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对比练习设计策略浅谈_第1页
小学数学对比练习设计策略浅谈_第2页
小学数学对比练习设计策略浅谈_第3页
小学数学对比练习设计策略浅谈_第4页
小学数学对比练习设计策略浅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小学数学对比练习设计策略浅谈    孙坤【摘 要】对比练习是在设计练习时,通过形式、内容、方法等对比,引导学生抓联系,辨差异,巩固知识,丰富学生知识结构,深入反思,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本文试图对新教材背景下的对比练习的设计策略作一探讨。【关键词】对比练习;设计策略对比练习是在设计练习时,通过形式、内容、方法等对比,引导学生抓联系,辨差异,巩固知识,丰富学生知识结构,深入反思,从而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正同罗杰斯所认为的:有意义的学习远不只是知识的简单增加,而是一个人存在的每一部分都会与这种学习经验相互贯穿,并导致其态度、个性及对未

2、来的选择方向发生变化。本文试图对新教材背景下的对比练习的设计策略作一探讨。一、根据知识本质,设计内容对比笔者认为三年级能够发现“除数不变,被除数变大(或小),商也跟着变大(或小)”就可以了,但教师一般不愿就此满足,希望得出“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也随着扩大(或缩小)几倍”。笔者在听9位教师教学该内容时,当大多数学生发现:“除数不变,被除数后面有1个0,商后面也有1个0,被除数后面有2个0,商后面也就有2个0,也就是说被除数后面有几个0,商后面也有几个0。”两位教师对以上规律表示肯定;一位教师则主动出击,在学生未发现时就积极引导学生达成此规律。其实,这是危险的,因为特殊情况下的正

3、确结论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如果加入30÷6,300÷6这样的对比题,相信这样可以丰富练习内容,制造认知冲突,避免不恰当的推而广之,使学生充分体会到规律的本质。二、根据信息特点,巧设方法对比1.巧设特例,感悟相对与绝对“四(1)班56人,一次数学测验30位男生共得2730分,29位女生平均91分。这次测验全班平均多少分?”对于此题,老教材过来的学生很熟悉数量关系,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都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其实不然,你是否留意很是关键,面对此题,一位学生做成了2730÷30=91(分),91=91,得出这次测验全班平均91分。好一个91=91,把偶然变成

4、了必然,在绝对数量关系之外,可以有特殊数据下的相对巧妙方法。2.巧设题眼,感悟局部与整体整体大于局部。在数学上,思维方式比解题结果更重要,当然站在局部和整体不同高度思考问题其效果是大不相同的。× 61 2 1 8 学生从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开始思考,6×( )积的个位是8呢?于是背诵口诀,逐个对照,从三六十八确定第一个因数个位为3,再考虑第一个因数的十位、百位,一一尝试正确,皆大欢喜,自始至终,没有发现用第一个因数与6的成积正好是1218,对逐位、局部的分析乐此不疲。设计这个题眼,就是要引导学生大处着眼,整体感知,树立全局意识。三、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确定呈现方式同一个

5、知识对象可以有多样的载体予以呈现,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他们的现实背景不同,为理解数学知识发生发展所需情景也不同,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确定对比练习的呈现方式。1.要丰富视觉表象教学二上学习用乘法解决问题,在基本练习后可以设计如下练习题:图示一群4只蝴蝶,文字又飞来3群蝴蝶,现在一共有几只蝴蝶?不少学生做成4+3=7(只),理由是“又飞来”用加法。一年级上来的孩子,飞来加法,飞走减法很是熟练,但是,这是基于非加即减没有选择余地的经验。学习乘法之后,怎样打破“又飞来”用加法的强信息干扰,看来对比练习很是必要。当学生理所当然地认为“又飞来”用加法时,呈现题1,组成如下对比题:题1:图示呈

6、现“一群4只蝴蝶”,文字呈现“又飞来3群蝴蝶,现在一共有几只蝴蝶?”题2:图示呈现“一群4只蝴蝶”,文字呈现“又飞来3只蝴蝶,现在一共有几只蝴蝶?”让学生在两题的图示中直观地感受差异,当一些学生再次以“又飞来”用加法为理由出现4+3=7(只)时,一些同学马上清醒地认识到“又飞来不一定是加法,要看是飞来几群还是飞来几只,如果飞来几群就用乘法,飞来几只就用加法。”“一群有4只蝴蝶,飞来3群,就是又多了3个4只。”“一群有4只蝴蝶,又飞来3只,就是又多了3只。”学生的发言表明,通过形象对比,他们更加明白求几个几的和,用乘法计算,求几和几的和用加法计算。在辨析中分清异同,突破看见“又飞来”或者“求一共

7、”就用加法的词语定势,从寻找相同词语到感悟数量关系,实现感性到理性的飞跃。2.要重视数量关系分析高年级学生已进入和成人思维接近的、达到成熟的形式运算思维,可以离开具体事物,根据假设来进行逻辑推演的思维。因此,高年级学生可以通过理性分析来解决问题。如:(1)“生产360个零件,徒弟每小时做10个,师傅每小时做15个,两人合做几小时完成?”(2)“生产360个零件,徒弟独做需10小时,师傅独做需15小时,两人合做几小时完成?”相似情景,定势思维,干扰在所难免,掉入陷阱也无需惊奇,事实上似曾相识更具欺骗性。打破一教一练,形成认知冲突,通过对比,使学生对知识重新编码,从而实现“破为破中立”的教学目标。

