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21-10-11 颁布
  • 2022-05-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 5271.37-2021 信息技术 词汇 第37部分:生物特征识别_第1页
GB∕T 5271.37-2021 信息技术 词汇 第37部分:生物特征识别_第2页
GB∕T 5271.37-2021 信息技术 词汇 第37部分:生物特征识别_第3页
GB∕T 5271.37-2021 信息技术 词汇 第37部分:生物特征识别_第4页
GB∕T 5271.37-2021 信息技术 词汇 第37部分:生物特征识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文档简介

ICS35.240.15

CCSL7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5271.37—2021

代替GB/T26238—2010

信息技术词汇

第37部分:生物特征识别

Informationtechnology-Vocabulary—

Part37:Biometrics

(ISO/IEC2382-37:2017,MOD)

2021-10-11发布

2022-05-01实施

GB/15271.37—2021

目次

illW I

弓IW IV

1枢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3.1 一般概念术语 1

3.2生物特征识别系统术语 2

3.3生物特征识别系统中的数据术语 3

3.4设备术语 8

3.5功能术语 8

3.6交互术语 11

3.7人员术语 15

3.8应用术语 17

3.9性能术语 18

参考文献 22

K弓I 23

——第1部分

一第2部分——第3部分一第4部分

一第5部分——第6部分一第7部分——第8部分一第9部分

——第10部分——第11部分一第12部分

一第13部分——第14部分——第15部分

一第16部分——第17部分——第18部分——第19部分——第20部分

一第22部分——第23部分一第24部分——第25部分一第26部分——第27部分——第28部分——第29部分

一第31部分

-第32部分——第34部分——第36部分——第37部分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GB/T5271((信息技术词汇》的第37部。GB/T5271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基本术语;

算术和逻辑运算;设备技术:

数据的组织;数据表示;数据的准备与处理;

计算机编程;

安全;

数据通信;操作技术和设施;

处理器;

外围设备;

计算机图形;

可靠性、可维护性与可用性;编程语言;

信息论;

数据库;

分布式数据处理;

模拟计算;

系统开发;

计算器;

文木处理;

计算机集成制造;

局域网;

开放系统互连;

办公自动化;

人工宵能基本概念与专家系统;人丁智能语音识别与合成;人工智能机器学习;

电子邮件;

人工智能神经网络;

学习、教育和培训;生物特征识别。

本文件代替GB/T26238—2010((信息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术语》,与GB/T26238—2010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增加了“生物特征识别系统中的数据术语”(3.3)、“设备术语”(3.4)和“功能术语”(3.5)三个类别;

b) 增加了“模式”(3.2.5)、“多模态”(3.2.6)、“系统参与率”(3.2.7)、“匿名生物特征数据记录”(3.3.1)、“生物特征识别应用数据库”(3.3.2)、“生物特征辨识决策”(3.3.12)、“生物特征参考数据库”(3.3.17)、“生物特征参考数据记录”(3.3.18)、“生物特征表示”(3.3.20)、“生物特征验证决策”(3.3.23)、“欺诈性生物特征注册数据记录”(3.3.29)、“配对的”(3.3.32)、“不配对的”(3.3.34)、“符合的生物特征参考比率”(3.3.38)、“生物特征参考比率”(3.3.39)、“注册合格率”(3.3.40)、“参考老化”(3.3.41)、“参考更新”(3.3.42)、“可更新生物特征参考”(3.3.43)、“生物特征获取过程”(3.5.1)、“可接受的生物特征采集尝试”(3.6.1)、“生物特征采集”(3.6.3)、“生物特征识别错误接受”(3.6.5)、“生物特征识别错误拒绝”(3.6.6)、“采集任务”(3.6.9)、“认知呈现”

(3.6.11) 、“符合性采集尝试”(3.6.12)、“配合呈现”(3.6.13)、“否定的生物特征声称”(3.6.14)、“非符合性采集尝试”(3.6.15)、“不关心的呈现”(3.6.16)、“肯定的生物特征声称”(3.6.17)、“不可接受的采集尝试”(3.6.18)、“不配合呈现”(3.6.19)、“无认知呈现”(3.6.22)、“采集主体培训”

(3.6.23) 、“采集主体熟悉度”(3.6.24)、“生物特征呈现攻击”(3.6.25)、“生物特征采集逃避攻击”(3.6.26)、“生物特征干扰攻击”(3.6.27)、“生物特征隐匿攻击”(3.6.28)、“生物特征假冒攻击”(3.6.29)、“配合”(3.6.30)、“符合”(3.6.31)、“认知的”(3.6.32)、“生物特征特性审查员”(3.7.4)、“生物特征识别操作员”(3.7.7)、“配合的生物特征采集主体”(3.7.11)、“生物特征隐匿破坏者”(3.7.12)、“不关心的生物特征采集主体”(3.7.14)、“非破坏性生物特征采集主体”(3.7.15)、“非破坏性用户”(3.7.16)、“不配合的生物特征采集主体”(3.7.19)、“生物特征识别隐匿者”(3.7.21)、“生物特征识别逃避者”(3.7.22)、“生物特征识别干扰者”(3.7.23)、“熟练采集主体”(3.7.24)、“非熟练采集主体”(3.7.25)、“采集失败”(3.9.5)、“比对试验”(3.9.12)、“质量得分”(3.9.13)、“质量”(3.9.14)、“生物特征关联特性”(3.9.15)、“生物特征效用”(3.9.16)、“经验证的生物特征声称”(3.9.17)、“接受”(3.9.18)、“真系统接受”(3.9.19)、“真生物特征声称”(3.9.20)、“真系统拒绝”(3.9.21)和“假生物特征声称”(3.9.22)70个术语;

c) 删除了“匿名生物特征数据”“生物特征数据块”“生物特征信息记录”“生物特征实例”“声称的身份”“获取”“隐瞒身份者”和“试验”8个术语;

d) 修改了“生物特征特性”(3.1.2)、“生物特征采集子系统”(3.2.1)、“生物特征辨识系统”(3.2.2)、“生物特征识别应用决策”(3.3.3)、“生物特征识别候选者”(3.3.4)、“生物特征识別候选者列表”(3.3.5)、“生物特征模型”(3.3.13)、“生物特征属性”(3.3.15)、“生物特征识别候选者得分”

(3.3.24) 、“比对决策”(3.3.26)、“距离得分”(3.3.28)、“中间生物特征样本”(3.3.30)、“相似度得分”(3.3.35)、“未辨识的生物特征数据”(3.3.37)、“生物特征采集设备”(3.4.1)、“生物特征采集过程”(3.5.2)、“生物特征注册”(3.5.3)、“中间生物特征样本处理”(3.5.9)、“禁人”(3.5.14)、“生物特征声称”(3.6.4)、“生物特征呈现”(3.6.7)、“生物特征识别辅助人员”(3.7.2)、“生物特征注册者”(3.7.6)、“生物特征识别系统运营者”(3.7.8)、“生物特征识别假冒者”(3.7.13)、“生物特征辨识”(3.8.2)、“生物特征识别注册重复检查”(3.8.4)、“辨识”(3.8.5)、“生物特征识别配对比对试验”(3.9.1)、“生物特征识别+配对比对试验”(3.9.2)30个术语名称;

e) 增加了“生物特征查询”(3.3.14)、“1:1比对”(3.5.10)、“1:N比对”(3.5.11)、“1:N搜索”

