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定附件1:工作场所防职业病危害管理措施10._第1页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定附件1:工作场所防职业病危害管理措施10._第2页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定附件1:工作场所防职业病危害管理措施10.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附件工作场所防职业病危害管理要求一、 防尘、防毒管理 (一)对产生粉尘设备,应尽量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并加强密闭,避免直接接触操作,结合生产工艺采取通风措施控制其扩散,使工作场所粉尘及有害物质浓度达到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要求值; (二)对产生粉尘、酸碱等较强腐蚀性物质的工作场所,应有冲洗地面、墙壁的设施。车间地面应平整防滑,易于清扫。经常有积液的地面应防止渗水,并保持积液排放通畅,其废水排放应直接进入工业废水处理系统; (三)机械通风装置的进风口位置,应设于室外空气比较清洁的地方。相邻工作场所的进气和排气装置,应合理布置,避免气流短路; (四)在有害物质浓度较大或

2、易造成急性中毒或易燃易爆的化学物质的作业场所,必须装设自动报警装置、事故通风设施,其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12次/时; (五)所采用的通风除尘、排毒和空气调节装置必须遵循GBJ19及相应的防尘、防毒技术规范和规程要求。新鲜空气的补充量应达到30m3/(时·人)的标准规定; (六)厂房内除尘设备和气体的管道必须采取有效的密闭措施,防止跑、冒、滴、漏,杜绝违反有关环保规定要求的乱排放;二、噪声与振动管理 (一)噪声较大的设备必须将噪声源与操作人员隔开;工艺允许远距离控制的,必须设置隔音操作(控制)室; (二)职工在产生强烈振动的车间值班,必须有防止振动传播的安全措施。超过下述卫生限值应采取减

3、振措施,若采取现有的减振技术后仍不能满足卫生限值的,应对工作人员配备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具。否则不得安排职工进入工作; 1、噪声与振动强度较大的生产设备应安装在单层厂房或多层厂房的底层;对振幅、功率大的设备应加设减振设施; 2、工作场所操作人员每天连续接触噪声8小时,噪声声级卫生限值为85dB(A)。对于操作人员每天接触噪声不足8小时的场合,可根据实际接触噪声的时间,按接触时间减半,噪声声级卫生限值增加3dB(A)的原则,确定其噪声声级限值,必须符合工作场所噪声声级的卫生限值; 3、生产性噪声传播至非噪声作业场所的噪声声级的卫生限制不得超过非噪声工作地点噪声声级的卫生限值的规定; 4、具有脉冲噪声

4、作业地点的噪声声级卫生限值不应超过工作场所脉冲噪声声级的卫生限值的规定; 5、工作场所生产性噪声声级超过卫生限值,而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治理手段仍无法达到卫生限值时,须采用有效个人防护措施; 6、受振动(180Hz)影响的辅助用室(办公室、会议室、计算机房、电话室、精密仪器室等),其垂直或水平振动强度不应超过辅助用室垂直或水平振动强度卫生限值中规定的卫生限值; 7、在产生强烈振动的车间应修筑隔振沟。产生噪声和振动的车间墙体应加厚。为减轻噪声和振动的产生和传播,设置隔音室以阻断噪声的传播。隔音室的天棚、墙体、门窗均应符合国家有关隔音、吸声的要求; 8、噪声强度超过GBJ87要求的厂房,其内墙、顶棚应

5、设计安装隔音层;三、防暑防冻管理 (一) 防暑 1、当作业场所气温37或作业场所气温39时应采取局部降温和综合防暑措施,应减少工作人员工作时间,并采取防暑措施; 2、当作业场所气温39时应设有工间休息室,该环境工作1小时内应有一定的工间休息时间。休息室内气温不应高于室外气温;设有空调的休息室室内气温应保持在2629。否则不得允许工作人员进入工作。 (二)防冻 1、 集中采暖车间,当每名工人占用的建筑面积较大(50m2),仅要求工作场所和休息地点设局部采暖设施。其它场所严格执行GBZ 1-2002有关规定; 2、 辅助用室冬季室温不得低于冬季辅助用室的温度中的规定; 3、 冬季为防止车间大门长时间或频繁开放而使工作场所受冷空气的侵袭,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必要的保暖措施,使工作场所温度保持在规定范围内。如采取挂暖帘、加门等防冻设施; 4、生产时用水较多或产生大量湿气的车间,应采取必要的排水防潮湿设施,防止顶棚滴水和地面积水。如厂用配电室等;四、其他辅助用室环境卫生管理 (一)按照本单位生产特点、实际需要和使用方便的原则设置辅助用室,包括工作场所办公室、生产卫生室(浴室、更衣室、盥洗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