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失衡的原因及对策建议_第1页
中美贸易失衡的原因及对策建议_第2页
中美贸易失衡的原因及对策建议_第3页
中美贸易失衡的原因及对策建议_第4页
中美贸易失衡的原因及对策建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美贸易失衡的原因及对策建议内 容 摘 要中美自7 6年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关系不断发展,到2006年,美国己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和最大投资国,中国也成为美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和增长最快的出口市场。然而随着贸易额的增长,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近年来日益增长,进而成为美方关注和攻击的焦点。非经济因素对两国的经贸关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时而发生两国间经济、政治的对抗与较量,如此一来,经济问题政治化也成为中美经贸关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这样极不利于中美经济贸易的发展。本文对美国对华贸易逆差问题进行了一些初步研究,从政治、经济等不同的角度分析中美贸易失衡产生和扩大的原因,同时阐述了双边贸易失衡给两国带来的影

2、响及引发的各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应对贸易失衡问题的对策。论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介绍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的意义、目的以及论文的结构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是中美贸易的历史和现状。在回顾中美贸易历史的同时,用数字,图表等论证方法说明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现状。第三部分是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原因分析。从技术统计和经济因素两个方面系统地说明了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原因。第四部分是研究中美贸易不平衡带来的影响。包括对美国,对中国以及对双边经贸关系的影响。第五部分是改善中美贸易不平衡现状的对策。关键词:中美贸易关系 贸易逆差 出口管制 research on the causes andmeasure

3、s of sino-u.s. trade imbalanceabstractthe bilateral trade has been developing steadily since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established diplomatic relations in 1976. until 2006, the united states has become the second trade partner and the largest foreign investor of china. at the same time, china also

4、 has become america's third trade partner and fastest-growing export market.however, with the growth of trade, americas trade deficit for china has been growing day and day, thus becoming concerned and the focus of attacks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trade disputes and the frictions are unceasing

5、and the nun-economy factors have made tremendous influence on the normal development, which aros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disputes. it can be said the economic problem politicization has become the main question that the chinese and america must face in the field of economy and trade. its not good fo

6、r the trade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this article makes some preliminary research on americas trade deficit with china, from political and economic perspective of different analysis of the cause of the sino-u.s. trade imbalance and the reasons it expands, it also states the i

7、mpacts that the bilateral trade imbalance brought and all sorts of questions that the bilateral imbalance brought about. we should proposes our countermeasures of how our country to improve the trade imbalance. the paper altogether divides into five parts all together. the first part is an introduct

8、ion, which mainly elaborates the question of trade imbalance, domestic and foreign present research situation and research goal, significance, content as well as anticipated innovation spot. the second part is chinese and american trade history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while reviewing chinese and

9、american trade history, it explain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rade imbalance between america and china by figure, graph and other proof method. the third part analyses the reasons for the trade imbalanc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 it illustrates the reasons from the two aspects including technical s

10、tatistics and the economic factors. the fourth part studies the influence that the trade imbalance between china and u.s. brings about, including the influences to america, to china and to bilateral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the fifth part is the countermeasures of how to improve the present sit

11、uation of trade imbalance.keywords:china-u.s., trade imbalance, counter-measures 正文目录第一章 引言1第二章 中美贸易关系的基本情况3第一节 中美贸易的历史回顾3第二节 中美贸易关系的现状研究3第三章 中美贸易失衡的原因分析.6第一节 中美两国统计数据的不对称.6第二节 美国对华出口的限制. 8第三节 国际直接投资.8第四节 地区贸易转移.9第四章 中美贸易失衡带来的影响.11第一节 中美贸易失衡对美国的影响.11第二节 中美贸易失衡对中国的影响.12第三节 中美贸易失衡对双边贸易关系的影响.12第五章 应对中美

12、贸易不平衡的政策建议.14第一节 采用贸易统计双重标准.14第二节 美方的措施是解决中美贸易失衡的关键.14第三节 完善原产地规则,加强出口产品原产地证管理.15第四节 实行“走出去”的战略,加大对美国等的直接投资.15第五节 坚持互利共赢,努力缓解双边贸易不平衡问题.16参考文献.17致谢.18附录 中国最大的论文知识平台第一章 引言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美两国在经济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考虑中美经贸关系时,任何时候也不可能离开这样一个基本视角: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互补性和互利性是两国经贸关系的基石,保持中美经贸关系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中美经贸

