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料参数检验及成分鉴定_第1页
面料参数检验及成分鉴定_第2页
面料参数检验及成分鉴定_第3页
面料参数检验及成分鉴定_第4页
面料参数检验及成分鉴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报告面料参数测定及成分鉴别指导老师:丁雪梅副教授姓名:韩燕娜 2090990 侯淑霞 2090999 刘羽 2090991 学院:服装艺术设计学院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班级:服硕 093 班目录目录 i 摘要:根据实验题目,确定实验方案,对已有面料进行相关参数的测定,并对实验对象进行面料成分的鉴别。 1 关键词:织物、纱线、机织物、针织物、密度、实验结果、实验分析 1 1. 实验方案 1 1.1. 实验前准备 1 1.2. 实验目的 1 1.3. 实验原理 1 1.4. 实验参数 1 1.5. 实验路线图 2 2. 面料参数 2 2.1. 织物的密度测定 2 2.1.1. 织物密度测定 2

2、2.1.2. 实验结果及结果分析 4 2.2 织物内纱线细度测定 5 2.2.1. 纱线细度的测定 5 2.2.2. 实验结果及结果分析 7 2.3 面料厚度测定 8 2.3.1. 厚度测定 8 2.3.2. 实验结果及结果分析 9 2.4. 织物组织的测定 9 2.4.1. 织物组织测定 10 2.4.2 实验结果及结果分析 10 2.4. 织物单位面积克重测定 12 2.5.1. 单位面积克重测定 12 2.5.2. 实验结果及结果分析 13 3. 面料成分鉴别 13 3.1 实验方法 13 3.2. 实验结果记录 16 3.2.1. 燃烧法实验结果记录及结果分析 16 3.2.2. 溶剂

3、法实验结果记录及结果分析 17 3.3. 面料成分鉴别结果分析 19 小结: 20 参考文献 20 摘要:根据实验题目,确定实验方案,对已有面料进行相关参数的测定,并对实验对象进行面料成分的鉴别。关键词:织物、纱线、机织物、针织物、密度、实验结果、实验分析1. 实验方案1.1. 实验前准备首先根据实验,确定大概实验方向,并对课题相关文献及资料进行查阅,了解实验的相关方法以及对相关实验方法进行比较,确定最适合我们目前实验条件的实验方法。1.2. 实验目的通过设计的实验方法,测试出面料的成分构成及面料的主要参数。对面料的成分及面料厚度、重量、织物组织等参数的测定方法有深入了解。熟悉实验方案的设计思

4、路及实验方法。为今后的课题实验设计打下基础。1.3. 实验原理对于面料的鉴别方法主要涉及到手感目测法、燃烧法、显微镜观察法、化学溶解法、药品着色法、系统分析鉴别法。面料参数主要包括织物密度、织物内纱线细度、厚度、织物组织、单位面积重量。根据实验室基本条件及实验材料最省原则,实验先进性面料参数的测定。然后进行面料成分测定。1.4. 实验参数对已有的 10 块面料进行相关参数的测定及成分的分析。需要测定的面料参数有织物的厚度、密度、纱线的细度、组织结构、单位面积克重。1.5. 实验路线图图 1. 实验技术路线图2. 面料参数2.1. 织物的密度测定织物密度是一项反映织物紧密程度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影

5、响织物的服用性能。对织物密度的测试,就是把握织物的结构性能。织物经向或纬向密度是指沿织物经向或纬向单位长度内经纱或纬纱排列的根数。以 10cm内纱线根数表示。织物密度用于比较纱线特(支)数相同的织物的紧密程度。织物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织物的手感、风格、厚度、强力、通透性、保暖性和耐磨性等。2.1.1. 织物密度测定(1)实验仪器:移动式织物密度镜(图2)(2)实验取样:试样平整无折痕、无明显纬斜,但应在经、纬向均不少于5个不同的部位进行测定,部位的选择应尽可能有代表性。(3)实验方法和步骤:由于该 10试样中,有 8 种机织物和 2 种针织物,故应分机织物和针织物两种测量方法(4)机织物密度测

