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榆中青城古镇_第1页
甘肃榆中青城古镇_第2页
甘肃榆中青城古镇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甘肃榆中青城古镇一、青城古镇简介 青城是古丝绸之路上的水旱码头和 商贸中心, 唐宋元明时期的边塞军事重镇, 被誉为“黄河千年 古镇”。2006 年被甘肃省建设厅、甘肃省文物局命名为“甘肃 历史文化名镇”。 2007 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家文 物局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青城镇又名一条城,位 于兰州黄河下游 50 公里处,地处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北部, 陆路距离兰州市约 100 公里,白银市 25 公里,是古丝绸路 上的重镇。自古以来是西北商贸集散地。青城历史悠久,地 理条件优越,历代文人墨客荟萃,商贾云集,会馆林立,创 造了灿烂的青城文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遗 迹。据史

2、料记载,唐朝在此修筑垄沟堡(旧城) ,北宋仁宗 年间,西夏王李元昊叛乱,时任秦州刺史的大将狄青为防止 西夏入侵,凭借黄河天险,在唐朝垄沟堡的基础上增筑了新 城。因为新城东西长,南北狭,故称“一条城”或“条城”。后来 为了纪念狄青,将“一条城”叫做青城。 青城是水烟的发源 地,被誉为“中国水烟之乡”。水烟业的兴起,鼎盛推动了古 青城加工业、运输业、商业、教育、文化和建筑业的发展。 这里曾经人才荟萃,教育发达,文化兴盛,民风淳朴,被誉 为“风雅青城,仁义之乡”。据统计,仅清代一朝,青城镇就 涌现出进士 10 名,举人数百名。 全镇拥有一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高家祠堂,有三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青城隍 庙

3、、青城书院、二龙山戏楼。有 60 多处保存较完整的明清 时期的古民居四合院,有 400 多株百年以上的各类树木。除 此之外,英雄武鼓、烧秦烩、柴山等独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活 动,西厢调小曲、剪纸、刺绣等经久不息的民俗文化, 青城长面、糁饭、陈醋和酸烂肉等具有地方风味的饮食,都 可以让游人流连忘返。目前,兰州青城水烟制作技艺、道台 狮子、西厢调等已被列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青 城镇党委、 镇政府面对众多的文物古迹, 以“保护中开发,开 发中保护”为基本思路,政府多方筹资, 先后对高家祠堂、 青 城书院、罗家大院等古建筑采用原址、原貌、原材料修复其 完整性、真实性,恢复其传统的自然风, 打造黄

4、河第一古镇。 使青城成为兰州、白银大都市圈内最具有魅力的生态观光与 休闲度假的旅游胜地。 电视连续剧 老柿子树 、黄河浪 中大量镜头在古镇青城取景拍摄。 老柿子树中的“青城县 船湾镇”即为青城镇。这使得青城逐渐成为一个具有鲜明黄河 风情特色的影视拍摄基地。目前,以“青城水烟”为题材的 30 集电视连续剧黄河古镇目前已进入筹备阶段。这也是甘 肃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次“全景式”地展现在荧屏上。 近年来,在史学界引起轰动的“闯王李自成归隐榆中青城”之 说,使黄河古镇青城引起了各方关注。 2007 年 4 月 5 日 (清明节),甘肃省明清史学会联合李氏后人在青城镇苇茨湾村龙 头堡子为“闯王之墓”立

5、碑揭幕,并举行首次公开祭奠仪式。 此外,他们还初步计划将在青城苇茨湾村建成李自成陵园, 陵园将包括纪念堂、雕像等建筑,以纪念、旅游为一体,将 极大提高青城的文化知名度。 据“李自成归隐榆中青城”的提 出者、当地 70 多岁的退休测绘师、历史研究爱好者罗士文 介绍,根据当地流传久远的口头传说,他先后多次踏访榆中 青城、白银武川、靖远北湾一带的李氏后人,并最终在青城 镇苇茨湾村李文生家发现了一本抄修于康熙三年 (1664 年 ) 的李氏家谱 。经过考察研究,他得出全新结论,李自成 兵败后,化装为和尚投靠其在榆中青城的叔父李斌,晚年的 李自成就生活在附近的深山大沟里,并葬于龙头堡子山下。 李自成归隐

6、榆中青城的论点一经披露,立刻引起各方关注, 并同时给明清史学界带来了一股新鲜空气,成为闯王之死的 又一历史新说。 2005 年 8 月 14 日,在兰州参加第十一届明 史国际学术讨论会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 会长张显清等专家专程赴榆中青城考察, 查阅了李氏家谱 , 踏访了当地传说中的闯王之墓,认为值得研究。 对李自成 史事研究颇深的常福元先生著作 李自成陕北史事研究 中, 对李自成兵败归隐榆中青城进行了肯定,指出李自成归 隐青城具有可能性。常福元先生经过深入调查了解后认为, 当时清朝的注意力在南方,西北是清人统治的薄弱地区,因 而李自成兵败后会选择西北落脚,而且李自成了解甘肃榆中

7、 的人情地理,有一定的人事基础。另外,他认为,青城有奇 人隐士生存的历史, 也有利于隐居的环境, 并且青城李氏多, 李自成可以得到族人的掩护照顾。 二、青城古镇部分景点 高氏祠堂 始建于乾隆 50 年(公元 1785 年 ),占地面积 20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400 平方米。是一座四合院,其中 殿堂、廊坊共计20多间,过厅还悬有咸丰皇帝赐予进士高 鸿儒的匾额。里面悬挂清道光帝御赐高鸣桂“才兼文武”和咸 丰帝御赐高鸿儒“进士”匾额。2003 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青城书院 建于清道光十一年 (公元 1831 年),一百多年 的历史培养了大批优人才,其中翰林 1 人,进士 10 人,文 举

8、 23 人, 50 多位武举人及许多贡生。 是兰州六大书院之一。 古镇还有多处明清时期的民居和城皇庙内的古建筑。 青城 城隍庙 原址初为秦州刺史狄青的议事厅,故又称“狄青 府”,始建于宋仁宗宝元年间 10381039年。明神宗万历二 十五年 1597 年改为守备府,是一条城守备军指挥部的所在 地。清世宗雍正二年 1724 年改建为城隍庙, 占地面积 1000 平方米,现在大殿保存基本完好。近年又集资修复了门楼及 戏楼,这里成为当地人们进行文化交流、休闲娱乐的场所。 罗家大院 为四合院建筑,风格为典型的明清时期建筑, 造型独特别致,气势宏伟庄严,使整个祠堂更显古朴典雅, 是典型民俗文化博物馆。院子中有当年水烟作坊、水缸,石 桌和满院子自然而生的草相映成趣。二进院子陈设有刺绣、灯笼和一些小物件。院后花园里有一处荷塘,荷叶碧绿,生 机勃勃。电视剧老柿子树在此院拍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