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从期末考试试卷分析谈小学语文毕业命题走向谈小学语文毕业命题走向一、期末试题的命题意图和说明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33分)1、根据音节在句子中写词语。(7分) ln du( )其实只是y chn ( )的人的坏习惯,还没有累就去休息;min tin( )的人总是过于dn qi ( )和jn shn( ),常与机会擦身而过;只有勇敢的人才mio sh( )困难,面对jng j( )勇往无前。 命题意图:通过创设语言情境,把语文知识镶嵌在情境之中,强化知识的积累,呈现出对课文词语活学活用的场景,使学生在考试中、运用中经历再学习的过程。2、根据音、形、义组词。(4分)壁 ( ) x
2、io 元( )璧 ( ) 云( )磅 bng( ) 勉 力量不够而尽力做( ) png( ) 劝人努力,鼓励 ( ) 命题意图:字形的辨析、多音字的辨析、同音字的辨析、字义的辨析3、在带点的字的正确读音下划“_”。(3分)削弱(xu xio) 说客(shu shu) 俩人 (li ling) 狡黠(xi xi) 侍弄(s sh) 荒谬(mi mio) 命题意图:对容易出错的字音(包括多音字)的考查4、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6分)(1)下面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神采奕奕 慢条斯礼 负荆请罪 C. 自做聪明 理直气壮 攀山越岭B.脍炙人口 面面相觊 鱼贯而出 D.得意扬扬 名不虚传
3、 漫天彻地命题意图:考查词语的积累(2)下面句子填入最恰当的一项是:( )这位老先生头发斑白,衣着朴素,_,_,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A.风趣的谈吐 渊博的知识 B.谈吐风趣 学识渊博C.谈吐渊博 学识风趣 D.谈吐风趣 渊博的学识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对词语构成规律的发现。意在提醒老师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关注课文语言的构成形式。(3) “赞同 同意 苟同”这三个词语是一组近义词,但感情色彩不同,与它类似的一组词语是( )A.成果 结果 后果 B.谦虚 虚假 虚伪C.优异 优秀 优良 D.结合 团结 勾结命题意图:对词语感情色彩的辨析以及词性排列的辨析5、根据平时积累填空。(8分)(1)灾难让一些孩
4、子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家园,我会用竹石中的诗句“_,_”来鼓励他们学会坚强。(1分) 命题意图:通过创设语言情境,把要求积累的内容镶嵌在情境之中,强化知识的积累,强调对语文知识的活学活用,即学会运用。(2)大雪压青松,_。要知松高洁,_。(1分)(3)于谦的石灰吟中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1分)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与理解。(4)他的声音时而铿锵有力,充满激情,如同_;时而_,如同暴风雨中折翅的小鸟;时而_,如同黎明中穿过雾霭的林间小溪;时而_;如同那浊浪排空的怒吼的黄河(2分)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对教材优美文段的背诵与积累。(5)在那块透明的
5、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_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_,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_了。这段话中,“推测”的意思是_,因此,从琥珀里的“两个小东西”作者推测出_,从“好几圈黑色的圆环”推测_。(3分)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对教材经典选文的积累与理解感悟。6、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句子中的错误。(2分) 在艺术节上,同学们充分发扬了自身的特长。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的 艺术才能得到了极大提高。 命题意图:和查字典一样,修改能力也是学生必备的一项基本能
6、力,本小题意在考查学生对于病句的修改能力。7、“足智多谋、铁骨铮铮、名垂青史、老当益壮、威武不屈、高风亮节、自力更生、知错就改”这些词语让你想到这学期接触到的哪些人物形象?选择其中的两三个成语对某个人物作个介绍。(3分) _ 命题意图:课标在评价建议中指出(27页):要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应该注意识字写字、阅读、写作与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综合联系。这道题将词、句、段综合在一起,采取“取材课内,延伸课外、突出能力、注重运用”的原则,提供词语让学生自主选择介绍自己本期接触到的人物,将积累的语言化为自己的语言,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第二部分 阅读与理解 (26分)(一)秋天的怀
