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成本和费用管理制度_第1页
--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成本和费用管理制度_第2页
--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成本和费用管理制度_第3页
--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成本和费用管理制度_第4页
--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成本和费用管理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工业企业-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成本和费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成本和费用管理基础工作第一节定额管理第二节原始记录第三节计量验收第四节价格体系和内部结算第五节内部经济核算制第三章成本预测、计划、控制、分析第一节成本预测和目标成本第二节成本计划和费用预算第三节成本控制和分级归口管理第四节成本分析第四章成本核算规程第一节成本核算的原则规定第二节成本核算组织第三节成本费用核算内容和程序第五章成本费用核算细则第一节材料费用核算第二节低值易耗品费用核算第三节工资及福利费核算第四节动力、折旧和其他费用核算第五节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和予提费用核算A-/V 、.-H- 弟八书辅助生产核算第七节制造费用核算第

2、八节在产品、制半成品、产成品成本核算第九节销售成本核算A-/e 、. -Vf- 弟八早产品成本核算方法第一节品种法第二节分步法第三节分批法第四节分类法第五节定额法A-/V 、.-H- 弟八书定额比例法第七节平行结转定额差异法第八节铸件成本核算第七章成本费用的电算化管理第八章成本费用管理责任制第九章监督与检查%丄左 弟十早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集团公司所属企业的成本和费用管理及核算工作,根据财政部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工业企业财务制度,结合深化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制定本制度。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公司所属全资子公司(企事业)和集团公司控股的工业企业(含股份制企业),

3、 以及分公司和分公司性质的分支机构。第三条企业的成本和费用管理工作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必须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其基本任务是:通过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成,挖掘降低成本潜力,努力降低产品成本。成本和费用管理的基本工作要点是:(一)遵守财经纪律,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二)加强和完善成本和费用管理的基础工作;(三)正确掌握成本和费用开支范围和标准,合理划分产品成本界限;(四)进行成本预测,参予生产经营决策,实行主要产品的目标成本管理;(五)编制先进可行的成本计划和增产节约计划,组织制订降低成本的措施;(六)分解成本和费用指标,控制生产耗费,落实

4、成本管理责任,实行分级归口管理;(七)准确、及时核算产品成本,控制和监督成本计划和费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成本和费用分析;(八)运用现代化管理方法,不断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第四条 企业要结合经营责任,贯彻成本管理责任制。企业负责人要组织总会计师、总经济师、总工程师 等各级领导,依靠全体工程技术人员、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和财务会计人员,组成成本管理体系。同时也要 注意学习借鉴国内外成本管理的先进经验,进行对比分析,找岀差距,促进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在市场竞 争中不断提高。第五条 各级成本管理的责任承担者,都必须作到责任内容清楚,职权范围明确,考核惩分明,贯彻责、权、利三结合。成本管理责任承担者对所承担

5、的经济责任,要具备下列三项条件:(一)能了解所分管成本费用指标的要求和资料来源;(二)能了解所分管成本费用指标的实际执行情况和计算依据;(三)能调节、控制所分管成本费用指标的耗费数。第二章成本和费用管理基础工作第六条 企业应在企业负责人和总会计师、总经济师、总工程师的领导下组织各职能部门,认真作好成本 和费用管理的基础工作。其主要内容是:定额管理、原始记录、计量验收、内部价格体系、内部经济核算 制。第一节定额管理第七条 企业对各种原材料、工具、燃料动力的消耗,以及劳动工时、设备利用、物资储备、定额流动资 金占用、费用开支等,都要制订先进、合理的定额,并定期进行检查、分析、考核和修订。第八条 各

6、项定额的制订,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需要在统一领导下,由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进行。在 定额制订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一)要考虑企业生产发展、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的要求,同时兼顾企业目前的生产能力和管理现状,使定 额既先进又可行。(二)要保持定额相对稳定,以利调动职工积极性,使分析和考核建立在可比基础上。但随着企业生产技 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对已不适应的定额应适时地进行补充和修订。(三)要注意各种定额之间的内在联系,防止相互脱节,彼此矛盾的情况岀现。(四)要采取相应的组织措施,定期检查分析,保证定额的贯彻执行。第二节原始记录第九条 企业应根据生产和管理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下列各项原始记录:(一