(3.5.12) 、“过滤”(3.5.14)、“错误接受率”(3.9.9)、“错误拒绝率”(3.9.11)7个术语作为原术语的优先术语。

本文件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IEC2382-37:2017«信息技术词汇第37部分:生物特征识别》。

本文件与ISO/IEC2382-37:2017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a)增加了术语“参考更新”(3.3.42)、“可更新生物特征参考”(3.3.43),与术语“参考老化”四配;

GB/15271.37—2021

b) 修改了术语“错误接受率”(3.9.9)、“错误拒绝率”(3.9.11)作为各A术语的优先术语,与实际行业使用情况匹配;

c) 删除了术语“模式”(3.2.5)中“弃用:biometric(noim)”,在中文语境中该术语与模式无相关性;

d) 增加了术语“1:1比对”(3.5.10)、“1:N比对”(3.5.11)、“1:N搜索”(3.5.12)为优先术语,调整了术语“参考生物特征项集合”(3.3.22)为许用术语,与实际行业使用情况匹配;

e) 调整了术语“过滤/禁入”(3.5.14)的优先术语和许用术语,与实际行业使用情况匹配;

f) 增加中文索引.以便于对中文术语的查询。

本文件做了下列编辑性改动:

a) 删除“生物特征识别(的)”(3.1.1)的示例,在中文语境中不存在该术语形容词误用作为名词的情况;

b) 增加了“生物特征识别的”(3丄1)和“多模态”(3.2.6)的注,进一步说明该术语的使用情况;

c) 删除了术语“生物特征识别假冒者”(3.7.13)的注,在中文语境中不涉及不同的英文术语的理解;

d) 参考文献中用ISO1087=2019替代了已被废止的ISO1087-1。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木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北京眼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赛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北京曙光易通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新大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巴塔科技有限公司、云从科技集闭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依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科虹霸科技有限公司、中科天地科技有限公司、熵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惠州学院、北京建筑大学、四川川大智胜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得意音通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圣点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网区块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倩颖、宋继伟、王文峰、宋方方、邢浩、郎俊奇、钟陈、王思翔、樊磊、于雪平、蒋慧、林靖、周淑娟、李军、赵春昊、李星光、冷霜、林晓清、罗中良、田启川、张建伟、石红岩、王成、林冠辰、郑晋飞、何召锋、郑方、张玮、于欢、秦日臻。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0年首次发布为GB/T26238—2010;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并人了GB/T5271((信息技术词汇》。

IH

GB/15271.37—2021

GB/T5271((信息技术词汇》界定了信息技术各个领域相关的概念的术语和定义,以便于信息处理领域的交流,按照信息技术的领域划分,每个领域均有相应的术语标准。GB/T5271拟由35个部分构成。

——第1部分:基本术语。目的在于定义信息技术领域的基本概念,以便于信息技术基本概念的国内及国际间交流。

——第2部分:算术和逻辑运算。目的在于定义数据处理中常用的一些有关数学和逻辑方面的概念.以便于算术和逻辑运算概念的国内及国际间交流。

一第3部分:设备技术。0的在于定义电路与信号运行模式的操作和处理及功能设计和逻辑器件的概念,以便于设备技术概念的国内及国际问交流。

一第4部分:数据的组织。目的在于定义字符集、代码、图形字符、控制字符、串、字、数据集、分隔符及标识符等概念,以便于数据的组织概念的国内及国际间交流。

一第5部分:数据表东。目的在于定义类型、文字、记数制和记法等的数据表7K的概念,以便于数据表示概念的国内及国际间交流。

——第6部分:数据的准备与处理。0的在于定义有关数据的输人与输出、数据的传送和转换以及数据的搜索技术等概念,以便于数据的准备与处理概念的国内及国际间交流。

一第7部分:计算机编程。目的在于定义计算机程序设计方面的概念,以便于计算机编程概念的国内及国际间交流。

——第8部分:安全。目的在于定义有关密码术、信息分类与信息访问控制、数据与信息的恢复和安全违规等数据与信息安全保护方面的概念,以便于信息和数据安全保护概念的国内及国际间交流。

一第9部分:数据通信。0的在于定义有关数据通信、信号,数据链路、数据网络等概念,以便于数据通信概念的国内及国际间交流。

——第10部分:操作技术和设施。目的在于定义数据处理系统中关于操作技术和设施方面常用的一些基本概念,以便于操作技术和设施概念的国内及国际间交流。

——第11部分:处理器。S的在丁•定义有关处理器、算术器、寄存器和转换器等概念,以便于处理器概念的国内及国际间交流。

——第12部分:外围设备。目的在于定义数据媒体、存储器、磁带及打印机等概念,以便于外围设备概念的国内及国际间交流。

——第13部分:计算机图形。目的在于定义阁像的表示与存储、寻址技术与概念、功能部件等计算机图形的概念,以便于计算机图形概念的国内及国际间交流。

——第14部分:可靠性、可维护性与可用性。A的在于定义数据处理方面可靠性、可维护性与可用性的概念,以便丁•可靠性、可维护性与可用性概念的国内及国际间交流。

一第15部分:编程语言。目的在于定义同汇标记、声明等有关编程语言的概念.以便于编程语言概念的国内及国际间交流。

一第16部分:信息论。目的在于定义信息论、消息及其交流相关的概念,以便于信息论概念的国内及国际间交流。

——第17部分:数据库。目的在丁•定义概念级、外部层与内部层、关系结构等有关数据库的概念,以便于数据库概念的国内及国际间交流。

——第18部分:分布式数据处理。目的在于定义与分布式数据处理、特殊网络元素和组件、网络拓扑、网络结构及网络功能和应用的相关的各种概念,以便于分布式数据处理概念的国内及国际间交流。

——第19部分:模拟计算。目的在于定义与模拟和混合算术单位、函数发生器、转换器以及这些组件运行模式相关的各种概念,以便于模拟计算概念的国内及国际间交流。

——第20部分:系统开发。目的在于定义有关系统生存周期、实现的需求分析以及系统设计和质量保证方面的概念,以便于系统开发概念的国内及国际间交流。

一第21部分:过程计算机系统和技术过程间的接口。目的在于定义过程计算机和技术过程间的接口方面的技术装置、接口概念,以便于过程计算机系统和技术过程间的接口概念的国内及国际间交流。

一第22部分:计算器。目的在于定义计算器的使用、结构、功能方面最常用的概念,以便于计算器概念的国内及国际间交流。

——第23部分:文本处理。目的在于定义有关文本处理、文本编辑器、文本输出和文本编辑等概念,以便于文本处理概念的国内及国际间交流。

——第24部分:计算机集成制造。目的在于定义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等与计算机集成制造领域相关的概念,以便于计算机集成制造概念的国内及国际间交流。

一第25部分:局域网。目的在于定义各种类型的局域网、有关局域网设备、局域网传输的概念,以便于局域网概念的国内及国际间交流。

——第26部分:开放系统互连。目的在于定义层、服务与协议等有关开放系统互连的概念,以便于开放系统互连概念的国内及国际间交流。

——第27部分:办公自动化。目的在于定义有关办公自动化、电子邮件、文本、语音及图像传输等概念,以便于办公自动化概念的国内及国际间交流。

——第28部分:人工智能基本概念与专家系统。目的在丁•定义知识机构与知识表示、推理及问题求解等有关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方面的概念,以便于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概念的国内及国际间交流。

