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移动式起重机安全检查构造标准第1条木标准依据劳工安全卫生法第五条第三项及第八条第五项订定z。第2条移动式起重机构造特殊者,得经中央主管机关认可后,免除本标准所定全部或部分之适用。第3条移动式起重机结构部分之材料,应符合下列国家标准(以下简称cns),或具有同等以上化学 成分及机械性质之钢材。但经中央主管机关认可之耐蚀铝合金等材料,不在此限。一、cns 575规定之钢材。二、cns 2473规定之ss400钢材。三、cns 2947规定z钢材。四、cns 4269规定之钢材。五、cns 4435 规定之 stk400、stk490 或 stk540 钢材。六、cns4437规定之十三种、十八种、
2、十九种或二十种钢材。七、cns 7141规定之钢材。八、cns 11109规定之钢材。九、cns 13812规定之钢材。询项结构部分不包括阶梯、驾驶室、护围、覆罩、钢索、机械部分及其他非供支撑吊升荷物部分等。第4条结构部分钢材计算应使用之常数如下:1常数种类1数值11 1ni1 1 1| 纵弹性系数 e (modulus of elasticity)单位:| 206, 000 |1牛顿/平方公厘(公斤/平方公分)| (2,100,000)11 1 11 1 1| 剪弹性系数 g (shear modulus of elasticity) | 79, 000 |1单位:牛顿/平方公厘(公斤/平方
3、公分)| (810,000) |111| 蒲松氏比 v (poisson,s ratio ) | 0. 3 |1 111 1| 线膨胀系数 q (coefficients of thermal expan-1 si on)单位:°c (-1 次方)|1 11| 0.000012 11| 比重 y (specific gravity) | 7. 851111j第5条结构部分使用第三条第一项规定z钢材时,其容许抗拉应力、容许抗压应力、容许抗拉弯曲应 力、容许抗压弯曲应力、容许抗剪应力及容许承压应力值,应依下列各式计算:o ta= o ao ca=1. 15o bat = o ao ao
4、bac 二1. 15o 3t 二v3o da=l. 42 a a式中oa、ota、oca、o bat、o bac、t及o da分别表示卜列z值:os :取下列任一较小者:1 降伏强度或降伏点除以15。单位:牛顿/平方公厘(公斤/平方公分),以卜均同。2 抗拉强度除以1.8.ota:容许抗拉应力。oca:容许抗压应力。obat :容许抗拉弯曲应力。o bac :容许抗压弯曲应力。t :容许抗剪应力。o da:容许承压应力。笫6条结构部分使用第三条第一项之钢材时,其容许挫曲应力值,应依下列各式计算:入20 时,ok二 oca120三 x 三 200 时,ok =o cag)式屮之入、ok. oca
5、及3分别表示下列之值:x:有效细长比。ok :容许挫曲应力。oca:容许抗压应力。3:挫曲系数,依附表一规定。第7条结构部分使用第三条第一项规定之钢材吋,焊接部分之容许应力值,应不得大于第五条规定之 值(填角焊接者取其容许抗剪应力值)乘以下表z焊接效率所得z值。i焊接方式i钢材种类i焊接效率ii i i容许抗i容许抗i容许弯i容许抗ii i i拉应力i压应力i曲应力i剪应力i1 11 1 11 11 11 11 11 1 11 11 11 1| 对接焊接 | a i 0. 84 | 0. 945 | 0. 84 | 0. 84 |1 1111 11 11 1111 11 1| | b | 0.