13、合作规模迅速扩大,形成了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局面,但双边贸易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中国已经成为美国第一大贸易逆差来源国。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是中美贸易摩擦的焦点所在,常常被作为中国对美国不公平贸易的实证依据。美国动辄以逆差为由,或对华采取反倾销措施,或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部分议员甚至提议对中国产品征收 27.5%的附加税。尤其是每当出现贸易摩擦或时逢选举年,美国总会拿逆差来说事,指责中国没有很好地遵守全球贸易规则,压制中国开放市场,甚至动辄采取强硬的单边行动,对双边贸易环境造成不利影响。那么,中美贸易不平衡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应当怎样看待中美贸易的不平衡问题?中美贸易不平衡能够在短期内解决吗?如果

14、不能,那怎样才能保持中美经贸关系的持续发展呢?近年来,中美双边贸易的不平衡问题,特别是美国方面所说的对华贸易巨额逆差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中美贸易平衡问题己成为中美经贸关系的焦点。美国商务部的统计是从1994年起,中国商务部统计是从2000年起,中国已经取代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逆差国。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中美贸易不平衡的问题是影响中美关系特别是贸易关系正常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内外的一些学者、政府组织和研究机构,都对中美贸易失衡问题进行了相关的研究。fung, k. c.和lau lawrence (1998)认为,中美之间双边贸易差额估计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中美之间对经由

15、香港转口贸易、转口标价上升和服务贸易的不同处理所引致的。 fung kc., lau lawrence. the china-united states balance: how big is it reallyj.pacific economic review,1998, (3)尹翔硕认为,在中美贸易中,由于中国对美国有较大的顺差,中国对美国的“新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因此,美国没有任何理由指责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尹翔硕.进入新经济时期的美国贸易逆差兼评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j.世界经济研究.2001,(3)中国国务院(1997)指出,中美贸易产品结构具有互补性和互利性。实际上,按原产地统计难

16、以真实反映中美贸易平衡状况,特别是对于转口贸易和加工贸易往往存在较大误差,这是中美贸易逆差被严重夸大的实质所在。中国外交部.关于中美贸易平衡问题eb/ol.贾怀勤(2004)认为美国对华出口限制是影响双边贸易平衡的一个大问题。由于美国一直对华实行严厉的高技术出口管制,使美国对华的比较优势难以发挥,双方产品的优势互补也难以充分体现出来。基于以上文献资料,可以看到国内外学术界并未就中美贸易不平衡原因及对策达成一致的看法,而且在某些问题上还存在着较大的分歧。要妥善处理和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促进中美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就要深入分析中美贸易失衡的原因,带来的影响,并在这一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

17、文试图根据国际贸易相关原理和中美双方统计数据,分析中美贸易的历史和贸易不平衡的现状找出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根源,并研究中美贸易不平衡对中美双边的影响,提出缓解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对策。第二章 中美贸易关系的基本情况第一节 中美贸易的历史回顾中美两国贸易的历史源远流长,从美国建国后不久开始,到目前己经有两百多年。1784年,美国波士顿“中国皇后号”船满载棉花、人参、皮毛首航中国,于当年8月28日到达广州,开辟了中美贸易关系发展的先河。辛亥革命之前,两国政府对商人基本上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贸易关系自主发展。1870年贸易额1260万美元,1900年达到2361万美元,年均增长2. 9%,发展虽然缓慢,但是

18、比较平稳。进入20世纪以来。由于美方采取恰当的外交和贸易措施,中美关系有了较大的发展,“九一八”事变之后超过日本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抗站胜利后的1947年中美贸易额一度达到7. 2亿美元,成为美国的第九大贸易伙伴。新中国成立后的中美贸易关系走过了极不平坦的道路,经历了中断、恢复、发展、深化四个阶段。 一、中断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两国仍然保持着一定的贸易关系,1949年和1950年的贸易额分别为1. 99亿美元和2. 38亿美元,但是贸易额随着政治关系的变化开始大幅减少。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1951年的贸易额只有象征性的0. 07亿美元,贸易关系中断,此后基本上没有直接贸易关系。 二