一第29部分:人工智能语奇识别与合成。目的在于定义有关语咅识别和语音合成的概念,以便于语音识别与合成概念的国内及国际间交流。

——第31部分:人丁智能机器学习。目的在于定义有关人丁智能中学习技术、学习策略等机器学习的概念,以便于机器学习概念的国内及国际间交流。

一第32部分:电子邮件。目的在于定义消息处理和传送、信息客体等有关电子邮件的概念,以便于电子邮件概念的国内及国际间交流。

一第34部分: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目的在于定义有关神经网络及其组成部分、连接机制和功能的概念,以便于神经网络概念的国内及国际间交流。

——第35部分:用户界面。目的在于定义有关用户界面的概念,以便于用户界面概念的国内及国际间交流。

一第36部分:学习、教育和培训。目的在于规定学习、教育和培训领域的相关概念,以便于学习、教育和培训领域概念的国内及国际间交流。

一第37部分:生物特征识别。0的在于定义生物特征识别领域与人类的识别相关的概念,以便于生物特征识别领域的国内及国际间交流。

本文件的主要冃的是对生物特征识别学科领域中的概念进行系统的描述,并澄清在该学科领域中术语的使用。生物特怔识别学科领域被分解成多个子领域。

本文件巾定义的术语要在生物特征识別学科领域理解。当术语用于不同学科领域时,当前的学科领域可以用尖括号示出。

V

GB/15271.37—2021

示例:

候选者candidate

•:生物特征识别〉生物特征参考数据库(3.3.17)中的确定与生物特征探针(3.3.14)相似的生物特征参考(3.3.16)的生物特征参考标识符(3.3.19)。

候选者candidate

〈政治>申请T作或被提名参选的人。

词条的编排遵循ISO10241-1给出的规则。因此,词条的要素按以下顺序出现:

词条号(必选).

—优先术语(必选),

许用术语,

——弃用术语,

——定义,

——示例,

注。

GB/15271.37—2021

信息技术词汇

第37部分:生物特征识别

1范围

本文件系统地描述了生物特征识别领域与人类的识别相关的概念.并协调现存的生物特征识别标准中使用的各种术语与优先术语,从而使此领域中术语的使用明晰化。

本文件适用于生物特怔识别各技术的分支领域,如生物特征识别系统、接口、设备和应用等,以及各领域及相关系统中的互操作和数据交换。

信息技术、模式识别、生物学和数学等以术语表达的概念不在本文件范同内,这些知识领域是生物特征识别的基础。

原则上,模式特定术语也不在本文件范围内。

在木文件中定义的术语用黑体字表示。非黑体字按照自然语言的意义理解。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3.1一般概念术语

3.1.1

生物特征识别(的)(形容词)biometric(adjective)

生物特征(的)(形容词)

属于生物特征识别的或正在用生物特征识别(3.1.3)执行的。

注1:弃用把生物特征识别(的)当名词来表示生物特征特性(3.1.2)。

注2:白19世纪末以来.biometrics(生物统计学)和biometry(生物测定学)这两个名称•'直使用的是生物科学(包括相关医学科学)中的各种数据的计数、测量和统计分析等方面的一般含义。

注3:对英文术语biometric给出了两个中文术语。在至引起混淆的情况卜.可能交替使用“生物特征识别(的)”和“生物特征(的)”,并且往往省略其中的“的”字。

3.1.2

生物特征特性biometriccharacteristic

生物特征(名词)biometric(noun)(弃用)

个体的生物学特性和行为特性,可以从这些特性中提取有IX别的、可重复的生物特征项(3.3.11)用于生物特征识别(3.1.3)。

示例:生物特征特性的例了•有:指纹脊线结构、脸型、面部皮肤纹理构造、掌形、指形、虹膜结构、手部静脉血管结构、手掌脊状结构、视网膜图案和动态手写签名等。

3.1.3

生物特征识别biometricrecognition;biometrics

基于个体的生物学特性和行为特性对该个体的自动识别。

注1:在生物特征识别领域(如本文件中所定义)“个体”的范围仅指人类。

注2:Biometrics的一般含义包括生物科学(包括相关医学科学)屮各种类型数据的计数、测M和统汁分析。注3:生物特征识别包括生物特征验证(3.8.3)和生物特征辨识(3.8.2)。

注4:自动识别意味着基于机器的系统用于整个过程或有人类辅助的过程。

注5:行为和牛物学特性无法完全分开,这就是为什么该定义使用“和”而不是“和/或”的原因。例如,指纹图像是由手指脊纹的生物学特性和呈现手指的行为引起的。

注6:弃用“鉴别”作为“生物特征验证”(3.8.3)或“生物特征辨识”(3.8.2)的同义词;优先术语是生物特征识別。

3.2生物特征识別系统术语

3.2.1

生物特征采集子系统biometriccapturesubsystem

生物特征采集设备(3.4.1)以及执行生物特征采集过程(3.5.2)所需的任何子过程。

注1:在某些系统中,将生物特征特性(3.1.2)的信号转换为生物特征采集样本(3.3.25)时可能包括多个组件,如:照相机、照相纸、打印机、数字扫描仪、墨水和纸。

注2:生物特征采集子系统可只包含一个生物特征采集设备(3.七1)。

3.2.2

生物特征辨识系统biometricidentificationsystem

用于生物特征辨识(3.8.2)的系统。

3.2.3

生物特征识别系统biometricsystem

基于个体的行为和生物学特性的进行个体生物特征识別(3.1.3)的系统。

注:生物特征识别系统包含生物特怔(3丄1)组件和非生物特征组件。

3.2.4

生物特征验证系统biometricverificationsystem

用于生物特征验证(3.8.3)的系统。

3.2.5

模式mode

生物特征特性(3.1.2)的类型、传感器类型和处理方法的组合。

注1:处理算法可能包含多种方法.其细节可能不是显而易见的。因此,除非另有规定,生物特征识别系统(3.2.3)被认为只使用•种处理方法。

注2:确定用什么构成单一类型的传感器、处理方法或生物特征特性(3.1.2)取决于惯例。例如.目前的惯例是来fl拇指和其他手指的脊纹罔像衣示单个生物特征特性(3.1.2)类型,即指纹。就传感器而m.红外和可见光传感器被认为是不同的类型,似是可见光传感器被认为是单一类型,无论是红光、绿光和蓝光波段。

3.2.6

多模态multi-modal

单个生物特征识别系统(3.2.3)中,一个模式(3.2.5)的=个组成成分中至少有两个是多重的。注1:多重S味着类型的差异。

注2:-个组成成分指生物特征特性(3.1.2)的类型、传感器类型和处理方法。

3.2.7

系统参与率systemparticipationratio

有资格并使用该系统的个体与有资格使用该系统的个体的比例。

注:已注册的个体是有资格使用该系统的个体的子集。

3.3生物特征识别系统中的数据术语

3.3.1

匿名生物特征数据记录anonymizedbiometricdatarecord

被有意解除与个体元数据关联的生物特征数据记录(3.3.8)。

注:牛物特征数据记录(3.3.8)中的巾物特征数据(3.3.6)最终If!于个体。

3.3.2

生物特征识别应用数据库biometricapplicationdatabase

生物特征数据(3.3.6)和关联的元数据组成的数据库,其中.元数据是生物特征(3.1.1)应用产生的或支持其操作的元数据。

注1:兀数据吋能包括交易历史、生物特征数据主体(3.7.5)的授权(例如年龄)和存档的生物特征数据(3.3.6)。注2:术语“应用”包括管理系统运行策略和运行证据。