6、 80 | 0. 90 | 0. 80 | 0. 80 |1 11 1 11 11 11 11 11 1 11 11 11 1i 填角焊接 i a | 0. 84 | 0. 84 | - | 0. 84 | | b | 0. 80 | 0. 80 | - | 0. 80 |i备注:表中符号a及b分别表不如卜:| 1符号a:为cns 2947规定之钢材、cns 4269规定之钢材、cns | 4435规定之stk 490钢材、cns 4437规定之18种钢材、cns | 7141规定之stkr 490钢材、cns 11109、规定之钢材cns 138 | 12规定之sn400b、sn400c、s
7、n490b、sn490c钢材或具有与此种|i规格同等以上机械性质之钢材,且具冇优良焊接性者。i|2符号b:为a以外z钢材。i结构部分z对接焊接处全长百分z二十以上实施放射线检查,符合下列规定者,其容许抗拉应 力、容许抗压应力及容许弯曲应力得取第五条规定之值(即焊接效率取一.o)。一、依cns3710规定之缺陷种类及等级分类,无第三种缺陷者。二、前款之检查结果,冇第一种或第二种缺陷时,为二级z容许值以下;同时冇第一种及第二 种缺陷存在时,分别为各该缺陷二级之容许值之二分之一以下。i母材厚度(公厘)i补强层高度(公厘)i111 12 以下 | 1.5 |1 1111 111i超过12, 25以下|
8、 2.5 |111 111i超过25者| 3. 0 |实施放射线检查吋,焊接处之补强层,应削除至与母材表面同一平面上。但补强层中央部分z高度与母材厚度z关系如下表所示高度以下者,不在此限。第8条使用第三条第一项但书规定之材料时,其容许应力值及具结构部分焊接处之容许应力值,应于 中央主管机关认可材料z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质z值以下。第9条承载应力值随垂直动荷重之位置或大小,及水平动荷重方向或大小而变时,应确认容许疲劳应 力值为第五条至第八条规定之容许应力值以下。第10条第五条 至第八条规定之容许应力值,于第十四条第一项第二款之荷重组合时,应于百分之十 五限定范围内增值。第11条结构部分承载之荷重种类
9、如下:一、垂直动荷重。二、垂直静荷重。三、水平动荷重。四、风荷重。第12条水平动荷重为相当于水平移动部分ztl重及额定荷重各百分z五z荷重,同时作用于水平方向 计算之值。第13条除中央主管机关认可者外,风荷重应依下式计算:w 二 qca式中之w、q、c及a分别表示下列之值:w :风荷重。单位:牛顿。q :速度压。单位:牛顿/平方公尺。c :风力系数。a :受风而积。单位:平方公尺。前项之速度压应依下式计算:4q =89 vh式屮之h为自地面起算之受风面高度值(公尺)。但高度未满i 六公尺者,以i 六计。除风洞试验者,依其试验值外,第一项z风力系数如门i受风面z种类i风力系数i1 11 11 1
10、 11 1i平面桁架(钢管制平面i w1:未满0. 1 | 2.0 |i桁架除外)构成z而i| | w1: 0. 1 以上,未满 0.3 | 1.8 | | w1: 0. 3 以上,未满 0.9 | 1.6 | | w1: 0.9 以上 | 2.0 |1 1 11 11 1 11 1i平板构成z面i w2:未满5 | 1.2 | | w2: 5 以上,未满 10 | 1.3 |w2: 10以上,未满15 | 1.41i w2: 15以上,未满25 |11.6 |t1111 11i w2: 25以上,未满50 |11.7 |111 111i w2: 50以上,未满100 |11.8 |1t111
11、| | w2: 100 以上 | 1.9 |1 11 11 11 11 11 1i圆筒面或钢管制之平面| w3:未满3 | 1.2 |i桁架构成之面ii | w3: 3 以上 | 0.7 |i备注:表中wk w2及w3分别表示如下:|i 1.w1:充实率,系指实际挡风而积与该受风而(系指迎风z受风而,ii以下均同)面积之比值。ii 2.w2:系指受风面长边长度与同一受风面短边长度z比值。ii 3.w3:系指圆筒面或钢管外径(公尺)乘以速度压(牛顿/平方公尺|i )之平方根值。圆筒面包括钢索等。i第一项之受风面积,为受风面与风向成直角之投影面积(以下称投影面积),其受风面冇二面以上重叠情形时,应
