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实验中学初三寒假化学讲义及详细解答_第1页
深圳实验中学初三寒假化学讲义及详细解答_第2页
深圳实验中学初三寒假化学讲义及详细解答_第3页
深圳实验中学初三寒假化学讲义及详细解答_第4页
深圳实验中学初三寒假化学讲义及详细解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深圳市实验中学初三化学讲义专题四实验操作一、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预期目标的是选cd。a. 在甲烷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通过产生水的现象证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b. 将足量的铜丝放在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加热,以除去其中的02c. 将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加热蒸发25g水,得到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d. 将酚酞试液滴入cu(oh)2中,通过酚酞颜色的变化判断cn(oh2是否属于碱 解:a、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在甲烷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通过产 生水的现象能证明甲烷屮含柯氢元素,故可达到预期目的;b、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将足fi的铜丝放在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

2、中加 热,可以除去其中的02,能达到预期r的;c、盐酸加热蒸发水吋随若水分的蒸发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会小于 20%,不能达到预期0的;d、氢氧化铜难溶于水不能电离出大m自山移动的氢氧根离子,所以不会使酚酞变色, 因此不能通过将酚酞试液滴入cu (oh) 2中利用酚酞颜色的变化判断cu (oh) 2属于碱, 不能达到预期h的;二、对下列实验中出现异常情况的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是()选六a.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ft时,气体减小的体积小于1/5红磷过flb. 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点燃前没有检验纯度c. 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炸裂-集气瓶底没有加水或铺一层细沙d. 稀释浓硫酸时

3、,酸液四处飞溅伤人-将水注入浓硫酸中解:a、-红磷过餅,说法错误,可能为磷不足、装置气密性不好、没有冷却等,故a错误;b、点燃氢气吋发生爆炸-点燃前没有检验纯度,说法正确,故b正确;c、说法正确,故c正确d、稀释浓硫酸时,酸液四处飞溅伤人-将水注入浓硫酸中,说法正确,故d正确.三、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试管 的容积为so ml,注射器的活塞实验前停在25 ml处。容器内红磷足量)。用酒精灯加热装 置中的红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朿,试管冷却,可观察到装置中活塞最终停留的接近刻 度是a. 20ml 处 b. 15 ml 处 c. 10 ml 处 d.

4、 5 ml 处解:由试管的界积为50ml,注射器的活塞实验前停在25ml 处,所以总体积为75ml,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5,可知空闷屮氣气约有15ml,红磷足景将空w十的氣气全部消耗,约消耗了 15ml,冷却至室温, 总体积减少至60ml,试管中空间为50ml,所以注射器中活塞应停留至10ml处。故选c四、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加热过氧化氢溶液;加热高锰酸钾;分解过氧化氢和 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过氧化氢与髙锰酸钾的混合物;水中通直流电.下列用于实 验室制取氧气方法的选择中,都正确的是( )a.b.c.d.解: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最好加入二氧化锰足固体;屮高锰酸钾不能做催化剂, 中给水通

5、直流电的方法制取氧气,耗赀屯能,不节约资源;是比较合理的.故选d.五、某元素的氧化物式量为ml,其硫酸盐的式量为m2,则该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是下列关系中的()a.b.c.d.m2-m1m1-m2m2-m1m1-m280804040解:设某元素的元素符号为r,相对原子质景为m,化合价为+x,则仑的氧化物的化学式 为 r20x 或 ro (x/2)或 r(2/x)0,它的硫酸盐的化学式为r2 (s04) x或r (s04) (x/2>或r(2/x s04,由于某元素的氧化物式量为m1,其硫酸盐的式m为m2,所以有:2m+16x=ml、2m+ (32+16x4) x=m2,或者是 m+8x=ml

