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内外湿地景观剖析-生态景观规划实习2_第1页
上海城市内外湿地景观剖析-生态景观规划实习2_第2页
上海城市内外湿地景观剖析-生态景观规划实习2_第3页
上海城市内外湿地景观剖析-生态景观规划实习2_第4页
上海城市内外湿地景观剖析-生态景观规划实习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态景观规划设计上海实习报告探讨上海苏州河梦清园、崇明东滩湿地公园、世博后滩湿地公园的生态规划陈秋妍 nlll001102(南京林业大学南方学院,南京)摘要:本次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的上海实习地点均运用了生态规划的手法,利用生 态恢复或者重建的手法,对上海的绿地或湿地进行一定的改造、规划设计,使得 其变得美观,产生一定的社会、生态己经经济效益。这些绿地或湿地的规划手法 值得我们学习以及借鉴,值得我们的深入探讨。关键词:上海;生态规划;苏州河梦清园;东滩湿地;世博后滩湿地1. 引言在这次两天半的实习中,我们去了四个最区,在苏州河梦清园我们看到的是 现代的活水技术,在崇明岛的东滩湿地公园,我们看到的是

2、自然生态的景观,在 后滩湿地我们看到了运用现代理念和先进技术的湿地公园,拥有自然的景观,沧 桑的工业迹象,现代的生态水净化系统。在这些景观的背后,是运用生态的理念 进行规划设计,进行生态的重建与恢复,达到良好的景观效果以及生态效益。通 过这次实习结合查阅资料,我们对这些生态规划有所了解,对以后的工作和学习 也有所帮助。2 上海苏州河梦清园2. 1概况梦清园位于上海市中心苏州河老虎爪湾段南岸的半岛地块,改造前,其周边 区域的“两湾一宅”被市民视为城市死角,环境恶化、水体黑臭、沿岸建筑破 ih是市中心土地利用价值最低的区域。随着政府动迁改建工程的实施,如今该地块已成为市中心高密度开发的中高档住宅区

3、。但商业行为的高强度开发对城 市空间造成较大的压迫感,密集的人口亦需要一块较大的绿色缓冲地带,梦清园 的建设无疑为这块滨水社区增加了一块可呼吸、可代谢的绿肺与绿肾。因此,在 上海城市中心滨水区的改造与再生工程中,梦清园无疑是该项造福后代的环境恢 复工程之一。2. 2规划设计思想2. 2. 1水体净化再生主题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与环境条件,梦清园在总体规划上以水体的净化再生为 主题,将景观轴线与历史文脉轴线用“活”水的主题串联起来,赋予生态休闲公 园以园林的外观、科普的实质和文化的内涵。整个公园分为室内展示区(由产业 建筑保护改造)、环路内室外展示区(含人工湿地与人造风景林)和环路外的滨江 景观带

4、(由石阶竹路、曲水梦清等9个小景区连接而成),以满足人们游园、休闲 的多重需求。2. 3生态恢复与重建梦清园的主题为“活水”,那么水系以及水系的净化处理工艺就是牛态恢复 与重建的核心,同时植物的选择,景观构建也要符合生态。2. 3. 1梦清园的水系以及水系处理工艺2. 3. 1. 1梦清园的水系梦清园水系从苏州河上游方向取水,河水经表面流人工湿地处理后部分用于 园区水景、绿化灌溉、地下设施的冲洗等,其余再回归苏州河。整个水系由水体 生物净化系统与水质稳定系统组成。净化系统包含折水涧跌水、芦苇湿地、曝氧 带、沉水植物浅水湖(下湖、中湖)以及清洁能源曝气复氧系统6个部分,是改善 水质的核心部分;稳

5、定系统包含上湖、跌落式生态水渠、蝴蝶泉、虎爪湾溪,清 漪湖和月亮湾,以各种不同形态的水景体现梦清园“活水公园”的主题,同时进 步提高水质。2. 3. 1. 2水体生物净化系统工艺流程梦清园表面流人工湿地生物净化系统由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设计,整个工 程占地面积3550m2,处理规模1000m3 / d,于2004年7月试运行。soonri lu(x)in-el_)清洁能源曝气更氣|稳宦斥疣河水系工艺流程图2. 3. 2植物的选择梦清园水生生态净化系统植物选择首先考虑其生态功能和水质净化的作用, 同时满足梦清园水域景观上的要求。植物种植情况见表1,其主要特点为:挺水 植物、沉水植物、浮叶植物以及