12、依下式计算:a 二 al+am+an式中之a、al、am及an分别表示下列之值:a :总受风面积(平方公尺)。a1:第一受风面之投影面积(平方公尺)。am:第二受风面以后各面与前一面未重叠部分投影面积之和(平方公尺)oan:笫二受风面以后各面与前一面重叠部分投影面积乘以对应于各该面依附表二所示之减低 率,所得面积之和(平方公尺)。第14条结构部分材料承载荷重所生之应力值,除不得超过第五条至第八条规定之容许应力值外,并应 依下列规定计算:一、垂直静荷重与静荷重系数z乘积,垂直动荷重与动荷重系数z乘积,二者z综合应力。二、垂直静荷重与静荷重系数之乘积,垂直动荷重与动荷重系数之乘积,水平荷重及风荷重
13、, 四者之综合应力。前项z应力值,应取荷重组合中最不利2情形计算z。第一项第一款及第二款之静荷重系数应取一.一以上,动荷重系数应取一.二五以上。第15条吊钩z断裂荷重与所承受z最大荷重比,应为四以上,或依cns 5394规定办理。第16条结构部分应具有充分强度及保持防止板材挫曲、变形等妨碍安全使用z刚性。第17条除履带式及水上起重机外,移动式起重机之后方安定度,应依下列规定计算:一、仲臂屮心线z铅直而与起重机z行驶方向成直角时,位于仲臂所在侧支点上z重量,应为 起重机重量之百分之十五以上。二、伸臂中心线之铅直面与起重机之行驶方向一致时,位于仲臂所在侧支点上之重量,应大于起重机重量之百分之十五与
14、平均轮距和轴距之比值之乘积。履带式起重机z后方安定度,位于仲臂所在侧支点上之重量,应为起重机重量z百分z十五以 上。第一项及第二项之后方安定度,应依下列规定计算:一、影响后方安定度z重量,应取最不利安定之状态。二、处于无吊升荷物状态。三、处于水平且坚固z地面上。四、具冇外伸撑座者,英外仲撑座处于停止使用状态。但具冇自动侦测外伸撑座或外伸履带宽 度功能,以及限制冋转角度或伸臂倾斜角度之安全装置者,得以使用外伸撑座或外伸履带宽度之状 态计算。第18条除水上起重机外,移动式起重机之前方安定度值,应为一.一五以上,并应依下式计算:wp+wa+wosf 二wp+wa式中z sf、wp、wa及wo分别表示
15、下列z值:sf:前方安定度。wp:伸臂重量中之前端等价质量(公吨)。wa:额定荷重与吊具之质量和(公吨)。wo:安定余裕荷重(公吨)。前项z前方安定度,应依下列规定计算:一、影响前方安定度之重量,应取最不利安定之状态。二、处于水平且坚固之地面上。第19条水上起重机之安定度,为其处于稳静水面上,且吊升相当额定荷重之荷物吋,其翻倒端之干舷 高度应大于o.三公尺。第20条除履带式起重机外,移动式起重机应具有于行驶方向为水平且坚固地面上,左右方向倾斜三十 度吋,不致翻倒之左右安定度,并依下列规定计算:一、在无负载状态fo但燃料、润滑油、冷却水等均为满载,并装有运转所必需z设备及装置 等。二、伸臂屮心线
16、之铅直面与起重机行驶方向一致。第21条移动式起重机行驶所必耍z原动机、动力传导装置、制动器、操纵装置及英他装置等,应符合 下列规定:一、具有适于使用廿的之必要强度。二、无显著之损伤、磨耗、变形或腐蚀。第22条移动式起重机,应设置有效控制其行驶及保持停止状态所必耍z二系统以上独立作用z制动系 统。但履带式起重机、拖车式起重机或以液压为行驶动力z起重机,液压系统设冇制动阀者,不在 此限。前项用于控制行驶之制动系统,应符合下表规定:i最高速度(公里/小时)i制动初速度i停止距离(公尺)ii i (公里/小时1111)1起重机总重i起重机总重ii i i未满20公|在20公吨|i i i吨i以上i1
17、11 11 11 11 11 11 11 1| 80 以上 | 50 | 22 | - |35 以上,未满 80 | 35 | 14 | 20 |1 111 11 11 111 11 1| 20 以上,未满 35 | 20 | 5 | 8 |1 111 11 11 111 11 1i未满20 |等于最高行驶| 5 | 8 |i丨速度丨丨丨i备注:起重机总重,为其在无荷重状态之重量,加上乘坐人员以每人|i六十五公斤计算之重量。|第一项用于保持停止状态之制动系统,应具冇使起重机于无荷重状态,停止于地面斜度五分之 一 z性能。第23条吊升装置、起伏装置及伸缩装置,应设置控制荷物或伸臂下降之制动器。但
18、使用液压为动力者,不在此限。前项之制动器,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制动转矩值应为承载相当于额定荷重时,起重机吊升装置、起伏装置或伸缩装置中最大转 矩值z.五倍以上。二、吊升装置、起伏装置或伸缩装置分别设置二个以上之制动器吋,制动转炬值为各制动器制 动转矩值之总合。三、应设置起重机动力(行驶为目的z动力除外)被遮断时,能自行制动z设备。但以人力操 作者,不在此限。四、使用人力操作者,应设置挡齿装置或挡键,并应符合下表规定:i操作方式i制动力(牛顿)i制动行程(公分)i|脚踏式| 300以下| 30以下|i手动式i 200以下| 60以下|前项第一款z制动转矩值,摩擦阻力不予列计。但使用效率值在百分z