19、、恢复阶段1972年到1978年,两国贸易关系处于恢复时期。国际形势的变化导致中美两国产生某些共同战略利益,外交关系出现缓和,贸易关系有了存在的空间和发展的动力。1971年4月,尼克松总统宣布采取五个步骤,逐步恢复中断了20多年的中美贸易关系,在1972年联合发表的中美上海联合公报上,中美两国政府确认,“双边贸易是一个可以给双方都会带来利益的领域”、“同意为两国间逐步发展贸易提供便利”,同年,美国商人参加了中国广州的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次年双方分别在对方首都设立半官方的“联络处”,自此之后,中美贸易关系开始得到恢复。根据美国海关统计,1971年中美双边贸易额只有490万美元,1972年猛增20倍

20、达到9590万美元,1978年则增加到11. 8亿美元,是1972年的12. 3倍,环比年均增长高达52%。三、发展阶段1979-2001年,两国贸易处于迅速发展时期。1979年1月,中美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并于同年7月7日正式签订了中美贸易关系协定,规定两国相互给予范围极为广泛的最惠国待遇。另外,由于中国实行经济改革,确定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对外贸易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美两国贸易关系从此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四、深入阶段2001年至今是中美两国贸易发展不断深化的阶段。在2001年多哈部长级会议上,中国正式成为wto第143个成员国,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

21、历史时期。wto的最重要的原则就是非歧视性原则,在wto范围内,一国给予另一国的优惠待遇必须无条件的给予其他成员国,比如最惠国待遇。中国入世意味着中国在更大的范围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相应享有更为平等的国际经济环境,也为发展中美贸易扫清了许多障碍,比如最惠国待遇这个曾经困扰中美贸易发展的老大难问题随着中国入世成为历史。人民网.历史资料图库:中美关系30年eb/ol.第二节 中美贸易关系的现状研究一、两国经贸合作扩大,相互依赖程度加深,但仍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据中方统计,中美建交以来,双边贸易额增长了 86 倍,年均增长 17%;据美方统计,双边贸易额增长了 85 倍,年均增长 17.9%。20

22、05 年,中国是美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四大出口市场;美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场。但是由于中美贸易占双边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有着较大差异,导致了中美经贸关系又具有了明显的不对称性,即中国对美贸易依存度远大于美国对华贸易依存度。根据中方统计,2005 年中国对美出口 1629 亿美元,占中国出口总额的 21.4%;同年,美国对华出口 487 亿美元,占中国进口总额的 7.4%。二、中国经济实力相对上升,原有利益格局发生改变。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仅为 2.5%中国出口,占全球出口的比重仅为0.8%,2005年已分别上升到 4%和 6%左右。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和

23、第三大贸易国,并一度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迅速崛起的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与日俱增,对原有利益格局形成冲击,中美经济利益之争也呈扩大之势。中国大规模的进口与出口直接影响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经济政策调整和经济发展状况也成为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原来美国通过八国集团、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主导世界经济贸易政策的格局受到冲击。日本、韩国、东盟、澳大利亚等美国传统盟友与中国的经贸关系日益密切,中国在亚洲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三、中美经贸关系具有显著的互补性,但双边贸易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由于两国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各自的比较优势、要素禀赋存在明显差异。美对华出口的主

24、要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和农产品,例如飞机、动力设备、机械,电子器件,通讯设备以及大豆、玉米、棉花等。而中国对美出口的则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例如纺织品、服装、玩具、鞋类、家用电器和旅行箱包等,很显然,中美双方出口的都是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近年来虽然中国对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上升很快,但实际上中国只是从事这些产品生产的低附加值加工装配环节,体现出的仍让是中国低成本劳动力优势。中美双边贸易平衡曾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1993 年之前美国一直对中国保持贸易顺差,之后一直保持逆差,而且逆差的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还表现出一种加速发展的趋势。双边贸易发展的不平衡性已经成为中美经贸关系中的最大障碍性因素。