8、如此让学生经风雨见彩虹,对比中感悟,主动审题和分析数量关系,有助于排除情景干扰,减少解题策略定势,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不管是内容对比、方法对比还是形式对比,甚至数学思想对比,都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对比练习巩固知识不是目的,常常做些“超链接”让学生对比,主动寻求知识之间潜在的“连结”,使学生把知识连点成线成面成网,培养反思习惯,提高数学素养。(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实验小学) 【摘 要】对比练习是在设计练习时,通过形式、内容、方法等对比,引导学生抓联系,辨差异,巩固知识,丰富学生知识结构,深入反思,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本文试图对新教材背景下的对比练习的设计策略作一探讨。【关

9、键词】对比练习;设计策略对比练习是在设计练习时,通过形式、内容、方法等对比,引导学生抓联系,辨差异,巩固知识,丰富学生知识结构,深入反思,从而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正同罗杰斯所认为的:有意义的学习远不只是知识的简单增加,而是一个人存在的每一部分都会与这种学习经验相互贯穿,并导致其态度、个性及对未来的选择方向发生变化。本文试图对新教材背景下的对比练习的设计策略作一探讨。一、根据知识本质,设计内容对比笔者认为三年级能够发现“除数不变,被除数变大(或小),商也跟着变大(或小)”就可以了,但教师一般不愿就此满足,希望得出“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也随着扩大(或缩小)几倍”。

10、笔者在听9位教师教学该内容时,当大多数学生发现:“除数不变,被除数后面有1个0,商后面也有1个0,被除数后面有2个0,商后面也就有2个0,也就是说被除数后面有几个0,商后面也有几个0。”两位教师对以上规律表示肯定;一位教师则主动出击,在学生未发现时就积极引导学生达成此规律。其实,这是危险的,因为特殊情况下的正确结论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如果加入30÷6,300÷6这样的对比题,相信这样可以丰富练习内容,制造认知冲突,避免不恰当的推而广之,使学生充分体会到规律的本质。二、根据信息特点,巧设方法对比1.巧设特例,感悟相对与绝对“四(1)班56人,一次数学测验30位男生共得2730分

11、,29位女生平均91分。这次测验全班平均多少分?”对于此题,老教材过来的学生很熟悉数量关系,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都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其实不然,你是否留意很是关键,面对此题,一位学生做成了2730÷30=91(分),91=91,得出这次测验全班平均91分。好一个91=91,把偶然变成了必然,在绝对数量关系之外,可以有特殊数据下的相对巧妙方法。2.巧设题眼,感悟局部与整体整体大于局部。在数学上,思维方式比解题结果更重要,当然站在局部和整体不同高度思考问题其效果是大不相同的。× 61 2 1 8 学生从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开始思考,6×( )积的个位是8呢

12、?于是背诵口诀,逐个对照,从三六十八确定第一个因数个位为3,再考虑第一个因数的十位、百位,一一尝试正确,皆大欢喜,自始至终,没有发现用第一个因数与6的成积正好是1218,对逐位、局部的分析乐此不疲。设计这个题眼,就是要引导学生大处着眼,整体感知,树立全局意识。三、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确定呈现方式同一个知识对象可以有多样的载体予以呈现,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他们的现实背景不同,为理解数学知识发生发展所需情景也不同,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确定对比练习的呈现方式。1.要丰富视觉表象教学二上学习用乘法解决问题,在基本练习后可以设计如下练习题:图示一群4只蝴蝶,文字又飞来3群蝴蝶,现在

13、一共有几只蝴蝶?不少学生做成4+3=7(只),理由是“又飞来”用加法。一年级上来的孩子,飞来加法,飞走减法很是熟练,但是,这是基于非加即减没有选择余地的经验。学习乘法之后,怎样打破“又飞来”用加法的强信息干扰,看来对比练习很是必要。当学生理所当然地认为“又飞来”用加法时,呈现题1,组成如下对比题:题1:图示呈现“一群4只蝴蝶”,文字呈现“又飞来3群蝴蝶,现在一共有几只蝴蝶?”题2:图示呈现“一群4只蝴蝶”,文字呈现“又飞来3只蝴蝶,现在一共有几只蝴蝶?”让学生在两题的图示中直观地感受差异,当一些学生再次以“又飞来”用加法为理由出现4+3=7(只)时,一些同学马上清醒地认识到“又飞来不一定是加法

14、,要看是飞来几群还是飞来几只,如果飞来几群就用乘法,飞来几只就用加法。”“一群有4只蝴蝶,飞来3群,就是又多了3个4只。”“一群有4只蝴蝶,又飞来3只,就是又多了3只。”学生的发言表明,通过形象对比,他们更加明白求几个几的和,用乘法计算,求几和几的和用加法计算。在辨析中分清异同,突破看见“又飞来”或者“求一共”就用加法的词语定势,从寻找相同词语到感悟数量关系,实现感性到理性的飞跃。2.要重视数量关系分析高年级学生已进入和成人思维接近的、达到成熟的形式运算思维,可以离开具体事物,根据假设来进行逻辑推演的思维。因此,高年级学生可以通过理性分析来解决问题。如:(1)“生产360个零件,徒弟每小时做1