6、定图2 移动式织物密度镜直接计数,将密度镜平放在织物上,使刻度线沿经向或纬向,转动手柄计数,测量 5cm的数目。测定时,密度镜应放在织物中部(距头、尾端不少于5cm ),纬密在经向不同的5 个位置检验,经密在全幅同一纬向不同的5 个位置检验。点数经纬纱根数,要精确到0.5 根。点数起点以在2 根纱线空隙中间为佳。如点到纱线中部止,则最后一根计0.5 根,凡不足 0.25 根的不计。(5)针织物密度测定当原料和纱线特数一定时,针织物的稀密程度可用密度来表示。密度直接反应针织物内单位长度或单位面积内的线圈数,常用的有横向密度、纵向密度和总密度。由于针织物在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变形,故在测量密度前,应

7、先让针织物所产生的变形得到充分恢复,消除内应力,达到全松弛平衡状态,再进行测量。横向密度是沿线圈横列方向以5cm内的线圈纵行数表示。纵向密度是沿线圈纵行方向以5cm内的线圈横列数表示。总密度是 5cm 5cm内的线圈数,它等于横密与纵密的乘积。将密度镜平放在织物上,使刻度线沿线圈横列方向或线圈纵行方向,转动手柄计数,测量 5cm的数目。测定时,密度镜应放在织物中部(距横向头、尾端不少于 5cm ),横向密度在同一纵向不同的5 个位置检验,纵向密度在同一横向不同的5 个位置检验。每处测定距离10cm 。点数横纵向线圈数,要精确到0.5 根。点数起点以在2 根线圈空隙中间为佳。如点到线圈中部止,则

8、最后一根计0.5 根,凡不足 0.25 根的不计。2.1.2. 实验结果及结果分析(1)经向密度结果及结果分析次数试样经向1 2 3 4 5 平均值经向密度 ( 根/10cm) 方差1 174 186 178 181 185 181 362 24.7 2 117 118 118 117 117.5 117.5 235 0.25 3 60 58.5 60.5 59.5 59.5 59.5 119 0.55 4 140.5 1415 143 142 142.5 142.5 285 0.92 5 109 110 109 110 111 110 220 0.70 6 212 215 217 212 2

9、14 214 428 4.5 7 59 59.5 59 60.5 58.5 59.25 118.5 0.57 8 74 74.5 75 76 75 75 150 0.55 9 71.5 71 70 69 70 70.3 70.5 0.95 10 57 57.5 59 61 59 58.7 59 2.45 表 1. 经向密度表结果分析:根据密度数据得出,6 号面料的密度最大, 1号面料次之, 4 号、2 号 5 号面料的比较小, 3 号、7 号、8 号面料的更次之, 9 号、10 号面料的密度最小。根据方差数据得出, 2 号、3 号、7 号、8 号面料的经向密度分布比较均匀,4号、9 号面料次之

10、, 6 号、10 号面料较不均匀, 1 号面料的经向密度最不均匀。(2)纬向密度结果及结果分析次数试样纬向1 2 3 4 5 平均值纬向密度(根/10cm) 方差1 76 75.5 76 78 74 60 120 2.05 2 199 202 201 200 198 200 400 2.50 3 26 27.5 28.5 26.5 25 26.5 53 1.82 4 68 68.5 67.5 69 68.5 68.25 136.5 0.32 5 103 104.5 103.5 103.5 105 104 208 0.67 6 169 176 180 178 177 176 252 17.5 7

11、 32 35 35 34 33 34 68 1.70 8 68 66 65.5 64 65 65.5 131 2.20 9 72.5 73.5 73.5 73.5 72.5 73 73 0.30 10 83 81 81 81.5 81.5 81.5 81.5 0.67 表 2. 纬向密度表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得出,2 号面料的纬向密度最大, 6 号、5 号次之,其次是 4 号、8 号、1 号面料, 10 号、9 号、7 号面料的纬向密度相对较小,3 号面料的纬向密度最小。根据方差数据得出, 9 号、4 号面料纬向密度均匀度最好,5 号、10 号面料次之,其次是 7 号、3 号面料, 1 号、

12、2 号面料的纬向密度较不均匀,6 号面料的纬向密度最不均匀。2.2 织物内纱线细度测定细度是纱线最重要的指标。纱线的细度不同,纺纱时所选用的原料、风格不同,纱线的用途及纺织品的物理机械性能、手感、风格等也就不同。纱线的细度有两种表示方法,即直接指标和间接指标。纱线细度的主要直径指标是直径。纱线的直径是设计织物的重要依据。在机织和针织工艺参数的选择中,都离不开纱线的直径。在实际生产中,有时为了得知纱线的直径,则需根据纱线细度的间接指标进行换算。纱线直径离散系数能直观地表明纱线粗细的变异情况,与织物外观质量有密切关系。2.2.1. 纱线细度的测定(1)实验设备:实验仪器为备有目镜和物镜测微尺的10

