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执法知识讲座PPT精品文档_第1页
行政执法知识讲座PPT精品文档_第2页
行政执法知识讲座PPT精品文档_第3页
行政执法知识讲座PPT精品文档_第4页
行政执法知识讲座PPT精品文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4/251行政执法知识讲座行政执法知识讲座从学习我国新修订的行政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若干问题的解释,来提高我们的行政执法能力!2021/4/2521我国的法律体系。我国的法律体系。2深刻理解依法行政、依法执法。深刻理解依法行政、依法执法。3学习我国新修订的学习我国新修订的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法。4学习学习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若干问题的解释若干问题的解释。5新修订的法律、司法解释对我们行政执法的要求。新修订的法律、司法解释对我们行政执法的要求。6目目录录CCOONTNTENENTSTS依法治国的重要方略。依法治国的重要方略。2021/4/253第一节第一节我国

2、的法律体系我国的法律体系Chapter 12021/4/254 在一国之内同一法域之中,法律体系呈现出纵横交错的特征。在单一制的在一国之内同一法域之中,法律体系呈现出纵横交错的特征。在单一制的国家结构中,为了维持法律体系的内在统一,不但各种法律部门在横向上要相国家结构中,为了维持法律体系的内在统一,不但各种法律部门在横向上要相互衔接,而且各种法律渊源在纵向上要保持协调。从法的效力上看,一切法律互衔接,而且各种法律渊源在纵向上要保持协调。从法的效力上看,一切法律渊源都具有法的形式效力,该效力本身并不存在差异;但是,不同渊源的法律渊源都具有法的形式效力,该效力本身并不存在差异;但是,不同渊源的法律

3、规范却存在等级。所谓法律位阶,是指每一部规范性法律文本在法律体系中的规范却存在等级。所谓法律位阶,是指每一部规范性法律文本在法律体系中的纵向等级。下位阶的法律必须服从上位阶的法律,所有的法律必须服从最高位纵向等级。下位阶的法律必须服从上位阶的法律,所有的法律必须服从最高位阶的法。阶的法。在我国,按照宪法和立法法规定的立法体制,法律位阶共分六级,它们从高到在我国,按照宪法和立法法规定的立法体制,法律位阶共分六级,它们从高到低依次是:根本法律、基本法律、普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低依次是:根本法律、基本法律、普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如下图所示:如下图所示:我国的法律体系我

4、国的法律体系2021/4/255标题标题标题标题标题标题我国我国法律法律体系体系图图2021/4/256 我国法制体系或称立法体系是统一的,又是分层我国法制体系或称立法体系是统一的,又是分层次的。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次的。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地方性法规由各省、自治区、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地方性法规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省会市、国务院批准的较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省会市、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制定,部门规章由国务院各部、委制定,对大的市)制定,部门规章由国务院各部、委制定,对于国务院的一些直属局,如工商、海关

5、、税务、新闻于国务院的一些直属局,如工商、海关、税务、新闻出版、技术监督局等不能制定规章,从实际看需要,出版、技术监督局等不能制定规章,从实际看需要,但法律只规定了部、委制定规章。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但法律只规定了部、委制定规章。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本条规定,这些机构经国务院授权可以适用规章,地本条规定,这些机构经国务院授权可以适用规章,地方性规章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和省会市、较方性规章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和省会市、较大的市的政府制定。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均大的市的政府制定。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均不能与法律相抵触。不能与法律相抵触。我国的法律体系我国的法律体系2021/4/

6、257第第 二二 节节didiererjiejie依法治国的重要方略依法治国的重要方略2021/4/258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法律来治理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依法治国就是依照法律来治理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还是济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还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人民当家做主根本保证。法治国家,是人民当家做主根本保证。20142014年年1010月,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

7、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首次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首次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1010月月2828日,日,中共中央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布。发布。依法治国的重要方略依法治国的重要方略2021/4/2591 12 23 34 45 5依法治国重要方略的重大意义:依法治国重要方略的重大意义:2021/4/2510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方略依法治国的重要方略2021/4/2511具体来讲以下四个方面:具体来讲以下四个方面:” ”“ “依法治国的重要方略依法治国的重要

8、方略2021/4/2512依法治国的重依法治国的重要方略要方略2021/4/2513 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未经执法资格考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未经执法资格考试合格,不得授予执法资格,不得从事执法活动。严格执行罚缴分离和试合格,不得授予执法资格,不得从事执法活动。严格执行罚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严禁收费罚没收入同部门利益直接或者变相挂钩。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严禁收费罚没收入同部门利益直接或者变相挂钩。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完善案件移送标准和程序,建立行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完善案件移送标准和程序,建立行政执法机关、公安机关、

