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模板搭设方案_第1页
高大模板搭设方案_第2页
高大模板搭设方案_第3页
高大模板搭设方案_第4页
高大模板搭设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架支模搭设方案 *区2号院 高大模板搭设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 工 程 有 限 公 司 24目 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1第二章 工程概况1第三章 高支模设计2第四章 高支模施工10第五章 高支模安全措施15第六章 高支模施工管理19第七章 监测措施20第八章 应急预案21第九章 计算书24第一章 编制依据1.1 编制依据1、设计文件及设计图纸2、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4、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汪正荣编著。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版);6、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

2、范JGJ166-20087、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1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第二章 工程概况2.1 总体简介表2.1 总体简介序号项目内容1工程名称*院3建设单位*处齐*管理委员会4设计单位中*公司*公司5监理单位*程管理有限公司6质量监督单位*质量监督检验站7施工总承包单位*程有限公司8合同质量目标质量标准满足合格要求2.2 建筑设计概况本工程位于*天下路以北,*;由1#楼、2#楼及其附属裙楼和地下室组成,其中1#楼包含A座、B座、C座、D座塔楼,总建筑面积:约20.7万平方米;占地面积:约2.3万平方米

3、;地下一层,基础底板最大埋深-7.55,地上塔楼为1131层,裙房为四层;首层地面设计标高±0.000相当于绝对高程93.15m,室内外高差0.3m,地下一层5.75米,一至三层层高为4.95米,主楼四层层高为5.5米,为转换层。本工程建筑耐久年限二级,耐火等级一级,地下室防水等级级,屋面防水等级为级。2.3 结构设计概况 本工程各单体结构设防类别均为标准设防(丙类)建筑,主体结构设计技术指标见表2.3-1,混凝土结构设计使用材料参数一览表见表2.3-2。表2.3-1 主体结构设计技术指标序号项 目内 容1设计使用年限50年2建筑结构安全等级特一级3抗震设防烈度7度4设计地震分组第二

4、组5地震基本加速度0.15g6场地类别类7耐火等级一级8混凝土结构环境类别结构部分结构构件的迎水迎土面:二b类;地下室内结构为二a类;地上部分室内潮湿及露天二a类其余为一类表2.3-2 混凝土结构设计使用材料参数一览表序号项 目内 容1部位布置部位和构件名称混凝土强度等级2基础及地下室基础底板C35S63地下一层外墙、局部顶板C35S64垫层C155梁、楼板、楼梯楼层强度6墙、柱C60/ C55/ C45/ C407首层四层墙、柱C60/ C55/ C45/ C408其余部分墙、柱C55/ C45/ C40/ C35 /C30第三章 高支模设计3.1 高大模板概况高支模范围为四层商铺的顶梁板的

5、模板支撑体系。梁板截面有500×800,500×900,500×1200,600×1000,600×1200,600×1300,600×1600,700×1300,700×1500,700×1700,700×1800,900×1500,900×1600,900×1900,900×2000、1000×1500,1000×2000, 1000×2100,楼板厚度为200mm,架体搭设高度为5.5m,楼层线性荷载较大。3.

6、2 支承层概况梁板混凝土施工时,模板支撑体系将梁板的施工荷载传至下一结构支承层,由于高支模施工荷载及脚手架自重荷载较大,因此,应保留下二层的支撑体系不拆除,采用三层支撑体系,其板承载力方可满足高支模设计要求,对转换梁和框支梁荷载较大部位应加固到首层。由于架体较高,考虑到架体的整体稳定性,四周架体要用钢管与框架柱锁紧或是与剪力墙顶紧,防止架体侧移。 具体的复核计算见第9章。3.3 髙大模板方案设计3.3.1 支模采用的主要材料1、钢管:48×3.2mm,不得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及裂纹的钢管。(详见构配件允许偏差一览表3.3.1)。2、木方:截面35mm×85mm,长度现场调

