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蚕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探索_第1页
农村蚕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探索_第2页
农村蚕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探索_第3页
农村蚕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探索_第4页
农村蚕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探索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农村蚕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探索    李运军顾海洋孟令春摘 要:文章分析了现行农田治虫模式与蚕作安全的矛盾,总结了现行秋蚕布局存在的问题和农药的危害途径,并提出秋蚕布局设想及预防农药污染的对策,以期为秋蚕养殖提供参考。关键词:秋蚕;饲养布局;矛盾;存在问题;预防对策随着农田耕作方式的变化和气候条件的变暖,现行的秋蚕饲养布局出现了许多弊端,制约了蚕桑生产水平的提高。通过对基层农田治虫次数、时间、对象的调查,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对秋季养蚕布局的调整进行探讨。一、现行农田治虫模式与蚕作安全的矛盾据农业植保部门介绍:农田水稻治虫主要集中在79月,通常

2、每年主要治虫5次,第1次为7月35日,主要防治第1代二化螟和部分迁飞早的第2代稻纵卷叶螟;第2次为7月2022日,主要防治第2代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兼治第1代二化螟;第3次为8月510日,主要防治第3代稻纵卷叶螟主峰(一峰);笫4次为8月1520日,主要防治第3代稻纵卷叶螟尾峰和稻飞虱;第5次为8月底至9月初,这次药又称“破口药”,主要防治第2代二化螟、稻飞虱。就农业治虫的角度讲,防治二化螟的农药以有机磷为主,在高毒农药禁用前用50%甲胺磷乳剂,现在用20%稻螟特乳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特效药是沙蚕毒素类农药,一般以50%虫杀手可湿性粉剂为主,也可用有机磷农药,但成本高,效果差;防治稻飞虱的农药

3、有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从养蚕角度讲,对蚕桑影响最大的农药是沙蚕毒素类农药,这类农药具有胃毒、触杀、熏蒸作用,对养蚕生产危害大、残毒期长。经常发生5龄蚕中毒,最初症状体色正常、食蚕不旺、行动迟钝,未引起蚕农重视,最后导致乱吐丝不成茧形。与养蚕生产矛盾主要是第24次农田治虫,原因是这3次农田治虫都可使用沙蚕毒素类农药,正好与8月初发种的早秋蚕饲养相矛盾。据了解,虫杀手的防治对象主要是稻纵卷叶螟,重点是在第23次的农田治虫中使用,一般第4次的农田治虫较少用虫杀手,经常用有机磷农药替代。对于防治稻纵卷叶螟来说,虫杀手是特效药,成本低、效果好,深受农民欢迎。如果第2次治虫效果

4、好(即7月2022日防治第2代稻纵卷叶螟),基数压低了,1年用1次虫杀手即可。第34次治虫都可用有机磷农药替代(即防治第3代稻纵卷叶螟)。二、现行秋蚕布局存在的问题和农药的危害途径1.现行秋蚕布局存在的问题现行的秋季布局为早、晚秋2次养蚕,是20世纪70年代为适应农田耕作以种植双季稻为主而推行的养蚕布局,当时主要是叉开农忙与蚕忙的劳力矛盾。进入80年代中叶,农田耕作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改双季稻为单季稻,农忙与蚕忙的劳力矛盾得到充分的缓和。相继产生的是农田治虫与蚕作安全矛盾突出,主要是单季稻防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时间正值早秋蚕饲养阶段,农田治虫影响养蚕安全。2.农药危害途径目前虫杀手对养蚕生

5、产的危害途径主要有4种:一是农户与农户之间喷药不注意,相邻的桑田与稻田不是同一户,喷药时不考虑桑田的安全;二是有不少农户稻田治虫与桑田治虫混用药水桶,往往无意识地把虫杀手随药水桶喷到桑树上;三是部分稻田里的水流入桑田,被桑根吸收污染桑叶;四是桑田治虫误用农田里的水,78月正值桑田治虫的季节,绝大多数农户为了取水方便,往往从渠道里取水,而这些水正好是农田里流出来的污染水。3.加强饲养管理,增强蚕体质一是做好饲育期气象环境调节,按蚕各龄期生长发育时期对温度、湿度的要求,调节好适宜的气象环境。二是小蚕饲育中实行小蚕规范化饲养技术,做好保温、保湿、饱食和精选良桑工作,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范。大蚕要注重高

6、温多湿环境的调节,严格分批提青,隔离或淘汰迟眠蚕和病弱小蚕,确保大蚕健康,稀放、良桑饱食,使蚕儿发育齐一,增强蚕的体质,从而提高抗病能力。三是预防微量农药中毒。大田作物施用农药,常污染桑叶,引起蚕中毒,中毒重者造成死亡,轻者不显症状,但抗病能力降低,易发病死亡。4.消灭桑园害虫,完善共育体系,防治蚕病为了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在桑园管理上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做好桑园肥培管理,坚持氮、磷、钾肥配合施用,以提高桑叶的产量和质量;二是加强病虫害测报工作,及时做好桑园治虫防病工作;三是消除病虫寄生和越冬环境;四是对污染的桑叶进行叶面消毒,杀灭病原体。在迅速确定蚕病的情况下,及时选配恰当的优质高效蚕

