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沉池施工方案_第1页
二沉池施工方案_第2页
二沉池施工方案_第3页
二沉池施工方案_第4页
二沉池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金昌市污水处理工程升级改造及中水利用项目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及新建工程二沉池施工方案审 批: 审 核:编 制:编制单位:八冶建设集团第二建设公司编制时间:2015-5-1二沉池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 1、金昌市污水处理工程升级改造及中水利用项目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及新建工程施工图纸; 2、现行的国家现行规范、标准、规程及相关法律法规; 3、八冶公司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工艺标准及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等企业标准; 4、我公司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及机械设备装备情况;二、工程概况及特点(1)工程建设规模: 二沉池(4座):池壁为400mm厚钢筋混凝土结构,底板为400mm600mm厚钢筋混凝土结

2、构,池内壁直径为36米,建筑安全等级二级,8度抗震设防,池体部分为C30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为S6,混凝土结构抗冻等级为F200,加强带为C35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为S6,混凝土结构抗冻等级为F200。 (2)工程特点根据施工要求,构筑物砼池壁均一次脱模成型,不再进行粉刷,即要求为清水砼,由于本工程施工精度高,对模板质量要求很高,为此我项目部准备池壁支设采用1.22×2.44m清水竹胶模板支设,采用12对拉螺栓,中间加焊50×50止水片加固。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二沉池施工以座为单位,根据座数划分施工段,分区组织流水施工。二沉池为四个36m直径的圆形构筑物,南北对称,施工时交叉

3、施工,先施工南侧后施工北侧。施工顺序如下:3#、4#二沉池挖土做地基承载力试验基槽清理支设垫层模板浇筑垫层混凝土绑扎底板钢筋(含池壁插筋)支设侧模焊止水带底板混凝土浇筑池壁钢筋绑扎池壁模板支设池壁混凝土浇筑拆模养护走道板钢筋绑扎走道板模板支设走道板混凝土浇筑拆模养护蓄水试验外壁环氧沥青涂层内壁水泥基渗透结晶型涂料回填土(3)主要劳动力安排项目部将调集技术熟练的各专业施工队伍组成本工程的施工作业队伍。劳力动态调配详见劳力计划。劳动力计划表(见下表)劳动力计划表           

4、60;    单位:人工种人数钢筋工36木工40砼工24机械工3焊工3电工2(4)主要施工机具设备需用量计划 我项目部结合相关同类工程丰富的施工经验,并结合考虑本工程进度情况,本着科学、合理、经济的原则,选用合理的施工机具设备以及以项目经理总负责的机具设备管理体系。施工机具主要钢筋加工设备,设备安装,水平、垂直运输设备,起重机具及其它施工大型配套设备。(详见主要施工机具设备表) 主要施工机具设备表设备名称及型号数量型号现状塔吊 1良好钢筋切断机1良好钢筋弯曲机1良好钢筋调直切断机1GT4-13良好电焊机2BX1-300良好木工电锯2良好无齿锯2SM400良好振捣棒

5、6ZX-50(70)良好装载机1ZL-50良好三、各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1、土方工程(一)、地质情况分析本工程的地质情况良好,除地表面有约1米厚耕植土外,其下为地基持力层圆砾层,为工程四类土质,土方开挖时放坡系数可按1:0.33进行放坡,且在土方开挖深度范围内(3.2m)无地下水,所以土方大开挖时无需降水及边坡防护措施。 (二)基本要求 1)基坑土方开挖关键是坑底标高的控制,土方施工前必须建立场地平面控制网,做好控制桩,用水准仪测量原地面高程。 2)基坑开挖,应有水平标准控制木桩,严格控制基底的标高,以防基底超挖。 3)土方施工不宜在雨天进行,如必须进行时,工作面不宜过大,应按分层逐块完成。 4

6、)装载机挖土时,边挖边装。每层开挖由东侧向西侧进行。 5)开挖土方时,在基坑东侧设置一条6.08.0m宽的运土坡道。 6)开挖的土方,尽量不在基坑内堆土,挖出土方及时运出基坑,以便利于下步土方开挖、外运施工,确保施工现场有次序的作业。 7)基坑土方开挖中,做好观查记录,发现地质变化与设计资料不符合时,及时通报监理工程师、设计人员,协商调整施工方法。 8)基坑分层机械挖土厚度一般为11.5米,并参照基坑的标高作相应调整;预留人工清槽厚度为300mm。(三)基坑开挖顺序及施工段划分 1)本次计划在4#二沉池东侧开挖一条斜坡道,由3#向4#开挖; 2)土方开挖属于机械大开挖,采用坡道由里向外依次开挖