7、配;3、木模板:915mm×1830mm×15mm4、脚手架配套底托、垫板为木脚手板。5、扣件:十字扣、接头扣、转扣,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4065N.m。6、构配件外观质量要求:1)钢管应无裂纹、凹陷、锈蚀,不得采用接长钢管;2)铸造件表面应光整,不得有砂眼、缩孔、裂纹、浇冒口残余等缺陷,表面粘砂应清除干净。3)冲压件不得有毛刺、裂纹、氧化皮等缺陷;4)各焊缝应饱满,焊药清除干净,不得有未焊透、夹砂、咬肉、裂纹等缺陷;5)构配件防锈漆涂层均匀、牢固。6)主要构、配件上的生产厂标识应清晰。表3.3.1 构配件允许偏差一览表3.4 施工准备1)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前必须认真熟悉图纸

8、及相关的规范规程,熟悉各构件轴线位置及标高,给出构件的配模图,根据配模图提出详细的配模计划。2)模板入场后,必须分规格堆码,进行质量检查,若发现误差过大,则必须退换和组织维修。3)施工前,工长要向工人班组作技术交底。内容包括:工程结构概况介绍,模板选用情况,组拼校正方法,检查标准,楼层施工流程及时间要求, 模板拆除条件等。4) 根据轴线控制方法,在模板上弹出各轴线及各类构件的平面控制线。5)为了防止模板变形,现场施工采用三级钢12的钢筋作为梁傍模板定位扣撑。3.5 施工荷载传递方式、传递路线1)为了便于支撑系统的强度、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行计算和验算,必须对转换层梁、板的荷载传递方式和传递路线进行

9、分析确定。2)转换层梁、板(14.8020.30m)采用整体钢管脚手架作为支撑体系,将其上部转换层梁、板荷载对应传递到14.80m层结构楼板上,再由14.80m层将上部、荷载传递到9.85m层结构。为了确保14.80m层梁、板结构具有足够承载力,决定对14.80m层的承载力进行验算。如果验算结果不能满足要求,应在9.8514.80m层间搭设支撑,增加14.80m层梁、板承载能力 ,依次类推。各层结构承受转换层荷载传递如下:柱柱20.30014.8009.850 B LKL K加固构造支撑 B LKL加固构造支撑柱KLLB4.900加固构造支撑KLB-0.050柱加固构造支撑基础基础基础3.6

10、模板支撑系统设计3.6.1 框支柱模板1)侧模:柱尺寸为bh,其中b方向采用同柱宽胶合板,h方向采用h + 215mm宽的胶合板。2)竖楞:采用35mm85mm方木,间距:800mm以下柱宽的竖楞采用6根,按柱宽均等分位置布置;800mm以上柱宽的竖楞间距100-120mm等分布置。 3)柱箍采用483.2钢管,两根为一组;两端以12钢筋拉结。间距L2:450mm,最底部的柱箍离地面中心距离为225mm。4)拉结钢筋:两端用对拉螺栓固定拉紧,800mm以上柱宽中部增设对拉螺栓,水平间距450mm,竖向同柱箍。柱模安装示意详下图3.6.2 剪力墙模板1)墙侧模:采用整块胶合板(1830mm915

11、mm15mm)。其中垂直方向上模数尺寸为915mm,横向模数尺寸为1830mm。配模时横向先以1830mm为模数,余下的板归整到墙的一端;竖向配模先以915mm为模数,所剩顶部非模数的余额另按实际尺寸高度配制。2)竖档:竖档采用35 mm×85 mm方木排置,间距200mm。3)横档:横档采用48钢管,最底部的横档中心离地面高度约为200mm,即墙底的第一块模板在200mm高度上钻孔设横档,以上以915mm(墙厚超过300mm,间距458mm)为模数进行安装,墙顶模板利用梁板搁栅做相当于横档的约束。4)对拉螺栓:采用12钢筋对拉螺栓,横向间距450mm,竖向间距450 mm。剪力墙采

12、用PVC塑料套管,提高螺杆重复使用率。剪力墙侧面采用48钢管斜撑2000。5)墙模安装示意详下图:3.6.3 框支梁模板1)梁模:梁模用同梁尺寸的15mm厚胶合板。2)夹木:35mm×85mm方木3)梁侧对拉螺栓:12450×450(横向)4)梁底楞木:均采用35mm×85mm方木,间距:100200mm。5)梁下支撑体系:5.1当梁高1000mm时,支撑竖杆按间距为600mm×900mm,沿梁长方向按900mm进行搭设,沿梁宽方向按600mm进行搭设,大、小横杆步距为1500mm。5.2梁高1500mmH1000mm时,支撑竖杆按间距为450mm

