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此为第一部分如合适,请再下第二部分1-6解 控制系统的任务是使摄像机自动跟踪光点显示器指示的方向。当摄像机方向角与光点显示器指示的方向一致时,自整角机输出,交流放大器输出电压,电动机静止,摄像机保持原来的协调方向。当光点显示器转过一个角度,时,自整角机输出与失谐角成比例的电压信号(其大小、极性反映了失谐角的幅值和方向),经电位器后变成,经放大器放大后驱动伺服电动机旋转,并通过减速器带动摄像机跟踪光点显示器的指向,使偏差减小,直到摄像机与光点显示器指向重新达到一致时为止。测速发电机测量电动机转速,进行速度反馈,用以改善系统性能。系统中,摄像机是被控对象,摄像机的方向角是被控量,给定量是光点显示器
2、指示的方向角。系统方框图如图解1-6所示。参 考 答 案第一章1-1解 (1)负反馈连接方式为:,; (2)系统方框图如图解1-1 所示。1-3解 加热炉采用电加热方式运行,加热器所产生的热量与调压器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增高,炉温就上升,的高低由调压器滑动触点的位置所控制,该触点由可逆转的直流电动机驱动。炉子的实际温度用热电偶测量,输出电压。作为系统的反馈电压与给定电压进行比较,得出偏差电压,经电压放大器、功率放大器放大成后,作为控制电动机的电枢电压。 在正常情况下,炉温等于某个期望值°C,热电偶的输出电压正好等于给定电压。此时,故,可逆电动机不转动,调压器的滑动触点停留在某个合适的位
3、置上,使保持一定的数值。这时,炉子散失的热量正好等于从加热器吸取的热量,形成稳定的热平衡状态,温度保持恒定。当炉膛温度°C由于某种原因突然下降(例如炉门打开造成的热量流失),则出现以下的控制过程:控制的结果是使炉膛温度回升,直至°C的实际值等于期望值为止。CC 系统中,加热炉是被控对象,炉温是被控量,给定量是由给定电位器设定的电压(表征炉温的希望值)。系统方框图见图解1-3。1-4解 当导弹发射架的方位角与输入轴方位角一致时,系统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当摇动手轮使电位器的滑臂转过一个输入角的瞬间,由于输出轴的转角,于是出现一个误差角,该误差角通过电位器、转换成偏差电压,经放大后
4、驱动电动机转动,在驱动导弹发射架转动的同时,通过输出轴带动电位器的滑臂转过一定的角度,直至时,偏差电压,电动机停止转动。这时,导弹发射架停留在相应的方位角上。只要,偏差就会产生调节作用,控制的结果是消除偏差,使输出量严格地跟随输入量的变化而变化。系统中,导弹发射架是被控对象,发射架方位角是被控量,通过手轮输入的角度是给定量。系统方框图如图解1-4所示。1-6解 控制系统的任务是使摄像机自动跟踪光点显示器指示的方向。当摄像机方向角与光点显示器指示的方向一致时,自整角机输出,交流放大器输出电压,电动机静止,摄像机保持原来的协调方向。当光点显示器转过一个角度,时,自整角机输出与失谐角成比例的电压信号
5、(其大小、极性反映了失谐角的幅值和方向),经电位器后变成,经放大器放大后驱动伺服电动机旋转,并通过减速器带动摄像机跟踪光点显示器的指向,使偏差减小,直到摄像机与光点显示器指向重新达到一致时为止。测速发电机测量电动机转速,进行速度反馈,用以改善系统性能。系统中,摄像机是被控对象,摄像机的方向角是被控量,给定量是光点显示器指示的方向角。系统方框图如图解1-6所示。1-8解 工作原理:温度传感器不断测量交换器出口处的实际水温,并在温度控制器中与给定温度相比较,若低于给定温度,其偏差值使蒸汽阀门开大,进入热交换器的蒸汽量加大,热水温度升高,直至偏差为零。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冷水流量加大,则流量值由流量计
6、测得,通过温度控制器,开大阀门,使蒸汽量增加,提前进行控制,实现按冷水流量进行顺馈补偿,保证热交换器出口的水温不发生大的波动。其中,热交换器是被控对象,实际热水温度为被控量,给定量(希望温度)在控制器中设定;冷水流量是干扰量。 系统方块图如图解1-8所示。这是一个按干扰补偿的复合控制系统。1-9解 模板与原料同时固定在工作台上。X、Y轴直流伺服马达接受控制器的指令,按输入命令带动工作台做X、Y方向运动。模板随工作台移动时,触针会在模板表面滑动,跟随刀具中的位移传感器将触针感应到的反映模板表面形状的位移信号送到跟随控制器,控制器的输出驱动Z轴直流伺服马达带动切削刀具连同刀具架跟随触针运动,当刀具
7、位置与触针位置一致时,两者位置偏差为零,Z轴伺服马达停止。系统中,刀具是被控对象,刀具位置是被控量,给定量是由模板确定的触针位置。系统方框图如图解1-9所示。最终原料被切割加工成模板的形状。第二章2-1解(a)以平衡状态为基点,对质块进行受力分析(不再考虑重力影响),如图解2-1(a)所示。根据牛顿定理可写出 整理得 (b)如图解2-1(b)所示,取A,B两点分别进行受力分析。对A点有 (1)对B点有 (2)联立式(1)、(2)可得:(c) 应用复数阻抗概念可写出 (3) (4)联立式(3)、(4),可解得: 微分方程为: (d) 由图解2-1(d)可写出 (5) (6) (7)联立式(5)、