3.3.3

生物特征识别应用决策biometricapplicationdecision

在应用层面,基于生物特征识别(3.1.1)处理结果而执行某一动作的决策。

注1:生物特征识别应用决策可能包括多个比对(3.5.7)过程。例如.一次生物特征采集过程(3.5.2)可能表明没有特性要采集.并且可能在比对任何生物特征特性(3.1.2)之前做出此决定。

注2:生物特征识别应用决策能在涉及生物特征(3.1.1)数据和非生物特征数据的复杂策略基础上做出。

3.3.4

生物特征识别候选者biometriccandidate

生物特征参考数据库(3.3.17)中,确定与生物特征探针(3.3.14)足够相似的,以允许进一步分析的生物特征参考(3.3.16)的生物特征参考标识符(3.3.19)。

3.3.5

生物特征识别候选者列表biometriccandidatelist

识别过程巾的或最终的生物特征识别候选者(3.3.4)的集合,该集合可包含零个、一个或多个生物特征识别候选者。

注1:识別过程中的生物特征识别候选者列表可由使用不同途径的生物特征辨识(3.8.2)的多个系统生成。注2:生物特征识别候选者列表可能排序.也可能不排序。

3.3.6

生物特征数据biometricdata

处丁任何处理阶段的生物特征样木(3.3.21)或生物特征样本(3.3.21)的集合.例如,生物特征参考

(3.3.16)、生物特征探针(3.3.14),生物特征项(3.3.11)或生物特征属性(3.3.15)。

注:生物特征数据不需要归属于特定个体,例如,通用背景模型。

3.3.7

生物特征数据库biometricdatabase

存储生物特征数据记录(3.3.8)的数据库。

3.3.8

生物特征数据记录biometricdatarecord

包含生物特征数据(3.3.6)的数据记录。

注:生物特征数据记录可以包括非生物特征数据。

3.3.9

生物特征注册数据库biometricenrolmentdatabase

存储生物特征注册数据记录(3.3.10)的数据库。

注1:不属于生物特征数据主体(3.7.5)的生物特征数据(3.3.6)的数据库是生物特征数据库(3.3.7).而'不是生物特征注册数据库,如.一个用于通用背景模型训练的数据库。

注2:生物特征注册数据库可包含或+包含生物特征参考数据库(3.3.17)。如考虑安全、隐私、立法、架构、性能等问题,则可能需要分离数据库。

注3:在某些业务屮,单个生物特征参考(3.3.16)(例如存储P•上的指纹)可被视为生物特征注册数据库。

3.3.10

生物特征注册数据记录biometricenrolmentdatarecord

属丁•生物特征数据主体(3.7.5)的数据记录,包含非生物特征数据.并与生物特征参考标识符(3.3.19)相关联。

注1:已注册的数据可被更新。

注2:生物特征注册数据记录包含生物特征参考数据记录(3.3.18)或包含指向生物特征参考数据记录(3.3.18)的指针。

注3:关联的生物特征参考(3.3.16)可能为空[例如,生物特征注册者(3.7.6)缺乏生物特征特性(3.1.2)或生物特征采集过程(3.5.2)正在进行中]。

3.3.11

生物特征项biometricfeature

从生物特征样本(3.3.21)中提取的用于比对(3.5.7)的数值或标记。

注1:生物特征项是完整的生物特征项提取(3.5.4)的输出。

注2:该术语的使用与其在模式识别和数学领域的使用需相一致。

注3:生物特征项集也能被看作是一个处理过的生物特怔样本(3.3.21)。

注4:生物特征项可从中间生物特征样本(3.3.30)中提取。

注5:应用于生物特征样本(3.3.21)的过滤器本身不是生物特征项,如特征脸不是生物特征项.但是过滤器应用于样本的输出可能是生物特征项。

3.3.12

生物特征辨识决策biometricidentificationdecision

关于特定生物特征数据主体(3.7.5)的生物特征参考(3.3.16)是否在生物特征参考数据库(3.3.17)巾的比对决策(3.3.26)。

注1:生物特征识别候选者列表(3.3.5)的返回不被视为生物特征辨识决策。

注2:从生物特征参考标识符(3.3.19)的输出中推断岀齿定的生物特征辨识(3.8.2)过程。

3.3.13

生物特征模型biometricmodel

由生物特征数据(3.3.6)生成的已存储的函数。

示例:生物特征模型可以是隐马尔可夫模型、高斯混合模型或人工神经网络。

注1:在大多数情况下,生物特征模型是一个依赖于生物特征数据主体(3.7.5)的函数。

注2:该W数可通过训练得到。

注3:一个生物特征模型可能会涉及与生物特征项提取(3.5.4)相似的中间处理过程。

3.3.14

生物特征探针biometricprobe

生物特征查询biometricquery

输入到算法的、与生物特征参考(3.3.16)进行生物特征比对(3.5.7)的生物特征样本(3.3.21)或生物特征项(3.3.11)的集合。

注1:在一些比对(3.5.7)中,生物特征参考(3.3.16)可能被用作与其他生物特征参考(3.3.16)或输入的生物特征样本(3.3.21)比対(3.5.7)的主体。例如.在重复注册检查屮,生物特征参考(3.3.16)将用作数据库屮所有其他生物特征参考(3.3.16)比对(3.5.7)的主体。

注2:通常在生物特征比对(3.5.7)过程中,输人的生物特征样本(3.3.21)作为与数据库存储的生物特征参考(3.3.16)比对(3.5.7)的主体。

3.3.15

生物特征属性biometricproperty

通过自动方式从生物特征样本(3.3.21)佔计或荻得的生物特征数据主体(3.7.5)的描述性属性。示例:指纹可以依据脊谷的生物特征属性分为三类:G型、箕型和环形。从人脸识别巾估计的年龄或性別也是生物特征属性。

3.3.16

生物特征参考biometricreference

属于生物特征数据主体(3.7.5)并作为生物特征比对(3.5.7)对象的一个或多个已存储的生物特征样本(3.3.21)、生物特征模板(3.3.22)或生物特征模型(3.3.13)。

示例:护照上的人脸图像、身份证上的指纹细节特征点模板和数据库中的用于说话人识别的高斯混合模型。注1:生物特征参考的产生可能或隐或显都要借助丁使川辅助数据.例如.通用背景模型。

注2:在比对(3.5.7)巾标记的主体/对象可能是任意的。在一些比对(3.5.7)中,生物特征参考可能被用作与其他牛物特征参考或输人样本进行比对的主体.并输人到生物特征比对(3.5.7)算法中。例如,在重复注册检查中.生物特征参考被用作与数据库中的所有其他生物特征参考进行比对的主体。

3.3.17

生物特征参考数据库biometricreferencedatabase

存储生物特征参考数据记录(3.3.18)的数据库。

注:生物特征参考数据库可能是生物特征注册数据库(3.3.9)的一个子集.也叶能是一个独立数据库。若考虑安全、隐私、立法、架构、性能等问题.则可能需要分离数据库。

3.3.18

生物特征参考数据记录biometricreferencedatarecord

包含生物特征参考(3.3.16)的索引数据记录。

注:生物特征参考数据记录与生物特征数据主体(3.7.5)之间可能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例如,一个单一的生物特征数据主体(3.7.5)可能冇几个参考数据记录,在某些似用中,一个生物特征参考数据记录可能与一个生物特征数据+:体(3.7.5)的多次注册有关。

3.3.19

生物特征参考标识符biometricreferenceidentifier

指向生物特征参考数据库(3.3.17)屮的生物特征参考数据记录(3.3.18)的指针。

3.3.20

生物特征表示biometricrepresentation

生物特征样本(3.3.21)或生物特征项(3.3.1D的集合。

注:本术语在GB./T26237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标准屮用于标记生物特征数据记录(3.3.8)屮的子记录。