13、15;600mm进行搭设,即沿梁长及梁宽方向均按450mm进行搭设,梁底纵向增加立杆一排(间距600mm),大、小横杆步距为1500mm。5.3梁高H1500mm时,支撑竖杆按间距为330mm×450mm进行搭设,即沿梁长方向按450mm进行搭设,沿梁宽方向按330mm进行搭设,大、小横杆步距为1500mm。5.4梁模安装示意详下图:即框梁和转换梁模板支撑传至地下室筏板;各栋号传力图详见附图。5.5另外对于楼板空洞处支撑传力至地下室筏板。5.6外侧剪力墙支撑见下图示:3.6.4 平板模板模板采用15mm厚的胶合板拼制,模板横向底楞木采用35mm×85mm方木,间距为200m

14、m,立杆间距900mm×900mm,大小横杆间距1500mm。 3.7 脚手架其它构造措施1、立杆基础:立杆基础为混凝土楼板面,为充分考虑其安全性,在立杆底部先铺设脚手板,然后再搭设立杆。2、当立杆底部不在同一高度时,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应向低处延长不少于2跨,高低差不得大于1m。3、当立杆间距大于1.5m时,应在拐角设置通高专用斜杆,中间每排每列应设置通高八字斜杆或剪刀撑。4、当立杆间距小于或等于1.5m时,模板支架四周从底到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中间纵、横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其间距应小于等于4.5m。6、当模板支架高度大于4.8m时,顶端和底部必须设置水平剪刀撑,中间水平剪

15、刀撑设置间距应小于或等于4.8m。7、扫地杆、水平杆应采用对接,剪刀撑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0mm,并采用2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处进行固定。8、脚手架其它构造措施还应满足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第6.8.2条的规定。第四章 高大模板施工4.1 施工工艺流程高大模板具体施工流程详见图4.1所示。架体基础准备架体搭设架体验收测量放线,定位立杆位置架体施工中间检查图4.1 高支模施工流程图4.2 施工准备工作1、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经建设、监理公司审查认可,并经专家论证符合要求后,方可实施。2、支撑体系搭设前,工程技术、安全负责人向施工作业

16、班组、作业人员作出详细说明,对其进行技术和安全作业的书面交底,并由双方签字确认。3、对钢管脚手架、配件、加固件按规范要求进行检查、验收;严禁使用不合格的钢管脚手架及构配件。4、放线测量(1)模板放线时,应先清理好现场。(2)首先用经纬仪根据施工图测设出每条轴线,然后用墨线弹出墙柱模板的边线,以便于模板安装和校正。(3)用水准仪把建筑物水平标高引到模板安装位置,定好水平控制标高。(4)用墨线弹出架体的位置线,垫板、底座安放位置应准确。4.3 架体搭设4.3.1 钢管脚手架支撑搭设。1、搭设工作至少两人配合操作。先铺设垫木,垫木宽度不宜小于200mm,厚度不得小于50mm。2、拉线,安放底座。同一

17、侧底座应在一条直线上,应保持底座在同一水平线上,少量高差用可调支座调整。3、立好横向内外侧两根立管,装好两根横向水平杆,其竖向间距不大于1.5m,形成一个方框。4、一人扶直此方框架,另一个人将纵向水平杆装上,形成一个稳定的方格。5、继续向纵向搭设直至需要的长度,搭设时注意保证立管成行,水平成线。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应拉线或用水准仪找平。6、安装脚手架后,需调节的用可调支座来进行调平校直。但可调支座调节螺杆伸出长度不宜超过200mm,可调支座应与脚手架在同一竖直中心线上。脚手架安装宜排列整齐,并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有保证其稳定的支撑系统。架体必须牢固的支承在已经浇筑好的地面上,并在立杆底座下铺设垫板

18、。7、支撑安装完成后,应认真检查支架是否牢固,发现问题,立即整改。4.3.2 模板安装1、梁模板的安装:按设计标高调整脚手架可调顶托的标高,将其调至预定的高度,然后在可调顶托上安放48×3.2mm钢管,托梁钢管安放后在其上安装梁底支撑木方,木方采用35mm×85mm木方,中心间距为200mm。为增加木方与钢管主楞的接触面,防止将木方挤压变形,将木方平放。梁底次楞安装完成后,用面板安装梁底模板,梁底模应按设计要求起拱,起拱高度按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梁底模安装后,再安装侧模、对穿螺栓。2、楼面模板的安装:首先通线,然后调整