6、漂浮植物构成了完整的水生植被序列。类别种植位置植物名称特点挺水芦苇湿地芦苇宿根性多年生植物,对环境有较强 的适应能力,具有较强的水质净化 能力。中下湖滨岸带香蒲,水竹, 美人蕉沉水下湖伊乐藻原产于美洲是优质、速生、高产的 沉水植物。适应性强气温在5°c以 上即可生长产量高。被称为沉水植 物骄子。屮湖苦草俗称扁担草、鸭杏草,多年生沉水 植物,易种植,产量高。苦草是净 化水质和改良底质的优良天然水 生植物,有性繁殖在生活史中占重 要地位,其种子易采集、保存。苦草繁茂生长的地方是一些鱼类栖 息和繁殖产卵的良好场所。浮叶下湖荷花夏季开花,是良好的观赏植物中下湖滨岸带睡莲夏季开花,是良好的观赏

7、植物表1梦清园水生生态净化系统的植物选择2. 3. 3驳岸与植物配置岸边环境是湿地系统与其它环境的过渡,生态、亲水、优美是人工湿地景观 设计的基本目标。梦清园除了依据工程需要釆取了混凝土砌筑的筑岸方式外,还 采取了堆叠假山、置石、青砖台阶、圆石、沙滩等不同的驳岸设置方式,同时在 适宜的地方种植湿地植物,使水面与岸呈现一种生态的交接。既能加强湿地的自 然调节功能,乂能为鸟类、两栖爬行类动物提供生活的环境,还能充分利用湿地 的渗透及过滤作用,从而带来良好的生态效应。下湖与芦苇湿交界处,下湖与中 湖交界处设堆石跌式溢流,增加了人文景观和自然情趣,又达到了曝气复氧的目 的。在园林植物与净水植物的配置方

8、面,遵循物种多样化、再现自然的原则,体 现陆牛一湿牛一水牛牛态系统的渐变特点。芦苇湿地区域植物牛态型从陆牛的乔 (柳树、水杉、竹)、灌(迎春、山茶、木芙蓉)、草逐渐过渡到湿地植物(陆生水 烛、富蒲、芦苇),下湖屮湖从岸边的垂柳、沿岸挺水植物(香蒲、水竹、美人 蕉)、水而浮叶植物(睡莲)过渡到沉水植物(伊乐藻、苦草等)。多种类植物的搭 配,主次分明,高低错落,并考虑花期和色彩等搭配协调,既满足了对水体净化 的生态要求,乂取得了优美的景观构图。2. 3.4小品环境小品能加强或完善空间细节,提升空间品质,并体现人性化的特征。梦 清园在苏州河沿人工湿地进口处布置了水车,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特征,既烘托

9、了湿地景观的特定主题,也提高了进水溶解氧浓度。芦苇湿地、折水涧及清漪湖 (稳定系统出水段)设置了由经防腐处理的木材铺设的栈道、桥、围栏,下湖上设 置了木制的九曲桥,游人漫步其上,在感受水生生态系统的演替、水生植被的四 季变化的同时,得到最直接的生态和环保教育。下湖湖心的亲水平台上,设风一 光互补的清洁能源曝气系统,并在平台两侧设置喷水装置,不仅能够达到为水生 生态系统增氧的目的,而且成为有环保意义的科普景观。水净化过程蝴蝶泉喷雾水岸边的木质栈道3 .崇明东滩湿地公园3. 1概况崇明东滩湿地位于崇明岛的最东端,上海市区东北方向约40km处,是长江 口地区最大的、至今仍保持本底原始状态的湿地。上海

10、市政府于2003年正式将 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区域的面积确定为241. 55平方公里。崇明东滩鸟类自 然保护区是国家首批的51个国家级示范自然保护区之一,同时也是东亚最大的 候鸟保护区,主要以保护迁徙鸟类及其栖息地为主,是迁徙水鸟,在此处停留歇 息、中转,以渡过其生活史中重要阶段的中转站和重要通道。整个东滩湿地由团结沙、东旺沙外滩、北八效外滩及其相邻的吴淞标高零 米线外侧3000m以内的河口水域四大部分组成,在海堤外成半椭圆形分布,东四 宽 25. 16km,南北长 25. 33km。3. 2规划设计指导思想崇明东滩国际湿地公园在规划设计吋应以湿地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思想,运用 湿地生态系统的修