6、、m+48x=m2 或(2m/x)+16=ml、(2m/x) +96=m2,裾此口了得 x=(m2-ml>/80,或 x=(m2-m1)/4o 故选 a、c.六、在一密闭容器里放入四种物质,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数据如下: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吋质量(g)261616反应后质量(g)12未测12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未测值为3gb丙一定是催化剂c.乙全部发生了反应d.甲与乙反应的质量比为14 : 3解:甲反戍后质量减少了 14g,是反极物;丁反应后质景增加了 17g,是生成物;根据 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乙物质是反应物,反应了 3g.a、未测值为:16g-3g=13g,不符合题

7、意;b、内不一定是催化剂,不符合题意;c、乙物质足反应物,反应了 3g,没宥完全发生反应,所以c错;d、甲与乙反应的质量比为:14g: 3g=14: 3.符合题意.故选d.七、将8.1g含杂质的铁粉(杂质不与酸反应,不溶于水)加入5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 反应,过滤后,所得滤液质量为55.4g.则样品中铁的质量是g.a. 2.8 b. 5.4 c. 5.6 d.缺少数据,无法确定随着铁与硫酸的反应,溶液的质量逐渐增加,根椐反应的化学方程忒,判断 出溶液增加量与参加革命反应铁的质量关系,即可由反应前后溶液的增加求出样 品中含铁的质量.解:设参加反应铁的质量为xfe+h2so4feso4+h2个溶

8、液质fi增加 56256-2=54x55.4g-50g=5.4g56/54=x/5.4 解得:x=5.6g 由以上计算可知,c正确,a、b、d错误.故选c.八、下列c02制备装置中,不能起到“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效果的是试题分析:a、用弹簧夹夹住橡胶管时气体排不!li去,球形瓶中的气体压强变大从而迫使稀盐酸排 出干燥管并与人理石分离,反应停止.放开弹簧夹时,稀盐酸进入干燥管,外和烧杯屮的液 面相平同吋与人理石接触,发牛化学反应.所以该装置可以通过控制弹簧火來达到使盐酸和 大理石分离,从而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a不符合题意;b、固体放在大试管中酸放在小试管中,酸和固体不能分离,故无法控制

9、反应发生和停止, 故b符合题意;c、该装置将岡体放于铜网上,铜网放入液体,反应生成气体,将铜网拉出,同液分离, 反应停止,故c不符合题意;d、大理石反放于隔板上,通过k颈漏斗添加液体,长颈漏斗下端在液面以上,即使夹上 弹黄夹液体也无法压入长颈漏斗,故无法控制反应的发牛.和停止,故d符合题意.故选:bd.九、如图所示的实验组合,最终想证明的是(i )喷稀醋酸(ii )喷水iii)苴接放入二氩化碳中(iv)喷水后放入二氩化碳中a. 稀醋酸能使石蕊变红b. 二氧化碳和水都不能使石蕊变红c. c02与h20反应的生成物是h2co3d. 二氧化碳与水会反应,且生成物能使石蕊变红解:a、把稀醋酸喷洒到蘸有

10、石蕊的紫色花朵上后,发现花朵山原来的紫色变为红色,所以第一 个阁示是先验证一下酸能使石蕊变红,但这并不是实验的敁终fi的,故a错误;b、向紫色花朵上喷洒水和二氧化碳,结果紫色花朵并不变色,所以笫二个和笫三个实 验分别验证了水和二氧化碳都不能使石蕊变红,促这并不是实验的最终目的,故b错误:c、co 2与h 2 0反应的生成物是h 2 co 3 ,似这丼不是实验的最终0的,故c错误; d、h'd紫色花朵上喷洒水r;再放入二氧化碳屮,结果紫色花朵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 和水会反应,且生成物能使石蕊变红.故选d十、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已知氮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

11、度),操作为:从b端通入氮气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从a端通入二氧化碳将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其中实验操作顺序最合理的是()a、b、c、d、答案d十一、小刚和小丽两位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氢 氧化钙都能发生反应。(1) 小刚关闭k,通入二氧化碳,a、b中均无明显变化。b中盛放的是溶液。(2) 小刚打开k,继续通入二氧化碳。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此步实验目的是o小丽认为: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因此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二 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3) 小丽用洗涤干净的上述装置重新实验,分别量取50ml上述溶液放入a、b中,关

