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邹忌讽齐王纳谏北师大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_第1页
2021邹忌讽齐王纳谏北师大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_第2页
2021邹忌讽齐王纳谏北师大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_第3页
2021邹忌讽齐王纳谏北师大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_第4页
2021邹忌讽齐王纳谏北师大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邹忌讽齐王纳谏北师大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一篇出自战国策·齐策一的说理性记叙文,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邹忌讽齐王纳谏北师大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教材助读一、解题1、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巧妙地用一个兼语句式点明了文章内容地两个方面: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选文记述了邹忌从与徐公比美中悟出治国的道理,进而讽劝齐王纳谏,使得齐国大治的故事。(题解见课文注解1)2、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齐威王,是位贤明的君王。史载,他继位之初,

2、好为淫乐,不理政事,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二、了解战国策1、学生自读文注;2、补充:战国策是战国时代国别史汇编,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战国策是一部记录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活动的史书,其涉及年代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战国策原名国事、国策、短长事语长书等,由于书中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所以传到西汉末时,由刘向整理校正后定名为战国策,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它记载了战国时期

3、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它语言流畅,写人记事真切、生动。读这本书真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它具有宏肆激越的风格,铺陈伟丽,叱咤雄豪,艺术上有很高成就,对后代文人的影响不小。三.背景资料:春秋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众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在这激烈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种最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学识游说于各国之间,施展着自己治国安邦的才干。各国统治者也认识到,人心的向背是国家政权能否巩固的决定因素。失去民心,国家的统治就难以维持。所以,他们争相招揽人才,虚心纳谏,争取得到“士”的

4、支持。“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于史无考。.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找出生字词,注意下面字的读音。(1)昳丽( ) (2)窥镜( )(3)肉食者鄙( ) (4)纳谏( )(5)谤讥( ) (6)期年( ) (7)间进( ) (8)小惠未徧( )2、再读课文,把握重点词语的解释,并结合注释疏通文意。3默读课文,思考问题:(1)、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理清结构层次:第一段:进谏的依据。邹忌与徐公比美,发觉受蒙蔽,从中体味出国君不易听到直言的道理,并决定“入朝见威王”。第二段:第三段:纳谏的举措及结果。齐威王接受邹忌的劝告,立即颁布政令,悬赏求谏。齐威王纳谏除蔽,政治清明,使齐国国势强盛,威

5、震诸侯。(3)、复述文章大意(邹忌比美 齐王纳谏 皆朝于齐)。(4)文章写了邹忌与家人的几次对话,请找出来,体会其语气;邹忌的妻、妾、客异口同声地认为他比徐公漂亮,但答话语气程度有何差别? 邹忌在与妻、妾、客对话时的语气; 妻、妾、客在回答时的不同语气:、预习自测1. 古今异义:今齐地方千里:古义: 今义: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古义: 今义: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义: 今义2、一词多义:朝:(1)、朝服衣冠 孰:(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2)、于是入朝见威王(3)、皆朝于齐 (2)、孰视之于:(1)、皆以美于徐公 若:(1)徐公不若君之美也(2)、皆朝于齐 (2)、门庭若市(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之:(1)徐公来,孰视之 (2)、暮寝而思之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4)臣之妾畏臣 (5)、王之蔽甚矣 (6)、燕、赵、韩、魏闻之3、翻译下列句子。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忌不自信。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王之蔽甚矣。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4. 课文内容理解填空。(1)本文先写邹忌在与徐公比美的过程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接着写邹忌以_设喻讽谏齐王,最后写_及其结果。(2)本文劝谏的目的是为了使齐威王_,以富国强民;本文邹忌进谏时采用了_ 的方法说服齐王探究案探究案 点一

7、按原文填空(1)文中写邹忌相貌美的句子是 _ _(2)文中写邹忌有自知之明的是_ _(3)文中写齐王纳谏而达到国内大治的句子是_。探究案二 文本理解;1、邹忌讽齐王的起因是什么?2、从比美这样一件生活小事邹忌悟出了什么?并得出了什么结论?3、邹忌是如何讽涑齐王的?4、邹忌讽谏的效果如何?那么他用的是什么样的说理方法?邹忌讽齐王纳谏测试练习题一、解释下列画线的词语。1. 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 _ _ _2. 比其反也 _ _3. 则冻馁其妻子 _ 弃之 _4. 士师不能治士 _ 王顾左右而言他 _ _5.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6. 朝服衣冠 吾孰与徐公美7. 孰视之 吾妻之美我者8

8、.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上书谏寡人者9. 门庭若市 旦日二、翻译句子:1. 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_2. 则如之何?_3. 王顾左右而言他。_4.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题(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关。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誉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

9、,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1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驰: 。(2)一鼓作气,再而衰 再: 。(3)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靡: 。(4)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 。(5)虽欲言,无可进者 虽: 。2.翻译下列句子。 (4分)(1)彼竭我盈,故克之。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3.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2分)曹刿论战(节选)第一段,叙述了 的经过;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第一段,邹忌分析了 的原因。4.曹刿指挥作战,邹忌委婉劝谏,结果怎样? (4分) .(1)曹刿指挥作战的结果: 。(2)邹忌委婉劝

10、谏的结果: 。5.(5分)(1)驱车追赶。 (2)第二次。 (3)倒下。 (4)指责。 (5)即使。6.(4分)(1)他们的勇气已尽而我们的勇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2)能在公共场合议论(我的)过错,让我听到的,可得到下等赏赐。(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7.(2分)齐鲁长勺之战 齐威王受蒙蔽(各占1分。意思对即可)8.(4分)(1)鲁军打败齐军,克敌制胜。(2)齐威王纳谏,燕赵韩魏来朝。(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