15、0个,师傅每小时做15个,两人合做几小时完成?”(2)“生产360个零件,徒弟独做需10小时,师傅独做需15小时,两人合做几小时完成?”相似情景,定势思维,干扰在所难免,掉入陷阱也无需惊奇,事实上似曾相识更具欺骗性。打破一教一练,形成认知冲突,通过对比,使学生对知识重新编码,从而实现“破为破中立”的教学目标。如此让学生经风雨见彩虹,对比中感悟,主动审题和分析数量关系,有助于排除情景干扰,减少解题策略定势,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不管是内容对比、方法对比还是形式对比,甚至数学思想对比,都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对比练习巩固知识不是目的,常常做些“超链接”让学生对比,主动寻求知识之间潜

16、在的“连结”,使学生把知识连点成线成面成网,培养反思习惯,提高数学素养。(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实验小学) 【摘 要】对比练习是在设计练习时,通过形式、内容、方法等对比,引导学生抓联系,辨差异,巩固知识,丰富学生知识结构,深入反思,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本文试图对新教材背景下的对比练习的设计策略作一探讨。【关键词】对比练习;设计策略对比练习是在设计练习时,通过形式、内容、方法等对比,引导学生抓联系,辨差异,巩固知识,丰富学生知识结构,深入反思,从而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正同罗杰斯所认为的:有意义的学习远不只是知识的简单增加,而是一个人存在的每一部分都会与这种学习经验相互贯穿,并导

17、致其态度、个性及对未来的选择方向发生变化。本文试图对新教材背景下的对比练习的设计策略作一探讨。一、根据知识本质,设计内容对比笔者认为三年级能够发现“除数不变,被除数变大(或小),商也跟着变大(或小)”就可以了,但教师一般不愿就此满足,希望得出“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也随着扩大(或缩小)几倍”。笔者在听9位教师教学该内容时,当大多数学生发现:“除数不变,被除数后面有1个0,商后面也有1个0,被除数后面有2个0,商后面也就有2个0,也就是说被除数后面有几个0,商后面也有几个0。”两位教师对以上规律表示肯定;一位教师则主动出击,在学生未发现时就积极引导学生达成此规律。其实,这是危险的

18、,因为特殊情况下的正确结论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如果加入30÷6,300÷6这样的对比题,相信这样可以丰富练习内容,制造认知冲突,避免不恰当的推而广之,使学生充分体会到规律的本质。二、根据信息特点,巧设方法对比1.巧设特例,感悟相对与绝对“四(1)班56人,一次数学测验30位男生共得2730分,29位女生平均91分。这次测验全班平均多少分?”对于此题,老教材过来的学生很熟悉数量关系,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都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其实不然,你是否留意很是关键,面对此题,一位学生做成了2730÷30=91(分),91=91,得出这次测验全班平均91分。好一个9

19、1=91,把偶然变成了必然,在绝对数量关系之外,可以有特殊数据下的相对巧妙方法。2.巧设题眼,感悟局部与整体整体大于局部。在数学上,思维方式比解题结果更重要,当然站在局部和整体不同高度思考问题其效果是大不相同的。× 61 2 1 8 学生从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开始思考,6×( )积的个位是8呢?于是背诵口诀,逐个对照,从三六十八确定第一个因数个位为3,再考虑第一个因数的十位、百位,一一尝试正确,皆大欢喜,自始至终,没有发现用第一个因数与6的成积正好是1218,对逐位、局部的分析乐此不疲。设计这个题眼,就是要引导学生大处着眼,整体感知,树立全局意识。三、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20、,确定呈现方式同一个知识对象可以有多样的载体予以呈现,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他们的现实背景不同,为理解数学知识发生发展所需情景也不同,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确定对比练习的呈现方式。1.要丰富视觉表象教学二上学习用乘法解决问题,在基本练习后可以设计如下练习题:图示一群4只蝴蝶,文字又飞来3群蝴蝶,现在一共有几只蝴蝶?不少学生做成4+3=7(只),理由是“又飞来”用加法。一年级上来的孩子,飞来加法,飞走减法很是熟练,但是,这是基于非加即减没有选择余地的经验。学习乘法之后,怎样打破“又飞来”用加法的强信息干扰,看来对比练习很是必要。当学生理所当然地认为“又飞来”用加法时,呈现题1,组成如下对比题:题1:图示呈现“一群4只蝴蝶”,文字呈现“又飞来3群蝴蝶,现在一共有几只蝴蝶?”题2:图示呈现“一群4只蝴蝶”,文字呈现“又飞来3只蝴蝶,现在一共有几只蝴蝶?”让学生在两题的图示中直观地感受差异,当一些学生再次以“又飞来”用加法为理由出现4+3=7(只)时,一些同学马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