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水环境变化分析_第1页
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水环境变化分析_第2页
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水环境变化分析_第3页
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水环境变化分析_第4页
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水环境变化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水环境变化分析    陈明康李耕潘玉洲李忠红任传麒申旭东摘 要:2019年6月至9月于营口对4个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池水环境理化因子和微生物环境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养殖水体中水温、ph值、do在实验周期内的波动较小,cod随着实验的进行持续升高。水体中氮、磷营养盐含量均在较低的浓度范围内波动。no2-和no3-变化趋势高度一致。no3-是din的主要存在形式,平均占比达60.8%。水体中po43-的含量变化范围为0.0050.180 mg/l。养殖水体chl-a的变化范围是37185 g/l,整体呈现先升高后下降

2、的变化趋势,峰值出现在8月下旬。水体中弧菌占总异养菌比例均在6%以下。关键词: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工厂化养殖;水环境变化南美白对虾,学名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水域,于1988年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引入国内。由于其耐低盐、耐高温、对饲料蛋白质需求低、生长迅速等特点,特别受养殖户青睐,是我国目前对虾养殖规模最大的品种1-2。目前,其养殖模式主要有土池粗养、工厂化集约养殖、高位池养殖和大棚养殖等3。工厂化养殖模式是采用现代养殖技术,通过控制各项水质指标来保持养殖环境的稳定,进而达到低风险、高产出的目的。由于该模式单体水体小

3、,易于操作,受外界气候环境影响小,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由于工厂化养殖是一种半封闭状态的小的生态系统,养殖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残饵粪便等有机质产生,特别是在养殖的中后期。水泥池水体小,水环境变化快,其自我调节能力又差,所以水质调控是工厂化养殖过程中的关键。本研究对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的各项水环境因子进行了测定与分析,旨在为人工调控工厂化养殖水环境提供技术支撑。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实验地点位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营口增殖实验站望海基地,实验用池为工厂化养殖车间中随机选择的4个养殖池,编号分别为1#、2#、3#、4#,水泥池规格为6.0 m×4.0 m×1.3 m,棚

4、顶为透明塑料板。实验用虾苗为本实验基地标粗虾苗,规格为1.31.4 cm/尾,每池投放虾苗8 000尾。虾苗投放时间为2019年6月5日。1.2 日常管理养殖用水为近岸天然海水,经过沉淀过滤后使用,虾池水深1.0 m,盐度2930。池底四周铺设有微孔曝气管,不间断充气。池底铺设有排污管道,每天可通过换水吸出池底的残饵及粪便。前期每天换水10%,之后逐渐增加换水量,后期每天换水量为40%50%。前期每日投喂饲料8次,后期减少为每日4次,饲料日投喂量约为体质量的3%5%,及时观察对虾摄食情况,并对投喂量做出适当调整。定期投放碳源(活力碳),养殖过程中使用复合益生菌制剂(利菌多)进行水质调节。以上产

5、品均购自广州利洋水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3 水环境因子的测定定期对实验池水环境因子进行测定,测定时间为2019年6月20日、7月10日、7月30日、8月19日、9月10日、9月30日的上午10:00。测定项目主要包括温度、ph值、化学需氧量(cod)、溶解氧(do)、营养盐(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磷酸盐)、叶绿素a(chl-a)及弧菌占总异养菌比例。温度、ph值、溶解氧现场使用ysi proplus手持式多参数水质分析仪进行测定,化学需氧量、营养盐和叶绿素a使用采水器采集实验池四角及中间5个位置的次表层水,混匀后带回实验室按照国家标准hj 828-2017和gb 17378-2007规定的

6、方法进行测定。弧菌数和总异养菌数用平板培养计数法进行计数后(弧菌采用tcbs固体培养基,总异养菌采用2216e固体培养基),计算弧菌占总异养菌比例。1.4 数据处理用excel和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将水环境因子的变化情况用折线图表示,并对部分水环境因子采用t检验表示其是否有显著性。2 结果与分析2.1 对虾产量2019年10月1日四个实验池养殖周期结束,四个实验池共收获对虾645.50 kg,平均单产为6.72 kg/m2(表1)。饲料系数为1.20。2.2 水温图1为各实验池实验期间的水温变化情况。可以看出,整个实验过程中4个养殖池水温变化范围为26.231.8 ,呈现先升高

7、再降低的趋势,在8月下旬达到峰值。2.3 ph值4个实验池水体的ph值变化如图2所示,其在实验周期内的变化范围是7.28.9,前期呈上升趋势,到7月30日达到最高,之后总体呈下降趋势。这是由于工厂化养殖前期,在温度、光照、营养盐等条件适宜时,藻类大量繁殖,使ph值升高。而在养殖后期,由于投饲量和虾的代谢量的增大,水中有机物含量升高,导致ph值下降。2.4 化学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是水体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是一个重要有机物含量参数,如图3所示,实验池水体的化学需氧量变化范围为1.596.38 mg/l,4个实验池的变化趋势相似且无显著差异(p >0.05),在整个实验周期内持续升高。