19、脚手架可调顶托的标高,将其调到预定的高度,在可调顶托上安放48×3.2mm钢管,托梁钢管安放后在其上安装板底支撑木方,木方采用35mm×85mm规格,间距为200mm。为增加木方与钢管主楞的接触面,防止将木方挤压变形,将木方平放。同时为了保证次楞的强度及刚度,将钢管与木方共同做为次楞布置,按隔一布一的原则进行设置。然后在木方上安装面板模板。铺面板时,可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4.4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验收1、脚手架应在搭设过程中及完成后进行检查验收: 基础排底完成后、脚手架杆件搭设前、达到标高时、遇到6级以上大风大雨时、寒冷季节开动后以及停用一个月以后均需进行安全检查验收。2

20、、高大模板脚手架检查验收时必须有工程施工负责人组织施工班组长检查验收完毕后再签写申验单,由工程技术负责人、项目安全部门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再向监理和业主进行报验。3、搭设完毕的脚手架必须经过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4、高大模脚手架在检查中严格按照高大模脚手架搭设方案进行检查时还用满足下列要求:1) 检查脚手架扣件是否拧紧,立杆垂直度是否满足要求;梁底、板底脚手架承重杆件是否弯曲,扣件是否拧紧。2) 相邻立杆的对接扣件不得在同步内。3) 支撑体系的水平纵横拉杆严格按本方案设计的竖向间距位置,地面第一道水平纵横拉杆距地面为200mm。4) 立杆下垫50mm厚通长木垫板。5) 同时大梁两侧支撑立杆垂

21、直面上必须设置剪刀撑,全面设置,不可跳跃,钢管与在面呈450至600角,夹角用回扣连接牢固。6) 高支模脚手架必须竖向小于46m范围内与周围的柱进行拉结,形成一个整体。 7) 单块梁板的模板支撑支撑体系的四周边缘,必须设置剪刀撑,防止边缘失稳,造成质量事故。4.5 模板工程质量保证4.4.1 质量保证措施1、质量与进度的关系:必须确保规范要求质量标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施工进度。2、各作业小班组作业方法必须统一,便于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纠正问题。3、使用木模体系,必须保证模板有足够的刚度、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且能满足现场的周转次数需要。4、模板与砼的接触面必须涂隔离剂,以防带模养护拆模困

22、难。模板采用专用模板脱模剂,以保证混凝土表面光洁。不得使用油脂类隔离剂,严禁隔离剂玷污钢筋与砼接槎处。5、模板组装前,应检查标高轴线,在底板上弹出模板内侧位置线。6、模板应自下而上顺序组装,每块模板要求位置正确,板面平整,连接件上紧,模板间应拼缝严密,阳角及缝隙过大部位应用双面胶(或夹纸),防止漏浆。7、紧固拉杆时力度适宜,确保柱墙面的平整度。8、现浇钢筋混凝土模板,当梁跨度4米时,模板应按跨度的1/10003/1000起拱。9、加固完成后应对每个面的垂直度进行自检,不合格的必须进行整改,并对每个螺帽进行检查,确保无松动螺帽存在。自检合格后交带班进行检查,带班检查合格后填写工序交接检查表,交施

23、工员进行检查。全部合格后报经监理工程师验收认可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10、模板拆除时间要达到规范要求的混凝土强度,梁底模拆除前必须具备混凝土同条件养护的拆模试件试验报告。并实行模板拆模申请制度。11、通过对模板的质量管理,最终使结构混凝土成形质量达到“合格结构”标准。4.4.2质量检查标准表3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项 目允许偏差()轴线位置5底模上表面标高±5柱、墙、梁截面内部尺寸+4,-5层高垂直度不大于5m6大于5m8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表面平整度54.6 模板拆除1、柱模板拆除:在砼强度达到能保证其表面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脱模困难时,可用撬棍在模板底部撬

