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练习一_语文与生活》教学设计_第1页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练习一_语文与生活》教学设计_第2页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练习一_语文与生活》教学设计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练习一 * 语文与生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朗读小诗,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2、学会处处留心观察自然,并能展开想象,说说“风”在哪儿,续写诗歌。 3、积累背诵带“风”的诗句。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处处留心观察自然,积累背诵古诗。读写说训练点:1、多种形式诵读诗句。2、模仿,续写诗歌。3、留心观察自然,并能展开想象,说说“风”在哪儿。教学过程:一. 复习古诗,导入新课。出示: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诗意:风,能使晚秋的树叶凋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花朵。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又能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二. 教学语文与生活。多种形式读诗句。(1)要求

2、学生自读,了解诗歌所写的内容。这两节诗都是写“风”的(2)引导学生从诗歌的前两部分寻找相同处和不同处。指出诗歌复沓的规律。都是以 “风儿在哪里?你不知道,我不知道。 ”提出疑问,以“风儿已从那里走过”收尾。(3)分析“树稍轻轻地摆动,”“湖面泛起了碧波,”这两句话,使学生明白词语使用要准确。模仿,续写诗歌。(1)关注小诗末尾的省略号(2)提问:续写诗歌时,只需改变哪里?根据规律只改变每节诗的第四句。(3)引导学生观察诗歌旁边的插图,并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展开充分、合理的想象,找出“风”在哪儿。(4)学生自由续写。(5)同桌相互交流,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积累带“风”的诗句。(1)在我们学过的古诗

3、中,带有“风”字的诗句,你知道多少?将全班分成两组,比比哪一组背得多。(2)积累,诵读1.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 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卢纶:塞下曲) 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 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7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村居)8.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 咏柳)9.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 10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苏轼:水调歌头 ? 明月几时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