13、10 倍的生物显微镜(图 3)、jna型精密扭力天平(称量50 毫克,分度值 0.1 毫克)、载玻片、胶带纸等物品。(2)实验取样:未知成分的10 种面料(3)实验条件:实验前将试样在上述标准大气条件下放置24h。本实验采用快速实验,故选择普通大气条件下进行,实验地点的温湿度稳定。图 3 生物显微镜(4)实验方法和步骤:1. 样片制备:在均匀一致的张力下,将纱线平行地缠绕在载玻片上,使纱线间距约 1mm ,并用胶带纸吧纱线的头尾粘在载玻片的边缘。2. 在 1010 倍显微镜的目镜和载物台上分别放置目镜测微尺和物镜测微尺,并按显微镜操作步骤调清视野,然后确定目镜测微尺刻度每一格所代表的实际微米数

14、(经测量计算为0.01mm ),而后取下物镜测微尺。3. 将样片装到载物台上,移动样片,测量纱线实体的直径(不包括毛羽)在目镜测微尺上的刻度数,并作记录,每次观察纱线头尾的直径,每个试样测5 次。4重复以上操作步骤,依次对试样1、2、3、4、5、6、7 的纬纱和试样 8 进行测试。5. 由于试样 7、9 和试样 10纱线蓬松的特点,故采用线密度作为衡量细度的指标:用丁字尺量取50cm长的纱线,在扭力天平上称重。每种试样的经纬各测5次,将数据记录在表4 中。实验结果和实验分析:将观察到的的数据填入下表3 中,通过下面计算公式求得纱线的直径(其中k=0.01mm )。具体实验结果计算如下:纱线直径

15、的平均值平均值=x/n=(n ) k/n 式中 x纱线直径, mm ;n测量次数;n纱线在目镜测微尺上的刻度数;k目镜测微尺每小格的大小,mm 。2.2.2. 实验结果及结果分析次数试样1 2 3 4 5 平均值纱线直径头尾头尾头尾头尾头尾1 经11 13 10 13 15 14 15 13 12 14 13 0.13 纬12 16 15 13 10 15 16 14 13 15 13.9 0.139 2 经18 17 21 21 23 22 17 19 17 19 19.4 0.194 纬23 22 21 21 22 25 27 23 26 25 23.5 0.235 3 经11 13 14

16、 13 14 14 15 14 13 12 13.3 0.133 纬16 12 18 17 14 16 14 17 14 15 15.3 0.153 4 经13 16 15 15 14 13 12 13 12 14 13.7 0.137 纬16 17 13 14 15 13 13 13 12 13 13.9 0.139 5 经33 26 29 31 25 23 28 24 23 27 26.9 0.269 纬33 32 22 14 35 31 17 23 18 20 13 0.13 6 经9 10 11 10 9 9 9 7 9 11 13.9 0.139 纬15 14 11 10 12 11

17、 13 11 13 12 19.4 0.194 7 经- - - - - - - - - - - - 纬25 27 25 30 36 35 35 30 27 31 30.1 0.301 8 经15 15 16 15 19 19 14 15 19 14 16.1 0.161 纬17 18 15 14 16 16 19 20 19 20 17.4 0.174 9 经- - - - - - - - - - - - 纬- - - - - - - - - - - - 10 经(氨纶丝)14 15 14 13 14 16 14 12 13 15 14.0 0.140 纬(氨纶丝)13 15 14 15 1

18、4 14 16 14 12 14 141 0.141 表 3 纱线直径次数试样1 2 3 4 5 平均值 (mg) 线密度7 经4.7 4.7 4.9 6.3 6.4 5.4 10.8 9 经9.3 7.8 8.6 7.9 7.9 8.3 1.67 纬7.2 8.6 7.8 8.3 7.6 7.9 1.58 10 经0.9 0.8 1.3 1.0 1.5 1.1 2.2 纬0.7 1.2 0.9 1.0 1.2 1.0 2.0 表 4 纱线直径用 spss 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观察纱线直径及线密度的分布均匀程度。方差结果如表 5 所示。试样1 2 3 4 5 经纬经纬经纬经纬经纬方差2.66

