由于H2O2氧化性比较强,实验时不要使其接触皮肤,有腐蚀性。4.拔棉花塞和插入卫生香要快。八、考点提示(1)为何要选新鲜的肝脏?因为在不新鲜的肝脏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会由于细菌的破坏而降低。(2)该实验中所用试管应选较粗的还是较细的?为什么?应选用较粗的,因为在较细的

26、试管中容易形成大量的气泡,而影响卫生香的复燃。(3)为何要选动物的肝脏组织来做实验,其他动植物的组织的研磨液能替代吗?因为肝脏组织中过氧化氢酶含量较丰富;其它动植物组织也含有少量的过氧化氢酶,所以能够替代。(4)相同质量的块状肝脏和肝脏研磨液,哪一个催化效果好?为什么?研磨液效果好;因为它增加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氢的接触面积。(5)滴入肝脏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时,可否共用下个吸管?为什么?不可共用,防止过氧化氢酶与氯化铁混合,而影响实验效果。实验六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一、    实验原理1、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丙酮中,因而可用丙酮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2

27、、层析液是一种脂溶性很强的有机溶剂,叶绿体的色素在其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慢。这样,几分钟以后,叶绿体中的色素就在扩散过程中分离开来。二、    目的要求1初步学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方法。2探索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三、    材料用具新鲜的绿色叶片(如菠菜叶片)。干燥的定性滤纸,烧杯(100mL),研钵,小玻璃漏斗,尼龙布,毛细吸管,剪刀,小试管,培养皿盖,药勺,量筒(10mL),天平。丙酮,层析液,二氧化硅,碳酸钙。四、   

28、 方法步骤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称取绿色叶片中的色素;向研钵中放入少许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再加入5 mL丙酮,进行迅速、充分的研磨。2、制备滤纸条取一块预先干燥处理过的定性滤纸,将滤纸剪成长6cm、宽1cm的滤纸条,将滤纸条的一端剪去两角做标记,并在距这一端1cm处用铅笔画一条细的横线3、画滤液细线 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绿叶,沿铅笔线均匀地画出一条直的滤液细线。待滤液干后,再画二三次。4、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将3mL层析液倒入烧杯中,将滤纸条(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略微斜靠着烧杯的内壁,轻轻地插入到层析液中,随后用培养皿盖盖上烧杯。5、观察实验结果几分钟后,取出滤纸条。待滤纸条干燥后,观察滤纸条上的

29、色素带有几条,每条色素带呈什么颜色,并且将观察的结果填写在实验报告册中。6、由于接触了丙酮等化学药品,所以,试验结束后要用肥皂洗手。五、    实验结果滤纸上出现4条色素带,它们的颜色从上到下依次是橙黄色、黄色、蓝绿色和黄绿色。六、    考点提示(1)对叶片的要求?为何要去掉叶柄和粗的时脉?绿色、最好是深绿色。因为叶柄和叶脉中所含色素很少。(2)二氧化硅的作用?不加二氧化硅对实验有何影响?为了使研磨充分。不加二氧化硅,会使滤液和色素带的颜色变浅。(3)丙酮的作用?它可用什么来替代?用水能替代吗?溶解色素。它可用酒精等有机溶剂来代替,

30、但不能用水来代替,因为色素不溶于水。(4)碳酸钙的作用?不加碳酸钙对实验有何影响?保护色素,防止在研磨时叶绿体中的色素受到破坏。不加碳酸钙,滤液会变成黄绿色或褐色。(5)研磨为何要迅速?要充分?过滤时为何用布不用滤纸? 研磨迅速,是为了防止丙酮大量挥发;只有充分研磨,才能使大量色素溶解到丙酮中来。色素不能通过滤纸,但能通过尼龙布。(6)滤纸条为何要剪去两角? 防止两侧层析液扩散过快。(7)为何不能用钢笔或圆珠笔画线? 因为钢笔水或圆珠笔油中含有其它色素,会影响色素的分离结果。(8)滤液细线为何要直?为何要重画几次? 防止色素带的重叠;增加色素量,使色素带的颜色更深一些。(9) 滤液细

31、线为何不能触到层析液? 防止色素溶解到层析液中。(10)滤纸条上色素为何会分离?由于不同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因而它们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就不同。(11)色素带最宽的是什么色素?它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比什么色素大一些?最宽的色素带是叶绿素a,它的溶解度比叶绿素b大一些。(12)滤纸条上相互间距最大的是哪两种色素? 胡萝卜素和叶黄素。(13)色素带最窄的是第几条色素带?为何?第一条色素带,因为胡萝卜素在叶绿体的四种色素中含量最少。实验七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一、    实验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使植物细胞逐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