25、第三章 中美贸易失衡的原因分析导致中美贸易不平衡有多方面的因素,具体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第一节 中美两国统计数据的不对称一、统计标准的不同是造成两国统计数据不一致的制度性原因首先,在统计原则和统计方法上,除美国使用船边交货价外,世界各国海关和统计机构通常对商品出口按离岸价统计。离岸价和船边交货价的差别在于商品装船或飞机的费用,这不是一项重大的费用,通常认为是以船边交货价计算的出口货物的1%左右。包括美国在内,世界各国海关和官方统计机构通常以到岸价(成本、保险加运费)计算和记录商品的进口。离岸价和到岸价的差别在于从出口国(原产国)把商品运送到进口国(目的国)的保险费和运输费。到岸价的费用可

26、估计为比离岸价计算的成本平均高出10%。 陈立荣.对中美贸易差额问题的分析j.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47. 以一个例子来说明,假设按离岸价计算,中国对美国的商品出口为年500亿美元,美国对中国的商品出口为200亿美元,那么,理论上讲中国应该有300亿美元的顺差。但是,根据传统的计算方法,中国的报道将是280亿美元,而美国的报道就是350亿美元的逆差,这就存在70亿美元的差异。随着双边贸易水平的提高,双边贸易平衡估算中的分歧会越来越多,两国计算口径的差异也会越来越大,这本身就会导致两国之间摩擦和争执的加大。因此,要真实地衡量两国贸易平衡问题,进口和出口的计价方法需要进行如

27、下调整,要么都采取离岸价,要么都采取到岸价。其次,统计范围上,美方统计采用总贸易制,以国境作为统计界限,对进入美国境内存入自由贸易区和保形艺仓库的货物均列入统计;而中国采取专门贸易制,以关境作为统计界限,存入保税仓库的货物不作为统计。因此造成美方统计范围略大于我方,加剧了贸易失衡的规模。最后,美国确定货物原产地所采用的方法,导致双方统计上的差异。原产地统计是指进口货物的国别要按其原产地,即商品的生产地、制造地或发生实质性改变的加工地进行统计。而对如何判定货物是否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至今没有统一的实施细则。尽管美国的海关统计中有关原产地统计的规则有所改进,但由于缺乏国际统一的原产地规则,在判定

28、进口货物原产地时仍往往存在随意性。而且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和经济格局的巨大变化,原产地原则的局限性愈来愈清楚地暴露出来。过去国际贸易和投资数额不大,各国之间商品交换关系比较简单,按原产地统计大致可以反映国与国之间的分工、贸易关系以及相应的利益格局。现在由于世界各国经济贸易关系迅速发展,跨国投资日趋增加,国际贸易所交换的己经远不是单个国家生产的产品,而是跨越国界的“世界性产品”。按现行原产地统计进出口贸易的办法,显然难以准确反映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的大趋势,甚至会扭曲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平衡状况。二、 香港转口贸易加剧了双边贸易统计数据的不对称由于我国对外开放时间比较短,国际销售渠道不够顺畅,国内生产的产品

29、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香港或其他国家和地区转口到第三方国家的。香港转口贸易的存在加剧了双边贸易统计的差距,夸大了中美贸易失衡。中美双边贸易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以香港为主的第三方的转口贸易在双边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是中国对美国的东向贸易,还是美国对中国的西向贸易,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通过香港转口进行的。因此,如何统计两国贸易中的香港转口份额就成为中美贸易失衡规模之争的重要因素。香港特区政府对转口的定义如下:进口的商品以某一香港买家为收货人,该买家随即拥有对进口品的法定所有权,并且可能在把商品再出口到别处之前进行一些加工,但是并不根本改变商品的特性。因此,如果中国大陆的商品首先出口到香港,接着再转

30、口到美国,虽然商品是通过香港运送或者销售到美国,但是由于商品并没有发生重大改变,所以商标上仍然是“中国制造”。美国海关接受这些货物时,会将其看作是从中国而不是从香港的进口,其根据是标准的原产地原则。对美国而言,从出口的角度看,美国低估了向中国出口的数额,因为美国出口以消费国为记录标准,一般根据出口商的海关申报记录。所以,美国对香港的出口,无论是否经香港再转口到中国大陆,将一律被看作是对香港的出口。因此,美国官方提供的美国出口中国的数额实际上只是对华直接出口数据,并不包括美国商品经香港转出口中国的数额。从进口的角度看,美国学者认为,美国进口严格遵守了原产地原则,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数据己经包括了直接