12、闭k,通入约500ml二氧化碳,a、b中均无明显变化。此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 了反应,其理由是。思路分析(1) 小刚关闭k,通入二氧化碳,a、b中均无明显变化,可推测b中盛放的物质,假设a 屮为氢氧化钙,则一定变浑浊;(2) 小刚关闭k,继续通入二氧化碳,a屮氢氧化钠溶液反i、v:完,所以二氧化碳与b屮物 质反应;(3) 已知"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则s収50ml上述溶液放入a,最多溶解50ml二氧化碳,剩余的二氧化碳一定与氯氧化钠溶液反应,否则b不会无明 显变化。【解析过程】(1) 小刚关闭k,通入二氧化碳,a、b屮均无明显变化.假设a中为氢氧

13、化钙,则一定变 浑浊;可推测b中盛放的物质为紐氧化钙,无现象,因为二氧化碳被¥氧化钠溶液吸收干净;(2) 小刚关闭k,继续通入二氧化碳,a中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完,所以二氧化碳与b中氢 氧化钙溶液反应,故化学方程式为:ca(0h)a+c0a=cac03小+h a0;此步实验目的是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能发生反应;(3) 已知"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则s収50ml上述溶液放入a,最多溶解50ml二氧化碳,剩余的二氧化碳-定与氯氧化钠溶液反应,而剩余的二氧化 碳再与氢氧化钙反应,所以"a、b屮均无明显变化;故小丽川洗涤干净的上述装s重新实 验,分别

14、呈取50ml上述溶液放入a、b巾,关闭k,通入约500ml二氧化碳,a、b中均无 明显变化;此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其理由是关闭k时,b中溶液 无明显变化,且通入的二氣化碳体积远人于a屮溶液的体积,说明二氣化碳和鉍氧化钠发 生了反应。【答案】(1) 氢氧化钙;(2) ca(oh) 2 +c0 3 =caco3 4/+h 0;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能发生反应;(3) 关闭k吋,b中溶液无明显变化,且通入的二氧化碳体积远大于a中溶液的体积,说 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十二、关于反应:2mg+co2 (点燃)=c+2mgo,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镁着火时不能用

15、c02灭火器进行灭火b.该反应中,c02是氧化剂c. 该反应中各元素的存在形态均发生了改变d.该反应说明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十三、某溶液中有cu(n03) 2和fe(n03) 2,加入一定量的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在 滤渣中滴加稀hci,有气泡产生.下列关于滤液的颜色判断正确的是 a. 一定不会是无色b. 定不会是浅绿色 c. 一定不会是蓝色 d.以上判断皆不正确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zn>fe>h>cu,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牛.成氢气,位置 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屮置换出來,利川此知识判断即可.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屮,znfehcu,叫溶液屮柯cu (

16、n03) 2和fe (n03) 2, 加入一定虽的zn粉,锌优先与cu (n03) 2反应,再与fe (n03) 2反应.在滤渣中滴加 稀hci,有气泡产生,说明了滤渣中有活动性大于氢的金屈存在,一定有铁,可能有锌.a、当锌的量不足,不能把铁全部置换出来时,溶液呈浅绿色.故a错误;b、由以上分析可知,溶液可能呈浅绿色.故b错误;c、山于有活动性人于氢的金属存在,溶液中的铜全部被置换出来,所以溶液-定不会是蓝 色.故c正确;d、以上判读中c正确.故d错误. 故选c.溶解度/g结论:活动性强的金属放入活动性弱的金属的混合盐溶液中,活动性强的金属会先把活 动性最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s换出來,然后再s