7、念 ( 10分)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录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_,_。这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地看着我。8、这段话主要写了_。(1分) 命题意图:概括能力是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核心。检测学生的概括能力一般从三方面来考查:提要式概括(从文本中提取要点、提炼小标题等)、提取式概括(寻找中心句、中心词等)和归纳式概括,其中归纳式概括难度最大、要求最高。本小题就是归纳式概括,要求学生对文段信息进行整体把握。这样的考查题还可以
8、以“给文章加个合适的题目”、“给这篇文章加个总起句”等形式出现。9、“暴怒无常“在文中的意思是_。从_、_这些词语里可以看出“我“的“暴怒”,从_、_这些词语里可以看出“我”的“无常”。从“躲”字可以体会到_。(6分) 命题意图:课标在精读评价(29页)里指出“重点评价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综合理解能力”,其中对于“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着重考查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本小题主要考查对文本中词语的解释能力、抓重点词语品味语言的能力,体现咬文嚼字的语文味。10、划“_”的句子句式相同,请你根据文意发挥想象,按照这样的句式把句子补充完整。(3分) 命题意图:意在提醒老师们关注语言的构成形
9、式,让学生发现文本语言构成的规律,学习和模仿。(二)_ (16分) 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独特的气味,日子久了,那种气味就代表他。 小枫说,她爸爸是一个海鲜酒家的厨师。小时候,每晚爸爸下班回来,她都嗅到他身上有一股浓烈的腥味。他们住在一个狭小的房间里,爸爸身上的腥味令她很难受。她和爸爸的关系很差,考上大学之后,她立刻搬出去跟朋友住。父女俩每年只有几次见面。 后来,她爸爸病危,躺在医院里。临终的时候,她站在爸爸的病床旁边,老人家身上挂满各种点滴,加上医院里浓烈的消毒药水味道,她再嗅不到小时候她常常嗅到爸爸身上的那股腥味那股为了养活一家人而换来的腥味。那一刻,她才知道,那股她曾经十份讨厌的腥味原来是那
10、么芬香的。 爸爸走了,他身上的腥味却永存在女儿的脑海中,变成了悔疚。小枫说,她不能原谅自己小时候曾经跟同学说:“_。” 她记得她有一位同学的爸爸是修理汽车的,每次她来接儿子放学,身上都有一股车房的味道。另一个同学的爸爸在医院工作,身上常常散发着医院的味道。 爸爸的味道,总是离不开他的谋生伎俩。爸爸老了,那种味道会随风逝去。我们曾否尊重和珍惜他身上的味道?你爸爸是什么味道的?11、小枫在不同的时期,对爸爸的态度、情感都有着不同的变化,请根据24自然段的内容,按要求完成下列表格。(6分) 命题意图: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信息的检索能力。检索能力指的是学生从阅读的文字资料中迅速捕捉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11、的能力。本题就要求学生细心研读文本,将目光聚焦到文中描写“时间、情感态度变化”的词句上,这就需要学生进行判断、比较、筛选并且按顺序摘录词句,并从文中找到原句进行观点支持,学生完成筛选、梳理的过程其实就是理清文脉、层次的过程。12、第3自然段中说“曾经十分讨厌的腥味原来是那么芳香的”,是什么原因让小枫认为“曾经十分讨厌的腥味”变得“芳香”了?(3分)_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本的解释能力。文本的解释能力指的是阅读文本后,正确地解释文本所包含信息的意义的能力。考查解释能力的题一般会指向文本中对表情达意有重要作用、含义深刻、语意双关或者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语、句子、段落。通俗地说,就是考查
12、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13、第4自然段空白处缺一个短句,下列哪一项最符合文章大意? ( ) (2分)A.总有一天,我要离家出走。 B.爸爸对我太不好了。C.我讨厌爸爸的味道。 D.爸爸太不爱干净了。 考查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在语言环境下准确甄别判断的能力。14、给短文拟个恰当的题目:_ (2分) 命题意图:概括是信息加工能力的核心。检测学生的概括能力可以从提要式概括(从文本中提取要点、提炼小标题等)、提取式概括(寻找中心句、中心词等)和归纳式概括三个方面入手,其中归纳式概括难度最大、要求最高。本小题就是归纳式概括,要求学生对文段信息进行整体把握。这样的考查题还可以以“给文章加个合适的题目”、
13、“给这篇文章加个总起句”等等15、爸爸身上有什么味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味道?你觉得怎样?请用上恰的关联词写一段连贯的话,回答这三个问题。(3分)_ 命题意图: “爸爸身上有什么味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味道?”这两个问题是考查学生对文本的解释能力,即考察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你觉得怎样?”则是考查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和生活实际进行判断评价,而要求用关联词写连贯的话,则是在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把对文章的理解判断用规定的句式表达,两者结合起来,因而对学生的答案表述有着更高的语言要求。第三部分 语文实践活动 (6分)16.六年级一班打算举行“好书伴我行”综合实践活动,其中有一个栏目是“好
