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00使用说明书_第1页
D100使用说明书_第2页
D100使用说明书_第3页
D100使用说明书_第4页
D100使用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一、 认识您的读写器31.1前视图31.2后视图31.3俯视图3二、 读写器的操作和设置42.1初次使用42.1.1 第一步:连接数据线42.1.2 第二步:用演示软件操作读写器52.2射频参数设置72.2.1设置射频输出功率72.3 盘存ISO-18000-6C标签72.3.1缓存模式和实时模式72.4存取 ISO-18000-6C标签122.4.1读标签操作122.4.2写标签操作132.4.3锁定标签操作142.4.4灭活标签操作142.4.5选定操作的标签15三、 开发自己的RFID应用程序16四、 安装驱动17一、 认识您的读写器1.1前视图1.2后视图1.3俯视图二、 读写器的

2、操作和设置2.1初次使用2.1.1 第一步:连接数据线通过USB数据线与电脑连接,如图:此时,需要将配置开关切换到如下图所示位置:也可以通过串口与电脑相连,如图:此时,需要将配置开关切换到如下图所示位置:连接好读写器的同时,将听到“滴”的一声鸣响,同时指示灯亮。表示上电过程正常,读写器自检通过。注:读写器首次与PC连接会自动安装驱动。如过驱动安装失败,可以到我司网站下载驱动并手动安装。(安装方法详见:第15页“安装驱动”)2.1.2 第二步:用演示软件操作读写器启动随机附带的演示软件。此软件不需要安装,直接将 UHFDemo.exe , reader.dll, customControl.dl

3、l 三个文件拷贝至同一个文件夹,并双击可执行文件 UHFDemo.exe 即可。软件启动后界面如图所示:选择对应的串口号(查看串口号:我的电脑-管理-设备管理器-端口-USB Serial Port),然后单击“连接读写器”按钮,若串口没有被占用,在下方的操作记录栏里会显示如下信息:单击读取版本号按钮,界面将显示相应的信息,如下图所示:此时,读写器与电脑的连接已成功完成。2.2射频参数设置成功连接读写器后,我们需要设置最基本的射频参数,输出功率。射频参数的设置在读写器设置->射频参数页中设置,如下图所示:2.2.1设置射频输出功率射频输出功率是指天线端口输出的射频信号强度。单位是dBm。

4、输出功率的范围是18dBm 26dBm。这个值设置完成后,会自动保存在机器内部,机器断电后不丢失。默认的射频输出功率为26dBm。2.3 盘存ISO-18000-6C标签正确连接读写器,设置好射频参数后,就可以进行读写标签的操作了。盘存标签,也就是识别标签的EPC号码,这是UHF RFID读写器的核心功能,它的性能高低直接决定了读写器的优劣。2.3.1缓存模式和实时模式盘存标签时,有多种模式可供选择。最常用的模式是实时模式,即读到标签的EPC号后,立即上传。用户可以第一时间获取标签的EPC号码。另一种是缓存模式,即读到标签的EPC号后,先放在读写器的缓存中,最后在需要的时候将多个EPC数据一起

5、上传。这两种模式各有特点,实时模式的优势是多标签识别性能好,响应迅速,用户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标签的数据,没有延时。并且RSSI (标签信号强度指示),频点参数(读到标签时的载波频率)也是实时变化的。会产生大量的数据。缓存模式的优势是通讯的数据量小,因为汇总上传的数据是经过过滤的没有重复的数据。但是识别大量标签时,每次都需要逐一比对标签信息以过滤重复数据,将会消耗一些时间,因此识别大量标签时效率会比实时模式稍低一些。另外,在提取缓存中的标签数据时,是不能进行读写标签操作的,这一点用户要注意。用户可根据实际的应用环境选择合适的盘存标签方法。在随机附带的演示软件中,通过以下界面选择盘存标签的方式:我

6、们先来用实时模式盘存标签。单击盘存标签(实时模式)选择页,将软件界面切换到实时模式。接下来,单击读标签EPC号按钮,我们可以看到,标签的EPC数据立即上传,实时更新。如果不单击停止盘存,读写器将不停的盘存标签,如下图:1.单标签:2.多标签:数据显示的含义如下:已盘存标签的总数自单击开始盘存按钮以来一共盘存到了多少张不同的标签。命令识别速度识别标签的速度,单位是个/秒。累计返回数据一条标签EPC记录为一条数据,这里实时统计总共返回多少条数据,其中包含重复读到同一张标签的数据。命令执行时间每条盘存命令消耗的时间。单位是毫秒。累计运行时间自单击开始盘存按钮以来总共消耗的时间。单位是毫秒。标签号列表