3.3.21

生物特征样本biometricsample

在生物特征项提取(3.5.4)之前的生物特征特性(3.1.2)的模拟表7K或数字表亦。

示例:包含指纹罔像的记录是生物特征样本。

3.3.22

生物特征模板biometrictemplate

参考生物特征项集合 referencebiometricfeatureset

可直接与检测的生物特征项(3.3.11)进行比对的已存储的生物特征项(3.3.11)的集合。

示例:包含指纹细节点集合的记录是生物特征模板。

注1:由原始、增强或压缩形式的图像或其他生物特征采集样本(3.3.25)组成的生物特征参考(3.3.16)不是生物特征模板。

注2:生物特征项(3.3.11)不被视为生物特征模板,除非它们被存储为参考。

3.3.23

生物特征验证决策biometricverificationdecision

确定验证事务(3.6.21)中的生物特征声称(3.6.4)的正确性的比对决策(3.3.26)。

3.3.24

生物特征识别候选者得分biometriccandidatescore

生物特征识别候选者(3.3.4)的比对得分(3.3.27)。

3.3.25

生物特征采集样本capturedbiometricsample

原始的生物特征样本 rawbiometricsample(弃用)

由生物特征采集过程(3.5.2)产生的生物特征样本(3.3.21)。

3.3.26

比对决策comparisondecision

依据比对得分(3.3.27)、含有阈值(3.3.36)的判定策略以及其他可能的输人,确定生物特征探针(3.3.M)和生物特征参考(3.3.16)是否具有相同的生物特征(3.1.1)来源。

注:匹配(3.3.31)是肯定的比对决策。不匹配(3.3.33)是否定的比对决策。有时会给出“未确定”的决策。

3.3.27

比对得分comparisonscore

匹配得分matchingscore(弃用)

通过比对(3.5.7)得到的值(或值集)。

注:比对得分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更相似。

3.3.28

相异度得分dissimilarityscore

距离得分distancescore

随着相似度的增加而减少的比对得分(3.3.27)。

注:与距离得分不同.相异度得分无需满足集合上某个度量的数学定义。

3.3.29

欺诈性生物特征注册数据记录fraudulentbiometricenrolmentdatarecord

为支持非法或犯罪活动而创建或修改的生物特征注册数据记录(3.3.10)。

注:无意中的错误或以测试为目的而创建的记录不被视为欺诈。

3.3.30

中间生物特征样本intermediatebiometricsample

由中间生物特征样本处理(3.5.9)过程产生的生物特征样本(3.3.21)。

示例:例如经过裁剪、下采样、压缩或增强的牛物特征样本(3.3.21)是中间生物特征样本。

3.3.31

匹配(名词) match(noun)

说明生物特征探针(3.3.14)和生物特征参考(3.3.16)同源的比对决策(3.3.26)。

注:历史上.匹配一词曾被用作动词来表示比对和决策的行为。由于“匹配”是来A比对(3.5.7)过程的决策此在支持比对的情况下不把它作为动词使用。

3.3.32

配对的(形容词)mated(adjective)

一对生物特征探针(3.3.14)和生物特征参考(3.3.16)是来源于或具有相同生物特征数据主体

(3.7.5)的相同生物特征特性(3.1.2)。

注:“匹配(3.3.31)”是生物特怔识别比对决策(3.3.26)的结果.而“配对的”是基于非生物特怔信息的、关于生物特征探针(3.3.14)和生物特征参考(3.3.16)本源的声明。

3.3.33

不匹配(名词)non-match(noun)

说明生物特征探针(3.3.14)和生物特征参考(3.3.16)非同源的比对决策(3.3.26)。

3.3.34

不配对的(形容词)non-mated(adjective)

一对生物特征探针(3.3.14)和生物特征参考(3.3.16)不是来源于相同生物特征数据主体(3.7.5)的相同生物特征特性(3.1.2)。

注:“不匹配'73.3.33)是生物特征识别比对决策(3.3.26)的结果,而“不配对的”是基丁•非生物特征信息的,关丁•生物特征探针(3.3.14)和生物特征参考(3.3.16)木源的声明。

3.3.35

相似度得分similarityscore

随着相似度的增加而增加的比对得分(3.3.27)。

3.3.36

阈值(名词)threshold(noun)

做出判定所依据的边界值(或值集)。

3.3.37

未辨识的生物特征数据unidentifiedbiometricdata

目前未知生物特征数据主体(3.7.5)的生物特征数据(3.3.6)。

3.3.38

符合的生物特征参考比率conformantbiometricreferencerate

生物特征注册数据记录(3.3.10)中包含符合系统策略的生物特征参考(3.3.16)的比例。

注1:某些生物特征识别系统(3.2.3)要求所有申请人注册.而无论可获得的生物特征特性(3.1.2)的可用性。这个比例取决于系统调控获取生物特征样本(3.3.21)的能力和策略,它表明在给定的生物特征注册数据记录(3.3.10)中含有合格生物特征参考(3.3.16)的注册用户的片分比。

注2:可单独枚举具冇不同注册策略的注册子系统。

3.3.39

生物特征参考比率biometricreferencerate

生物特征注册数据记录(3.3.10)中包含生物特征参考(3.3.16)的比例。

注1:某些生物特征识别系统(3.2.3)要求所有申请人注册,而无论町获得的生物特征特性(3.1.2)的吋用性。这个比例取决于系统调控获取生物特征样本(3.3.21)的能力和策略.它表明在给定的生物特征注册数据记录(3.3.10)中含有任一生物特征参考(3.3.16)的注册用户的百分比。

注2:对于具有不同注册策略的注册子系统.能进行单独枚举。

注3:不符合的参考也认为是参考。

3.3.40

注册合格率enrolmenteligibilityratio

被认为符合注册策略的注册申请者的比例。

注:这个比例越接近1,申请人与合格人群越接近。

3.3.41

参考老化referenceageing

在固定参考的情况下.由生物特征特性(3.1.2)与时间相关的变化引起的错误率变化。

注:错误率通常随参考的使用年限而增加。

3.3.42

参考更新referenceupdate

对生物特征参考(3.3.16)进行修改、替换等处理,以适应生物特征特性(3.1.2)的变化,如与时间相关的变化。

3.3.43

可更新生物特征参考renewablebiometricreference

表示个体或数据主体的可撤销或可更新的标识符,其通过从所采集的生物特征采集样本(3.3.21)(重新)构建受保护二进制身份。

注1:满足不可逆性要求的可更新生物特征参考提供了额外的安全性。

注2:可更新生物特征参考由一个假名标识符和额外的生物特征验证(3.8.3)或生物特征辨识(3.8.2)所需的可选数据元素组成.如辅助数据。

3.4设备术语

3.4.1

生物特征采集设备biometriccapturedevice

收集生物特征特性(3.1.2)信号并将其转换成生物特征采集样本(3.3.25)的设备。

注1:信号可由生物特征特性(3.1.2)产生,或由其他情况产生并且会受到生物特征特性(3.1.2)的影响.例如,脸被人射光照亮。

注2:生物特征采集设备可能是硬件(以及支持的软件和间件)的任何一部分。

注3:生物特征采集设备可由若干部件组成.例如,发光源、一个或多个生物特征识别传感器等。

3.5功能术语

3.5.1

生物特征获取过程biometricacquisitionprocess

根据定义的策略尝试产生合适的生物特征样本(3.3.21)的生物特征采集过程(3.5.2)以及附加过程。

注1:除生物特征采集过程(3.5.2)外,生物特征获取过程<能包括分割、质量控制和其他预处理步骤。

注2:生物特征获取过程可从单次生物特征采集(3.6.3)产生多个生物特征样木(3.3.21),其中每个生物特征样本(3.3.21)属于平个生物特征特性(3.1.2)。例如,(1)一个乎掌图像中的四个指纹.(2)—张采集照片中对应_=个人的三个分开的人脸样本。