14、书我来荐”。请你向全班同学推荐一本好书,介绍你喜欢的书名、最喜欢的故事(情节)以及推荐的理由。 _ 命题意图:这道试题是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通过创设情境,以简洁的读后感形式,促进学生从思想内容、情节、人物等方面对整本书进行赏析鉴别,引导学生多读适合自己的好书,与好书交朋友,推进课外阅读。 第四部分 习作与表达 (35分) 17、那一刻,我_ 提示:把题目补充完整;多姿多彩的生活中,总有这样的时刻给我们带来难忘的回忆和不同的感受,可能让人快乐,可能令人自豪,可能让人感动,可能令人难过请选择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一件事写下来,做到内容具体,情感真实。习作中不得出现自己真实的学校、班级、姓名。 命题意
15、图:主要考查学生是否能文从字顺地、情感真实、具体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最近几年作文题材逐渐体现贴近生活的原则,使 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话可说,同时降低审题难度,一般都写出提示语,来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二、小学语文毕业考试命题走向一、夯实基础知识1、根据音节在句子中写词语。(7分)2、根据音、形、义组词。(4分)3、在带点的字的正确读音下划“_”。(3分)4、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3分)5、根据平时积累填空。(6分)二、小学语文毕业考试命题走向一、夯实基础知识二、注重运用8(1)灾难让一些孩子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家园,我会用竹石中的诗句“_,_”来鼓励他们学会坚强。(1分) (3)于
16、谦的石灰吟中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1分)7、“足智多谋、铁骨铮铮、名垂青史、老当益壮、威武不屈、高风亮节、自力更生、知错就改”这些词语让你想到这学期接触到的哪些人物形象?选择其中的两三个成语对某个人物作个介绍。(3分)10、划“_”的句子句式相同,请你根据文意发挥想象,按照这样的句式把句子补充完整。(3分)15、爸爸身上有什么味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味道?你觉得怎样?请用上恰的关联词写一段连贯的话,回答这三个问题。(3分)二、小学语文毕业考试命题走向一、夯实基础知识二、注重运用三、注重积累和背诵(1)灾难让一些孩子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家园,我会用竹石中的诗句
17、“_,_”来鼓励他们学会坚强。(1分)(2)大雪压青松,_。要知松高洁,_。(1分)(3)于谦的石灰吟中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1分)(4)他的声音时而铿锵有力,充满激情,如同_;时而_,如同暴风雨中折翅的小鸟;时而_,如同黎明中穿过雾霭的林间小溪;时而_;如同那浊浪排空的怒吼的黄河(2分) (5)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_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_,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_了。二、小
18、学语文毕业考试命题走向一、夯实基础知识二、注重运用三、注重积累和背诵四、注重情境创设,在语境中运用1、根据音节在句子中写词语。(7分) ln du( )其实只是y chn ( )的人的坏习惯,还没有累就去休息;min tin( )的人总是过于dn qi ( )和jn shn( ),常与机会擦身而过;只有勇敢的人才mio sh( )困难,面对jng j( )勇往无前。(1)灾难让一些孩子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家园,我会用竹石中的诗句“_,_”来鼓励他们学会坚强。(1分)16.六年级一班打算举行“好书伴我行”综合实践活动,其中有一个栏目是“好书我来荐”。请你向全班同学推荐一本好书,介绍你喜欢的书名、最
19、喜欢的故事(情节)以及推荐的理由。 _二、小学语文毕业考试命题走向一、夯实基础知识二、注重运用三、注重积累和背诵四、注重情境创设,在语境中运用五、关注语言的形式(2)下面句子填入最恰当的一项是:( )这位老先生头发斑白,衣着朴素,_,_,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A.风趣的谈吐 渊博的知识 B.谈吐风趣 学识渊博C.谈吐渊博 学识风趣 D.谈吐风趣 渊博的学识10、划“_”的句子句式相同,请你根据文意发挥想象,按照这样的句式把句子补充完整。(3分)二、小学语文毕业考试命题走向一、夯实基础知识二、注重运用三、注重积累和背诵四、注重情境创设,在语境中运用五、关注语言的形式六、重视语言的品味和文本的感悟
20、过程(5)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_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_,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_了。这段话中,“推测”的意思是_,因此,从琥珀里的“两个小东西”作者推测出_,从“好几圈黑色的圆环”推测_。(3分)9、“暴怒无常“在文中的意思是_。从_、_这些词语里可以看出“我“的“暴怒”,从_、_这些词语里可以看出“我”的“无常”。从“躲”字可以体会到_。(6分)13、第4自然段空白处缺一个短句,下列哪一项最符合文章大意? ( )