24、动,严禁在上口撬动、晃动或用大锤砸模板,拆除下的模板及时清理,并刷好隔离剂,且每次进行全面检查和维修,保证使用质量。2、顶板模板拆除:顶板模板拆除参考顶板混凝土同条件试块抗压强度试验报告,跨度大于8m的顶板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强度后方可拆除。拆顶板模板时从房间一端开始,防止坠落人或物造成质量事故。顶板模板拆除时,注意保护顶板模板,不能硬撬模板接缝处,以防损坏模板。拆除的模板、扣件及钢管脚手架要码放整齐,并注意不要集中堆料。拆除的钉子要回收再利用,在作业面清理干净,以防扎脚伤人。3、拆除前应检查所使用的工具有效和可靠,扳手等工具必须装入工具袋或系挂在身上,并应检查拆模场所范围内的安全

25、措施。4、模板的拆除工作应设专人指挥。作业区应设围栏,其内不得有其他工种作业,并应设专人负责监护。拆下的模板、零配件严禁抛掷,在指定地点分类堆放。5、拆模的顺序和方法,可采取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并应从上而下进行拆除。拆下的模板不得抛扔,应按指定地点堆放。6、多人同时操作时,应明确分工,统一信号或行动,应具有足够的操作面,人员站在安全处。7、高处拆模时,应符合有关高处作业的规定。严禁使用大锤和撬棍,操作层上临时拆下的模板堆放不能超过3层。8、在提前拆除互相搭连并涉及其他后拆模板的支撑时,应补设临时支撑。拆模时应逐块拆卸,不得成片撬落或拉倒。9、拆模如遇中途停歇,

26、应将已拆松动、悬空、浮吊的模板或支架进行临时支撑牢固或相互连接稳固。对活动部件必须一次拆除。10、遇六级或六级以上大风时,应暂停室外的高处作业。11、拆除有洞口的模板时,应采取防止操作人员坠楼的措施,洞口模板拆除后,应按有关规定及时进行防护。第五章 高大模板安全措施5.1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1、以项目经理部为核心组成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分级负责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2、项目经理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统筹协调、指挥、全面负责安全管理。3、施工负责人是安全管理的第一直接责任人,代表项目经理部行使安全管理的权力,负责本工程安全标准的制定,执行情况的监督与检查。4、技术负责人是安全技术的第一责任者,负责安全

27、技术措施的审核批准。5、工长、专职安全员在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具体负责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领导劳务作业队伍开展安全建设,是安全生产有力保证层。5.2 安全教育制度严格执行三级安全教育制度。每个施工人员在进行高架支模施工前,必须先接受公司、项目部、班组“三级”教育及安全交底,并在“三级安全教育卡”上签名,并登记其本人的身份证号码。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公司对新进场的施工人员着重进行安全基本知识、法规、法制教育;项目部对新进场的施工人员着重进行现场规章制度和遵章守纪教育;班组对新进场的施工人员着重进行本工种岗位安全操作及班组安全纪律教育。 5.3 安全检查制度1、工人在作业前要对自己使用的机具、劳动保

28、护用品以及本班组作业区段的安全设施进行应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应向工地有关人员汇报,待隐患消除后方可开始作业,并逐步完善记录工作。2、工地专职安全员要每日对作业区段进行检查。如发现事故隐患,应及时提出改进措施,督促实施并对改进后的设施进行检查验收,对不改进的,提出处理意见,报项目负责人处理。指导、督促工人认真执行安全制度、安全纪律,执行操作规程和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3、要认真执行定期检查制度。应有组织、有计划进行检查,对不合格项要制订整改计划,并做到“定人、定时间、定措施”的三定措施,在隐患没有消除前,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有危及人身安全的应暂停作业。5.4 技术安全措施1、 脚手架搭设前,应

29、按要求向搭设和使用人员做好安全、技术交底。2、对钢管架、配件、加固件应进行检查验收,严禁使用不合格的钢管架、配件。3、搭设在脚手架立杆底座下应铺设垫板。4、不配套的钢管架与配件不得混合使用于同一竖直脚手架支撑系统。5、脚手架安装应自一端向另一端延伸,自下而上按步架设,并逐层改变搭设方向,不得从两端向中间进行,以免结合处错位,难于连接。6、水平加固杆、剪刀撑安装应符合构造要求,并与脚手架的搭设同步进行。7、模板支撑和脚手架搭设完毕后应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8、泵送混凝土时,应随浇、随捣、随平整,混凝土不得堆积在泵送管路出口处。9、应避免装卸物料对模板支撑或脚手架产生偏心、振动和冲击。10