注3:该策略定义了生物特征获取过程的目标。

3.5.2

生物特征采集过程biometriccaptureprocess

为影响生物特征采集(3.6.3)而采取的一系列行动。

示例:为了获得符合_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的护照照片,生物特征采集主体(3.7.3)将必须执行若干步骤,例如,摘掉眼镜、肯视相机并不要笑等。这些步骤是生物特征采集过程。

注1:并非所有的生物特征采集过程都会做到生物特征采集(3.6.3)。

注2:生物特征采集过程可涉及单个生物特征采集设备(3.4.1),或者按时间和空间分布,这种情况下,不存在单个可定义的生物特征采集设备(3.4.1)。

3.5.3

生物特征注册biometricenrolment

登记registrationC弃用)

根据注册策略创建和存储生物特征注册数据记录(3.3.10)的行为。

注1:registration(登记)在信号处理领域具有不同的含义,因此在生物特征识别(3.1.3)领域中不建议使川registration(登记),而使川enrolment(注册)。

注2:在某些情况下,生物特怔识别系统(3.2.3)注册可能不涉及存储生物特征数据(3.3.6).例如,当无法获得注册者的生物特征数据(3.3.6)时。

3.5.4

生物特征项提取biometricfeatureextraction

从生物特征样本(3.3.2D中分离并输出可重复和可辨别的数值或标记的过程.这些数值或标记可与从其他生物特征样本(3.3.21)提取的数据作比对。

注1:对应用于生物特征样本(3.3.21)的过滤器的创建不是生物特征项提取.例如特征脸的创建不是生物特征项提取.然而应用于生物特怔样本(3.3.21)的过滤器吋能是。

注2:可重复意味着同一生物特征数据主体(3.7.5)产生的生物特征样本(3,3.21)输出之间存在较小的差异。注3:可辨别S味着不同生物特征数据主体(3.7.5)产生的生物特怔样本(3.3.21)输出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注4:生物特征项提取可能失败。

注5:生物特征项提取可应用于屮间生物特怔样本(3.3.30)。

3.5.5

生物特征参考自适应 biometricreferenceadaptation

自动增量更新生物特征参考(3.3.16)。

注:生物特征参考自适应可用于改善性能,例如,调整参考以考虑个体的生物特征特性(3.1.2)的变化性并且缓解性能退化[例如,由于生物特征特性(3.1.2)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3.5.6

生物特征搜索biometricsearch

对照生物特征探针(3.3.14)检査生物特征参考数据库(3.3.17),以返回一个生物特征识别候选者列表(3.3.5)或一个比对决策(3.3.26),说明生物特征探针(3.3.14)是否与一个或多个生物特征参考

(3.3.16)匹配(3.3.31)。

注1:生物特征识别候选者列表(3.3.5)或比对决策(3.3.26)的输出意味着一个策略的执行。

注2:生物特征参考数据库(3.3.17)不需要包含来自多个生物特征数据主体(3.7.5)的生物特征数据(3.3.6)。

3.5.7

比对comparison

匹配(名词)match(noun)(不应用作比对的同义词)(弃用)

匹配(名词)matching(noun)(不应用作比对的同义词)(弃用)

估算、计算或测量生物特征探针(3.3.14)与生物特征参考(3.3.16)之间的相似度或相异度。

3.5.8

注册enrol

根据生物特征注册(3.5.3)策略创建并存储生物特征注册数据记录(3.3.10)。

3.5.9

中间生物特征样本处理intermediatebiometricsampleprocessing

针对生物特征样本(3.3.21)的,但不产生生物特征项(3.3.11)的任何操作。

示例:中间生物特征样本处理包括裁剪、下采样、压缩、转换成数据交换格式标准以及图像增强。

3.5.10

一对一比又寸one-to-onecomparison

1:1比对

一个生物特征数据主体(3.7.5)的生物特征探针(3.3.14)与一个生物特征数据主体(3.7.5)的生物特征参考(3.3.16)的比对过程,以得出比对得分(3.3.27)。

注1:在多模态(3.2.6)生物特征识别系统(3.2.3)中,生物特征探针(3.3.14)和生物特征参考(3.3.16)可包含多个生物特征模式(3.2.5)。

注2:—些一对一比对算法.如使用评分归一化、队列模型或似然比的算法.可能需要一个生物特征数据主体(3.7.5)的生物特怔探针(3.3.14)与多个生物特征数据主体(3.7.5)的生物特怔参考(3.3.16)进行比对。然而.得出的比对得分(3.3.27)是指一个生物特征数据主体(3.7.5)的生物特征探针(3.3.14)与一个生物特征数据主休

(3.7.5)的生物特征参考(3.3.16)之间的相似度,凶此该过程被称为一对一比对。

3.5.11

一对多比对one-to-manycomparison

1:N比对

—对多onc-to-fcw(弃用)

一个生物特征数据主体(3.7.5)的生物特征探针(3.3.14)与多个生物特征数据主体(3.7.5)的生物特征参考(3.3.16)进行比对的过程.以得出一组比对得分(3.3.27)。

注:“比对”是指生物特征识别(3.1.1)语义下的比对(3.5.7)。

3.5.12

—对多搜索one-to-manysearch

1:N搜索

针对多个生物特征数据主体(3.7.5)的生物特征参考(3.3.16),搜索某个生物特征数据主体(3.7.5)的生物特征探针(3.3.14)的过程,返回生物特征识别候选者列表(3.3.5)或比对决策(3.3.26)。

注1:上述定义中的“搜索”是指生物特征搜索(3.5.6)。

注2:输出的生物特怔识别候选者列表(3.3.5)或比对决策(3.3.26),都意味着一个策略的执行。

3.5.13

再注册re-enrolment

为生物特征注册数据库(3.3.9)中已注册(3.5.8)的生物特征数据主体(3.7.5)建立一个新的生物特征参考(3.3.16)的过程。

注1:再注册需要新的半物特征采集样本(3.3.25)。

注2:例如.当系统或生物特征特性(3.1.2)发生大的变化而产生性能退化吋,则需要再注册。

3.5.14

过滤(动词)filter(verb)

禁入(动同)thresholdCverb)

排除那些与未能达到任何一个得分类型的生物特征参考(3.3.16)相关联的生物特征参考标识符(3.3.19)和/或生物特征探针(3.3.14)标识符。

注:得分类型可能是定性得分、比对得分(3.3.27)等。

3.6交互术语

3.6.1

可接受的生物特征采集尝试acceptablebiometriccaptureattempt

满足生物特征采集过程(3.5.2)要求的采集尝试(3.6.8)。

注:生物特征采集过程(3.5.2)的要求可由系统和主体行为的策略设置决定。

3.6.2

获取acquire

成功完成一次生物特征获取过程(3.5.1)。

3.6.3

生物特征采集biometriccapture

直接从个体或从生物特征特性(3.1.2)的呈现获得生物特征特性(3.1.2)的信号并以可检索的形式予以记录。

注1:呈现按自然语言意义使用,例如:一张照片。

注2:可检索的指的是信号记录而不是原始信号。

注3:信号町能由生物特怔特性(3.1.2)产生,或由其他情况产生并且会受到生物特征特性(3.1.2)的影响.例如,脸被人射光照亮。

3.6.4

生物特征声称biometricclaim

声称生物特征采集主体(3.7.3)是指定的或非指定的生物特征参考(3.3.16)的人体来源。

注1:生物特征识别系统(3.2.3)任一川广(3.7.20)都可进行生物特征声称。

注2:“身份的声称”常用来指这一概念。

注3:声称川'是肯定的,即生物特征采集主体(3.7.3)是已注册(3.5.8)的;或者否定的,即生物特征采集主体(3.7.3)没有注册(3.5.8);可是指定的.即生物特征采集主体(3.7.3)是否被注册(3.5.8)为指定的生物特征注册者

