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_第1页
璀璨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_第2页
璀璨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_第3页
璀璨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_第4页
璀璨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8课璀璨的文学艺术(2009-03-09 09:51:56)标签:北师大 教育 历史教材 蒙城教育 农村 七年级历史教案 校园 文化 杂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8课璀璨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第8课璀璨的文学艺术选自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单元前七课从政治、经济、外交、民族关系、科技等不同的角度展示出盛世大唐的风采。本课是这一单元的最后一课。主要介绍唐代的文学艺术。唐代文化以其高度的发达性、多样性和世界性的特点著称于世。唐代文化是当时东亚世界文明的核心,它对东亚各国

2、和地区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唐代的文学与艺术在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王国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唐代的文学和艺术既是唐代繁荣的重要体现,又是唐朝国家统一、政治长期安定、经济高度繁荣对外交往发达的结果。本课以唐诗、乐舞和敦煌艺术为代表展示了唐代文学艺术的伟大成就。通过本课的学习更加有助于学生全面完整地了解唐朝。学情分析:初一学生的知觉、兴趣、道德情感等多为感性的体验,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还不完善,因此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从而达到吸引学生,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的目的。设计思路:为了更好的落实教学目标,为了使学生真正理解唐代诗歌和艺术美,以新课程生活性、发展性、生命性

3、的理念为指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拓展和重组。(1)       以生活经历为切入点情景导入从学生熟悉的九色鹿的故事为切入点,引出九色鹿的故事取材于敦煌的经变画,从而导入到敦煌壁画的讲解中。这样的导言生动有趣,以学生的生活经历为切入点,既吸引学生注意力又顺利过渡到课文的讲解中。(2)       以流畅巧妙的设计实践课堂教学打破了教材唐诗乐舞敦煌的授课顺序,在授课中是按照从敦煌到乐舞再到唐诗的顺序进行的。从导言的经变画九色鹿引入到满壁风动的

4、敦煌这一子目,从敦煌飞天的造型过渡到唐代发达壮观的乐舞,从“忽闻岸上踏歌声” 描写唐代民间乐舞的诗句过渡到唐诗的讲解中。这样的调整清晰流畅,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3)       以大量的精美的图片和视频为突破口辅助教学本课中师生共同收集大量的有关敦煌壁画、雕塑的精美图片。教师制作了一段有关敦煌的3分钟的视频短片。截取了霓裳羽衣舞秦王破阵乐飞天舞蹈的片段。设计创作了大唐诗国互动游戏。多媒体的使用创设历史氛围、再现历史情景,调动学生视觉、听觉多种感官,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在教学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李白

5、、杜甫等唐代伟大诗人的代表诗歌及诗句。了解唐代诗歌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知道唐代著名的乐舞名家、名作,通过对一些名作的学习,了解唐代乐舞的高度发达的盛况。通过对敦煌莫高窟中泥塑造像和壁画的了解,知道敦煌莫高窟是我国伟大的艺术宝库。过程与方法:收集有关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画的图片,制作一段关于敦煌的视频短片。重点介绍彩塑和壁画,体会莫高窟的艺术神韵。收集唐代有关乐舞的图画及有关()中唐代乐舞的片段,制成课件,让学生观赏、感受唐朝乐舞的艺术魅力。通过课堂上学生参与大唐诗国游戏及思考相关问题。有助于学生在了解李白、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后,进一步明确唐代诗歌的繁荣情况,以增强对唐诗艺术成就的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

6、观:通过对唐诗中名篇、名句的了解,体会诗歌艺术中的语言美、艺术美,提高对语言艺术的鉴赏力,增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现实的关注。通过对当代乐舞和敦煌莫高窟中的雕塑壁画的有关内容的学习,能体会到其中的艺术魅力,感受古代先人的伟大创造力,提高鉴赏美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根据历史课程标准,本课知识内容只属于最低层次要求,所以只要求学生能以李白、杜甫为例了解唐诗的伟大成就;能够知道唐代乐舞高度发达,以泥塑和壁画为代表的敦煌石窟是一座伟大的艺术宝库等;能体验到古代先人的伟大创造力。而对文学艺术中美的鉴赏力、理解力属于较高层次的要求。解决教学重点难点的措施:教学环节的巧妙设计,使学生对“敦煌”“乐舞”“唐诗

