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的设计模型及要素分析_第1页
微课程的设计模型及要素分析_第2页
微课程的设计模型及要素分析_第3页
微课程的设计模型及要素分析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微课程的设计模型及要素分析    闫彬彬【摘要】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探索模式,在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然而目前有关微课程如何设计、开发等问题的研究较少,本文旨在分析比较微课程设计的几个典型模型的基础上总结得出微课程设计的基本要素,为微课程的设计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关键词】微课程;设计模型;设计要素g434引言近年来,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助推下,微课程成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新突破口。然而由于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缺乏,目前有关微课程的研究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且微课程的概念界定也不统一,本文中将微课程的概

2、念界定为是以网络平台作为载体的,以多个教学视频作为呈现形式的,具有特定碎片化学习主题的一系列学习内容、情境、资源、学习支持服务和教学活动的总和,其中主要的学习形式为移动学习或在线学习。此外,微课程应具备教学针对性强、内容少而精、支持多种媒体、内容开放、多种终端显示自适应等特点(余胜泉,陈敏,2014)。一、微课程的设计模型比较分析1.以微活动为中心的设计模型华东师范大学的刘明卓等通过分析国外微课程设计项目可汗学院和teded的微课程内容,以及国内“微课”提出者胡铁生主要策划和组织的佛山市中小学优秀微课展播平台,提出了微课程设计概念模型(图1)。该模型从内涵与外延来解释说明微课程设计的要素,值得

3、注意的是,该模型着重体现的是微活动的设计,但缺乏学情分析和课程分析,且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没有侧重。此外模型中所体现的媒体素材和生成性资源可以借助mooc平台形式实现。2.基于微视频的微课程要素设计模型南京大学的梁乐明等认为微课程应以微型视频作为核心教学资源,同时兼顾课前的情境引入、课后的归纳总结以及相应的学习评价与社会性的学习支持服务。基于此,在课程开发的步骤基础上,总结得出如下图所示的微课程设计模式。在这一模型中教学设计是核心,从该角度出发,在进行课程内容设计的基础上对照进行教学支持服务的设计。此外,在评价与反馈阶段学习资源在师生交互过程中动态生成。3.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微课设计模型北京师范大

4、学教授余胜泉教授在分析微课的“课”本质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学习元的微课设计模型,包括微课设计教学信息描述微课聚合和开发模式等。该模型指出在设计微课时要统合考虑微型资源的设计、学习活动的设计、学习评价的设计以及针对学习者的知识能力水平进行认证认证服务四部分内容。二、微课程的设计要素分析分析有关微课程的概念定义的不同观点以及已有的微课程设计模型,笔者更加赞同将微课程本質属性界定为“课程”的观点,在设计微课程的时候要将其看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与普通课程设计类似,微课程的设计也需要从教学目标的制定、学习者分析、内容需求分析、教学媒体选择等方面进行设计。在本文中笔者根据微课程的特点,以及相关文献的梳理,主

5、要从内容的设计、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学习评价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1.内容的设计对于微课程而言,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选取合适的知识点,并将知识点进行合理的切割,即对知识点进行碎片化化处理。(1)内容的选择考虑到微课程“短小精悍”的特点,在内容的选择上应遵循少而精的原则。与传统课堂相较,微课的问题更聚焦,主题也更突出,且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组织学习内容,仅呈现针对某个小知识点或具体问题,在学习资源的选择上应特定主题的学习内容展开,不追求内容的系统化覆盖。需要强调的是,每一组块的微视频在设计的时候应该做到能独立承担单一、完整的知识内容。此外,具有情境性特点且实用性

6、较强的微课程更能吸引学习者的学习兴趣。(2)内容的碎片化处理在内容的分割上,尽量将课程分割成独立的微小的知识点,或者提供给学习者一个单一、完整且有实际意义的主题,方便学习者在10分钟以内完成学习。即整体的内容划分成“小粒度、自包含”的微小学习组块。2.教学活动的设计微课不仅要支持学习内容的传递,还要支持完整的教与学交互的发生,尤其是学习者与微课的交互。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活动不可或缺。基于此,微课的设计应从面向内容设计转向面向学习过程的设计,即不仅要考虑学习内容的媒体表现形式,更要考虑如何按学习逻辑,合理安排活动步骤,促进学习者对内容知识的深度加工。每门微课应包含与内容相对应的学习活动,如讨论、提

7、问、答疑、在线交流、发布作品、跟踪学习行为等,这些学习活动能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支持,促进学习者与微课的交互,推动有效学习的发生。3.学习评价微课程的学习评价应包含能够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评价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包括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同时要注重评价结果的及时反馈。其中过程性评价可以借助学习平台对学习者学习行为的跟踪记录来进行。一方面,学习跟踪记录能够供学习者了解自身学习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另一方面也可以供教师进行学习分析,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总结。而发展性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同伴互评和自我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记录到个人学习档案中,促进学习者的发展。此外,及时的评价反馈更有益于师生提高参与热情。小结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兴的课程组织模式,在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上已经展露出其特殊的优势,但目前的研究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如何设计、开发与实施微课程的问题,并与不同学科的应用情境进行整合,以真正实现有效学习的发生。但随着以微课程为代表的新型课程形式的不断推行,相信将来会有更为深入的实证研究与实践来解答这些问题。参考文献:1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04:36-42.2余胜泉,陈敏.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微课设计j.开放教育研究,2014,02:100-110.3刘明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