31、进口和香港转口部分,不需要调整。而中国学者认为美国进口中国商品时,将香港转口中国大陆的增加值也统计成自中国的进口,因而高估了进口额度。综上所述,中美双方的贸易统计数据均不准确,中方的数据被低估,美方的数据被高估。,由于统计标准存在差异,两国对经过香港转口的商品贸易的统计也就不同,从而造成了中美两国统计数据的不对称,中美贸易失衡的规模被夸大。自从1990年以来,多位经济学家对中美贸易差额实际规模进行了估算。基本结论是,中美贸易失衡的规模并没有美国官方统计的那么大,中方的统计数据也存在不妥之处,中美两国的贸易数据需要重新调整。第二节 美国对华出口的限制这是一个人所共知而又不得不强调指出的问题。美国

32、与中国之间发生贸易的基础是比较优势。相对而言,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而美国则在技术密集型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美国的对华贸易限制制约其比较优势的发挥。多年来,美国对华采取“遏制”政策,对我国实行歧视性技术出口管制政策,极大地限制了美国对中国的出口,也对美国在华高技术领域的投资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成为发展中美经贸关系的制约因素。在中国技术引进国别地区排序中,美国基本居第二、第三位,在中国技术引进总额中所占比例不大,与美国的科技实力不相称。美国对中国出口管制给中美经贸合作带来了明显的负面影响,不仅限制了美国对华出口,也使美国企业失去了进入中国市场的许多机会。美国一方面强调对中国的贸易

33、逆差问题,另一方面又采取对华高技术出口管制,这是自相矛盾的。只要美国放宽乃至取消现行歧视性出口管制贸易政策,允许美国进出口银行向中国提供软贷款或混合贷款,以支持美国企业增强竞争力,美国厂商就有能力在中国市场上多占一些份额。美国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与中国的巨大市场、廉价劳动力和资源相结合,将给两国经济带来巨大的利益,这是实现中美贸易平衡的关键所在,也是扩大中美经济贸易合作的有效途径。第三节 国际直接投资美国对华出口少于其从中国的进口并未完全反映出美方所获得的实际利益,这可从直接投资所导致的贸易方式和流向的变化中得到部分答案。比如,过去美国通过货物贸易直接向中国出口产品,现在则越来越多地转为在华

34、投资企业生产并且部分内销,这不仅提高了美国公司产品在中国市场的份额,相对减少了美国对华直接出口,而且这一变化也未能在双方的贸易统计中体现出来。据统计,2004年美资企业在中国市场销售商品达750多亿美元,当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802亿美元,若减去在华美资企业的当地销售额,美贸易逆差只有几十亿美元,与此同时,美资在华企业生产的产品出口到包括美国内的其他市场也有700多亿美元,虽然美国公司的产品卖给美国人,但帐却记在了中国的身上。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投资环境的逐步完善,中国己成为全球吸引fdi最多的国家之一,并成为“世界加工厂”。目前全球500强企业大都已在华投资设厂、建立研发中心或将总部转

35、移到中国,这些生产基地原本设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公司转移到中国后,也将产品原产地转移到中国,随之双边贸易逆差或顺差的国别也发生了变化。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些年美国对东亚的逆差下降,对中国的逆差上升;东亚对美国的顺差下降,对中国的顺差上升;中国对东亚的逆差上升,对美国的顺差上升。所以,中美贸易逆差并未使世界贸易总平衡表发生变化,只是全球贸易流动过程中出现了逆差或顺差的转移,即实现了一次新的动态平衡。第四节 地区贸易转移主要是东南亚生产基地迁移。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等东亚经济体,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属于劳动密集型的组装工序转移到中国,这种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

36、使中国成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东亚这些经济体原本是以美国为主要出口市场。所以,这些国家和地区在向中国转移产业的同时,也将其在美国的一部分市场和对美贸易顺差转移给了中国。可以说,中美贸易失衡问题是东亚地区作为一个整体与美国的经贸关系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延续,体现了中国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的地位。东亚国家和地区在中国大陆设立的外资企业,其产品在中国加工、组装后按原来的销售渠道,主要经香港等地转口到美国、欧洲等传统市场。这就使中国的对外贸易具有了两个鲜明的特点第一,加工贸易的出口增长迅速,据商务部统计,2005年加工贸易占我国出口总值的55%;第二,外资企业带动的出口增长迅速。正是这两个对