7、”这三个子目有整体上的认识;大量的多媒体的应用,有助于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大唐诗国的游戏及探究,有助于学生了解唐诗的伟大成就,提高学生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鉴于对历史课程标准的理解,对教材、教学环境、学生等因素的分析,确定在本课中教师的教学活动以启发、引导为主,多媒体课件演示为辅,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的思维由集中到发散,由发散到集中,由感性到理性。使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在润物无声中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唐代艺术的美。教学准备:(1)、师生课前共同搜集有关敦煌的图片,浏览有关敦煌的网站(2)、教师课前制作一段有关敦煌的视频短片、截取霓裳羽衣舞秦王破阵乐飞天舞蹈的片段、设计

8、创作了大唐诗国互动游戏,制作成教学课件学法指导:以资料搜集、观察、参与游戏、组织小组讨论为主要途径,在自主探究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乐学、爱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使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逐步掌握学习的方法,为其自身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教学内容: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导言:教师在屏幕上投出经变画九色鹿,请同学们根据画面内容讲故事。教师进一步指出我们非常熟悉的九色鹿的故事就取材于敦煌的壁画。  学生根据画面内容讲述九色鹿的故事 以学生耳熟能详的九色鹿的故事为切入点,在学生认真观看、讲解壁画的过程中,既调动了学生学

9、习兴趣、欣赏了美丽的敦煌壁画,又顺利的过渡到敦煌艺术这一子目的学习中。(一)、“满壁风动”的敦煌艺术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课前预习回答敦煌的地理位置及艺术价值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有关敦煌的一段视频,配以解说。      3、过渡:视频播放的的最后,画面定格在飞天的壁画上,教师用这样一段话进行子目间的过渡:“绘画离不开生活,对飞天的构思既显示了画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又是唐代乐舞高度发达的印证。” 1、学生根据课前预习回答敦煌的地理位置及艺术价值2、学生观看敦煌视频 1、对

10、敦煌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2、这段视频有助于学生对敦煌中的泥塑造像和壁画的了解,了解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价值。丰富清晰的壁画、悠扬的古典乐曲与适时恰切的解说完美的结合,有利于学生体会敦煌的艺术魅力,感受古人的伟大创造了,提高鉴赏美的能力。3、这样的过渡揭示了乐舞对敦煌壁画的影响,也揭示了绘画来源于生活这样一个真理,巧妙的过渡到乐舞的内容中。(二)、“观者如山”的乐舞1、教师播放霓裳羽衣舞秦王破阵乐飞天这三段视频       2、教师提问:“霓裳羽衣舞秦王破阵乐两个舞蹈的作者是谁?这两个舞蹈表现的

11、主要内容是什么?” 3、教师提问:“思考唐代乐舞发达的主要原因?” 4、在学生总结完唐代乐舞发达的主要原因后,教师过渡:此外,唐朝的民间乐舞也非常发达:如踏歌。有两句生动描写了踏歌的流行情况。“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这两句诗出自李白的赠汪伦。唐朝不但乐舞高度发达,唐诗以其辉煌的成就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散发出璀璨的光芒。 1、学生欣赏霓裳羽衣舞秦王破阵乐飞天的舞蹈片断     2、学生简单介绍两个舞蹈的作者以及舞蹈表现的主要内容3、学生总结唐代乐舞发达的主要原因 1、多媒体的运用,创设历史氛围,再现