7、(不重复)列表框中字段的含义如下:序号数据的序号。标签的EPC号码。标签的协议控制字。识别次数标签被识别的次数。RSSI最后一次标签被识别时的信号强度。载波频率最后一次标签被识别时的载波频率。接下来我们来用缓存模式盘存标签。单击盘存标签(缓存模式)选择页,将软件界面切换到缓存模式。和实时模式一样单击开始盘存按钮。如下图所示:1.单标签:2.多标签:我们发现,数据显示读到了标签,然后标签列表中并无标签的数据显示。要想获得标签的数据,此时需要单击停止盘存按钮。然后单击读取缓存按钮,这时保存在读写器缓存内的标签数据将会被上传,如下图所示:1.单标签:2.多标签:缓存操作的其他三个按钮的功能十分简单明

8、了,描述如下:读取并清空缓存:将数据从缓存中读出后立即清空缓存中的数据。此时再次读取缓存时缓存为空。查询缓存中的标签数量: 有时候仅仅只需知道缓存中有多少张标签的数据,而无需上传所有的内容,单击此按钮即可在操作记录栏中显示标签数量。清空缓存:将缓存清空,并且将软件界面刷新。通过以上操作,用户可以清晰明了的了解这两中盘存标签方法的差异。2.4存取 ISO-18000-6C标签 单击“存取标签“选择框进入存取标签的界面,如下图:下面将逐一介绍如何进行标签的存取操作。2.4.1读标签操作读标签的参数在下图所示的界面中输入:读标签需要输入三个参数:要读取的标签区域,起始地址和数据长度。注意,这里的起始

9、地址和数据长度的单位都是WORD,也就是16 bit 的双字节。参数设置完成后单击读标签按钮。需要注意的是,输入的参数要符合标签的规格,否则将会出现错误提示。操作成功完成后,会出现下图所示的反馈:上图表示成功读取了一张标签的信息。操作了多少张标签,就会有多少条数据显示在上图所示的列表中。2.4.2写标签操作写标签操作的界面和读操作在同一区域,所不同的是,写操作还需提供访问密码和写入数据这些信息。操作成功后,会出现下图所示的反馈:与读标签不同的是,上图的数据列中并没有内容。用户可以再次读取标签的同一区域,验证数据是否正确写入,如下图:注意,一次性最大写入长度是32个Word(64 bytes,5

10、12bits)。2.4.3锁定标签操作锁定标签的操作界面如下图所示:锁定标签必须提供访问密码才能进行。操作成功后,将返回如下信息:2.4.4灭活标签操作灭活标签的操作界面如下图所示:灭活标签必须提供销毁密码,并且销毁密码不能为00 00 00 00, 因此要销毁一张标签,首先要通过写标签命令,修改密码区的内容。灭活标签成功后,返回如下信息:2.4.5选定操作的标签在很多时候,我们希望无论射频区域内有多少张标签,只针对一张已知EPC号的标签来进行存取操作,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选定操作的标签功能(EPC匹配功能)。在随机附带的演示软件中,我们可以这样操作:首先用缓存模式来盘存标签,得到所有的EPC

11、号。然后再读取缓存。然后再转到存取标签的界面中,选择要匹配的EPC号。如下图:选择完成后,单击选定标签,成功操作后如下图所示:我们看到左侧的“已选定标签“复选框已经打上了勾,并且选定的EPC号出现在了左侧的文字框中。接下来,所有的存取标签操作都只会针对具有此EPC号的标签来操作了。如果要取消EPC的匹配,方法很简单,只需将已选定标签复选框取消勾选即可。如下图:3、 开发自己的RFID应用程序用户可以通过演示程序来操作读写器的绝大部分功能,但是在实际的应用环境中,有必要开发用户自己的程序。随机附带的文档:UHF_RFID串行接口通讯协议_V2.35.pdf提供了操作读写器的完整接口。这个接口是基

12、于串行通讯的,所以无论用户的物理接口是RS 232 还是 TCP/IP,读写器都遵循这个接口的定义。演示程序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串口的传输记录,用户结合通讯协议文档和演示程序操作过程中实际的串口数据来对比,可以迅速掌握通讯协议的内容。勾选右下角的打开串口监控复选框后,所有的上行下行串口数据都会被记录,如下图所示(打开串口监控后,软件的响应速度会变慢,因此平常应关闭串口监控。):紫蓝色信息为PC发送给读写器的数据,红色信息为读写器返回给PC的数据。其中的手工发送数据功能,可供用户调试串口命令使用,它具有自动计算校验和的功能。另外,随机附送的文档中还包括了这个演示程序的完整源代码(基于.Net平台的C#语言开发),供用户参考,从而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开发出基于此读写器的应用程序。用户在开发过程中,可参考文档“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