11、复与重建理论,结合湿地开发、管理方法,坚持可持续发展的 思想原则。运用中国古典园林中“天人合一”思想,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以生 态、环保为宗旨,力求创造生态、自然的湿地环境,体现“虽系人作,宛自天工” 设计理念,使湿地的自然景观与人为设计构建的湿地景观相协调、统一。3. 3规划设计的设计原则3. 3.1保护为主合理开发利用为辅在东滩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在以保护湿地为主要目的的基础上,将开发利用 过程中对湿地的干扰控制在最低程度,合理系统的进行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在 此基础上,以保护原有湿地生态环境为主,建立湿地生态廊道,营造适宜生物多 样性发展的空间,防止外来物种的入侵对当地种群造成侵害,保持湿

12、地中水域、 陆地、植物群落及滩涂完整性,从而增强湿地生态环境的稳定性。3. 3. 2可持续发展和示范性原则规划设计力求使公园内的湿地景观与湿地保护区内的原生态景观相协调。实 现生态、社会和经济利益的平衡;实现湿地生态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之间的平衡。 3. 3. 3牛态建设、可循环再利用原则东滩湿地公园中的建筑、小品等设计风格要与湿地公园的整体风格相统一, 施工建设时吸纳国外先进的环保建设的理念,选用有利于保护湿地生态环境的生 态环保的材料,最大可能是的使用可被再利用、再循环的材料和物品,避免施工 过程中听带来的对湿地的污染,尽量减少能耗,体现东滩湿地公园的生态性。3. 3.4因地制宜的原则湿地公

13、园的规划建设应充分了解湿地产生发展的过程,结合湿地原有地形的 特点,结合原有河道、潮沟、滩涂与植被,因地制宜,构建湿地最观河道、保护 原滩涂等,使规划建设更具牛态性、合理性,同时降低湿地建设的投资成木。 3. 4生态设施建设 3. 4. 1生态水处理东滩湿地公园的水处理主要包括对湿地水体的净化、对生活污水的处理以及 对湿地淡水的收集,充分体现了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中生态环保的理念。其中二期 的设计建设更将重点放在了水处理上。结合基地地形北部偏高的特点,因地制宜,自北至南设计三个不同的水域, 将其常水位水面标高依次确定为4. om, 3.8m, 3.6m,根据各个水域在枯水期、 最高水位、常水位时的

14、水面标高,种植芦苇、水葱、香蒲等水生植物,通过植物 的净化功能,对水体进行逐层的物理净化过程,同时沉淀污染物等,改善湿地公 园内的水质。对于洗手池、厕所、廚房等区域所产生的生活污水、废水,以湿地公园每口 最大客流量为300人作为拟定的设计依据,设计建造两个湿地水处理示范区,对 其进行污水、废水处理。湿地示范区的水处理器是通过沉淀池、潜流湿地、表面 流湿地等进行水体的净化处理,通过在池中种植水葱、香蒲、再力花、千屈菜等 挺水、沉水、浮水植物,构建牛物净化系统,净化水质,净化后的水体进入湿地 芦苇丛中,通过芦苇的净化功能进行再次水体净化,使其可安全的进入湿地保护 区内水域。在旱季,经过水处理后的水

15、体可用于景观灌溉;在雨季降雨量较大的 时期,由于景观灌溉的需水量较少,因此经过净化处理的水体可直接排放进入湿 地水循环系统;在平时,雨水则经过植物净化处理后,进入专门设置的淡水收集 区,此区域所设计的水面面积大于总地块面积的50%,淡水收集区为湿地公园恢 复生物多样性提供了良好的生境,结合湿地公园在规划建设时所保留的人量的滩 涂和沼泽地、芦苇从,为鸟类等动物在此停留、觅食、栖息提供了良好的活动场 所。3. 4. 2生态建筑设计 湿地公园设计的访客中心、游船码头、观鸟楼、湿地科研站、停车棚、气象站等 建筑,其建筑用材均为草顶木结构,很大程度上减少钢筋混凝土所带来的建筑材 料的污染。3. 4. 3

16、基础设施设计时的生态措施东滩国际湿地公园的基础设施设计首先考虑了对自然能源的循环、再利用的 原则,人行主干道及车行道、景观桥等景观小品在设计建造过程中,尽量少用或 不用硬质材料,多以防腐木材、沙石等代替。牛态环保的面层设计,有效地减少 了常规做法中花岗岩等石材所产生的对光线和热量的反射和吸收,降低了其在夜 间对热量的释放量。另外,崇明东滩国际湿地公园的设计建设体现了循环、再利用的原则。引 进了先进、环保的风力发电装置,有效地利用了东滩湿地的风力资源,使其转化 为风能,节约了能源,降低了能源消耗所带来的对环境的污染。木质观鹭台木质芳草亭人工污水处理访客中心与风力发电4 上海世博后滩湿地公园4.1

