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式转变:基于期望违背理论的分析.doc_第1页
学习方式转变:基于期望违背理论的分析.doc_第2页
学习方式转变:基于期望违背理论的分析.doc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方式转变:基于期望违背理论的分析p 摘 要: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人们所熟悉的传统的学习方式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魅力,这就要求每一位学生、教师、教育管理者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在实践中形成科学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本文根据期望违背理论分析p 了学习方式转变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p : 学习方式 转变 期望违背理论 学习方式是当代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大多数学者认为,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从这一定义中看出,学习方式反映了学生倾向于以什么样的行为和认知方式去完成学习任务的。因此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而是高于策略和方法层

2、面,并影响和指导学生对具体策略和方法做出选择的有关学习行为的基本特征”。与学习方法相比,学习方式是相对稳定的、更上一层的东西,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还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意识、学习品质等因素,具有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学习的特征。学习方式体现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基本行为和认知取向,反映了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行为和认知方式。因此,可以将学习方式划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学校教育采用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独立完成任务,是一种被动的、接受的、封闭的学习方式。另一种是在对传统学习方式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积极建构和合作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发现的、

3、合作的学习方式”。从这个意义上看,学习方式即学生以何种方式学习,从而有效地达到学习的目的及效果。其实,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从而顺应时代形势的方向。现代社会尤其重视学习方式的转变。大量文献根据时代发展过程分析p 了学习方式的发展与转变,本文采用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来分析p ,即用期望违背理论的假设与其相关概念对学习方式进行分析p ,探求学习方式转变的根本原因,以期帮助学生运用有效的学习方式达到学习目的,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一、学习方式转变学生学习的需要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中,学习的内容是以有限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如定论、结果的形式),学生只需要理解和记忆,注重知识的稳定性与系统知识

4、的掌握,是一种被动的、接受的和封闭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很少根据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也很少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身心发展受到阻碍。比如,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情况。学习方式和学习结果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即使面临的环境都一样,学习方式不同,学习结果也会不同。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感到负担很重。一些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导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低下,缺乏创新意识。一些学生虽然成绩好,但并没有形成我们所期望的素质,其学习唯一的理由只是将来的某一天可能会用到这些知识,没有达到

5、更深的层次。这种学习方式也造成了大多数教育教学管理者的思维定势,使得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继续存在。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强调语言知识的接受和语言技能的机械训练,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忽视了学生应有潜力的发挥,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传统的学习方式向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成为目前的趋势。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是一种在对传统学习方式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学习方式,它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积极建构,以及合作性和探究性的学习。具体来说,它使学生通过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能学”也“想学”,而且“会学”与“坚持学”。自主学习是以问题形式呈现出来

6、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自己动手去解决、找答案,强调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学生发现问题、分析p 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一种主动的、发现的和开发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相性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活动,完成共同的任务的过程;探究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通过观察、阅读,发现问题,搜集数据,形成解释,获得答案并进行交流、检验、探究性学习的学习活动。传统的学习方式更多地从语言传播角度出发,忽视了非语言传播(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距离、身体动作等)的作用,从而弱化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抑制了学生的兴趣和激情,学生综合

7、素质的提高得不到保障。因而教师要以学习方式为突破口,重视非语言传播的作用,转变学习方式。二、学习方式与空间关系密切相关期望违背理论(E_pectancy Violations Theory,EVT)是朱迪·伯贡(Judee Burgoon,1987)为了解释非语言传播及其在谈话中对信息的影响而提出的。与非语言传播相关的,首先要提到的是空间距离。伯贡早期论述期望违背理论时,就把空间距离视为非语言传播的重要概论加以论述,称之为个人空间和人们期望的交谈距离。在交谈过程中,人们可以感知空间的使用和他人空间的使用。比如教师走进自习课堂中,开始辅导学生时,学生有一种紧张感;开始与学生进行互动时,