21、 (2分)A.总有一天,我要离家出走。 B.爸爸对我太不好了。C.我讨厌爸爸的味道。 D.爸爸太不爱干净了。二、小学语文毕业考试命题走向一、夯实基础知识二、注重运用三、注重积累和背诵四、注重情境创设,在语境中运用五、关注语言的形式六、重视语言的品味和文本的感悟过程七、方法、能力和习惯的考查边思考批注的读书方法4. “加批注”是好的读书习惯。请从品词语悟感情的角度在文中加一处批注(先用横线在文中划出词语,再在旁边写上批注)。3分 这是上期五年级的一道试题,意在考查平时老师有没有教给学生批注的方法,教了之后有没有好好地落实,平时学生做得好不好,不好的话老师有没有指导扎实到位。以后这样考查方法、习惯
22、的题会越来越多。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实践活动 7分分歇后语 猪八戒照镜子_对联 上联:一翻筋斗云不出如来掌 下联:三打白骨精难忍紧箍咒黑板报中出现了上面的一副对联和一句歇后语,请你完成以下内容:1、请把歇后语补充完整。1分2、这幅对联出自名著_,我国四大名著除了它,还有_、_和_。4分3、这幅对联描写的人物是_,这幅对联包含的故事情节有_。(写一个即可)2分 这也是上期五年级的一道试题,课标指出,第三学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因此老师平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和习惯。 这道题是首先是考查课外阅读学生到底读没读,由此可以反映出学生有没有读课外书的习惯。第三部分
23、语文实践活动 (6分)16.六年级一班打算举行“好书伴我行”综合实践活动,其中有一个栏目是“好书我来荐”。请你向全班同学推荐一本好书,介绍你喜欢的书名、最喜欢的故事(情节)以及推荐的理由。 _ 这道题还是是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学生通过对情节的描述可以看出读没读,推荐的理由则可以反映出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感受,即读得怎么样,本题还是意在告诉老师要培养学生读课外书的习惯和兴趣。6、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句子中的错误。(2分) 在艺术节上,同学们充分发扬了自身的特长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的 艺术才能得到了极大提高。 和查字典一样,修改能力也是学生必备的一项基本能力,本小题意在考查学生对于病句的修改能力。
24、二、小学语文毕业考试命题走向一、夯实基础知识二、注重运用三、注重积累和背诵四、注重情境创设,在语境中运用五、关注语言的形式六、重视语言的品味和文本的感悟过程七、方法、能力和习惯的考查八、凸显阅读能力(一)阅读能力的层次 国际 PISA考试中的阅读试题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获取信息、解释文本、反思与评价(包括形式与内容),相对应,考查的阅读能力分别是学生获取信息、解释文本、反思与评价能力。 小学生阅读能力一般来讲,分成五种能力。(一)阅读能力的层次1、文本认读的能力。是指学生拿到一篇新文本,把生字的字音读准,把文本读流利的能力。考试时一般从认读的速度和认读的准度来命题。认读的准度包括考查学生对350
25、0各常用字的认读、多音字的辨析、对所学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等方面。在一定语境中对字、词、句含义的理解与把握。题型有: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选词填空、写近义词或反义词、写出下列句子的含义(或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等等;2、获取文本信息的能力。包括文本信息检索能力(通俗来说,就是对文本的梳理、筛选能力。如请联系文章内容,找出描写“我”心理体验的词语,按顺序写出来,不少于三个;分段,写出第几段的段意等)和文本信息加工能力(考查学生对阅读材料主要内容或主题思想、主要情感的把握和概括能力。通俗来说就是概括和整体把握能力,如给文章加个合适的题目、给某段话加个总起句、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这篇文章主要表达
26、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读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等等。例如:11、小枫在不同的时期,对爸爸的态度、情感都有着不同的变化,请根据24自然段的内容,按要求完成下列表格。(6分)序号序号时期时期小枫的情感、态度小枫的情感、态度(每个括号内填一个(每个括号内填一个词)词)原因(用文中语句回原因(用文中语句回答)答)1小时候( )爸爸2( )爸爸她和爸爸的关系很差3爸爸临终前(理 解)爸爸4(愧 对)爸爸她不能原谅自己小时候曾经说过的话8、这段话主要写了_。(1分)14、给短文拟个恰当的题目:_ (2分)3、推断、想象的能力。大多数阅读材料中,都会有留白。让学生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想象阅读材料中省
27、略的内容,这是考查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方面。10、划“_”的句子句式相同,请你根据文意发挥想象,按照这样的句式把句子补充完整。(3分)13、第4自然段空白处缺一个短句,下列哪一项最符合文章大意? ( ) (2分)A.总有一天,我要离家出走。 B.爸爸对我太不好了。C.我讨厌爸爸的味道。 D.爸爸太不爱干净了。4、文本解释能力,指阅读文本后,正确地解释文本所包含信息意义的能力,它要求学生在理解字面意思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求和把握语言的深层含义,捕捉作者隐含的“言外之意”。考察时一般指向文本中含义深刻的、重要的关键词句、句子和段落。简单说来,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理解感悟能力。9、“暴怒无常“在文中的意思