30、、交叉支撑、水平加固杆、剪刀撑不得随意拆卸,因施工需要临时局部拆卸时,施工完毕后应立即恢复。11、脚手架经单位工程负责人检查验证并确认不再需要时,方可拆除。12、拆除时应采用先搭后拆、后搭先拆、先拆非承重部分再拆承重部分。13、拆除模板脚手架时应采用可靠安全措施,严禁高空抛掷。14、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钢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集中堆放;浇筑过程中,固定专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5.5 预防坍塌事故的技术措施1、模板作业前,按图纸要求,根据施工工艺、作业条件及周边环境编制施工方案,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项目经理组织有关部门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

31、方可作业。2、模板作业时,对模板支撑采用钢支撑材料作支撑立柱,不得使用严重锈蚀、变形、断裂、脱焊、螺栓松动的钢支撑材料。支撑立柱基础应牢固,并按设计计算严格控制模板支撑系统的沉降量。3、模板作业时,指定专人指挥、监护,出现位移时,必须立即停止施工,将作业人员撤离作业现场,待险情排除后,方可作业。4、屋面堆放模板时,严格控制数量、重量,防止超载。5、装钉楼面模板,在下班时对已铺好而来不及钉牢的定型模板或散板等要拿起稳妥堆放,以防坍塌事故发生。6、安装外围柱模板、梁、板模板,应先搭设脚手架,并挂好安全网,脚手架搭设高度要高施工作业面至少1.2m 。7、拆模间歇时,应将已活动的模板、拉杆、支撑等固定

32、牢固,严防突然掉落、倒塌伤人。5.6 预防高空坠落事故安全技术措施1、高支模工程应按相关规定编制施工方案,经公司技术部门审批签字;高支模安装完毕后,需经质安部、技术部等有关部门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绑扎钢筋等下道工序的施工作业。支、拆模板时应保证作业人员有可靠立足点,作业面应按规定设置安全防护设施。模板及其支撑体系的施工荷载应均匀堆置,并不得超过设计计算要求。2、所有高处作业人员应学习高处作业安全知识及安全操作规程,工人上岗前应依据有关规定接受专门的安全教育及安全、技术交底,并办好签字手续。特种高处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应按规定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关安全技术交底

33、。3、高处作业人员应经过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对身体不适或上岗前喝过酒的工人不准上岗作业。施工现场项目部应为作业人员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等必备的安全防护用具,作业人员应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4、安全带使用前必须经过检查合格。安全带的系扣点应就高不就低,扣环应悬挂在腰部的上方,并要注意带子不能与锋利或毛刺的地方接触,以防摩擦割断。5、项目部应按类别,有针对性地将各类安全警示标志悬挂于施工现场各相应部位。6、已支好模板的楼层四周必须用临时护栏围好,护栏要牢固可靠,护栏高度不低于1.2m,然后在护栏上再铺一层密目式安全网。7、高处作业前,应由项目分管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验收,经验

34、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安全防护设施应做到定型化、工具化。需要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设施的,应经项目分管负责人审批签字,并组织有关部门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实施。5.7 混凝土浇筑方法及技术措施1、大截面混凝土浇筑应分层,每层不超过500mm。2、先浇筑墙柱混凝土,待稳定后分层浇筑梁板混凝土。3、为确保模板支架受力均衡,浇筑混凝土时控制浇筑速度,从中部向两边扩展浇筑,板上混凝土堆积高度不得超过300mm,接近这一高度时暂停泵送,将泵管转向后浇筑。4、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专人检查支顶有无松动、倾斜、弯曲,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插筋等有无位移变形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混凝土浇筑,并在已浇筑