9、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政执法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制度,坚决克服有案不移、有案难移、以罚代刑现象,实现行政件移送制度,坚决克服有案不移、有案难移、以罚代刑现象,实现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无缝对接。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确定不同部处罚和刑事处罚无缝对接。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确定不同部门及机构、岗位执法人员执法责任和责任追究机制,加强执法监督,坚门及机构、岗位执法人员执法责任和责任追究机制,加强执法监督,坚决排除对执法活动的干预,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惩治执法决排除对执法活动的干预,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惩治执法腐

10、败现象。腐败现象。依法治国的重要方略依法治国的重要方略2021/4/2514深刻理解依法行政、深刻理解依法行政、依法执法依法执法S SA AN N第第三三节节2021/4/2515依法行政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依法行政,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权限,在法律规定的员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权限,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职权范围内,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项社会事务,依法进行管理的活动。依法科技等各项社会事务,依法进行管理的活动。依法行政的本质是有效制约和合理运用行政权力,它要行政的本质是有效制约和合理运用

11、行政权力,它要求一切国家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按照法求一切国家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充分行使管理国家律的规定,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充分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行政职能,作到既不失职,又不越权,和社会事务的行政职能,作到既不失职,又不越权,更不能非法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更不能非法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标题标题2021/4/2516行政执法行政执法行政执法,是指行政机关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行政执法,是指行政机关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对特定人或特定事项予以处置的具体行政行为。对特定人或特定事项予以处置的具体行政行为。 广义的行政执法,是指所有的行政执法主体

12、在行政管理的一切活动中遵广义的行政执法,是指所有的行政执法主体在行政管理的一切活动中遵守和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行政管理的活动,它可以守和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行政管理的活动,它可以发生在抽象和具体的行政行为之中。如:浙江省人民政府依法制定和发发生在抽象和具体的行政行为之中。如:浙江省人民政府依法制定和发布布浙江省商品条码治理办法浙江省商品条码治理办法,旨在对商品条码实施规范治理,这就,旨在对商品条码实施规范治理,这就属于广义行政执法中采取的抽象行政行为,该行为的指向不是特定的具属于广义行政执法中采取的抽象行政行为,该行为的指向不是特定的具体对象。体对象。 狭义的行

13、政执法,是指法律、法规、规章所规定的行政执法主体,把法律、狭义的行政执法,是指法律、法规、规章所规定的行政执法主体,把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适用于具体对象或案件的活动,它一般只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适用于具体对象或案件的活动,它一般只能发生在具体的行政行为中。如,县工商局对某企业生产的假冒服装依法能发生在具体的行政行为中。如,县工商局对某企业生产的假冒服装依法检查并给予罚款检查并给予罚款30003000元的处罚,这就属于狭义行政执法中采取的具体行政元的处罚,这就属于狭义行政执法中采取的具体行政行为,该行为的指向必须是特定的具体对象或案件。行为,该行为的指向必须是特定的具体对象

14、或案件。2021/4/2517效效率率公公平平20042004年年3 3月月2222日国务院颁布的日国务院颁布的全年推进依法行政实全年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施纲要明确要求: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依明确要求: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没有法律、法规、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法人或其规章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义务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义务的决定的决定。行政执法行政执法2021/4/2518行政执法主体合法就是事实行政执行政执

15、法主体合法就是事实行政执法行为的机关或者组织必须具有行法行为的机关或者组织必须具有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合法的行政执法政执法主体资格。合法的行政执法主体要具备以下条件:主体要具备以下条件:1 1、行政执、行政执法主体必须是组织而不是自然人;法主体必须是组织而不是自然人;2 2、行政执法主体的成立必须有合、行政执法主体的成立必须有合法依据;法依据;3 3、行政执法主体必须具、行政执法主体必须具有明确的职责范围;有明确的职责范围;4 4、行政执法、行政执法主体必须能以自己的名义作出具体主体必须能以自己的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行政行为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1 1、必须依据合法、必须依