8、2.5 溶解氧如图4所示,实验池水体的溶解氧变化范围为5.897.34 mg/l,4个实验池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由于是24 h不间断充气,养殖池水体中溶解氧含量基本稳定,养殖前期溶解氧稍高于养殖后期,可能是由于养殖后期投饵量和虾的代谢量的增大,水中有机物含量升高,导致耗氧量升高。2.6 营养盐图5至图8为各实验池水体中氨氮(nh4+)、亚硝酸盐(no2-)、硝酸盐(no3-)和活性磷酸盐(po43-)在实验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nh4+、no2-、no3-、po43-的含量都在较低的浓度范围内波动。如图5所示,nh4+的含量变化范围是0.0060.076 mg/l,在养殖中期,3#池nh

9、4+的含量显著高于1#、2#、4#池(p0.05)。2.7 叶绿素a在整个实验过程中,4个实验池水体的水色变化基本保持一致,养殖初期呈现黄绿色,之后颜色逐渐加深变为绿色,随着实验的进行,4个实验池的水体颜色均变为深褐色,直到实验结束。如图9所示,养殖周期内,养殖水体chl-a的变化范围是37185 g/l,整体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峰值出现在8月19日,之后由于水温降低,换水量加大而明显下降。2.8 弧菌占比弧菌是在进海口、浅海区域内最常见的细菌之一,是一种条件致病菌,该病菌对于对虾生长繁殖危害非常严重4,因此对虾弧菌病的防控就尤为重要。通过细菌培养计数,得到弧菌占总异养菌的比例如图10

10、所示,弧菌占比变化范围为0%5.7%,除8月19日3#池弧菌占比达到5.7%外,其余都低于3%,在8月19日监测后,通过大量换水,投放优肽(购于广州利洋水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成分为蛭弧菌),使弧菌占总异养菌的比例进一步降低。3 讨论在对虾养殖中,水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对虾的生长发育,如果水环境中的某些指标超出了对虾的耐受范围,轻者不能正常生长发育,重则可能导致对虾的大量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工厂化养殖是一个半封闭的生态系统,人为的调控水环境因子就显得尤为重要。水温是诸多水环境因子中最为重要的因子之一,它不仅能直接影响对虾的代谢、生长和存活等,而且还能通过影响溶解氧等其它水环境因子以及

11、物质与能量循环间接地影响对虾的生长存活。王吉桥等指出,南美白对虾的适应水温为1340 ,最适水温为2330 5。本研究中,水温在8月下旬以后下降较快,但尚在对虾的最适水温范围内,而进入10月份以后营口地区水温下降更为明显,对虾生长缓慢,可通过物理方法对池水进行升温处理,但这也将增加养殖成本。郑振华等研究发现,凡纳滨对虾在ph值不同幅度(4.09.4)的周期性的刺激下,其生长受到明显影响6,而南美白对虾在ph值 7.38.6的弱碱性水中生活较好7,本研究中,ph值的变化范围为7.28.9,基本处于最佳ph值范围内。尽管工厂化养殖水环境的ph值在短时间内可以通过换水、充气、酸碱中和等方式进行调节,

12、但是难以长时间地控制其变化趋势和幅度8。有研究表明,低溶解氧会使凡纳滨对虾生长受到抑制,死亡率升高;而超饱和溶解氧则能够促进对虾的饵料转化效率,保证其存活率9。而且不同的养殖阶段,南美白对虾对水体溶解氧的需求不同,具体是随着对虾个体增大,耗氧量增加而耗氧率降低10。但在工厂化养殖过程中,由于养殖水体是24 h不间断充气,使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一直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受天气影响较小,是可以完全受人为控制的。氨氮是对虾养殖水环境中主要的污染物。养殖水体中的氨氮会发生硝化作用消耗水中溶解氧11。而且氨氮对对虾具有很强的毒性,是虾病的重要诱发因子。熊大林等的研究表明,急性氨氮胁迫对凡纳滨对虾肠道免疫功

13、能相关指标影响显著,对其肠道免疫防御系统有明显的损伤作用12。hargreaves的研究表明13,生物絮团对氨氮的转化速率要高于硝化作用速率,而生物絮团中转化氨氮的主要成员就是异养细菌。因此,可通过向水体中补充碳源和益生菌,形成以异养菌为主的养殖系统,进而降低氨氮含量14。本研究中,正是定期补充碳源和益生菌,使4个实验池水体的氨氮含量一直處于较低水平。亚硝酸盐同氨氮一样是养殖水体中主要的监控污染指标,特别是夏季高温时,养殖水体中容易积累较高浓度的亚硝酸盐。有研究表明,在海水ph值8.15、水温27、盐度20.0的条件下,亚硝酸盐对南美白对虾的安全浓度为5.551 mg/l15。硝酸盐是din的