37、外贸易的特点造成了中国、美国以及东亚其他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关系也在发生变化。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在东亚其它经济体、中国和美国之间形成了独特的“三角贸易”关系。中国从上述东亚国家和地区进口原辅材料、零配件等,在中国大陆进行加工组装,然后出口到美国和欧洲。这种贸易流程导致了中国大部分的加工贸易进口原辅材料、零配件市场与出口市场的分离。加工产品的出口国就转移到中国,美国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国也转移为中国。与中国成为美国主要贸易逆差来源地相对应的是,中国对东亚其他经济体的贸易逆差也在增加。表3-1显示了2005年我国前十位的贸易逆差来源地,其中东亚国家和地区占了绝大部分。表3-1 2005年中国前十位贸易

38、逆差来源地位次国别/地区金额(亿美元)1 台湾-581.32韩国-417.33日本-164.64马来西亚-94.65沙特阿拉伯-84.26菲律宾-81.87安哥拉-62.18泰国-61.79巴西-51.610澳大利亚-51.2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数据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地是日本、加拿大、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取代日本,成为美国贸易逆差的最大来源地。虽然中国台湾、马来西亚和韩国仍然是美国留易逆差的来源,但美国对东亚地区其他经济体的贸易逆差状况有所改善。而且,美国对中国香港的贸易平衡状况,由逆差转变为顺差,因此,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是

39、由于东亚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而引起的,是美国贸易逆差来源地的转移的结果。第四章 中美贸易失衡带来的影响中美贸易失衡对中美两国都带来了不同的影响,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节 中美贸易失衡对美国的影响一般而言,持续性贸易逆差对一国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是不利的。因为当一国出现贸易赤字时,就意味着一方面资本项目不能有结余,不能吸引或利用足够的外资和外债,另一方面表示在进出口的平衡中处于不利地位。这样,贸易逆差必然导致本币汇率不断贬值,带来各种各样的经济问题。不可否认,中美贸易失衡对美国存在着不利的影响。首先,巨额贸易逆差需要巨大的资本流入才能弥补,所以一旦国际资本流动出现变化,美元的强势和经济发展的

40、稳定性就会受到影响。其次,巨额贸易逆差确实影响了国内制造业的发展,对该行业的就业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是中美贸易逆差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对美国的经济也产生有利的影响,美国是中美贸易的巨大收益者,而不是受害者。第一,大量廉价的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使得美国消费者可以在保持原有福利的情况下节省大笔的开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内相关产业的不足,抑制了通货膨胀的发生。美国是一个工资水平较高的国家,如果在美国生产劳动密集型的日用消费品,价格将会比较高。中国大量廉价的日用消费品出口到美国,不但提高了美国消费者的实际生活水平,而且提高了国内总的有效供给,弥补了消费缺口,抑制了美国的通货膨胀,为实现低通货膨胀下的经济增

41、长创造了宽松的经济环境。第二,有利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美国是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要保持其在科学技术领域的优势地位,就需要放弃美国没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强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污染少、收益高的服务业。美国大量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有利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因此,由于进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而带来的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优化了美国的资源配置,实现了产业的升级,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取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的利益所得。第二节 中美贸易失衡对中国的影响贸易顺差显示了一国持有国外资产的增加。对于一个经济处于成长中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持续性的贸易顺差体现这个国家国际经济竞争力的增强和

42、对外经济联系开放度的扩大以及该国国际经济地位的提高。另外,政府可以将顺差用于储备,应付国际经济动荡,为本国经济成长提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产品等进口需求的外汇支持,有利于促进发展中国家走向工业化。但是,贸易顺差对一国的影响需要作具体分析,要看贸易顺差背后的实际利益。持续性长期顺差也会给一国带来一定程度的贸易成本。中国对美巨额贸易顺差为中国实现整体外贸顺差奠定了基础,对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宏观调控能力、增强海内外对中国经济和人民币的信心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夯实了我国加快改革开放和抵御外部冲击的物质基础。同时,中国对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有利于解决中国庞大的就业问题,对中国转化剩余劳动力提供了