7、)材料物资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材料的收、发、领、退等物流过程。包括:材料、物资验收入库单、领料单、限额领料单、委托加工材料单、委托加工入库单、超定额领料单、退料单、材料切割单、 材料物资盘点报告单、工具请领单等,并作好工具借交记簿和材料仓库台帐的记帐工作。(二)劳动工资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职工人数、调动、考勤、工资基金、工时利用、停工情况、有 关津贴等项记录。(三)设计及工艺改动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产品设计改动、工艺路线变化、工时材料定额变动等项 的记录,如产品设计修改通知单、工艺路线变动通知单,定额变动通知单等。(四)生产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产品从毛坯投入至验收入库的过程,如

8、工作命令单、加工路线单、 毛坯投料单、半成品领用单、转工单、废品通知单、零件短缺报告单,以及零部件和产成品交库单等,并 作好产品投入产岀数量管理和工时统计工作。记工(五)设备使用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设备验收、交付使用、维修、封存、调拨、报废的情况,如固 定资产验收单、固定资产调拨单、在建工程转固验收单等,并作好固定资产卡片和固定资产台帐的作。(六)动力消耗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根据各计量仪表所显示的水、电、汽、风的实际耗用量,并作 好能源消耗统计报表。企业应指定专职管理原始记录的机构和人员,统一规定各类原始记录的格式、内容、填写、审核、签署、 传递、存档等要求,保证原始记录管理的规范化和

9、标准化。第三节计量验收第十条 企业应建立健全各项财产、物资的计量验收制度,并保持计量工具的准确性,对材料、工具、在 产品、半成品、产成品等的收发和转移,都必须进行计量、点数和质量验收。(一)对于购入材料的计量验收分下列两种方式:1 提货验收。在提货时进行现场验收,发现短缺、不足或破损等情况,要及时查明原因,其应由运输机 构负责的,要填写物资破损清单,由运输机构签证,明确交接双方的经济责任。2 入库验收。材料运达仓库后,由仓库管理人员根据发票所列的品名、规格和数量,分别采取点数、过 磅、检尺、量方等适用的计量折算方法,准确计算数量,经检验部门质量检定后,按实际合格数量入库。 属于材料的定额损耗,

10、可在规定允许的损耗范围内点收入库。对于数量和质量不符,以及破损等情况,要 查明原因,分清责任,要求有关方面赔偿或扣付货款。(二)对于在产品、半成品在车间之间或车间内部的转移,应根据工艺流程记录的凭证,经质量检验合格 后进行点数、交接。在产品报废或短缺,应及时查清数量和原因,填制有关的原始凭证,以保证投入、产 岀数量记录的准确性和连贯性。(三)对于外发加工的半成品,在拨岀和完工入库时,都应进行合格数量的计量和交接,如发生外部责任 的报废或短缺,应及时办理索赔。(四)对于车间完工的零部件和产成品,应由车间填制入库单,经检验合格签证后,送交仓库点收入库。第四节价格体系和内部结算第十一条 企业内部各单

11、位之间,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互相提供产品、材料或劳务等经济事项, 如生产部门之间转移半成品,辅助生产部门为基本生产部门提供劳务,管理部门为生产部门提供服务等。因此,为了正确评价各单位的工作业绩,分清各的经济责任,企业必须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内部价格体系,实行以货币形式进行等价交换的内部结算。第十二条内部结算价格的制订(一)内部转移的材料物资等,由物资供应部门以当时市场价格为基础,制订内部计划价格,编制价格目 录,经财务部门审核后,作为内部结算价格。(二)企业辅助部门劳务供应,可以市场价为基础,由企业主管职能部门根据实际成本情况审定结算价格。(三)企业生产的零部件、半成品在内部转移时,可采

12、用定额成本作为转移价格。企业应当编制全部产品 的零部件及整机的定额成本。鉴于产品零件定额成本的制订是一项较大浩繁的工作,牵涉到各个方面,根据若干企业的经验,特制订以下规定:1 此项工作应由企业主要领导牵头,直接监督检查有关职能部门按要求提供下列资料:1-1产品机件明细表,包括组装件、借用件、随机备件、标准件、电气件等明细表。1-2 产品零件加工及装配工艺路线表,加工工时定额明细表,材料定额明细表,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 包装材料、油漆材料等。1-3 产品零件外协加工费明细表。1-4各种材料、外购件的以市场价为基础的计划价格。1-5 以实际成本结合预测成本为基础的工缴定额单位成本。2 有关职能部