14、主要存在形式,本研究中,硝酸盐占din的平均比率达60.8%。通常认为,硝酸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水产动物无毒害,渔业水质标准等国标也未对其进行限制。但较高浓度硝酸盐(>150 mg/l)能对南美白对虾的生长不利,高浓度硝酸盐(>600 mg/l)则能引起南美白对虾死亡16。工厂化养殖中,硝酸盐将随养殖时间增加而积累,浓度逐渐增大。因此高浓度硝酸盐对南美白对虾的毒害作用也不容忽视,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控。亚硝酸态氮是氨态氮和硝酸态氮之间的一种中间氧化状态,它可以作为氨态氮的氧化和硝酸态氮的还原的一种中间过渡形态,在自然条件下,这两种过程受微生物的作用而活化11,若中间任一过程不能顺利

15、进行,都有可能增加亚硝酸盐的积累。在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微藻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可通过自身进行光合作用不断向水体中输送养分和有机物,特别是养殖初期,微藻是对虾重要的开口饵料;同时通过光合作用提高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还能加速养殖水体中还原性有害物质的氧化过程,起到净化水环境的作用。另外,微藻对养殖水体水色、透明度也有着重要的影响17。例如本研究中,养殖初期实验池水色呈黄绿色后变为绿色,水体中可能以绿藻为主,而后期养殖水体水色变为褐色,是由于硅藻大量繁殖成为了优势藻类。但是藻类也是一把双刃剑,好的藻类有利于养殖的顺利进行,而有害藻类则可能导致养殖的失败,因此,在工厂化养殖中,应随时监控养殖水体的水

16、色变化。异养菌是养殖水体中的分解者,对于同化无机离子、调控水质起到重要作用18。而大部分弧菌都被认为是水产养殖中的致病菌,当水环境恶化、对虾免疫力降低时,容易发生弧菌感染,从而引起对虾烂尾病、红体病等细菌性疾病19-20。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异养菌在养殖环境中扮演着有益菌或致病菌等不同角色21。当有益菌大量繁殖成为优势菌群时,致病菌的生长繁殖就会受到抑制。本研究中,在整个实验周期里,定期使用益生菌制剂,很好地控制了弧菌的生长繁殖,在整个养殖周期中,弧菌占总异养菌比例都在6%以下。总之,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的水环境,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半封闭的简单的生态系统,其物质和能量循环渠道较少,但是通过正确及时的

17、人为调控,控制水环境中理化因子和微生物的相对稳定,打造适合对虾生长的水环境,可以达到低风险、高产出的目的。参考文献:1 张伟权.世界重要养殖品种:南美白对虾生物学简介j.海洋科学,1990,14(3):69-72.2 梁萌青,王士稳,王家林,等.海水养殖与低盐养殖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酶活及rna/dna比值的差异j.渔业科学进展,2008,29(4): 69-73.3 罗强.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系统中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9.4 周英.对虾弧菌病的分类与防治j.热带农业工程,2020,44(2):109-112.5 王吉桥.南美白对虾生物学研究与养殖m.北京:海洋出

18、版社,2003:10.6 郑振华,董双林,田相利.ph不同处理时间的周期性变动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的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8(01):45-51.7 李法君.南美白对虾生物学特性概述j.生物学教学,2017,42(9):56.8 刘娇,曲克明,刘海英,等.对虾工厂化养殖水环境基本特征研究j.海洋水产研究,2008,29(6):1-8.9 段妍,张秀梅,张志新.溶解氧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3(2):8-24.10 蒋天宝.常见理化因子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存活的影响研究概况j.当代水产,2015(9):92-95.1

19、1 雷衍之.养殖水环境化学(水产养殖专业用)m.北京:农业出版社,2004:121.12 熊大林,段亚飞,王芸,等.氨氮胁迫对凡纳滨对虾肠道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j.海洋渔业,2020,42(1):53-60.13 hargreaves j a.photosynthetic suspended-growth systems in aquaculture j.aquacultural engineering,2006,34(3): 344-363.14 罗亮,李卓佳,张家松,等.对虾精养池塘碳、氮和异养细菌含量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j.南方水产科学,2011,7(5) :24-29.15 孙国铭,汤建

20、华,仲霞铭.氨氮和亚硝酸氮对南美白对虾的毒性研究j.水产养殖,2002(1):22-24.16 彭自然,臧维玲,高杨,等.氨和亚硝酸盐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的毒性影响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04,13(3):274-278.17 王骅.微藻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j.吉林农业,2019(20):72.18 盛建海.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水体中生物絮团菌群结构及功能分析d.浙江海洋大学,2018.19 黄雪敏,梁华芳,薛明,等.凡纳滨对虾烂尾病病原的分离鉴定及药敏分析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9,39(4):42-48.20 翟秀梅,王斌,毛连菊,等.副溶血弧菌对南美

21、白对虾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07,16(2):162-168.21 杜秀萍,杨章武,张哲,等.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水环境分析j.渔业研究,2020,42(3):261-267.analysis of water environment variations for industrialized penaeus vannamei culture systemchen mingkang,li geng,pan yuzhou,li zhonghong,ren chuanqi,shen xudong(yingkou enhancement and experiment station,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yingkou 115004,china)abstract:the features of water environment variations were analyzed in 4 industrialized penaeus vannamei culture pond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luctuation of tem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