19、3.65 4.93 4.50 1.34 3.34 1.79 2.54 11.43 57.61 试样6 7 8 9 10 经纬经纬经纬经纬经纬方差1.38 2.40 0.76 17.21 4.32 4.49 0.42 0.31 1.33/0.08 1.21/0.05 表 5 方差结果分析表通过方差数值可以看出试样1、2、3、4、5、6、7 的纬纱和试样 8 的直径分布不均匀,其中试样5 纬纱分布差异较大,为膨体纱。试样7 的经纱、试样 9 和10 的线密度较均匀。2.3 面料厚度测定2.3.1. 厚度测定(1)实验设备: yg (b)141d数字式织物厚度仪(图4)(2)实验取样:试验前,试样应

20、在松弛状态下,在标准大气中调湿平衡16h上,合成纤维样品至少平衡2h。试样准备:试样取样时,测定部位离布边的距离应大于150mm ,并按阶梯形均匀排布,各测定点都不在相同的纵向和横向位置上,且应避开影响试验结果的疵点和折皱。(3)实验方法与步骤:1. 打开机后的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换好合适的压脚(逆时针方向旋下调换),本实验选压脚面积 2000mm2 。2. 选择合适的加压砝码本,本实验加压砝码200cn 。3. 设定加压时间:本实验加压时间10s。图 4 数字式织物厚度仪4. 设定实验方式:本实验为单次。5. 调零位:不放试样,按“启动”钮,让压脚下降至试样台,待读书指示灯亮后,按一

21、下“零位”按钮,仪器自动复位。6. 将试样平整地放置在试样台上,按“启动”按钮,读数指示灯亮时读取厚度值。7. 重复以上 6 和 7 程序,将试样按编号顺序测量,每个试样测5 次,要求不同经向不同纬向。2.3.2. 实验结果及结果分析次数试样1 2 3 4 5 平均值( mm )方差1 0.15 0.14 0.16 0.15 0.15 0.000 2 0.48 0.49 0.60 0.49 0.65 0.006 3 0.19 0.25 0.21 0.27 0.26 0.001 4 0.18 0.18 0.18 0.19 0.18 0.000 5 0.21 0.22 0.23 0.23 0.23

22、 0.000 6 0.17 0.16 0.16 0.16 0.15 0.000 7 0.24 0.25 0.24 0.24 0.25 0.000 8 0.21 0.19 0.18 0.20 0.21 0 0.000 9 0.75 0.75 0.74 0.75 0.75 0.000 10 0.38 0.37 0.39 0.38 0.39 0.000 表 6 织物厚度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数据得出,1 号、6 号、8 号面料的厚度较小, 5 号、3号、7 号次之,其次是 10 号面料, 2 号面料, 9号面料的厚度最大。通过织物厚度方差数据得出,10 块试样的厚度均匀度都比较好。2.4. 织物组织的测

23、定织物中纱线的交织规律,是织物设计的重要内容。织物采用不同的加工方式和不同的织物组织,会产生不同的外观征及内在特征。机织物:原组织:平纹组织;斜纹组织;缎纹组织变化组织:平纹变化组织;斜纹变化组织;缎纹变化组织;联合组织:条格组织;绉组织;透孔组织;蜂巢组织;网目组织;凸条组织;复杂组织:二重组织、双层组织、起毛组织、毛巾组织、纱罗组织、大提花组织等。针织物:基本组织:纬平针组织、罗纹组织、双反面组织、经平组织、经缎组织、编链组织变化组织:双罗纹组织、经绒组织该织物组织分析实验只对机织物进行分析2.4.1. 织物组织测定该织物组织分析实验只对机织物进行分析(1)实验设备:照布镜、大头针(2)实

24、验取样:该织物组织简单15cm 15cm(3)实验方法与步骤:该实验只针对机织物,即1 至 8 号织物进行研究。按照编号顺序依次取样,进行织物结构分析实验。不分组拆纱分析法:将织物中一部分纱线依次拆除,以便于看清纱线之间的关系。在拆除( a)图中一系统纱线(约10mm )时,以利于在拆纱过程中比较清楚地看到它与另一系统纱线交织的情况。轻轻地将被拆纱线拨开,先拆出第一根纱线,找出它与另一系统纱线交织的情况,例如它与另一系统第一组纱线位于第三、四、七、八纱线之上;与第二组纱线位于第二、六、七之上;依次类推,从而找出第一根纱线与另一系统纱线交织的规律。第二、三根纱线交织规律,填绘入图中,从而分析出织