7、。 3)土方开挖由专人指挥,采取分段分层开挖。并严格遵循“分层开挖、严禁超挖”及“大基坑小开挖”的原则。当挖至标高接近基础底板标高时,边抄平边配合机械清槽,防止超挖,并及时修整边坡及放坡,防止土方坍塌。(四)土方开挖 (1)机械开挖标高及土方开挖放坡的确定: 1)筏板基础的土方机械开挖至距基底设计标高200mm处,再采用人工清底修边; 2)土方开挖时要留够工作面,筏板基础工作面为距基底边8001000mm; 3)机械大开挖放坡系数按1:0.33进行放坡; (2)在开挖土方时, 安排二人用水准仪进行标高测量, 确保位置正确和开挖土方时不得超挖, (3)距基坑边1米处,场地进行平整,设置防护栏杆(

8、基坑挖完之前搭设完成),外挂密目安全网,并悬挂警示牌(见下示意图)。 (4)雨期施工时,基坑应分段进行开挖,同时应经常检查边坡和支护情况,防止坑壁受雨水浸泡造成塌方。 (5)基槽开挖后应进行钎探,查明基底情况,土方开挖到基底标高后,应尽快会同有关部门进行验槽。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后,若发现地层分布与地质资料不符时、或遇墓坑、井穴、地下管线、建(构)筑物等特殊情况应及时通知勘察、设计、监理、建设单位协商处理。 (6)土方开挖将土堆放在甲方指定地点,并用密目网覆盖。2、钢筋工程(1)材料要求钢筋进场时需附带钢筋出厂合格证及检验报告,并且应分炉批号进行性能检验,如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可取双倍数量的试样检

9、验,仍不合格的,则应作为不合格材料清除出场。(2)钢筋加工及安装 1)在施工现场设一个钢筋集中加工场,配备钢筋加工设备,采用机械加工,人工绑扎的方式; 2)钢筋接头长度不足时,优先选用焊接,单面焊时搭接长度不小于10d,绑扎时一级钢筋不小于42d,三级钢筋不小于48d。 (3)钢筋排架的制作和安装为保证底板钢筋的稳固性和池壁两侧钢筋位置的准确,在底板双层钢筋网片及池壁两侧钢筋之间设置钢筋排架,排架单独设置。在绑扎完底板的下层网片筋后安装排架,排架立筋采用16钢筋,立筋间距800mm,各排架之间间距不超过1000mm,排架与网片筋绑扎在一详见排架图底板网片筋的相交点全部用铁丝绑扎,14及以下钢筋

10、接头采用绑扎搭接,搭接长度按设计要求,受力钢筋之间的绑扎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从任一绑扎接头中心至搭接长度1.3倍区段范围内,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筋总面积的百分率,受拉区不超过25%,受压区不超过50%。16及以上钢筋接头采用气压焊或对焊。池壁筋在绑扎完底板筋后进行,池壁筋一次绑扎到顶不需搭接。钢筋保护层厚度用砂浆垫块控制,垫块的误差不大于±3mm,绑扎钢筋用的绑丝应扣向内侧,不应占用保护层的厚度。所有钢筋及钢筋接头必须作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偏差项目,见下表。 项 目允许偏差(mm)1受力钢筋的间距±102受力钢筋的排距±53钢筋弯起点位置204

11、箍筋、横向钢筋间距绑扎骨架±205 预埋件中心线位置水平高差3±36钢筋的保护层底 板板、池壁 ±10±33、模板工程(一)模板设计(1)垫层模板 垫层厚度为100mm,垫层模板采用1.5mm×100mm木模板,沿垫层边线设置12短钢筋进行固定。(2)底板模板 底板侧模全部采用定型钢模板支设,积水坑等采用18mm厚竹胶板按基坑大小加工成定型模板;(3)池壁模板 池壁模板采用1.22×2.44m,15mm厚清水木胶板,长边沿水平方向拼装,模板竖向加固用48×3.5mm钢管做竖楞,横向用48×3.5mm钢管加固做横楞,

12、内外模板采用12对拉螺栓加固,间距最底三层为300×600mm,其余为600×600mm; 1)池壁模板安装工艺流程: 安装前检查安装预留洞口模板一侧墙模吊装就位安装斜撑插入穿墙螺栓安装就位另一侧墙模板安装斜撑对拉止水螺栓穿过另一侧池壁模调整模板位置坚固对拉止水螺栓斜撑固定与相邻模板连接。支模示意图: 在安装模板前,按位置线安装预留洞口模板,与墙体钢筋固定,并安装好预埋件等。 安装模板宜采用墙两侧模板同时安装。第一步模板边安装锁定边插入穿墙止水对拉螺栓,并将两侧模板对准墙线使之稳定,然后用山型扣件固定于模板边肋上,调整两侧模的平直。 用同样方法安装其它若干步模板到池壁顶部,