16、据合法2 2、必须主体合、必须主体合法法3 3、必须权限合法、必须权限合法4 4、必须内容合法、必须内容合法5 5、必须注重程序、必须注重程序行政执法行政执法2021/4/2519权限合法是指行政执法主体必须在法定权限合法是指行政执法主体必须在法定的职权内履行职责、行使权力,不得越的职权内履行职责、行使权力,不得越权。权。行政执法行为的内容必须公正、合理。行政执法行为的内容必须公正、合理。公正、合理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同公正、合理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同样的人同样对待;同样的情况同样对待;样的人同样对待;同样的情况同样对待;不同情况不同对待。实施行政处罚应当不同情况不同对待。实施行政处罚应当

17、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情节、危害后果相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情节、危害后果相当,即过罚相当。内容明确具体当,即过罚相当。内容明确具体容容内内限限权权行政执法行政执法2021/4/2520行政执法行政执法程序正义被视为程序正义被视为“看得见的正义看得见的正义”。行政执法程。行政执法程序是由行政执法的方式、步骤、时间、顺序所构序是由行政执法的方式、步骤、时间、顺序所构成的。一般体现为前后成的。一般体现为前后相互连接的几个阶段,每接的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又有其相应的具体程序制度。个阶段又有其相应的具体程序制度。行政执法必须注重程序行政执法必须注重程序2021/4/2521 程序是权力的运行方式,也是行政权力实

18、现公正的保证。举个通俗的例子,可以看出程序对于结果公正至关重要。有个国家的学校给儿童上法治课,课题是姐妹两个分一个大苹果,采取什么方法分匀?按照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思想,因为我们不重视程序规则,无非采取两个办法:一是由大人分,给苹果切上一刀,两人各拿一半,但大人也不一定就切得很公正,难免引起纠纷;另一个方法就是牺牲一方利益,如三字经上说的“融四岁,能让梨”,从谦让角度来说这是好的,但从法律角度来讲,还是牺牲了一方的利益。而这堂法制课想要告诉孩子们的是一个程序规则,这个苹果谁操刀切都可以,但是操刀的人要最后拿自己的那一半苹果。这个程序规则就制约了切苹果的人,必须把苹果切的公正,否则自己吃亏。这就是程

19、序的价值。虽然程序公正不一定能够保证行政结果的公正,但程序公正与结果之间存在内在联系,是不容否认的。空调省电1、强化程序意识。、强化程序意识。2021/4/25222、防止程序违法、防止程序违法f 违反行政执法程序的表现形式:违反正当程序,违反法定程序。防止行政执法程序违法,主要防止这两个方面的违法。2021/4/2523(1)防止违反正当程序 正当程序和法定程序是两个不同的概正当程序和法定程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法定程序是指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的念。法定程序是指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的程序;而正当程序是指基于公平、正义程序;而正当程序是指基于公平、正义而应遵循的程序,不论法律是否有规定而应遵循的程序,不

20、论法律是否有规定都应遵守。它是对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都应遵守。它是对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力最低限度的要求,这已成为许多国家力最低限度的要求,这已成为许多国家司法审查的重要标准。司法审查的重要标准。2021/4/2524图例:图例:2004年3月国务院发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实施纲要明确要求:“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法律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外,应当公开,注意听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要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障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与行政管理相对人存在利害关系时,应当回避。”2021/4/2525(2)防止违反

21、法定程序)防止违反法定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表现形态:2021/4/2526A、方式违法:、方式违法:f图例:2021/4/2527违反法定程序的表现形态违反法定程序的表现形态的法律依据的法律依据f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一条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f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六条劳动保障监察员进行调查、检查,不得少于人,并应当佩戴劳动保障监察标志、出示劳动保障监察证件。f原劳动部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若干规定第三十八条劳动保障监察限期整改指令书、劳动保障行政处理决定书、劳动保障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

22、人不在场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在7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将劳动保障监察限期整改指令书、劳动保障行政处理决定书、劳动保障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2021/4/2528B、步骤违法、步骤违法2021/4/2529C、顺序违法。、顺序违法。D、时限违法。、时限违法。fC、作为行政程序要素的顺序是指各个法定步骤的先后次序。如行政主体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决定时,要先取证,后裁决;先裁决,后执行等。颠倒了这些顺序,即构成了顺序违法。fD、时限违法是指行政行为的作出违反法定的时效。原劳动保障部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若干规定第三十七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立案调查完成,应在15个工作