28、是_。从_、_这些词语里可以看出“我“的“暴怒”,从_、_这些词语里可以看出“我”的“无常”。从“躲”字可以体会到_。(6分) 解释 :要求学生在理解字面意思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求和把握语言的深层含义,捕捉作者隐含的“言外之意”。15、爸爸身上有什么味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味道?你觉得怎样?请用上恰的关联词写一段连贯的话,回答这三个问题。(3分)解释12、第3自然段中说“曾经十分讨厌的腥味原来是那么芳香的”,是什么原因让小枫认为“曾经十分讨厌的腥味”变得“芳香”了?(3分)解释5、反思评价能力,这是阅读思考的向外扩展,要求学生利用自己的已有经验对文本中表达的观点进行反思性的批判和评价,能正确、清楚
29、、得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包括新的认识、新的想法,对文学作品的鉴赏等等。主要从三个方面考察:鉴赏、评价判断和迁移 15、爸爸身上有什么味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味道?你觉得怎样?请用上恰的关联词写一段连贯的话,回答这三个问题。(3分)评价 课文写的是怀念母亲,题目为什么叫秋天的怀念?这个题目好不好?谈谈你的理解。判断、评价鉴赏 一道阅读题的题目,你根据题目判断出考查学生的哪些阅读能力吗?苏珊的帽子(原文略)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郑重 蓬勃2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简要概括,不超过50字。)3 “她班上的老师海伦,找来几个同学悄悄地商议起来”她们会商议些什么?1分4 “她站在教室
30、门外却迟迟没敢迈步,她犹豫了”她为什么犹豫了? 5“她轻松地笑了,笑得那样甜,笑得那样美。”她为什么又笑了?6.你喜欢海伦老师吗?为什么?(要求:联系文章内容进行概括,至少用上一个成语或一句名言。不少于30字。)7.你想对文中的苏珊说些什么?(要求:由文中老师和同学的做法展开,不少于30字)8.本文文题是苏珊的帽子,而文中并没有对苏珊的帽子进行描写,你认为这个命题好不好?请说出理由。(二)课标中阅读教学年段目标和要求课标中阅读教学的目标要求第二学段:1、初步学会默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2、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3、能初
31、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第三学段:1、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2、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3、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4、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二)课标关于阅读的评价课标中关于阅读的评价(2830页):1、阅读的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关注其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7 《课间十分钟》(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
- DB41∕T 1755-2019 中小学防震减灾示范学校评价规范
- 《制作美味糯米饭团》(教案)-2024-2025学年劳动二年级上册浙教版
- 前期知识职业形象塑造职业发型课件
- 任务车门夹人夹物应急处置案例分析课件
- 施工组织设计与概预算人刘芳47课件
- 施工组织与管理铁道工程系46课件
- 2025节能照明系统设计与安装委托合同书
- 热点01 广告信息及旅游活动(阅读理解之单选题)(原题版)
-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3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5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第1节 光合作用第2课时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新版)北师大版
-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评价
- 人体工程学与景观环境设计
- 多彩的校园生活课件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1年强基计划物理试题(解析版)
- 培养儿童的交通安全意识
- 乡村医生三病培训课件
- 世界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温室效应Green House Effect)英文介绍
- 年干股合作协议书简单版
- 品牌授权工厂生产授权书合同
- (上海市)高中生物学业水平合格考试 必修1+必修2 知识点总结
- 2023年江苏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招聘25人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