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行业标准《小麦干热风灾害等级》在滨州市预报服务中的应用_第1页
气象行业标准《小麦干热风灾害等级》在滨州市预报服务中的应用_第2页
气象行业标准《小麦干热风灾害等级》在滨州市预报服务中的应用_第3页
气象行业标准《小麦干热风灾害等级》在滨州市预报服务中的应用_第4页
气象行业标准《小麦干热风灾害等级》在滨州市预报服务中的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气象行业标准小麦干热风灾害等级在滨州市预报服务中的应用    李丹王凤娇陈澍摘要    为检验气象行业标准小麦干热风灾害等级在预报服务中的应用效果,以惠民县为例,利用20042017年惠民基准站的气象要素资料对干热风发生情况及其对小麦千粒重的影响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标准正式实施前后的小麦产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滨州市冬小麦几乎每年都会受到干热风灾害不同程度的影响,干热风以高温低湿型为主,雨后青枯型出现相对较少;轻干热风对小麦千粒重的影响不大,造成小麦千粒重差异显著的原因是雨后青枯型干热风,应重视此类型干热风的预报服务;标准的应用

2、对预报服务工作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对减小干热风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关键词    冬小麦;干热风;灾害等级;预报服务;山东滨州    s166            a   1007-5739(2020)02-0179-03                                  &#

3、160;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abstract    in order to test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he weather industry standard "w

4、heat dry and hot wind disaster grade" in forecasting service,taking huimin county as an example,the data of meteorological factors at the huimin base station from 2004 to 2017 were us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dry and hot wind conditions and their impact on the 1 000-grain weight of whe

5、at,the wheat yield before and after the standard implemented was compar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nter wheat in binzhou city was affected by dry and hot wind in different degrees every year,the type of dry and hot wind was mainly high temperature and low humidity,less green and withered after rain

6、.the light dry and hot wind had little effect on the 1 000-grain weight of wheat,the cause of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wheat 1 000-grain weight is the green and dry tape after rain,so we should paid attention to this kind of dry and hot wind in forecasting service.the application of the standar

7、d has a good guiding effect on the work of forecasting service,it also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reducing the influence of dry and hot wind on wheat yield.key words    winter wheat;dry and hot wind;disaster grade;forecasting service;binzhou shandong干熱风是影响滨州市冬小麦后期生长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主要发生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

8、此时正值小麦籽粒灌浆、干物质增长较快的时期。强烈的干热风使冬小麦植株体内水分平衡失调,影响小麦千粒重的提高,降低产量和质量1-2。气象行业标准小麦干热风灾害等级(qx/t 82-2007)发布于2007年6月22日,2007年10月1日正式实施。标准规定了小麦干热风灾害的定义、类型、表征指标及其计算方法、等级划分和使用方法;适用于北方麦区小麦干热风灾害的调查、统计、预警、评估和发布。标准中指出,中国小麦干热风主要分为高温低湿型、雨后青枯型和旱风型3种类型。滨州市位于黄河流域的下游,属于标准中北方麦区中的黄淮海冬麦区,故干热风灾害为高温低湿型和雨后青枯型2种。高温低湿型干热风在小麦扬花灌浆过程中

9、都可能发生,一般发生在小麦开花后20 d左右至蜡熟期,发生的天气背景为温度突升、空气湿度骤降、并伴有较大的风速,轻干热风发生的等级指标为日最高气温32 、14:00相对湿度30%、14:00风速3 m/s;重干热风发生的等级指标为日最高气温35 、14:00相对湿度25%、14:00风速3 m/s。雨后青枯型干热风在小麦灌浆后期、成熟前10 d内都有可能发生,发生的天气背景为有1次小至中雨或中雨以上降水过程、雨后猛晴、温度骤升,指标为日最高气温30 、14:00相对湿度40%、14:00风速3 m/s(雨后3 d内有1 d同时满足所有指标)3-5。现对标准在滨州市的应用情况进行探析。1

10、0;   干热风发生情况统计为了更好地应用标准,应结合本地气候特点,以惠民县的干热风灾害发生情况为例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所需气象要素资料来自惠民基准站,选取年份为20042017年,高温低湿型干热风分析时间段为5月15日至6月10日,雨后青枯型干热风分析时间段为6月110日。由表1可知,20042017年惠民县共出现干热风31 d,每年约出现2.2 d干热风。高温低湿型共出现23 d,出现频率为1.7 d/年,其中重干热风只出现过2次(天),出现频率仅为0.2 d/年;而雨后青枯型共出现8 d,出现频率为0.6 d/年。只有2010年、2013年和2016年没有出现干热风天气。可见,滨

11、州市冬小麦几乎每年都会受到干热风灾害不同程度的影响,干热风以高温低湿型为主,每年约出现1.7 d,雨后青枯型出现较少。因此,做好相应的预报服务工作非常有必要。2    标准应用过程标准发布前,山东省的干热风类型只有高温低湿型,分为轻、重2级,最高温度、14:00的相对湿度和风速的指标基本一致,只有轻干热风14:00的风速为2 m/s。对于雨后青枯型干热风对小麦的影响有所认识,但是认识模糊,没有明确的定义和确切的气象指标。干热风的预报和服务都是由农气气候人员完成,且只做趋势预报,预报准确率较低、服务效果不理想。本标准发布、实施后,对标准的学习使我们更加了解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

12、进一步熟悉了干热风的定义、类型和等级划分等,掌握了各种类型干热风的具体指标分型、分类方法。随着数值预报的发展,制作较精确的七天预报常态化,制作较精细的干热风就逐渐成为为农服务的新项目6-7。近几年的5月中下旬和6月上旬,当预报时效内的气象条件达到干热风标准时,预报员及时发布干热风的预报,呈报给相关部门,以气象信息快报、决策短信、电视台预报、12121声讯、微博、微信等方式提醒相关部门和农民朋友加强田间管理,采取合理的措施以预防和减轻干热风的危害。如在2017年5月15日的气象信息快报中指出,受暖高压脊影响,预计1720日滨州市将出现明显的干热风天气,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小、西南风34级,特别是