43、有利条件。但是,中美双边贸易发展快、问题多,不仅美方有成本和代价,中方也一样有成本,甚至可能更高一些。首先,大量的贸易顺差形成了过度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经济学家通常认为,一个谨慎的外汇储备水平应当为该国3-6个月的进口额,即相当于年进口额1/4-1/2,这是国家帮助进口商或进口企业在出现不可抗拒的支付危机中作为最后债权人的保证。但并不是外汇储备越多越好,如果大大超过这一正常比例,就会形成“机会成本”。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和商务部的数据统计,中国外汇储备相当于进口总额的比重,1990年为54.9%, 2000年为74.8% , 2004年进一步上升到108.6%, 2005年这一比重达到124. 0

44、5%。这些资金或资本原本可以在国际商品贸易市场上形成更大的贸易(主要是进口商品或服务),或者在国内外资本市场形成更大的投资,而不是由中央银行购买外汇转而购买美国联邦债券或其他资产。中国拥有大量的美元外汇储备,在美元弱势和波动下具有很高风险。随着美元下跌,中国拥有以美元为主的外汇储备资本和对美国政府长期债券资产就会缩水,形成大量的外汇资产损失。其次,巨额的外汇储备造成了巨大的投资机会成本。 最后,对出口集团的大量补贴是对美国消费者的间接补贴,是财政的巨大损失。 中国对出口集团的大量直接补贴,从另一种意义上也是对美国消费者的间接补贴。一方面,在国内主要补贴外向型经济的沿海地区,这相当于中央财政对这

45、些地区的变相财政转移支付;另一方面,在国际上,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补贴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美国。 总之,中国对美巨额贸易顺差给中国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问题,给中国带来了难以计算的成本。第三节 中美贸易失衡对双边贸易关系的影响从根本上来讲,中美双边贸易存在着相当大的互利性和互补性,中美贸易失衡并没有阻碍双边经贸关系在整体上向前发展。但是,贸易失衡已经对两国经贸关系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成为两国经贸关系中的一个焦点问题。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美国以中美贸易失衡为借口,滥用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措施限制中国商品进入美国市场。产品范围遍及纺织品、农产品、反倾销、知识产权、市场准入等多

46、个领域,几乎每次贸易摩擦都是由美国挑起的。美国通过滥用反补贴、反倾销,对中国向美国的出口设置更大的贸易壁垒,另外美国还通过知识产权、配额限制等手段对中国施加限制。这些贸易摩擦问题都和美国长期对华贸易逆差有密切关联。第五章 应对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政策建议综上所述,中国加入 wto 以来,中国政府积极改善进口环境,严格履行“入世”承诺,使得中美经贸关系得到了迅猛发展。需要强调的是,中美经济失衡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表现之一。虽然中美经贸摩擦不断,形式也日趋多样化,并且已经成为制约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政府为减少中美经贸摩擦所做出的努力和所取得的成绩,以及中美经贸关系进

47、一步发展的巨大潜力。因此,为进一步改善中美经贸关系,我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第一节 采用贸易统计双重标准应该说,解决双边统计数字差异的根本途径是改用起运国/指运国为贸易归属国标准。但是考虑到原产国对于贸易管理(如普惠制、纺织品配额等)的重要性,可以采用进口统计的双重标准:以原产国为标准的进口统计用于贸易管理,以起运国为标准的进口统计用于国际间统计数字的比较。当然,在短期内让美国改行进口伙伴国归属标准,是存在相当的困难的。可建议双方在设置原产国统计标准的同时附设起运国统计,专门用于协调两国之间的贸易统计数字。据悉,美国与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国家专门设有贸易统计协调机制,尤其是美加之间的协调机制经

48、过近20年的运行和改进,配合的很好。只要中美双方都从发展贸易促进友好的大局出发,经过积极谈判、磋商总会找到一种解决双边贸易逆差争议的途径。同时,中方应在适当的时候向美方提出建立贸易协调机制的建议。第二节 美方的措施是解决中美贸易失衡的关键近年来,中方本着解决问题的善意,主动组织采购团,加大从美国进口大豆、飞机等。但是单靠中国做出努力和让步不仅不公平,而且也是不现实的,因为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关键因素是美国国内总供需失衡和中美在国际分工中的不同位置。在中美贸易中,美方的服务贸易是强项,一向是保持顺差,此时强调货物贸易平衡本已不公平,在货物贸易中,美方又对其中美国有很大优势的高科技产品设置出口限制,更