35、的混凝土初凝之前修整完毕。5、混凝土浇筑采用地泵进行,沿结构洞口接至屋面上,泵管混凝土出口处用两节软管连接,用塔吊配合以减轻对模板支架的冲击荷载。第六章 高大模板施工管理6.1 高大模板的管理高大模板系统管理机构:组 长:郑龙副组长:林青、吴章杰、林修坤组 员:张明华、郑吓唬、郑娟、王华春 施工现场安全责任人:翁铭权、王兆文 6.2 高大模板的验收6.2.1参加架体验收人员:1、建设单位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及主管工程师;2、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代表及主管监理工程师;3、施工单位公司安全部门相关人员及本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主管施工员、质检员、安全负责人、劳务公司主管生产经理、劳务公司

36、项目技术负责人、劳务公司专职安全员及作业班组长。6.2.2 验收1、架体验收应严格按照本工程高支模施工方案、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08,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中规定的内容进行验收,并形成正式验收意见记录存档。2、架体搭设过程中由主管施工员按照方案执行落实,质检员及安全员跟踪检查,发现有与方案及规范要求不一致时应及时制止,并要求作业人员对架体不符合方案及规范要求的地方及时整改。3、每施工一层及与大风、雨天气后报代建及监理单位主管工程师进行一次验收,直至搭设完成,并形成完整的书面验收记录。

37、6.3 高大模板施工注意问题:1、施工现场安全责任人负责施工全过程的安全工作,应在高支模搭设、拆除和混凝土浇筑前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2、支模完毕,经施工单位高支模管理机构组成人员组织验收合格后,立即通知公司工程技术部和质保部到现场检查、验收,合格后,由专家组成人员及代建项目部技术负责人、主管工程师、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代表及主管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钢筋安装。3、高大模板施工现场作业人员不得从支撑系统上爬上、爬下,应从专用安全施工通道进入工作面。4、高大模板搭设、拆除和混凝土浇筑期间,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支模底下,并由安全员在现场监护。5、混凝土浇筑时,安全员专职负责监

38、测模板及支撑系统的稳定性,发现异常应立即暂停施工,迅速疏散人员,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待排除险情并经现场安全责任人检查同意后方可复工。第七章 监测措施梁板高大模采用扣件式脚手架支撑体系,在搭设和钢筋安装、砼浇捣施工过程中,必须随时监测。本方案采取如下监测措施:1、班组日常进行安全检查,项目每天巡检及组织不定时安全检查,公司每月进行安全检查,所有安全检查记录必须形成书面材料。2、日常检查、巡查重点部位:(1)杆件的设置和连接、扫地杆、支撑、剪力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2)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符合要求。(3)连接扣件是否松动。(4)架体垂直度。(5)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的现象。(6)安全防护措施是否

39、符合规范要求。(7)脚手架体和脚手架杆件是否有变形的现象。3、在浇捣高支模梁板砼前,由项目部对脚手架全面检查,合格后才开始浇砼,浇砼的过程中,必须组织专门的模板及架体看护人员。质检员、安全员、施工员、测量员对架体检查,随时观测架体变形。发现隐患,及时停止施工,采取措施保证安全后再施工。架体上水平位移观测点的设置:用红油漆分别在架体顶部、中部及底部作出标记,并使该标记在同一条竖直线上,浇筑过程中,由测量人员架设经纬仪对该标记进行观测,并做好数据记录。4、安装后的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应采用扭力扳手检查,抽检方法应按随机分布原则进行。抽样检查数目与质量评定标准见下表规定。不合格的必须重新拧紧,直至合格

40、为止。6、高大模板工程施工前,必须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业主单位等相关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审查备案。第八章 应急预案8.1 概况本工程板厚度是200mm,支模最大高度为5.3m,最大梁线荷载为50.4KN/m,在此区域内施工极可能发生高空坠落、模板坍塌等重大事故。本预案针对上述可能发生的高空坠落、模板坍塌及物体打击紧急情况的应急准备和响应。8.2 机构设置为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能够快速反应、救援,项目部成立应急救援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负责事故现场指挥,统筹安排等。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如下:组 长:郑 龙副组长林青、吴章杰、林修坤翁铭权王兆文张明华郑娟愈小铭郑吓唬王华春林新国8.3 机构的