19、七十五以下z蜗杆蜗轮 机构时,其摩擦阻力所生转矩值之二分之一,得计入制动转矩。第24条吊升装置、起伏装置或伸缩装置所用z卷胴、槽轮或平衡轮z节闘直径与钢索直径z比,应大 于下表之值:i钢索种类i卷胴等zi比值ii i 类别 i11i i i第一组i第二组i第三组i1 111 11 11 11 111 11 11 1i供吊升或起伏使用之钢索i卷胴i 16 | 20 | 25 |1 11111 1111i i 槽轮 i 16 | 20 | 25 |1 1 11 11 11 11 1 11 11 11 1i供伸缩使用之钢索i卷胴i 14 | 18 | 22. 4 |1 11 11 11 11 11
20、11 11 1| | 槽轮 | 16 | 20 | 25 |1 1!iiiiiii1 11 11 11 11 1i其他类型钢索i平衡轮i 10 | 12. 5 | 16 |i备注:表屮第一组、第二组及第三组钢索种类如下:i|1第一组:非不锈钢材质z钢索,其构造为6股或8股采平行(兰式| lang' s)捻法者及6股37丝者。|i 2.第二组:钢索之构造为3股、4股或多层捻钢索(multi-layer |i strands)者。非不锈钢材质之钢索,其构造为6股(6股37 |i丝者除外)或8股采交叉(普通)捻法者;不锈钢材质之钢索,|i其构造为6股或8股采平行(兰式umg' s)捻
21、法者及6股|i 37丝者。|i 3.第三组:第一组及第二组以外之其他钢索。|供作过负荷预防装置使用之槽轮节圆直径与通过该槽轮钢索之比值,应为五以上。第25条移动式起重机之有榊式卷胴卷进钢索时,钢索中心线与所进入之槽中心线间夹角,应为四度以 下。移动式起重机使用无槽式卷胴时,其游角应为二度以ko第26条钢索与卷胴、伸臂、吊钩组等之连结,应使用合金套筒、压夹或栓销等方法紧结之。第27条构成吊升装置等之卷胴、轴、销及其他组件应具有充分之强度,且不得有妨碍吊升装置等作动 之磨耗、变形或裂隙等缺陷。第28条使用钢索或吊链之吊升装置、起伏装置及伸缩装置,应设置过卷预防装置或预防过卷警报装置。第29条过卷预
22、防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具有自动遮断动力及制动动作之机能。二、具有吊钩、抓斗等吊貝或该吊貝z卷扬用槽轮z上方与伸臂而端槽轮及其他与该上方有接 触之虞z物体(倾斜z仲臂除外)下方间之间隔,保持在o.二五公尺以上z构造。但直动式者为 oo五公尺以上。三、具有易于调整及检点之构造。过卷预防装置为电气式者,除应符合前项规定外,并应依下列规定办理:一、接点、端子、线圈及其他通电部分(以下称通电部分)之外壳,应使用钢板或其他坚固之 材料,且具有不因水或粉尘等之侵入,致使机能发生障碍之构造。二、于外壳易见处,以铭板标示额定电压及额定电流。三、具有于接点开放时,防止过卷之构造。四、通电部分与外壳间之绝缘部
23、分,其绝缘效力、绝缘电阻试验及耐电压试验应符合cns2930 规定。五、直接遮断动力冋路之构造者,其通电部分应施以温升试验,并符合cns 2930 规定。第30条预防过卷警报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具有吊钩、抓斗等吊具或该吊具z卷扬用槽轮上方,与伸臂前方z槽轮及其他与该吊具上 方冇接触z虞物体(倾斜z仲臂除外)z下方,英间隔为该起重机之额定速度(公尺/秒)之%1. 五倍等值之长度(公尺)时,能确实动作发出警报之构造。但荷重之吊升或伸臂外伸之动作能 以单一操作步骤停止者,为额定速度一倍等值之长度。二、具有不因水或粉尘等z侵入,致使警报装置发生故障z构造。三、具有易于检点及坚固之构造。四、具冇能
24、发出警报音响之构造。第31条移动式起重机,应设置过负荷预防装置。但符合下列规定,并已装有其他预防装置(第三十三 条规定之安全阀除外)而能防止过负荷者,不在此限:-、吊升荷重未满三公吨者。二、伸臂之倾斜角及t度保持一定者。第32条具冇起伏动作z移动式起重机,应于操作人员易见处,设置仲臂倾斜角z指示装置,以防止过 负荷操作。第33条使用液压或气压为动力z移动式起重机z吊升装置、起伏装置或仲缩装置,应设置防止压力过 度升高之安全阀。前项吊升装置、起伏装置或伸缩装置,应设置防止液压或气压界常下降,致吊具等急剧下降之 逆止阀。但设置符合第二十三条第二项第一款至第三款规定之制动器者,不在此限。第34条齿轮