23、日内作出行政处罚(行政处理或者责令改正)或者撤销立案决定;特殊情况,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2021/4/25303、程序违法的法律责任、程序违法的法律责任f图例:(1 1)无效。是指行政机关因为具有重大明显瑕疵或具备法定无效条件,)无效。是指行政机关因为具有重大明显瑕疵或具备法定无效条件,自始不发生法律效力的情形。(自始不发生法律效力的情形。(2 2)补正。限于行政程序轻微违法的情)补正。限于行政程序轻微违法的情形,对于实体违法或程序严重违法的行为,不能补正。补正使行政行为形,对于实体违法或程序严重违法的行为,不能补正。补正使行政行为的效力得以维持,补正行为的效力追溯既往。(的

24、效力得以维持,补正行为的效力追溯既往。(3 3)撤销。对程序一般)撤销。对程序一般违法的行政行为,不适宜用补正的方式得以补救的,则可采用撤销的处违法的行政行为,不适宜用补正的方式得以补救的,则可采用撤销的处理办法。(理办法。(4 4)责令履行职责。当行政主体因程序上的不作为违法且责)责令履行职责。当行政主体因程序上的不作为违法且责令其作为仍有意义的情况下可采用责令履行职责这种责任形式。令其作为仍有意义的情况下可采用责令履行职责这种责任形式。2021/4/2531(5)确认违法。)确认违法。2021/4/2532(6)行政赔偿。)行政赔偿。f图例:2021/4/2533学习我学习我国新修国新修订

25、的订的行政行政诉讼法诉讼法第 四 节2021/4/2534一、一、修改行政诉讼法修改行政诉讼法时间时间 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改行政诉讼法的决定,新的行政诉讼法将于2015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这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后,国家立法机关修改的第一部法律,也是行政诉讼法实施24年来作出的首次修改,标志着“民告官”正式迈入新的时代。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历经三次审议,三次修改,将行政诉讼法条文的75条扩充到103条,加上对原条文的修改,行政诉讼法的变化可谓是“脱胎换骨”。 2021/4/25352021/4/2536第5章学习学习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

26、关于执行若干若干问题的解释问题的解释。2021/4/2537司法解释制定时间司法解释制定时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15年4月2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48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为正确适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结合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工作实际,现就有关条款的适用问题解释如下:标题2021/4/2538第一条 人民法院对符合起诉条件的案件应当立案,依法保障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对当事人依法提起的诉讼,人民法院应当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一律接收起诉状。能够

27、判断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当场登记立案;当场不能判断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接收起诉状后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七日内仍不能作出判断的,应当先予立案。起诉状内容或者材料欠缺的,人民法院应当一次性全面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内容、补充的材料及期限。在指定期限内补正并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当事人拒绝补正或者经补正仍不符合起诉条件的,裁定不予立案,并载明不予立案的理由。当事人对不予立案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有关的具体内容有关的具体内容2021/4/2539第二条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九条第三项规定的“有具体的诉讼请求”是指:(一)请求判决撤销或者变更行政行为;(二)请求判决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或者给

28、付义务;(三)请求判决确认行政行为违法;(四)请求判决确认行政行为无效;(五)请求判决行政机关予以赔偿或者补偿;(六)请求解决行政协议争议;(七)请求一并审查规章以下规范性文件;(八)请求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九)其他诉讼请求。有关的具体内容有关的具体内容2021/4/2540有关的具体内容有关的具体内容f第五条 行政诉讼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行政机关负责人”,包括行政机关的正职和副职负责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可以另行委托一至二名诉讼代理人。第七条 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原告只起诉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或者复议机关的,人民法院应

29、当告知原告追加被告。原告不同意追加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另一机关列为共同被告。第九条 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人民法院应当在审查原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同时,一并审查复议程序的合法性。第九条 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人民法院应当在审查原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同时,一并审查复议程序的合法性。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对原行政行为合法性共同承担举证责任,可以由其中一个机关实施举证行为。复议机关对复议程序的合法性承担举证责任。2021/4/2541有关的具体内容有关的具体内容第十五条 原告主张被告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履行协议或者单方变更、解除协议违法,理由成立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原告的诉讼请求判决确认协议有效、判决被告继续履行协议,并明确继续履行的具体内容;被告无法继续履行或者继续履行已无实际意义的,判决被告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给原告造成损失的,判决被告予以赔偿。原告请求解除协议或者确认协议无效,理由成立的,判决解除协议或者确认协议无效,并根据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作出处理。被告因公共利益需要或者其他法定理由单方变更、解除协议,给原告造成损失的,判决被告予以补偿。第二十一条 规范性文件不合法的,人民法院不作为认定行政行为合法的依据,并在裁判理由中予以阐明。作出生效裁判的人民法院应当向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