41、职责1、负责制定事故预防工作相关部门人员的应急救援工作职责。2、负责突发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各类应急救援实施的准备工作,统一对人员,材料物资等资源的调配。3、进行有针对性的应急救援应变演习,有计划区分任务,明确责任。4、当发生紧急情况时,立即报告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并及时采取救援工作,尽快控制险情蔓延,必要时,报告当地部门,取得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帮助。8.4 应急救援工作程序1、当事故发生时小组成员立即向组长汇报,由组长立即上报公司,必要时向当地政府相关部门,以取得政府部门的帮助。2、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织项目部全体员工投入事故应急救援抢险工作中去,尽快控制险情蔓延,并配合、协助事故的处理调查工作

42、。3、事故发生时,组长或其他成员不在现场时,由在现场的其他组员作为临时现场救援负责人负责现场的救援指挥安排。4、项目部指定人员负责事故的收集、统计、审核和上报工作,并严格遵守事故报告的真实性和时效性。8.5 救援方法8.5.1 高空坠落应急救援方法:1、现场只有1人时应大声呼救;2人以上时,应有1人或多人去打“120”急救电话及马上报告应急救救援领导小组抢救。2、仔细观察伤员的神志是否清醒、是否昏迷、休克等现象,并尽可能了解伤员落地的身体着地部位,和着地部位的具体情况。3、如果是头部着地,同时伴有呕吐、昏迷等症状,很可能是颅脑损伤,应该迅速送医院抢救。如发现伤者耳朵、鼻子有血液流出,千万不能用

43、手帕棉花或纱布去堵塞,以免造成颅内压增高或诱发细菌感染,会危及伤员的生命安全。4、如果伤员腰、背、肩部先着地,有可能造成脊柱骨折,下肢瘫痪,这时不能随意翻动,搬动是要三个人同时同一方向将伤员平直抬于木板上,不能扭转脊柱,运送时要平稳,否则会加重伤情。5、模板、坍塌应急救援方法:6、当发生高支模坍塌事故时,立即组织人员及时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在有伤亡的情况下控制好事故现场;7、报120急救中心,到现场抢救伤员。(应尽量说清楚伤员人数、情况、地点、联系电话等,并派人到路口等待);8、急报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公司和有关应急救援单位,采取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9、清理事故现场,检查现场施工人员是否齐全,

44、避免遗漏伤亡人员,把事故损失控制到最小;10、预备应急救援工具:切割机、药箱、担架等。8.5.2物体打击应急救援方法:1、当物体打击伤害发生时,应尽快将伤员转移到安全地点进行包扎、止血、固定伤肢,应急以后及时送医院治疗。2、止血:根据出血种类,采用加压包止血法、指压止血法、堵塞止血法和止血带止血法等。3、对伤口包扎:以保护伤口、减少感染,压迫止血、固定骨折、扶托伤肢,减少伤痛。4、对于头部受伤的伤员,首先应仔细观察伤员的神志是否清醒,是否昏迷、休克等,如果有呕吐、昏迷等症状,应迅速送医院抢救,如果发现伤员耳朵、鼻子有血液流出,千万不能用手巾棉花或纱布堵塞,因为这样可能造成颅内压增高或诱发细菌感

45、染,会危及伤员的生命安全。5、如果是轻伤,在工地简单处理后,再到医院检查;如果是重伤,应迅速送医院拯救。8.5.3 现场应急救援联系电话外部救援电话:120 附图-1 第九章 计算书柱模板1100×1100计算书一、工程属性新浇混凝土柱名称KZZX新浇混凝土柱长边边长(mm)1100新浇混凝土柱的计算高度(mm)5500新浇混凝土柱短边边长(mm)1100二、荷载组合混凝土重力密度c(kN/m3)24新浇混凝土初凝时间t0(h)4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11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21.15混凝土浇筑速度V(m/h)2.5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

46、总高度H(m)2倾倒混凝土时对垂直面模板荷载标准值Q3k(kN/m2)2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G4kmin0.22ct012v1/2,cHmin0.22×24×4×1×1.15×2.51/2,24×2min38.4,4838.4kN/m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值S承0.9max1.2G4k+1.4Q3k,1.35G4k+1.4×0.7Q3k0.9max1.2×38.4+1.4×2,1.35×38.4+1.4×0.7×20.9max48.88,53.80.9×53.848.42kN/m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值S正G4k38.4 kN/m2三、面板验算面板类型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mm)15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15面板弹性模量E(N/mm2)10000柱长边小梁根数12柱短边小梁根数12柱箍间距l1(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