8、(6)、(7),消去中间变量和,可得: 微分方程为 2-2 解(a) 取A、B两点分别进行受力分析,如图解2-2(a)所示。对A点有 (1)对B点有 (2) 对式(1)、(2)分别取拉氏变换,消去中间变量,整理后得 = (b) 由图可写出 = 整理得 = 比较两系统的传递函数,如果设则两系统的传递函数相同,所以两系统是相似的。2-3解 将在处展开为泰勒级数并取一次近似 (1)代入原方程可得 (2)在平衡工作点处系统满足 (3)式(2),(3)相减可得的线性化方程 2-4解(a) = (b) = (c)= 2-5解 (1) (2) 原式 x(t) (3) 原式 2-6解 单位阶跃输入时,有,依题
9、意 2-7解 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1)考虑初始条件,对式(1)进行拉氏变换,得 (2) 2-8解 (a) 根据运算放大器 “虚地”概念,可写出 (b) (c) 2-13解 由图可得又有 则 即 2-14解2-15解2-17解 (a)图中有1条前向通路,4个回路则有 (b)图中有2条前向通路,3个回路,有1对互不接触回路则有 (c)图中有4条前向通路,5个回路则有 (d)图中有2条前向通路,5个回路则有 (e)图中有2条前向通路,3个回路,有1对互不接触回路则有 2-18解(a)令,求 。图中有2条前向通路,3个回路,有1对互不接触回路。 则有 令,求 。有3条前向通路,回路不变。则有 (b)令
10、,求 。图中有1条前向通路,1个回路。则有 令,求 。图中有1条前向通路,回路不变。则有 令,求 。图中有1条前向通路,回路不变。则有 (c)令,求 。图中有3条前向通路,2个回路。则有 令,求 。有1条前向通路,回路不变。则有 第三章一、单项选择题 1-5:C、B、B、D、A 6-10:A、D、D、D、C二、分析计算题3-1 解 3-3解 由结构图写出闭环系统传递函数令闭环增益, 得:令调节时间,得:。3-6解:依题,系统闭环传递函数 , 。3-7解 依题意应取 ,这时可设闭环极点为。写出系统闭环传递函数 闭环特征多项式 比较系数有 联立求解得 因此有 3-8解 依题 , ; , ; , 综
11、合以上条件可画出满足要求的特征根区域如图解3-8所示。3-11解 依题,系统闭环传递函数形式应为由阶跃响应曲线有: 联立求解得 所以有 3-12解 依题意,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 当时,系统微分方程为 考虑初始条件,对微分方程进行拉氏变换 整理得 (1)对单位反馈系统有 , 所以 将初始条件代入式(1)得 3-13解 由系统阶跃响应曲线有 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 (1)由 联立求解得 由式(1)另外 3-17解 系统开环增益 。特征方程为: 做代换 有:Routh : S3 1 2 S2 5 K-8 S S0 使系统稳定的开环增益范围为: 。3-18解 特征方程为: Routh : S3 S2 S S
12、0 综合所得条件,当 时,使系统稳定的参数取值范围如图解3-18中阴影部所示。3-23解 由静态误差系数法时, 时, 时, 3-24解 时, ;时, 时, 在反馈比较点到干扰作用点之间的前向通道中设置积分环节,可以同时减小由输入和干扰因引起的稳态误差。3-25解 依题意应有: 联立求解得 此时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考虑系统的稳定性,系统特征方程为当 ,时,系统稳定。3-28解 (1) 时, 时, 时,由叠加原理 (2) 题意有 用长除法可得 3-32解 (1)无顺馈时,系统误差传递函数为 (2)(3)有顺馈时,系统误差传递函数为 令 =0得 3-34解 由 时,可以判定: 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收敛,
13、系统稳定,因此必有: 。根据单位阶跃响应曲线,有 当时,有 可得 当时,有 可得 3-38解 (1) (2) (3)由 联立解出 由(2) ,得出 。(4) 第四章4-1解 若点在根轨迹上,则点应满足相角条件,如图解4-1所示。对于,由相角条件满足相角条件,因此在根轨迹上。将代入幅值条件:解出 : , 4-2 解 根轨如图解4-2所示:图解4-2 根轨迹图 4-5解 实轴上的根轨迹: 渐近线: 分离点: 解之得:。与虚轴交点: 把代入上方程,整理,令其实、虚部分别为零得:解得: 起始角:由相角条件 ,。根轨迹如图解4-5(a)所示。 实轴上的根轨迹: 渐近线: 分离点: 解之得:(舍去); 与