17、换活动性较弱的金属.十四、下图是某固体物质a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的是a. fc时,其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 fc时,若将a的饱和溶液wg加水稀释至2wg,则稀溶液的溶质 的质量分数为looac. t°cw,若将a的饱和溶液wg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需加入aga的溶质d. t'c时,若将a的饱和溶液wg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少一半,需加入0.5wg考点:_固体涫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用水稀钱改変苯度的方法;涫质的质壁分数、滘解性和涫解度的关系.考点浇视頻 专趣:压袖实验拯;瑢液、法液与沼解度.分析:根据固体物质的溜解度曲线可以s出某物质在一定遙度时的涫解度大小,从而司以计

18、茛出其饱和逭液中滘质的质里分教;溜液在加水稀钱的过稃中 涫昉的肪壁不荧,溶衮中涫舫的昉塱分教=><100%.解:a、由子在时,a的涫解度是叫,印iooe水中最多涫解wa,则其饱和涫液中涫盾的质望分教为故a错诶;100*a100-a1002b、由子在t*c时,a的饱和涫液中涫质的质里分数为为若拎a的饱和涫衮¥g加水稀炫至2wg,则稀铉濱液的涫质质堡分教mx-50a为 100*a x故b正确;2wac、由于在vcw,a的滘液是饱和涫液,不可舱再通过加入涫质的方法使涫液中涫质的质聖分数熠大,故c错误;wx. 1zjd、由子在加水的过程中涫唐的质里不变,可设加水的质里为x,则:1

19、00*a=ix.a- '汽2 100-ax=冒,故d错误;故迭b.点评:本題难度较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念义及有关汨液中溶质的质跫分救的简单计茸.十五、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表示的变化趋势,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液的质星分数产生沉淀质量无傕化剂 有催化剂 2生成o;的质星°加入水的体稂d°加入kno:的质星°通入(:0:物质的重 °反应时间abc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b. 向含有o.olmol氢氧化钙的溶液中,缓慢通入o.olmol二氧化碳气体c. 用相等质量的氯酸钾来制

20、取氧气d. 氢氧化钠溶液中加足量的水稀释解:答案选b.)a、溫度一定,硝酸钾的溶解度一定,不断加入硝酸钾溶液中只能溶解一定量的硝酸钾, 熔液达到饱和p就不会再溶解硝酸钾,故a图象不正确.b、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的个数比是1: 1,o.olmol氢氧化钙的溶液中,缓慢通入o.olmol二氧化碳气体时二者价好完全反应生成 o.olmol的碳酸钙白色沉淀,故b说法正确.c、催化剂只能改变物质的反皮速苹不能改变反极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所以川相等质量 的鉍酸钾制取氣气无论加不加催化剂生成的氣气质県应相等,加催化剂的只是产生氧气的速 度快,故c图象不正确.f id、溶

21、液的ph7溶液呈碱性,加水稀释后溶液的碱性降低但再稀释溶液也呈碱性不可 能变为酸性溶液,仍呈碱性,ph>7,故d中罔象不确.十六、如图是a be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在t2°c时,a的溶解度等于b溶解度b. 在tl°c时ac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同 c. c的饱和溶液由tre升温至t2°c时,变成不饱和溶液d. 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解:a、t2°c时a的溶解度等于b溶解度,故a正确; b、tl°c时a、c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所以在trc时ac的饱和溶液的质呈分数相同,故b正确;c、c 物质

2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的饱和溶液由tl°c7l温至t2°c时,仍为饱和溶液,故 c错误;d、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降溫结品的方 法提纯a,故d正确.故选c.十七、20 °c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各40g,分别加入到四个各盛有100 g水 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其溶解情况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8.44018.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所得四杯溶液都是饱和溶液b. 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c. 2(rc时四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丁甲乙丙d.四杯溶液中各加入20 °c的100g水后,溶液质