7、药进行防治。蚕药使用应符合蚕病病原的特点及蚕病发生规律,蚕药使用要科学规范。三、典型介绍蚕血液型脓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1.血液型脓病的发病原因(1)消毒防病意识淡薄,导致病菌蔓延 。一养蚕前消毒不彻底。首先血液型脓病病原的大量存在成为蚕病发生的隐患,一方面由于在养蚕前消毒不彻底,特别是中晚秋蚕自育自养户较多,没有专用小蚕室,导致一部分蚕室根本来不及消毒,另一方面是思想麻痹,认为上一蚕期没有发生蚕病,环境中无病原物,从而忽略了蚕前消毒的重要性。其次是蚕农技术不到位,消毒措施不到位,药剂使用不当,配药不准,喷药不匀,消毒不认真,降低了消毒效果;二养蚕中消毒措施不到位。首先对蚕期中的消毒不够重视,

8、见病才消,无病不防,致使蚕病一旦发生不能控制。蚕药使用上不能对症下药,购买假劣蚕药,延误了治疗时间,致使病情加剧;三蚕沙及病死蚕处理不当。每期蚕结束后,病死蚕乱扔,蚕沙处置不当,旧簇的多次使用等,导致病原菌污染蔓延,成为暴发蚕病的隐患。(2)饲育管理不善,造成蚕体虚弱。一饲育温度偏低。在饲养期间,2、3龄受闷,4龄低温多湿,造成蚕儿体质虚弱,在3龄期,有些蚕农为控制9日眠3眠,蚕室温度控制在26.528.0,而且还密封,不通风换气,人为造成蚕室中空气不新鲜,蚕儿受闷;到了4龄期仍习惯于养地蚕,关门养蚕既不加湿又不排湿,使3龄与4龄室温温差大,蚕座冷湿,空气潮闷,从而影响蚕儿的正常发育,造成蚕儿

9、食桑慢,体质弱,抗病力下降,容易感染蚕病;二饲养管理粗放。由于重点蚕区饲养量较多,户均养蚕6张以上,劳动力不足,管理粗放,具体表现在饲养过程中给桑不匀,蚕密度过大,造成食桑不足,发育不齐;除沙动作较重,易造成蚕儿创伤;不重视分批、淘汰弱小蚕工作,造成混育感染,增加发病机会。三虫害严重,造成叶蚕交叉感染。2.血液型脓病的防治(1)彻底消毒,防止病菌蔓延 。首先要充分认识消毒防病的重要性,克服无病不防的麻痹思想,把消毒防病工作贯穿于养蚕的始末。其次在每期蚕饲养前,对养蚕场所和用具全面进行彻底消毒。对蚕室、蚕具、周围环境等养蚕所涉及的场所,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特别是对发病污染的用具还须在新鲜石灰中浸

10、泡30min,同时对蚕室进行全面喷药消毒,药剂要选好、配准,药液要喷匀,室具消全,消后要保管好。病死蚕应放到消毒盂内,蚕沙集中堆放,不可摊晒;养蚕后及时做好回山消毒工作,防止病菌的扩散。(2)精心饲养,提高蚕儿体质。小蚕饲养应坚持专业共育,保持目的温湿度饲育,选采老嫩一致的桑叶;大蚕期做好良桑饱食,稀放畅养。整个蚕期做好眠起处理、提青分批和淘汰弱小蚕工作,防止混育感染。重视34龄蚕室的温湿度,以利于蚕儿健康成长。在蚕3龄时温度不宜过高,一般在25.526.0,以掌握10日眠3眠的小蚕饲育标准较好,并注意蚕室通风换气;4龄期时坚持蚕匾育,如条件有限,在大眠饲食2回叶后再进行地蚕育,遇到低于22以下的温度时,应及时加温,白天开门养蚕,以利蚕室干燥,空气新鲜,不使龄期延长,使蚕儿可以健康成长。在饲养过程中,做好每一个环节,以增强蚕儿体质、控制病原菌繁殖。(3)加强桑园管理,搞好桑园治虫 。从历年的养蚕情况看,桑园基础好的发生蚕病的数量较少,因而首先要抓好桑园培肥管理,以提高桑叶的产量和质量。其次是加强病虫害测报工作,根据桑虫发生量和危害情况选择合适的药剂防治,防止害虫蔓延,以减少虫蚕交叉感染的机会。(4)合理使用农药 。应及时了解农田的治虫时间,用药品种和用量,尽可能协调选用对蚕儿危害小的农药;桑园治虫购买桑园专用农药,合理使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