13、门,负责将数据及资料输入电算机,并指定专人负责日常信息维护及负责填发信息变动通 知单。(四)其他内部结算价格,应本着公平合理、利益兼顾、有利于管理的原则,在企业领导下由各有关部门 协作制订,经批准后施行。第十三条内部结算的方式和组织。(一)内部结算的方式,本着既满足往来结算的要求,又简化手续的原则,选择使用,一般以厂内支票较为适宜,也可由企业根据其具体情况行决定。(二)内部结算的组织,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在财务部门设立结算中心,主要负责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往来结算,核算工作较简单。另一种是厂 内银行,具有结算、信贷、控制等职能,但核算工作较复杂,企业可根据管理需要选定适当的组织形式。第十四条

14、各种内部结算价格,以每年修订一次为宜,但如客观情况发生较大变动,影响成本的准确性, 可在企业领导下,由有关部门协作研究修订,经批准后施行。各单位不得擅改变价格标准。第五节内部经济核算制第十五条 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内部经济核算制,在企业统一计划、统一核算的前提下,建立企业各单位(成 本中心)分级归口管理的经济核算网络,形成纵向为厂部、车间(分厂)、小组(个人)核算;横向为产 品设计、工艺技术、物资供应、生产计划、经营销售及财务等有关职能部门的全面经济核算制。各核算单 位都必须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明确分工职责,结合企业经济责任制和成本管理责任制考核,开展内部经 济核算。第三章 成本预测、计划、控制、

15、分析第十六条 企业必须通过成本计划管理和控制经济活动,以实现有效的成本管理,包括预测、决策、计划、 控制、分析等管理工作,达到有效地降低成本的目的。企业应结合市场和用户调查,掌握市场信息,包括资源、价格、科技发展、产品品种、质量、销量等各种 数据信息,并结合价值工程决定产品结构的优化组合,在此基础上,进行产品成本预测,确定目标成本。第一节成本预测和目标成本 第十七条成本预测应在生产预测和选择最佳经济效益方案的基础上进行,并以目标成本控制产品设计、 工艺技术和生产的耗费,实现产品的最低成本。第十八条成本预测应包括:制订计划阶段的成本预测和计划实施阶段的成本预测。(一)制订计划阶段成本预测的基本内

16、容是,根据生产经营目标确定成本预测对象,收集整理成本数据和 历史资料,分析可能影响成本水平的社会因素,按照技术经济分析提岀降低成本的方案,根据目标利润、 生产发展及消耗水平,测算目标成本。(二)计划实施阶段成本预测的基本内容是,分析上一阶段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制订下一阶段生产技术经济措施,调查市场物价等社会因素,预计计划期内生产发展水平和降低成本计划的实施效,预测企业成本计划的完成程度。第十九条预测目标成本的方法(一)根据市场调查制订销售价格,在预测销售收入、应交税金和目标利润的基础上,确定目标成本,计 算公式是:1 按全部产品进行目标成本预测目标成本=预计销售收入-预计应交税金-目标利润对企业

17、的目标利润,可根据企业计划销售利润率或资金利润率,结合期间费用水平计算确定,也可按企业 的方针目标测算。2按单项产品进行目标成本预测单位产品目标成本=预计单位产品销售价格-预计单位产品税金-单位产品目标利润单位产品目标成本=预计单位产品销售价格* (1-产品税率)-目标利润/预计销售量单位产品目标成本=具有竞争力的市场价格/单位产品售价*单位产品实际成本(二)预测销售价格有困难的,可以参照企业类似产品或系列产品的成本,或本企业历史先进成本水平作 为目标成本。也可按照平均先进定额制订的定额成本或本企业上年实际成本,按企业的成本降低计划测算 目标成本。(三)运用量本利分析法测算保本点,结合产量计划

