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建议_第1页
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建议_第2页
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建议_第3页
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建议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建议    孙冠男 李赢 贺艳辉摘 要:本文介绍了黑龙江省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了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与建议。关键词: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职业教育体系中高职有效衔接是提升职业教育整体办学水平,强化中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及支柱产业发展能力,全面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打通中高职衔接壁垒,是目前职教领域乃至社会关注的热点,各职业院校都在积极研究探索适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人才选拔方式,建立中职、高职相贯通的人才培养通道,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和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

2、一、黑龙江省中高职衔接的现状2010年5月,国务院审议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纲要指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规划了中高职衔接的长远目标。2011年8月,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合理确定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规格,注重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延续与衔接,形成适应区域经济结构布局和产业升级需要,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职业教育格局”,指明了中高职衔接的具体要求。2013年3月,

3、黑龙江省教育厅颁布黑龙江省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试点方案。以农林牧渔和医药卫生类专业进行试点,尝试探索出中高职衔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有效机制。2014年,黑龙江省围绕农业产业,在全省范围内遴选14所高职与85所中职对贯通培养进行尝试,对接学生2400余人,构建以“十个衔接”为核心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贯通培养模式。2015年以来,黑龙江省教育厅连续举办“中高职贯通一体化课程开发及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班”,并多次召开专题培训会议,加强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师资队伍建设。至此,我省的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已取得初步成果。从政策层面来看,黑龙江省始终将中高职衔接作为构建我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点。然而在具体衔接过程中,

4、一些职业院校却出现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专业设置错位、教学内容脱节等诸多问题,建立有效的中高职衔接机制仍任重道远。二、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一)缺乏有效沟通在衔接过程中,不少试点职业院校仅仅停留在“点到为止”的状态。学制和升学渠道方面有实质衔接,但专业、课程、教学、管理、评价等内涵要素方面的衔接却不畅。衔接的中高职院校之间由于缺乏沟通,各自设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安排教学内容与实践环节,致使培养目标脱节、课程内容重复、教学评价缺乏层次性和合理性。(二)缺乏系统化设计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没有明显差异,具有非常高的相同性,高职教育不能将人才培养的衔接建立在中职

5、教育的基础之上。同时,不同院校在探索中高职衔接的过程中,建立了各自不同的衔接和沟通机制。导致中职学校的同一专业对应不同高职院校的相应专业时,出现了截然不同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核心能力,为中职学校的专业设计带来了不少困惑。三、中高职衔接的建议(一)专业能对口,确保中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效衔接以学生发展为主线,以岗位能力为导向,遵循学生成长与发展规律,按照中职和高职两个阶段的职业岗位要求设计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中级技能人才和高级技能人才的不同培养规格。两个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需遵循各自的阶段特点,满足各自学生升学、就业、创业的需要,同时还要体现中职与高职之间人才培养目标的连续性。(二)课程能对应,

6、确保中高职专业课程体系有效衔接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依据职业能力与课程的对应关系,由衔接院校、行业协会、企业和职教专家共同商定、系统构建中高职各阶段课程体系,根据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确定中高职不同层次的课程内容,以真正有利于学生实际职业能力的培养,构建科学合理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三)内容有区分,确保中高职专业核心能力有效衔接开展调研,确定中高职人才所从事岗位或岗位群所需要的职业能力,通过职业岗位分析、工作任务分析与职业能力分析。按照中高职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划分上述能力,明确中高职应分别应该完成的职业能力培养,在避免课程交叉的前提下,实现中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连续性的培养。职业人才的贯通培养,可以有效推进职业教育体系的改革发展,增强中高等职业院校持续完善自身的体系与结构,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为加速实现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战略步伐做出贡献。参考文献:1陈蒙.中高职衔接教育中关键问题与对策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8(0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