(3.7.6);或者非指定的,即生物特征采集主体(3.7.3)是否在生物特征注册者(3.7.6)这一集合或者子集合巾。注4:生物特征声称不一定由生物特征采集主体(3.7.3)发出。

注5:生物特征参考(3.3.16)nJ'能在数据库屮、在[^内或分布于整个网络。

注6:生物特征声称需在生物特征识别系统(3.2.3)范闱内。

3.6.5

生物特征识别错误接受biometricfalseacceptance

错误接受了本应根据生物特征探针(3.3.14)发起者的权威声明和生物特征参考(3.3.16)予以拒绝的生物特征声称(3.6.4)。

3.6.6

生物特征识别错误拒绝biometricfalserejection

错误拒绝了本应根据生物特征探针(3.3.14)发起者的权威声明和生物特征参考(3.3.16)予以接受的生物特征声称(3.6.4)。

3.6.7

生物特征呈现biometricpresentation

生物特征采集主体(3.7.3)与生物特征采集子系统(3.2.1)为获得生物特征特性(3.1.2)信号而进行的交互。

注:生物特征采集主体(3.7.3)可能不知道生物特征特性(3.1.2)中的倍号正在被采集。

3.6.8

采集尝试captureattempt

为产生一个生物特怔采集样本(3.3.25)而进行的活动。

注1:采集尝试是生物特征采集主体(3.7.3)的呈现与生物特征采集子系统(3.2.1)动作之间的接口。

注2:所进行的“活动”可能在生物特征采集子系统(3.2.1)或生物特征采集主体(3.7.3)部分中。

3.6.9

采集任务capturetask

在采集尝试(3.6.8)中对生物特征采集主体(3.7.3)设定的行动集合。

3.6.10

采集事务capturetransaction

为了从生物特征采集主体(3.7.3)获取为产生生物特征参考(3.3.16)或生物特征探针(3.3.14)所必需的所有生物特征数据(3.3.6)而进行的一次或多次采集尝试(3.6.8)。

3.6.11

认知呈现cognizantpresentation

生物特征采集主体(3.7.3)意识到的呈现。

3.6.12

符合性采集尝试conformantcaptureattempt

符合采集任务(3.6.9)的行动。

3.6.13

配合呈现cooperativepresentation

配合的生物特征采集主体(3.7.11)的呈现。

注:配合的牛物特征采集主体(3.7.11)可能未经过培训.执行牛物特征采集任务(3.6.9)的效果不佳或不正确。丙此.配合呈现可能+是符合性采集尝试(3.6.12)。

3.6.14

否定的生物特征声称negativebiometricclaim

声明生物特征采集主体(3.7.3)不是生物特征参考数据库(3.3.17)中指定的或未指定的生物特征参考(3.3.16)的来源。

注:指定的意味着存在非生物特征输人.例如个人身份识别码(PIN),姓名或标识符(ID)号码、指向特定的生物特征参考(3.3.16)。米指定的意味着没有提供此类非生物特征输入。