8、学生对他们之间空间的变化感到不安。在辅导过程中教师向学生靠近,学生会感到不舒服。但是,当辅导内容转向学生当前学习的内容时,学生就不再把教师与他们的接近看成是威胁。空间距离包括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会距离及公共距离。这些距离在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中都适用,关键是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哪种。比如,公共距离适合如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比较正式的讨论。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交谈距离、目光控制、手势、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等语言以外的行为发生期望以外的变化,会造成生理唤起,也经常会产生模糊的意义。在课堂上,教师希望学生的行动是自己所期望的,如学生对该科目的问题提问;学生也同样希望老师能像自己预测的那样行动,如解决当前

9、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学生同时也希望老师能够保持一种让人舒服的距离,而不希望老师一进教室就走到他们中间,或是拉一把椅子并排坐在他们身边。如果老师的行为出乎意料,那么学生就会对他的行为作出负面评价。三、期望违背理论的三个假设学习方式的认知人们的互动行为受到期望的驱使,对人们行为的期望是后天学习的,以及传播者获得的奖励的价值会影响对背离期望的行为的评价是期望违背理论的三个前提假设。人们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总是带着期望,所以人们并不把他人的行为看成是随意的,而且人们对他人的行动具有不同的期望。许多学生期望老师表现出一定的负责态度、和蔼可亲、积极与学生沟通、脾气好、气质好、尊重学生、不为难学生及对某个不解问题

10、能够随时提供帮助等。教师也希望学生热情地学习、流畅地回答、积极地倾听等,并用非语言行为和语言行为来教育自己。传播者知识文化背景的不同,对他人的行为的期望会随着互动不断改变,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讨论。第三个假设前提与谈话中人们的期望得不到满足有关。伯贡认为,当人们离开或背离期望时,这种背离是否被接受取决于它对他人的回报。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可以提供多种回报,如微笑、点头、身体吸引、社会经济地位、可信性和能力等。当他人没有按照期望行为互动时就会引起我们的注意,我们会对违背的意义作出解释,从而决定是否喜欢这个行为。可以使用传播者奖励效价来解释违背行为。比如,教师和学生说话时的距离很近,学生就会对这个行

11、为作出解释,是表达优越感还是威胁。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并不仅仅是针对学生而言,它也涉及教师的观念和教学方式、学校管理模式、教育制度制定方针的转变。学习方式随着学习工作及生活的改变而不断地变化着,不仅仅从语言行为方面转变着,非语言行为也不能忽视,伯贡的期望违背理论正好强调了非语言行为对传播的重要性。每一位学生、教师教育管理者都应当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在实践中形成科学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学生为了一定目的与任务,采取一定的行为与其需要及动机等,学习方式的转变也同样与学生的身心需要、需求及动机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学生生活在一个动态的社会群体中,信息瞬间万变,社会各方面也时刻

12、关注学生,并对他们提出要求,学生只有适应这些要求才有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心理需要及动机自然而然地与时代同进,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可探索出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的方向,使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形成科学的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根据伯贡的期望违背理论,当人们离开或背离期望时,这种背离是否被接受取决于它对他人的回报。对教师而言,教师的行为背离学生的期望时,这种行为能否被学生接受将取决于这种行为对学生的回报。在教师教学过程中,教师一道信任的目光、一个赞赏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点头等,都会被学生视为回报,因此给学习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加强教师管理,增强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提升教师的精神境界,以及增强教师对

13、学生的责任感,才能促使教师教学方法与理念的改变,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从而有效地推动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当今的学生思维活跃,兴趣广泛,获取信息渠道多,对新事物敏感。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应适应,甚至引领时代的发展。人们改变了思维习惯和交流方式,学习方式也在发生转变。根据伯贡的期望违背理论对非语言行为方面对传播的作用与影响,我们必须重视非语言行为对学习方式的意义与实践价值。如何将非语言行为有效地整合成学习实践中所需的学习方式,不仅需要从学生的自身出发分析p 与思考,更需要从教师、学校及教育管理中考虑,在实践中寻找非语言行为对学习方式的要求、改进与作用的答案。总之,作为少数几个专门关注非语言传播的理论之一的期望违背理论,它说明了非语言信息和传递过程的重要性,也使我们进一步理解了期望是如何影响互动的,以及期望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的重要意义。注释:钟启泉.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_2.3.美理查德·韦斯特,林恩.H.特纳著.刘海龙译.传播理论导引:分析p 和应用(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_7.5:136-14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