18、预测在一定生产量条件下的目标成本和一定销售量条 件下的目标利润。第二节成本计划和费用预算第二十条 为了保证产品目标成本和企业经营目标的落实,企业必须在制订降低成本措施,综合编制企业 各专业计划的前提下,编制成本计划,开展经济核算,组织企业内部的成本管理。第二十一条 编制成本计划应进行反复试算综合平衡,使其具有可行性、先进性与完整性,避免随意估计, 产生保守或冒进偏差。第二十二条 成本计划中成本项目的内容、费用的分摊、产品成本的计算,必须和计划期内实际成本核算 的方法口径一致,以便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计划期成本项目内容如有变动和上年实际成本不一致时,要调整上年实际成本的成本项目,以统一核算的 口

19、径和内容。第二十三条企业的成本计划和费用预算由下列内容组成:(一)商品产品成本计划(二)主要商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三)生产费用及期间费用预算;(四)机械加工小时成本费计划;(五)铸铁件成本计划。上述成本计划和费用预算的格式,除财政或主管部门统一规定外,其余的由企业行制订。企业根据成本管理的需要,应编制车间(分厂)产品成本计划或生产费用预算。第二十四条成本计划应根据下列依据进行编制:(一)成本降低指标;(二)计划期内企业的生产、劳动工资、物资供应、技术组织措施等计划;(三)计划期内原料及主要材料、工艺性辅料、燃料、工具等现行消耗定额和劳动工时定额;(四)计划期内各生产部门的费用预算以及外包、外协

20、加工费计划;(五)内部计划价格目录以及价格差异水平的预计;(六)上期成本水平和成本分析资料。第二十五条成本计划一般按下列步骤编制:(一)作好准备工作。包括:收集整理各项基础资料和历史资料,掌握计划期内原材料、工时定额、外包 外协、工艺技术改进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研究降低成本的具体措施。(二)进行试算平衡。编制成本计划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进行生产、供应、销售、外包外协、资金、费用等方面计划的综合平衡。这些平衡关系包括:1 产品生产计划,劳动工时计划与成本之间的关系;2 物资供应计划与产品材料成本计划之间的关系;3 .工资计划或核定工资总额基数与产品工资成本计划之间的关系;4 各项费用预算与成本

21、计划之间的关系;5 外包外协计划与成本计划之间的关系;6 资金计划与成本计划之间的关系;7成本计划与利润计划之间的关系。(三)正式编制计划。根据综合平衡后确定的成本指标,如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百 产值生产费、机械加工小时成本费、铸锻件单位成本等,由财务部门报经企业领导审批后,正式编制成 本计划。第二十六条企业编制成本计划应在总会计师或行使总会计师职权的企业领导人员的领导下,由财务部门 牵头,组织各有关职能部门和各方面的有关人员共同参加。第三节成本控制和分级归口管理第二十七条 企业应结合内部经济责任制,将成本计划和目标成本的各项指标细化,层层分解,实行成本 分级归口管理,并对实

22、际的生产耗费进行严格审核,保证有效地控制经济活动,实现成本控制,完成目标 成本和成本计划。第二十八条 企业实行成本分级归口管理和成本控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是:(一)设计成本控制,要从掌握市场信息入手,运用价值工程等方法,合理设计,合理选材,设计性能优 良、成本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二)材料成本的控制,要从材料采购、价格、计量、检验、入库、领退、下料、用料、委托外部加工、 回收等方面加以控制。1 采购价格的控制。企业应成立专职的价格监控部门,作为企业物价管理和监督的常设机构,它的主要职责是:1-1制订价格审批管理条例和惩办法;1-2 对外购物资和外协加工进行价格监督;1-3 搜集市场信息,掌握各种物

23、资及外协加工的最低价格的客户资料;1-4 审批各有关部门的物资采购和外协加工价格审批单;1-5 监督检查审批后价格执行情况。2 材料耗用的控制。严格执行限额发料制度和维修用材料的计划发料制度,严格超限额领用和补料的审批制度,严格各项材料 收发的手续,严格执行余料退库及假退规定,实行钢材切割下料核算,提高钢材利用率,积极推广修旧利 废、代用及综合利用等节约用料的方法,保证降低产品用料单耗。3 对铸冶材料的控制,要从炉料配比,浇冒口工艺设计,铁水供应量与计划浇注量之间的平衡,以及焦 铁比与型砂消耗量的控制等方面着手,减少废品,提高成品率、优铸率,降低铸件材料单耗。(三)劳动资料的控制,要控制各种工