13、1819日最高温度3536 ,将达重度干热风,对小麦生长不利。提醒及时采取叶面喷肥、喷醋、喷激素等措施防御干热风,并做好高温的防范,预防中暑。此外,气象台的农气专家还整理了预防或减轻干热风危害的防御措施,如在小麦成熟前15 d左右浇麦黄水,在小麦开花至灌浆初期喷施叶面肥、激素、助长剂或乙酸溶液等,均能防御干热风,增加千粒重。3    标准应用效益经多年实践,业务人员普遍认为此标准对小麦的气象服务起到了积极的保障作用。根据惠民县气象局对小麦三要素的观测,20042017年小麦千粒重平均为40.8 g,小麦平均小穗数17.4个,小麦平均穗粒数38.3粒。由于影响小麦千粒重的因素

14、较多,除了不同的生长阶段受不同的气象因素影响外,还受小麦品种的影响。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是综合反映小麦产量的3个要素,小穗数和穗粒数基本一致,可大体反映小麦品种、气象及管理措施综合作用下小麦成熟状态。小穗数和穗粒数基本一致的年份,可通过分析小麦千粒重的变化来分析干热风对小麦的影响。由表2可知,2004年、2005年的小麦的小穗数和穗粒数基本一致,出现2 d轻干热风的2004年比出现1 d轻干热风的2005年小麦千粒重重5.0 g;2008年、2010年的小麦的小穗数和穗粒数基本一致,出现1 d轻干热风的2008年比未出现干热风的2010年小麦千粒重重0.8 g;2011年、2016年的小麦的

15、小穗数和穗粒数基本一致,出现3 d轻干热风的2011年比未出现干热风的2016年小麦千粒重重0.9 g。由此可见,滨州地区轻干热风对小麦千粒重的影响不大。2014年、2015年的小麦的小穗数和穗粒数基本一致,这2年都出现了4 d干热风,2014年4 d均为轻干热风,而2015年有2 d为轻干热风、2 d为雨后青枯型干热风,但是小麥千粒重差异显著,相差达7.9 g。由此可见,造成小麦千粒重差异显著的原因是雨后青枯型干热风。雨后青枯型干热风是日常预报服务忽视的干热风类型,甚至在评价气候对小麦影响时也容易忽视雨后青枯型干热风对小麦的影响。选取了小麦穗粒数在36.437.0粒、小穗数在17.618.4

16、个的4年,对本标准正式实施前的2006年、2007年和实施后的2016年、2017年进行比较,结果见表3。可以看出,没有出现干热风的2016年小麦千粒重44.3 g,较平均值偏重3.5 g,而出现25 d不等干热风的2006年、2007年和2017年小麦千粒重均小于平均值40.8 g,小麦千粒重分别下降2.5、1.2、0.2 g,可见干热风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明显。标准实施前,2006年出现了2 d雨后青枯型干热风,小麦千粒重较平均值下降2.5 g;2007年出现了4 d高温低湿型干热风,其中重干热风1 d,小麦千粒重较平均值下降1.2 g。标准实施后,2017年出现了5 d干热风,其中,雨后青枯

17、型2 d、高温低湿型3 d,其中重干热风1 d,干热风明显比2006年、2007年重,但小麦千粒重却明显高于2006年和2007年,仅比多年小麦千粒重平均值下降0.2 g。由此可见,标准的使用,使得气象服务有据可依,做到提前发布和服务,使农民可以采取各种措施防御干热风,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轻干热风的危害。4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一是标准中雨后青枯型的最高气温变幅大,没有分型,建议根据最高气温划分为轻、重两型;二是标准中区域划分较粗,同一区域内的不同地区气候也存在着差异,建议区域划分更加精细;三是标准中对干热风天气过程等级的规定,所用指标为高温低湿型的轻、重干热风日,对雨后青

18、枯型和旱风型干热风日没有涉及,建议增加8;四是该标准主要规定了小麦干热风灾害的定义、类型、表征指标及其计算方法、等级划分和使用方法,而对预防措施没有做相应规范,导致在服务过程中提及农事建议没有具体和权威的参考,建议增加相应的预防措施。5    结论(1)以惠民县为例,20042017年间共出现干热风31 d,出现频率为2.2 d/年;高温低湿型共出现23 d,出现频率为1.7 d/年,其中重干热风只出现过2 d,出现频率仅为0.2 d/年,而雨后青枯型共出现8 d,出现频率为0.6 d/年。表明滨州市冬小麦几乎每年都会受到干热风灾害不同程度的影响,干热风以高温低湿型为主,雨

19、后青枯型出现相对较少,做好相应的预报服务工作非常有必要。(2)干热风对小麦产量的影响非常明显,但轻干热风对小麦千粒重的影响不大,造成小麦千粒重差异显著的原因是雨后青枯型干热风9-10。而雨后青枯型干热风是日常预报服务易忽视的干热风类型,甚至在评价气候对小麦影响时也忽视了其对小麦的影响。在以后的工作中应加大对雨后青枯型干热风的重视,从而减小干热风对小麦产量的影响。(3)对标准实施前后的小麦千粒重进行对比,发现标准实施后即便干热风的程度更重,小麦千粒重也明显高于标准实施前。表明标准的应用对预报服务工作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使得气象服务有据可依,做到提前发布和服务,使农民可以采取各种措施防御干热风,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轻了干热风的危害。6    参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