49、使问题的解决格外困难。中国新闻网.外交部:中国为解决中美贸易逆差作出很多努力.eb/ol.外因是事物变化的重要因素,只有内因才是事物变化的决定因素。美国应该大幅削减财政赤字,提高储蓄率,避免经济过热,改善国内总供需的平衡,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美国的贸易逆差,也才有利于解决对华贸易逆差;美国方面应该放松对华贸易管制,促进对华出口,使中美两国贸易在高水平上达到平衡的状态,如果美方坚持僵化的贸易管理体制,中美货物贸易将没有解决的可能,中国所能做的也就是多从美国进口一些大豆棉花这些没有安全问题的产品。美国应该调节国内经济,使总供需基本平衡。只有当导致美国对外贸易失衡的根本原因解决之后,美国自己首先

50、实现了贸易的整体平衡,中美贸易失衡的解决才有了良好的基础。第三节 完善原产地规则,加强出口产品原产地证管理出口产品原产地规则的管理不善与管理不严,也是造成国际贸易统计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我国原产地规则的不完善和落后,已经不能适应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形势,我国应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关于原产地规则的制定,不断完善原产地规则,如果有严格的原产地规则 对只在中国加工增值到一定程度的最终产品才能打上”中国制造”原产地证,就可以减少中国产品在国外市场上的敏感度;同时要加强原产地证书的管理,杜绝由此引起的双边贸易不平衡的人为夸大。这方面的工作,其意义当不局限于中美经贸关系,还有利于中国更好地履行人世的承诺与义

51、务。从长期来看,是十分积极的措施。第四节 实行“走出去”的战略,加大对美国等的直接投资一、实行“走出去“的战略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有条件的企业到有市场潜力的国家和地区投资办厂,是缓解中美贸易不平衡、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有效手段。近年来 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和便利化措施 有效地促进了“走出去”各项业务的发展。截至2004年5月底,设立的境外中资企业共计7720家,中方协议投资额12196亿美元。虽然如此,我国对外投资发展水平的各项指标均还是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连一些发展中国家也不如。因而,要鼓励我国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和企业“走出去”。我国部分行业如家用电器,轻纺和成衣等企业已具备了较

52、强的技术优势,在海外投资建厂,比较容易取得成功。二、加大对美国等的直接投资我国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组织、实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不仅可以避开美国的贸易壁垒,大大减少中美贸易的不平衡,而且通过投资设厂可以更有效地引进美国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提高中国企业的综合国际竞争能力。海尔成功地在美国投资设厂为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厂家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榜样。第五节 坚持互利共赢,努力缓解双边贸易不平衡问题努力减少双边贸易差额,有利于中美之间建立互利共赢的经贸关系,应该引起双方的高度重视。对于中国而言,我们正致力于扩大国内需求,把经济增长的立足点放在内需上,特别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减少对外需的依赖。

53、包括增加城市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供更加完善的公共产品,增加教育、 生等公共投入等。我们正加快银行体系改革,完善资本市场功能,进一步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的弹性。我们正在完善对外经济政策,包括优化出口结构,抑制资源性产品的出口,扩大资本品的进口;收支的基本平衡,防止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与此同时,美方也需完善本国的经济政策,包括提高储蓄率,减少财政赤字。缩小对华歧视性贸易政策的范围,消除贸易保护主义影响,放宽对华出口的限制,增加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对于双边贸易中出现的问题,应加强信息交流和磋商,减少摩擦。在服务贸易领域,双方都应增强贸易便利化,扩大对华服务贸易出口。总之,只要坚持互利共赢的方针,正视问题,积极应对,完善措施,必将促进中美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参考文献】1fung kc., lau lawrence. the china-united states balance: how big is it reallyj.pacific economic review,1998, (3).2尹翔硕.进入新经济时期的美国贸易逆差兼评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