25、物结构。2.4.2 实验结果及结果分析1 至 8 号试样的组织结构图如下:1 号面料:一上一下平纹组织2 号面料:三上一下左斜纹3 号面料:斜纹变化组织4 号面料:一上一下平纹组织5 号面料:一上一下平纹组织6 号面料:一上一下平纹组织7 号面料:三上一下右斜纹8 号面料:一上一下平纹组织2.4. 织物单位面积克重测定在机织物中,棉织物单位面积重量通常采用每平方米内无浆干重表示,毛织物通常采用每平方米内的公定重量表示。而对于针织物,织物单位面积重量通常采用每平方米内的干重表示。2.5.1. 单位面积克重测定(1)实验仪器:千分之一天平(如图5)、钢板尺、剪刀、取样器(2)实验取样:十种织物上每

26、种剪取5 块样品,每块约15cm 15cm ,避免在织物边缘部分或折皱区域取样。图 5 千分之一天平(3)实验方法和步骤:1. 机织物平方米克重测定(小试样测定)将织物样品按规定进行预调湿和调湿,依次取编好顺序的样品,并把它们放在适宜裁剪的平面上,用取样器剪取10cm 10cm试样,然后称取试样重量。试样称重精确到 0.001g,注意试样中不能有纱线丢失。2. 针织物平方米克重测定从织物上用取样器剪取10cm 10cm试样 5 块(避免在织物边缘部分或折皱区域取样)。将样品放入烘箱内烘至绝干,烘箱内温度为105110,取出放置干燥器内冷却 30min,然后称取试样干燥重量。试样称重精确到 0.

27、001g,注意试样中不能有纱线丢失。2.5.2. 实验结果及结果分析次数试样1 2 3 4 5 平均值方差单位面积克重1 0.847 0.768 0.957 0.865 0658 0.013 6870 2 2.466 1.984 2.794 1.783 2.893 0.239 23840 3 1.477 1.329 1.683 1.398 1.230 0.029 14230 4 1.093 0.986 1.345 1.087 0.987 00 0.022 11000 5 1.950 2.109 1.897 1.987 2.098 0.009 20080 6 0.721 0.823 0.789

28、0.765 0.877 0.003 7950 7 2.517 2.348 2.734 2.349 2.455 0.025 24810 8 1.282 1.094 1.234 1.309 1.234 0.007 12310 9 1.740 1.569 1.890 1.609 1.768 0.017 17150 10 1.860 1.928 1.894 1.744 2.045 0.012 6870 表 7 单位面积重量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数据得出,1 号、10 号面料的单位面积克重最小,6 号面料次之,其次是4 号、8 号、3 号、9 号、5 号面料, 2 号、7 号面料的单位面积克重最大。根据方差

29、数据得出, 6 号面料的单位面积克重最均匀, 8 号、5 号、10 号、1号、9 号面料次之,其次是4 号、7 号、3 号面料。 2 号面料的单位面积克重最不均匀。3. 面料成分鉴别3.1 实验方法采用燃烧鉴别法、显微镜鉴别法和溶解鉴别法。(1)实验原理燃烧鉴别法实验原理:燃烧鉴别法是一宗简单的鉴别方法。由于每种纤维的化学组成不同,会在燃烧时呈现不同的现象,依此可鉴别织物中的纤维原料。此方法使用于纯纺织物与交织织物的原料鉴别,对混纺织物的鉴别要特别仔细。溶解鉴别法原理:各种纤维在不同的化学溶剂中,其浓度、温度不同时会出现不同的溶解情况,依此可进行未知纤维的鉴别,此方法为溶解鉴别法,适用于各种纤