17、概况后滩公园为上海2010世博园的核心绿地景观之一,既是上海2010年世博期 间绿地,也是世博后上海市的公共绿地。场地位于世博园区之西端,黄浦江之东 岸与浦明路之间,西至倪家沂,北望卢浦犬桥,为狭长的滨江地带,总用地14h m2。场地原为钢铁厂(浦东钢铁集团)和后滩船舶修理厂所在地,场地污染严重, 为典型的工业棕地。后滩公园不仅需要满足安全疏散、游憩等候的功能,述承担 着湿地保护、科普教育、湿地水处理和生态游赏的功能。4. 2设计理念针对场地的诸多挑战,后滩公园的核心设计理念是将景观作为一个生命的 肌体,设计一个活的系统,为城市提供全而的生态服务,包括生产和吸收碳排放、 调节自然过程和净化被污

18、染的土地和水、提供乡土物种栖息地,同时传承文化、 审美启智等,成为展示生态文明的独特场所。后滩公园设计将景观作为牛命系统,用当代景观设计手法,在垃圾遍地、 污染严重的原工业棕地上,建成了具有水体净化、防洪、生产、生物多样性保育、 传承文明、审美启智等综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城市公园。通过生态化设计,实 现了牛态化的城市防洪和雨水管理,让自然做功,实现低成本维护,为解决当下 中国和世界的环境问题提供一个可以借鉴的低碳城市样板;倡导生态之美、丰产 与健康的作物与野草之美。4. 3生态的恢复4. 3. 1 土壤污染治理后滩的设计通过恢复湿地牛态景观,使地形设计与洪水相适应、建立原生湿 地保护区、打造滨

19、江芦荻景观带、营造内河人工净化湿地来达到土壤污染治理的 效果。4. 3. 2污水处理目前,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在探索污水处理系统的可替代技术,在水处理方而 融入牛态工程的概念,这种技术重新建构了自然处理过程,用湿地中的植物、土 壤和微生物环境来处理废水。黄浦江的水质是劣5类,中国最差的水质。通过叠 瀑墙、梯01和引入低维护、生长期短的芦苇、玉米、水稻和荷花等湿地植物这些 自然过程的净化,如今后滩公园沿岸的水质己经达到了 3类这就意味着每天有 2 400t的水经过后滩公园的净化处理可被作为非饮用水安全地用于卅:博会的各 个地方。这种利用自然进行污水处理的方法较之传统方法可节约50万美元。外水滩地主要

20、指原地湿地与黄浦江直接相邻场地的恢复湿地通过改造,将 形成抵御风暴潮的天然屏障,降低洪水风险而且强化湿地的生物净化功能,缓 解黄浦江水质污染。内水滩地主要指场地中部人工湿地、将起到自然栖息地、水 生系统净化、湿地生态的审美启智和科普教育等功能。4. 3. 3植被恢复植被恢复是场地生态恢复的关键,几乎所有的自然生态系统恢复都是以植被 恢复为前提。场地的水肥条件恶劣,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高,要选择对 干旱、盐碱等有抵抗能力、对有毒有害物质耐受性强的树种。并根据场地条件, 要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选择既能恢复当地生态又能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的 树种。后滩设计的植被恢复之一环节由湿地生态景观和梯

21、地禾田农耕文明的回味 两节来完成。公园在江滩的自然基底上,选用了江南四季作物,并运用梯出营造 和灌溉技术解决高差和满足蓄水净化之功效,营造都市田园春天菜花流金,夏 时葵花照耀,秋季稻寂飘香,冬口翘摇铺地,无不唤起大都市对乡土农业文明的 回味,是土地的生产功能得以展示,并重建都市人与土地的联系先是芦苇等植 物,最后用黑叶轮草、蒲草等植物,形成野草之美公园保留并改善了场地中黄 浦江边的原有4 hm2江滩湿地,在此基础上对原沿江水泥护岸和码头进行生态化 改造,整个公园的植被选用适于江滩的乡土物种,芦笛翻飞,乌柏成林,更有群 鱼游憩,口鹭照水,实现了 “滩”的回归。4. 4生态文明展望作为后工业时代生态文明的展望和实验,公园倡导低碳最观理念,强调公园 在建设和维护过程中的低成木和可持续理念。集中体现在:建立内河湿地净化系 统,利用自然做功,展示生物净化的生态文明理念与实例;黄浦江护岸的生态友 好型设计,与洪水为友,改变常规防洪工程的理念和做法;溪谷底部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