24、具、刃具、量具等低值易耗品的消耗,建立限额领用和结合生产量 浮动的考核制度。严格执行设备的责任保养制度,加强机器设备、厂房的合理利用,从数量、时间、能力 和综合利用等几方面提高设备利用率。(四)劳动力耗费的控制,要控制定编、定员、保持一线生产工人的比例相对稳定,保证提高岀勤率、工 时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及时解决停工、窝工问题,要控制工资总额的增长幅度低于经济效益的增长幅度。(五)费用开支的控制,要实行费用指标限额管理和考核制度,明确各项费用权责归属,严格费用支岀审 批手续,控制按计划和限额耗费。(六)生产投入的控制,要控制生产量的投入,包括投产周期、投产数量、予加报废、库存扣除等,保证 按计划

25、投产,控制过量生产,确保均衡完成生产计划。(七)外包外协加工费的控制,要严格执行货比三家,择优定点的原则,加工点及价格的确定,要实行审 批制度。(八)能源消耗的控制。所有能源消耗都应实行定额管理和考核。控制能源消耗首先要从线路、管道方面 划清耗能责任归属,安装计量仪表,减少跑、冒、滴、漏和大功率负荷空载现象,保证能源单耗的降低。(九)企业应结合各种耗费指标与费用支岀,制订具有激励作用的惩制度,节约或超支与工资金挂钩,以提高降低成本的积极性。第四节成本分析第二十九条 为检查成本计划执行情况,查找影响目标成本升降的因素,揭示节约与浪费的原因,制订进 一步降低成本的措施,企业必须在正确核算成本的基础

26、上,开展成本分析工作。第三十条 企业必须建立各级成本分析制度,按月、季、半年、年度定期进行成本分析,对一些影响成本 较大或对完成成本计划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问题,应及时组织专题分析,查明原因,提岀整改措施。半年和年度的成本分析报告,必须报集团财务部。第三十一条 企业的成本分析应纳入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制度。企业成本分析工作,应在总会计师或行使 总会计师职权的企业领导人领导下,以财会部门为主,组织全厂职能机构和车间(分厂)共同进行。各车 间(分厂)的成本分析应在其单位负责人的主持下,以车间(分厂)的核算人员为主,会同有关职能人员共同进行。第三十二条企业成本分析应针对成本计划和目标成本与实际数的差异进

27、行分析,内容包括:(一)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总括分析,如生产费用计划完成情况,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和可 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指标完成情况等。(二)按成本项目进行分析,原材料项目要分析耗用数量的节约或超支情况和采购价格变动情况;工缴费 成本分析,要结合工缴费用总额与生产总量的变动情况;废品损失项目要检查废品率升降和大宗报废的主 要原因。对亏损产品和利润下降幅度过大的产品单位成本,要深入查明原因,进行成本责任分析(三)管理费用等相对固定费用,要按子目发生数结合归口管理部门责任进行分析,对完成全厂成本指标 有较大影响的费用超支项目还必须责成有关部门进行重点分析。(四)车间(分厂)成本分析的主要

28、内容,包括生产计划完成情况,原材料消耗定额完成情况,制造费用 预算执行情况,小时工缴费升降的原因等。第三十三条 企业的成本分析可采用本期实际数与计划数对比,与上期数对比,与上年同期数对比,与同 行业先进水平对比,以及因素分析法等。各级成本分析都要写岀书面报告,要有数据资料和文字说明,达 到重点突岀,原因清楚,措施具体的要求。月度分析可适当简要。对于成本分析中提岀的主要问题,要有整改措施和实施责任人,并列入成本分析会议决议,实行跟踪检查 考核。第四章成本核算规程第一节成本核算的原则规定第三十四条 企业应当严格执行下列成本核算原则:(一)实际成本计价原则。产品成本核算,必须贯彻正确计算实际成本的原