25、、轴、联结器等冋转部分,有接触人体引起危害之虞者,应设置护围或覆罩。前项护围或覆罩设置于劳工踏足z处者,其强度应能承受九十公斤z负荷,且不产生变形。第35条移动式起重机,应设置屯铃、警鸣器等警告装置。第36条吊钩应设置防止吊挂用钢索等脱落之阻描装置。第37条移动式起重机,应依公路监理有关规定设置各种灯具、照后镜、喇叭等装置。第38条移动式起重机z电磁接触器z操作回路接地时,该电磁接触器冇接通z虞者,应依下列规定办 理:一、线圈之一端应连接于接地侧之屯线。二、线圈与接地侧电线间,不得冇开关装置。吊升装置、起伏装置、伸缩装置、回转装置、警报装置、开关装置、制动器等操作部分,不得 妨碍操作人员z视界
26、,且应置于操作人员易于操作z位置。吊升装置主、副卷之动力切换装置操作部分,应设置卡樺等装置,以防止切换装置松脱或误动 作。但设有切换动力吋,能防止吊挂物掉落之安全装置者,不在此限。吊升装置、起伏装置及伸缩装置z操作部分,应于操作人员易见处标示起重机z动作种别、动 作方向及动作停止位置。但具冇操作人员自控制装置z操作部分放手时,能自动将英动作恢复至停 止位置之构造者,得不标示该停止动作位置。第40条驾驶室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具有安全驾驶所必须之视界。二、能防止因行驶中之振动、冲击、摇荡以致操作人员坠落之构造。三、前方窗户应使用安全玻璃遮护,并应具冇确保清晰zu动擦拭装置。第41条伸臂为伸缩式者,伸臂伸缩时齐节长度z比,应口根部向前端逐渐减小。但置有自动侦测各节伸臂t度,当吊挂物超过额定荷重时,能立即切断其动作之过负荷预防装 置者,不在此限。第42条结构部分之钢材实施焊接时,应依下列规定办理:一、使用电弧焊接。二、使用符合cns 13719或具冇同等级以上性能之焊接材料。三、不得在摄氏零度以下之场所实施焊接。但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整合后的企业组织架构调整-深度研究
- 2025年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2016-2024)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西戏剧职业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歌剧《女人心》的艺术特点与演唱分析
- 基于共面电容测量法的水泥基材料裂缝与钢筋检测研究
- 三年级数学(上)计算题专项练习附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手拉切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天津城市职业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2016-2024)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长沙穗城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专项训练卷 (一)力、运动和力(含答案)
- 山东省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监督机构人员业务能力考试题库-中(多选题)
- 重庆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 2024年中考语文满分作文6篇(含题目)
- 北师大版 2024-2025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第三单元:行程问题“拓展型”专项练习(原卷版+解析)
- 2023年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s-1-2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施工管理中的文档管理方法与要求
- DL∕T 547-2020 电力系统光纤通信运行管理规程
- 种子轮投资协议
- 执行依据主文范文(通用4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