30、维的定性鉴别。(2)实验仪器:酒精灯、镊子、剪刀、试管、试管夹、生物显微镜、载玻片等(3)实验取样:已编号码的十种试样的解捻后的纱线。(4)实验方法和步骤:1. 将试样的经纬纱线解捻。2. 将试样进行燃烧,观察现象,将其记录在表8 中。3. 根据燃烧的现象判断纱线中可能含有的纤维种类。4. 观察未完全鉴别出的纤维的横截面。5. 按照图 7,对纱线可能含有的纤维种类进行溶解法鉴别。6. 记录实验现象。图 6 溶剂法鉴别基本步骤及判别方法3.2. 实验结果记录3.2.1. 燃烧法实验结果记录及结果分析试样纱线方向接近火焰 在火焰中离开火焰后燃烧后形成残渣形态燃烧时气味1 经纱不熔不缩 迅速燃烧继续

31、燃烧少量灰白色的灰烧纸味纬纱不熔不缩 迅速燃烧继续燃烧少量灰白色的灰烧纸味2 经纱不熔不缩 迅速燃烧继续燃烧少量灰白色的灰烧纸味纬纱不熔不缩 迅速燃烧继续燃烧少量灰白色的灰烧纸味3 经纱不熔不缩 迅速燃烧继续燃烧少量灰白色的灰烧纸味纬纱(除去氨纶丝)不熔不缩 迅速燃烧继续燃烧少量灰白色的灰烧纸味4 经纱不熔不缩 迅速燃烧继续燃烧少量灰白色的灰烧纸味纬纱不熔不缩 迅速燃烧继续燃烧少量灰白色的灰烧纸味5 经纱不熔不缩 迅速燃烧继续燃烧少量灰白色的灰烧纸味纬纱不熔不缩 迅速燃烧继续燃烧少量灰白色的灰烧纸味6 经纱收缩熔融燃烧,有发光小火花继续燃烧松脆黑色硬块有辣味纬纱不熔不缩 迅速燃烧继续燃少量灰白

32、色的烧纸味烧灰7 经纱收缩、熔融先熔后燃烧,且有溶液滴下能延烧玻璃状黑褐色硬球特殊芳香味纬纱不熔不缩 迅速燃烧继续燃烧少量灰白色的灰烧纸味8 经纱不熔不缩 迅速燃烧继续燃烧少量灰白色的灰烧纸味纬纱不熔不缩 迅速燃烧继续燃烧少量灰白色的灰烧纸味9 经纱收缩熔融燃烧,有发光小火花继续燃烧松脆黑色硬块有辣味纬纱收缩熔融燃烧,有发光小火花继续燃烧松脆黑色硬块有辣味10 经纱(除去氨纶丝)收缩、熔融先熔后燃烧,且有溶液滴下能延烧玻璃状黑褐色硬球氨臭味纬纱(除去氨纶丝)收缩、熔融先熔后燃烧,且有溶液滴下能延烧玻璃状黑褐色硬球氨臭味表 8 燃烧法实验记录表实验结果及结果分析:根据各面料燃烧时的状态及味道和燃

33、烧后的残渣对面料成分进行初步的鉴别。观察其燃烧现象与各大纤维的燃烧现象是否相同或相似,然后决定下一步的实验方案。3.2.2. 溶剂法实验结果记录及结果分析试样纱线可能含有成分验证试剂现象结论1 经纱棉75% 硫酸纤维完全溶解成分仅含有棉纬纱棉75% 硫酸纤维完全溶解成分仅含有棉2 经纱棉75% 硫酸部分纤维溶解含有棉的成分,还有其它成分纬纱棉75% 硫酸部分纤维溶解含有棉的成分,还有其它成分3 经纱棉75% 硫酸纤维完全溶解成分仅含有棉纬纱棉75% 硫酸纤维完全溶解成分仅含有棉4 经纱棉75% 硫酸部分纤维溶解含有棉的成分,还有其它成分纬纱棉75% 硫酸部分纤维溶解含有棉的成分,还有其它成分5 经纱棉75% 硫酸部分纤维溶解含有棉的成分,还有其它成分纬纱棉75% 硫酸部分纤维溶解含有棉的成分,还有其它成分6 经纱腈纶二甲基甲酰胺常温不溶,加热后部分溶解含有锦纶成分,还有其它成分纬纱棉75% 硫酸部分纤维溶解含有棉的成分,还有其它成分7 经纱涤纶间甲酚纤维完全溶解成分仅含有涤纶纬棉75% 硫酸部分纤维溶解含有棉的成分,还有其它纱成分8 经纱棉75% 硫酸部分纤维溶解含有棉的成分,还有其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