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戊型病毒性肝炎及其重叠感染的临床研究_第1页
老年戊型病毒性肝炎及其重叠感染的临床研究_第2页
老年戊型病毒性肝炎及其重叠感染的临床研究_第3页
老年戊型病毒性肝炎及其重叠感染的临床研究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老年戊型病毒性肝炎及其重叠感染的临床研究    李霞【摘 要】目的:观察老年戊型病毒性肝炎及其重叠感染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6月所收治的80例戊型病毒性肝炎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重叠感染,将其分为单纯组(50例)和重叠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检查结果,并对比其重型肝炎发生率以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尿黄、乏力、纳差等症状(p>0.05)。重叠组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血清总胆汁酸(tb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均高于单

2、纯组,alb(白蛋白)低于单纯组(p<0.05)。重叠组的重型肝炎发生率为73.33%,明显高于单纯组的30%(p<0.05)。重叠组的黄疸消退时间更长,死亡率高于单纯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戊型病毒性肝炎重叠感染患者的病情比单纯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重,黄疸消退缓慢,且死亡率相对较高。【关键词】戊型病毒性肝炎;重叠感染;死亡率;黄疸消退时间r512.6 a 1672-3783(2018)05-03-0-01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老年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5882岁

3、,病程20100d.经临床观察、血清病原学检查,所有患者均符合戊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全部确诊。80例患者中,55例患者在发病前两周曾进食海产品,其中30例经常在外就餐。另25例患者中,有9例是通过输血而感染戊肝病毒,其余则是其他途径感染。此外,共有16例患者在发病1周后及时发现并到当地医院就诊,被误诊为胃病、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按照是否重叠感染,将80例老年患者分为两组,重叠组30例,单纯组5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病因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1.2 方法 采用elisa法对患者进行病毒抗原体抗体检测,并对患者开展肝功能检查,搜集检查结果信息。同时结合

4、患者的临床表现,由专业医师予以护肝、退黄、降酶治疗,根据其具体病情,酌情给予相应的辅助治疗。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肝功能检查结果,包括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血清总胆汁酸(tb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六项指标;重型肝炎发生率=重型肝炎例数/总例数;治疗效果,包括黄疸消退时间和死亡率,死亡率=死亡例数/总例数。1.4 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以()形式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采用检验。若p<0.05,则二者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具有统计

5、学意义。2 结果2.1 临床表现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尿黄、乏力、纳差、低热、腹痛腹胀、皮肤瘙痒等症状,其中所有患者均有尿黄症状(100%),乏力72例(90%),纳差75例(93.75%);恶心呕吐22例(27.5%),腹痛腹胀20例(25%)。共有30例重叠感染患者,占比37.5%,其中有5例合并甲型肝炎(16.67),16例合并乙型肝炎(53.33%),4(13.33%)例合并丙型肝炎,3例合并庚型肝炎(10%),2例合并甲、乙型肝炎(6.67%)。2.2 检查结果经检查对比(表1),重叠组患者的tbil、dbil、tba、alt、ast平均值高于单纯组,平均alb值低于单纯组,具有统计

6、学意义(p<0.05)。另外,根据检查结果,重叠组共有22例为重型肝炎,发生率为73.33%,明显高于单纯组的30%(15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3 治疗效果经我院治疗,重叠组患者黄疸消退的平均时间为(62±20)d,单纯组为(31±12)d,重叠组时间明显较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重叠组共有5例死亡,死亡率为16.7%,单纯组有1例死亡,死亡率为2%,两组差异显著(p<0.05)。3 讨论戊型病毒性肝炎是肝病的一种,流行特点与甲型肝炎相似,传播途径多为粪-口渠道、食物污染、输血感染,以及生活中其他方式接触感染

7、。该病一般会有40日左右的潜伏期,刚开始并未明显症状,随后起病较急,主要表现为黄疸、乏力、发热,另外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皮肤瘙痒也是常见症状。就目前而言,病发人群以青壮年为主,但随着国内老龄化进程加快,加上生活方式的多元化,老年患者不断增多,且容易重叠感染。与青壮年相比,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较弱,容易发展成重型肝炎,病死率也高于青壮年群体。本次研究发现,进食和输血是主要的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渠道。老年人的消化功能日渐衰退,食用海鲜时,如果海鲜未熟,或者不够新鲜,都很可能感染病毒。频繁在外就餐,外面的食物质量没有保障,很可能因为食物不干净,或者使用筷子、勺子等时感染了戊型肝炎病毒。老年阶段容易生各种病

8、,输血也是寻常之事,血源传播极罕见。一旦血液中含有病毒,必然会被感染,说明还应加强监督,确保血源安全。戊型病毒性肝炎和甲肝有很多相似之处,其临床表现也可能会被误诊为其他疾病,所以检查诊断时务必走规范化渠道。本次研究中,16例患者在发病一周后就已有所察觉,伴有发热、恶心、食欲不振等症状,被误诊为感冒、胃病、上呼吸道感染等病,治疗后显然并无太大效果。所以,如果发现有此类症状,患者及家属应予以重视,到正规医院做详细检查,以免延误病情,导致病情加重。老年患者在感染戊型肝炎病毒的同时,还容易出现重叠感染的情况,本次研究80例老年患者中,有30例为重叠感染,包括感染甲肝、乙肝、丙肝等。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

9、血清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等指标均出现异常,且重叠感染患者的异常程度重于单纯的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这与老年人肝脏储备合成功能较差、肝细胞胆红素代谢等功能衰退有关。临床治疗,一般以休息和合理营养为主,药物为辅,改掉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同时,予以护肝、退黄、降酶等相应的治疗,病情特别严重者可能需要考虑肝移植。此外,重叠感染患者的死亡率高于单纯组,说明重叠感染的病情更重,需要及时发现,并给予对症治疗。参考文献陈光武.老年戊型病毒性肝炎及其重叠感染的临床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5,9(6):165潘春燕,黄呈辉,谢春英,程明刚,袁利.散发性戊型病毒性肝炎71例临床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2014,14(2):371夏宁邵,张军,李少偉,等.戊型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j.厦门大学学报,2011,50(2):431-436朱月季.老年戊型病毒性肝炎71例病例分析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