12、场景与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情感的熏染中,在情境的氛围中,感知历史,陶冶性情,激发情趣,活跃思维。 从视觉、听觉上给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使学生对唐代乐舞的高度发达的盛况有了更直观地了解,有利于学生体会到乐舞的艺术魅力。2、了解唐代主要的宫廷乐舞的名曲、名段名家。  3、有发散到集中,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简短的过渡有以下三个作用:首先指出了唐代民间乐舞的流行,其次李白的诗唤起学生的回忆,调节课堂气氛,最后流畅巧妙的过渡到唐诗的学习中。(三)、千古吟诵的唐诗1、游戏大唐诗国。游戏的主人公爱诗要游历大唐诗国,首先请同学们帮助她选一位导游(李白或杜甫)

13、无论选择哪一位都要经过6关以李白为例:会依次出现1、李白的诗流传至今的有()首,2、“飞流直下三千尺”的下句是()。类似这样六个问题。学生依次解决这6个问题就是再次了解李白及其代表诗句的过程。接下来就会出现唐代的13位大诗人骆宾王、王勃、岑参、高适、崔颢、杜甫、王维、孟浩然、白居易、杜牧、李商隐、王昌龄、李贺。爱诗就会在李白带领下拜访每一位诗人。在拜访每一位诗人的时候都必须准确地回答出问题才能完成此次游历。最终学成归来或新一代诗圣的称号。2、教师提出4个问题A请举例说明唐诗选材上的特点B举例说明诗是诗人生活经历的写照C、唐诗取得的主要成就有哪些?D、唐诗繁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教师对本子目进

14、行小结: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是三千年中国文学的桂冠。她展现了唐代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反映了唐人开阔爽朗的胸襟和热情豪迈的精神风貌。她那对现实生活的热切关注,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对生活美和精神美的礼赞和向往,对丑陋与邪恶的蔑视和抨击,以饱满的情感和悠远的神韵,千百年来不知扣响多少读者的心弦。 1、全体学生参与到游戏中,查找答案。选择李白或杜甫作为导游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或查找相关书籍,相互协作完成游戏中提出的各种问题        2、学生讨论后逐一解答四个问题 1、在游戏中请李白或杜甫作为向导的

15、目的是突出李白或杜甫在唐朝诗歌中的重要地位在游戏中共涉及从初唐到晚唐共14位诗人20余首唐诗,这20余首不同时期、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诗有助于学生对唐诗的艺术成就有更清晰地认识。为下面进一步分析做有效铺垫。游戏的设置把玩与学结合起来,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从初唐到晚唐的一些重要诗人汇聚在一起,便于学生对唐代各时期的诗人、诗风有一个比较全面地了解,在查找正确答案的过程中,学生互相协作,达到了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目的。 2、四个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从更深的层次认识唐诗极其艺术价值,四个问题的讨论、归纳能开拓学生的视野,有助于学生了解唐代诗歌所取得的伟大成就。3、通过教师优美的语言,使学

16、生对唐诗和唐诗所取得的的艺术成就有更深层次的了解。课堂小结:大唐盛世,国力空前强大,文化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在诗词、艺术各个领域都有新的开拓,成为中华文明史上令人永远缅怀和礼赞的绝响。唐代文化源远流长,不仅滋润着蓬勃生动的中华现代、当代文化,而且还惠及四方,在日本、韩国、越南等邻邦文化中熠熠生辉,为世界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生欣赏本课的内容的经典回放,倾听教师的总结。 课堂小结高度的概括了本课的内容,揭示了唐朝文化艺术的繁荣与唐代经济发达的关系以及唐代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教师优美的语言对学生心灵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力和震撼。有利于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增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现实的关注。 板书设计:    第8课璀璨的文学艺术千古吟诵的唐诗     观者如山的乐舞      满壁风动的敦煌艺术教学反思:网络 多媒体 课堂教学情景在本节课中,师生课前在网上查找了大量的关于敦煌的图片、浏览了关于敦煌的网站,做好了必要的知识储备,网络为教与学快速准确地提供大量的素材。大量的图片展示、多个视频画面的截取、精心制作的敦煌视频材料,所有的这些都渲染出历史教学具体、形象、生动、感人的环境和氛围,再现了唐朝文学艺术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