14、虚轴交点: 令,带入特征方程,令实部,虚部分别为零解得: 根轨迹如图解4-5(b)所示。 系统有四个开环极点、一个开环零点。根轨迹绘制如下:实轴上的根轨迹: 渐近线: 与虚轴交点:闭环特征方程为把代入上方程,令解得: 起始角根轨迹如图解4-5(c)所示。 系统根轨迹绘制如下: 实轴上的根轨迹: 渐近线: 分离点: 解得: (舍去) 与虚轴交点:闭环特征方程为 把代入上方程,整理,令实虚部分别为零得:解得: 起始角:由对称性得,另一起始角为 ,根轨迹如图解4-5(d)所示。4-6解(1)闭环特征方程有 令实虚部分别等于零即: 把代入得: , 。(2)系统有五个开环极点:实轴上的根轨迹: 渐近线:
15、 分离点: 解得: , (舍去) , (舍去)与虚轴交点:闭环特征方程为把代入上方程,整理,令实虚部分别为零得: 解得: ,(舍去) 起始角:根据法则七(相角条件),根轨迹的起始角为图解4-6 根轨迹图由对称性得,另一起始角为,根轨迹如图解4-6所示。4-9解 根轨迹绘制如下: 实轴上的根轨迹: 渐近线: 与虚轴交点:闭环特征方程为把代入上方程,令图解4-9 根轨迹图解得: , 根轨迹如图解4-9所示。由图解4-9可知使系统稳定的值范围为 。4-11解 作等效开环传递函数 。根轨迹绘制如下: 实轴上的根轨迹: 渐近线: 起始角: 图解4-11(a) 根轨迹图根轨迹如图解4-11(a)所示。(2
16、) 作等效开环传递函数 。根轨迹绘制如下: 实轴上的根轨迹:,; 渐近线: 分离点: 图解4-11(b) 根轨迹图解得 ,(舍),(舍) 与虚轴交点:闭环特征方程为把s=j代入上方程,整理,令实虚部分别为零得:试根可得: 根轨迹如图解4-11(b)所示。4-13解 由开环传递函数的表达式知需绘制根轨迹。 实轴上的根轨迹: ; 分离点: 解得: , 将, 代入幅值条件得, 与虚轴交点:闭环特征方程为把代入上方程,整理,令实虚部分别为零得:图解4-13 根轨迹图解得: 根轨迹如图解4-13所示,复平面上的根轨迹为以开环零点为圆心,开环零点到分离点的距离为半径的圆 。系统产生重实根的为0.54,7.
17、46,产生纯虚根的为2。4-14解 (1)做等效开环传递函数G(s)实轴上的根轨迹:图解4-14(a) 根轨迹图分离点:解得:(舍去),如图解4-14(a)所示,根轨迹为以开环零点为圆心,开环零点到开环极点的距离为半径的圆。 当时,两个闭环特征根为。此时闭环传递函数为(2)做等效开环传递函数G(s)=实轴上的根轨迹: 图解4-14(b) 根轨迹图分离点: 解得:根轨迹如图解4-14(b)所示, 当时,两个闭环特征根为,此时闭环传递函数为4-16解 作等效开环传递函数 当时,需绘制根轨迹。 实轴上的根轨迹: , 渐近线: 分离点: 解得 分离点处的根轨迹增益可由幅值条件求得: 根据以上计算,可绘制出系统根轨迹如图所示。由根轨迹图解4-16(a)可以看出,当时,多项式的根全为实数。当时,需绘制根轨迹。实轴上的根轨迹区段为:, 。由根轨迹图图解4-16(b)可以看出,当时,多项式的根全为实数。因此所求参数的范围为或。4-17解 时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根轨迹绘制如下: 实轴上的根轨迹: 渐近线: 根轨迹如图解4-17(a)所示。 ;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根轨迹绘制如下:图解4-17(b) 根轨迹图 实轴上的根轨迹: 渐近线: 根轨迹如图解4-17(b)所示。 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根轨迹绘制如下: 实轴上的根轨迹: 图解4-17(c) 根轨迹图 渐近线: 根轨迹如图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二手车按揭买卖及配件供应合同
- 2025建筑外墙保温系统施工分包合同协议书
- 2025关于电影导演聘用合同范本
- 抵账房屋买卖合同范本
- 武汉市商品房买卖合同
- 农村宅基地离婚分割协议
- 洗衣店和单位洗衣合同范本
- 宠物自愿绝育协议书
- 合作购买资产协议书
- 会计顶岗协议书范本
- 数字美的智慧工业白皮书-2023.09
- 行政管理学教案
- 南京郑和外国语学校小升初数学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 古扎拉蒂《计量经济学基础》(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 Python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 课件 第7章 Matplotlib
- 2023年-2024年电子物证专业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设计策略
-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 Matlab在信息光学中的应用课件
- 人教版小学语文1-6年级古诗词目录-按年级
-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形形色色的人》习作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