23、量相等,且均为不饱和溶液试题分析:a、从溶解情况可看出,物质丙全部溶解,可能刚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 错误,b、物质丁溶液的溶质=40g-18.4g=21.6g,在四种溶液中,所溶解溶质的质量最小,所 得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错误,c、根裾溶解情况,20°c时四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丙 乙甲丁,但这四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不知道,错误,d、从溶解的情况中 可知,100g说中能溶解的质量甲为31.6g,乙36g,丙至少40g,丁为21.6g,所以四杯溶液 中再各加入20 °c的100 g水后,所剩的固体一定溶解,所得溶液质量相等,且均为不饱和 溶液,正确,故选d十八、将

24、过量的铁粉加入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对 滤渣和滤液的说明中,不正确的是0a.滤渣中一定含有银b.向滤渣中滴入稀盐酸,有气泡放出c.滤液可能为蓝色d.向滤液中滴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过量的铁粉加入到agn03和cu (no3) 2的混合溶液中,由于铁剩余,充分反应后把硝酸铜和硝酸银全部反应完,贝ij:a、由于铁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亚铁,则滤渣中一定含冇银,故a正确;b、由于铁剩余,则向滤渣中滴入稀盐酸,有气泡放!ii,故b正确;c、山于铁剩余,把硝酸铜和硝酸银全部反应完,滤液中只含有硝酸亚铁,不会含有硝酸 铜,则滤液不可能为蓝色,故c错误;d、由于铁剩余

25、,把硝酸银全部反脚完,滤液屮只含有硝酸亚铁,不会含柯硝酸银,则h'd 滤液中滴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故d正确. 故选:c.十九、用如图所示装置的序号回答下列问题(装置可以重复使用,尾气处理装置未画)(1) 实验室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的反应装置是.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时发生的如下反应:2h2o2_2h2o+o2个.利用此反应制取氧气的反应装置应选 和.(2) 检验co中混有的co2的装置是装置.除去co中较多的co2,最好选用装置.(3) 水煤气含有co、h2、co2、h2o.证明水煤气中含有co、h2的实验装置连接顺序是(1) 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鉍气需要加热;过铽

26、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不需要加 热.故选c; ab(2) 二氣化碳常用石灰水验证,用氢氣化钠溶液吸收,故答案为:ef(3) 要证明水煤气中含冇co、h2,就需要把原來的co2、h2o除去,还要验证是否己经 除十净,因此耍用fegd.然后再把气体通过h, 定耍先验证有水生成,再验证有二氧化 碳生成.故答案为:fegdhde二十、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步骤如下:检 查装置气密性,加入锌粒和稀硫酸;关闭k2、打开kn待气泡连续均匀产生,立即关 闭ko打幵k2,并开始计时;待丁中收集到10ml水,结朿计时;换不同溶质质量 分数、不同体积的稀硫酸,与质量相同的同一种锌

27、粒重复上述实验;将每次实验的数据 记录于下表:水硫酸用量(ml)40402020201010硫酸的榕质质量分数()9.839.29.819.639.219.639收集所用时间4*031364.123301.403421.48(1)写出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该实验的目的是:(3)上述实验证明:对该反应中氢气产生的速率有显著影响;(4)若要快速制取大量氢气,可在乙中加入几滴硫酸铜溶液,但加入的量不可过多,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答案: (1) zn+h2so4=znso4+h2个(2)探究洛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的影响(3)硫酸的溶质质景分数(4)zn+cuso4=znso4+

28、cu考点:鉍气的制収和检验,影响化学反灰速度的w素探究;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 电离方程式。压轴实验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収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根据题千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换用不m的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勾相m的锌粒反应 产生相同体积的氢气,该实验想探究的是溶质质兒分数对反成速率的影响,锌能与硫酸反 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解:1、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是硫酸锌和鉍气,故填写(1) zn+h2so4=znso4+h2个 2、换用不的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与相同的锌粒反应产牛相m体积的氢气,该实验想探究的是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的影响;4、在金属活动性顺序屮,锌排在铜的前而,能与硫酸铜反成生成硫酸锌和铜,故填写:abzn+cuso4=znso4+cu二十一、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1)甲组同学用右图装置制取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请回答下 列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