3.6.15

非符合性采集尝试non-conformantcaptureattempt

生物特征采集主体(3.7.3)和生物特征采集子系统(3.2.1)之间不符合采集任务(3.6.9)的交互。

3.6.16

不关心的呈现indifferentpresentation

未得到生物特征采集主体(3.7.3)关注的生物特征采集过程(3.5.2)巾正在发生的呈现。

注:在一个不关心的呈现中.生物特征采集主体(3.7.3)表现为既不是配合,也不是不配合。

3.6.17

肯定的生物特征声称positivebiometricclaim

声明生物特征采集主体(3.7.3)是生物特征参考数据库(3.3.17)中指定的或未指定的生物特征参考

(3.3.16)的来源。

注:指记的意味着存在非生物特怔输人,例如PIN、妙1名或ID号码所指向的特定的生物特征参考(3.3.16)。未指定的意味着没有提供此类非生物特征输人。

3.6.18

不可接受的采集尝试unacceptablecaptureattempt

不满足生物特征采集过程(3.5.2)要求的采集尝试(3.6.8)。

注:生物特怔采集过程(3.5.2)的要求可由生物特征采集子系统(3.2.1)和生物特征采集主体(3.7.3)行为的策略设置确定。

3.6.19

不酉己合呈现uncooperativepresentation

不配合的生物特征采集主体(3.7.19)的呈现。

注1:不配合呈现吋能是或不是符合性采集尝试(3.6.12)。

注2:不配合时.生物特征采集主体(3.7.3)确定意识到生物特征数据(3.3.6)正在被收集。

3.6.20

验证尝试verificationattempt

为比对(3.5.7)共同提供输人的生物特征声称(3.6.4)和采集尝试(3.6.8)。

注:比对(3.5.7)是指生物特怔识别(3.1.1)语义下的比对。

3.6.21

验证事务verificationtransaction

为得到生物特征声称(3.6.4)结果而进行的一次或多次验证尝试(3.6.20)。

3.6.22

无认矢口呈现non-cognizantpresentation

生物特征采集主体(3.7.3)在无意识情况下的呈现。

注1:生物特征采集主体(3.7.3)可能只•有或不只•有破坏性。

注2:生物特征采集主体(3.7.3)可能知道生物特征识别系统(3.2.3)的普遍存在,但不知道感兴趣生物特征识别系统(3.2.3)的采集尝试(3.6.8)。

3.6.23

采集主体培训capturesubjecttraining

句个体提供关于系统策略和所需行为的指导.以提交生物特征样本(3.3.21)和完成事务。

注1:可能会在生物特征采集主体(3.7.3)与系统交互之前或期间提供指导。

注2:培训可能通过各种方法进行,例如培训师、计算机辅导、视频演小、印刷文本或音频/视觉反馈。

注3:培训可能包括资格、效率、安全性和及时性方面的指导。

3.6.24

采集主体熟悉度capturesubjecthabituation

生物特征采集主体(3.7.3)对生物特征采集过程(3.5.2)的熟悉程度。

注1:对生物特征采集过程(3.5.2)基本熟悉的生物特征采集主体(3.7.3)被称为熟练采集主体(3.7.24)。注2:熟悉可通过使用系统或观察他人使用而获得。

3.6.25

生物特征呈现攻击biometricpresentationattack

旨在干扰生物特征识别系统(3.2.3)的运行而向生物特征采集子系统(3.2.1)的呈现。

注1:生物特征呈现攻击叶能会通过多种方法来实现,例如.假体、残体、重放等。

注2:生物特征呈现攻击可具有多个0的.例如.冒充或6被识别。

注3:生物特征识别系统(3.2.3)叶能尤法区分为了干扰系统操作的呈现和非符合性呈现。

3.6.26

生物特征采集逃避攻击biometriccaptureavoidanceattack

故意逃避与生物特征识别系统(3.2.3)交互的行为。

注:生物特征采集逃避攻击的特征是生物特征采集主体(3.7.3)蓄意规避生物特征采集子系统(3.2.1).不让其采集到信号。

3.6.27

生物特征干扰攻击biometricdistortionattack

故意修改生物特征特性(3.1.2)的呈现。

3.6.28

生物特征隐匿攻击biometricconcealmentattack

在和生物特征传感器进行交互时,刻意不透露自己的生物特征特性(3.1.2)。

注:在此类攻击中不会发生逃避生物特征采集子系统(3.2.1)的情况。

3.6.29

生物特征假冒攻击biometricimpostorattack

冒充他人生物特征特性(3.1.2)的呈现。

3.6.30

酉己合cooperative

为成功进行生物特征识别操作而主动按照规定的操作说明执行。

注1:即使缺乏配合,也可能成功完成生物特征识别操作。

注2:不适用于隐蔽环境中的生物特征采集主体(3.7.3)或生物特征呈现(3.6.7)。

注3:配合的决定需要解释。

注4:某个配合的牛物特征采集主体(3.7.11)可能是破坏性的,而不配合的用户(3.7.20)不一定是破环性的。

3.6.31

符合conformant

满足所要求的标准和策略。

注:适用于生物特怔呈现(3.6.7)、生物特征数据(3.3.6)和生物特征采集主体(3.7.3)。

3.6.32

认知的cognizant

知悉的aware

牛物特征采集主体(3.7.3)知道牛物特征采集过程(3.5.2)的存在。

注:此术语可能被砬用于生物特征呈现(3.6.7)或生物特怔采集主体(3.7.3)。

3.7人员术语

3.7.1

生物特征识别申请者biometricapplicant

中请注册(3.5.8)到生物特征注册数据库(3.3.9)中的个体。

注:生物特征识别申请者可能已注册(3.5.8),也可能没有注册过。

3.7.2

生物特征识别辅助人员biometricattendant

直接与生物特征采集主体(3.7.3)交互的生物特征识别系统运营者(3.7.8)的代理人。

示例:监督生物特征采集过程(3.5.2)并对比对决策(3.3.26)采取行动的移民官K。

3.7.3

生物特征采集主体biometriccapturesubject

对其进行生物特征采集过程(3.5.2)的主体的个体。

注:仅在牛物特征采集过程(3.5.2)中.个体才作为生物特征采集主体。

3.7.4

生物特征特性审查员biometriccharacteristicsexaminer

有权评估生物特征特性(3.1.2)并判定生物特征声称(3.6.4)的个体。

3.7.5

生物特征数据主体biometricdatasubject

其个性化的生物特征数据(3.3.6)已存储在生物特征识别系统(3.2.3)的个体。

注:用“个性化的”这个词是为了将生物特征数据主体与那些在创建生物特征识别(3.1.3)算法时使用的汇总数裾的主体区别开来。提供生物特征数据(3.3.6)但本身并不是生物特征数据主体的例了有:在说话人识别系统中对通用背景模型提供生物特征数据的个体,或者在人脸识別系统巾对某一特征脸基础集提供生物特征数据的个体。

3.7.6

生物特征注册者biometricenrollee

生物特征数据(3.3.6)存储在生物特征注册数据库(3.3.9)屮的生物特征数据主体(3.7.5)。

3.7.7

生物特征识别操作员biometricoperationalpersonnel

除生物特征采集主体(3.7.3)外,在生物特征识别系统(3.2.3)操作中承担主要工作的个体。

3.7.8

生物特征识别系统运营者biometricsystemoperator

在生物特征识别系统(3.2.3)的管理中执行相关策略和规程的人或组织。

3.7.9

生物特征识别系统所有者biometricsystemowner

对生物特征识别系统(3.2.3)的获取、使用和运转负有全部责任的人或组织。

3.7.10

声称者claimant

其声称可由生物特征识别方式进行验证的个体。

注:声称者不需要是生物特征数据主体(3.7.5)。

3.7.11

配合的生物特征采集主体cooperativebiometriccapturesubject

积极成功完成生物特征获取过程(3.5.1)的生物特征采集主体(3.7.3)。

注:配合的生物特征采集主体可能是破坏性的或非破坏性的。

3.7.12

生物特征隐匿破坏者biometricsubversiveconcealer

试图避免与其生物特征参考(3.3.16)匹配的、具有破坏性的生物特征采集主体(3.7.3)。

3.7.13

生物特征识别假冒者biometricimpostor

执行生物特征假冒攻击(3.6.29)的、具有破坏性的生物特征采集主体(3.7.3)。

3.7.14

不关心的生物特征采集主体indifferentbiometriccapturesubject

不关心生物特征获取过程(3.5.1)的生物特征采集主体(3.7.3)。

注:这意味着生物特怔采集主体(3.7.3)既不是配合也不是不配合。

3.7.15

非破坏性生物特征采集主体non-subversivebiometriccapturesubject

未试图扰乱生物特征采集子系统(3.2.1)正确的和预定的系统策略的生物特征采集主体(3.7.3)。

3.7.16

非破坏性用户non-subversiveuser

未试图扰乱正确的和预定的系统策略的生物特征识别系统(3.2.3)的用户(3.7.20)。

3.7.17

破坏性生物特征采集主体subversivebiometriccapturesubject

试图扰乱生物特征采集子系统(3.2.1)正确的和预定的系统策略的生物特征采集主体(3.7.3)。

3.7.18

破坏性用户subversiveuser

试阁扰乱正确的和预定的系统策略的生物特征识别系统(3.2.3)的用户(3.7.20)。

示例:让未经批准的主体进人系统的操作员、启动拒绝服务攻击的用户(3.7.20)、允许未经批准的功能扩展的管理者、假冒注册(3.5.8)用户(3.7.20)的生物特征采集主体(3.7.3)。

3.7.19

不配合的生物特征采集主体uncooperativebiometriccapturesubject

动机是为了不能成功完成生物特征获取过程(3.5.1)的生物特征采集主体(3.7.3)。

注:不配合的生物特征采集主体的目的是为了与生物特征采集子系统(3.2.1)不交互.或者不正确的交百.。

3.7.20

(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的)用户 user(ofabiometricsystem)

最终用户enduser(弃用)

以任何方式与生物特征识别系统(3.2.3)交互的任何人或组织。

注:在讨论涉及生物特征识别系统(3.2.3)的特定类别用户时,宜使用该类别的特定术语。例如,被收集了生物特征数据(3.3.6)的用f1称为生物特征采集主体(3.7.3)。

3.7.21

生物特征识别隐匿者biometricconcealer

进行生物特征隐匿攻击(3.6.28)的、具有破坏性的生物特征采集主体(3.7.3)。

3.7.22

生物特征识别逃避者biometricavoider

进行生物特征采集逃避攻击(3.6.26)的、具有破坏性的生物特征采集主体(3.7.3)。

注:逃避者可能通过任何形式的社交手段(例如贿赂)绕过生物特征识别系统(3.2.3)。

3.7.23

生物特征识别干扰者biometricdistorter

进行生物特征干扰攻击(3.6.27)的、具有破坏性的生物特征采集主体(3.7.3)。

3.7.24

熟练采集主体habituatedcapturesubject

真正熟悉生物特征采集过程(3.5.2)的生物特征采集主体(3.7.3)。

3.7.25

非熟练采集主体non-habituatedcapturesubject

没有真正熟悉生物特征采集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