13、内楞外侧安装外钢管,并将其用50×70木方山形扣件和内楞固定,穿墙螺栓由内外双钢管中间插入,用螺丝将山形扣件拧紧,使两侧模板成为一体。安装斜撑,调整模板垂直。对拉止水螺栓等连接件都要连接牢靠,松紧力度一致。 为保证池壁厚度,在对拉螺栓两侧焊钢筋顶棍。 钢板止水带在底板施工时,底板以上300mm留置施工缝,施工缝位置设置钢板止水带。钢板止水带高度为400mm,厚度为3mm。钢板止水带要求表面平整、尺寸准确,表面洁净,不得有砂眼、钉孔;接头采用双面满焊搭接,搭接长度50mm,安放采用固定支架,砼浇筑不得超过止水钢板的3/5,并裸露大于120mm。止水钢板安装见附图。2)池壁模板安装施工要

14、点: 检查池壁模板安装位置的定位基准面池壁线及池壁模板编号,符合图纸后,安装预留洞口等模板及预埋件。 将一侧拼装墙模板按位置线吊装就位,安装斜撑或使工具型斜撑调整至模板与地面呈75°,使其稳定座落于基准面上。 安装对拉止水螺栓。池壁第一步对拉止水螺栓安装在地板以上600mm处水平间距600mm,竖向间距为300mm。底板上焊接钢筋固定下口模板,使用钢架管竖向控制上口模板按照斜面架设钢架管固定模板(套管太多、太密模板加固必须牢固)。 以同样方法就位另一侧墙模板使穿墙螺栓穿过模板并在螺栓杆端戴上扣件和螺母,然后调整两块模板的位置和垂直,合格后,固定斜撑,拧紧全部穿墙螺栓的双螺母。 模板安

15、装完毕后,全面检查扣件、螺栓、斜撑是否紧固、稳定,模板拼缝及下口是否严密,如缝隙超过5mm,采用发泡剂封堵。(4)模板拆除 1)侧模拆除: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 2)底模模板的拆除,必须执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有关条款。作业班组必须进行拆模申请经技术部门批准后方可拆除。 3)拆装模板的顺序和方法,应按照配板设计的规定进行。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自上而下,支架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等原则。 4)模板工程作业组织,应遵循支模与拆模统由一个作业班组执行作业。其好处是,支模就考虑拆模的方便与安全,拆模时,

16、人员熟知情况,易找拆模关键点位,对拆模进度、安全、模板及配件的保护都有利。4、混凝土工程(一)、施工准备 (1)已办完模板及施工缝的交接手续; (2)检查模板下口、洞口及角模处拼接,模板拼接处是否严密,加固是否可靠,各种连接件及支撑是否牢固,是否按要求进行加固; (3)施工缝处提前浇水润湿; (4)现场施工员明确混凝土浇筑顺序,以及拌合料的数量; (5)已经做好各施工单位混凝土浇筑会签; (二)施工机具 插入式振捣器(50,有效振捣直径375mm,4台振捣,2台备用)、铁锹、57m臂架车一辆,混凝土罐车数量(保证混凝土连续供应)。 (三)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 浇同标号砂浆 混浇筑、振捣 拆模及养

17、护 (四)操作工艺 (1)入模混凝土根据墙体混凝土浇筑顺序进行,禁止一次将一段混凝土全部浇筑; (2)在混凝土接槎处应振捣密实,浇筑时随时清理落地灰; (3)振捣点要求均匀分布,一般应500mm; (4)洞口进行浇筑时,洞口、预埋套管两侧浇筑高度应均匀对称,振捣棒距洞边300mm,从两侧同时振捣,以防洞口、预埋套管变形、移位; (5)在钢筋密集处或墙体交叉节点处,要提前检查钢筋的分布情况,确认下棒方式,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 (6)插入式振捣棒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不大于400mm,要振捣密实,不得漏振。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2030s,以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为达到要求;(7)池壁混凝土浇

18、筑时从一头开始浇筑,逐步推进。池壁以内的混凝土浇筑高度一次不应超过500mm,浇筑池壁混凝土,第一层浇筑高度控制在300mm左右同配合比拌料,防止混凝土自重过重导致模板跑模, (8)混凝土浇筑逐步向上推进,分层浇筑、振捣,混凝土下料点应分散布置,浇筑顺序如下示意图: (9)混凝土应连续进行浇筑,每层浇筑混凝土约18m3,间隔时间不的超过2h,不得小于1小时; (10)振捣:振捣器的水平间距根据振捣的有效半径确定,振捣上层混凝土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不小于50mm,振捣要做到"快插慢拨",并且要上下微微抽动,以使上下振捣均匀。振捣时,使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止。振捣中,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等,发现有位移、变形,与各工种配合及时处理。 (11)每个区域振捣完在与下个区域重合外视新浇筑层流过先前浇筑混凝土的距离而定,以保证新浇筑混凝土遗漏被振捣为准,范围为1m; (12)墙、板上口找平:混凝土振捣完毕,将上口预留的钢筋加以整理,最后一次收面应严格按标高线控制混凝土标高,将表面找平; (13)做好混凝土养护和试块制作的工作。墙体混凝土试块按要求现场应取样一且标准养护试块、备用块一组; (14)按同条件混凝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