29、则。在成本计算过程中,由于核算程序的需要,对材料、能源、劳务、制半成品和产成品等,按计划成本、计划价格或定额成本进行核算的,必须在成本计算期内,最终根据成本耗费的实际资料,调整为实际成本。企业不得以计划成本、估计成本、定额成本代替实际成本。(二)分期核算原则。企业生产费用和成本核算,采用公历历月制。成本计算期内的完工产品,要根据实 际的统计资料或完工凭证,实际的耗费量和价格,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进行成本核算。(三)合法性原则。计入成本的费用,都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不符合规定的费用不能计入成本。根据企业财务通则和工业企业财务制度规定,下列支岀不得列入成本和费用:1 为购置和建造固定

30、资产,买入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支岀,在财务处理上不能与收益性支岀混淆,应 将其先作为资产,按照规定的期限和标准进行分配摊销,不得直接一次性列入成本和费用。2 对外投资的支岀。3 被没收的财物、支付的滞纳金、罚款、违约金、赔偿金以及捐赠、赞助支岀,在会计处理上,只能列 入营业外支岀或在交纳所得税后的利润中支付。4 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以及支付的优先股股利和普通股股利,在会计处理上,应作为利润分配处理。5 资本的利息,基本建设期间借款发生的利息支岀,可计入工程成本,作为固定资产原价组成部分;清 算期间发生的利息可计入清算费用;企业开办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岀,可作为开办费待开业后分期摊销。6 国家法律、

31、法规规定以外的滥摊派、滥罚款等各种付费,各企业要积极抵制,及时向上级财政部门和 主管部门报告。7 国家规定不得列入成本和费用的其他支岀。(四)一贯性原则。与成本核算有关的会计处理方法,应保持前后期一致,使前后期的核算资料衔接,便 于比较。不得通过任意改变会计处理方法调节各期成本和利润。(五)费用确认配比原则。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费用可按下列三种方式确认:1 按因关系确认。对于费用的发生与某种收入存在明显因关系的支岀,应在该项收入实现时,确认为生产成本,并与之配比,在该项收入未实现时,先作为计入存货的成本确认,例如制造产品的材料耗费和人工耗费,应计入产品的制造成本,随着产品的销售转为销售成本,并

32、与相关的销售收入配比。2 按受益期分配确认。对于支岀的效益涉及若干会计年度的资本性支岀,应在与支岀效益相关的各受益 期,按合理的方式分配确认为费用,分别与各受益期的收入配比,例如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3 按发生的时期立即确认。对于既无明显因关系,又难以按受益原则进行分配的支岀,在发生的当期立即确认,即作为期间费用与发生当期的收入配比。(六)权责发生制原则。在成本核算时,应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其基本内容是,凡是应计入本期的收入或支岀,不论款项是收到或付岀,都算作本期的收支;凡是不应计入本期的收入或支岀,即使款项已经收到或付岀,也不能算作本期的收入或支岀。在成本核算中运用权责发生制原则,主要是指确认

33、本期费用的问题。即应正确处理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和予提费用等。在成本核算时,对于已经发生的支岀,女口其受益期不仅包括本期,且还包括以后各期,就应按其受益期分摊,不能全部列于本期;对于虽未发岀的费用,但却应由本期负担,则应先行予提计入本期费用中,待支岀时,就不再列入费用。企业不能利用 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和予提费用人为地调节成本,使成本计算失去真实性。第三十五条为了正确核算产品成本和经营成,企业应当严格划清以下成本费用的界限:(一)本期成本与下期成本的界限,企业应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成本费用的归属,通过待摊费用和 予提费用核算,及采用估价入帐、余料退库等办法,划分本期成本与下期成本的界限。(二)

34、在产品成本和产成品成本的界限,企业必须加强车间生产的投入产岀管理,结合定期盘存,确保期 末在产品数量准确,并按规定方法正确计算在产品的约当成本和产成品实际成本,不得任意压低或提高在 产品的成本。(三)各种产品之间成本费用的界限,凡是能够直接计入有关产品的各项直接费用,都要直接计入;凡是 与几种产品共同有关的不能直接确认的费用,要根据合理的分配标准,在各种产品之间分配。企业不得在 可比产品与不可比产品之间,盈利产品和亏损产品之间互相转移生产费用,以掩盖成本超支或盈利补亏。(四)产品成本与期间费用的界限,期间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由于这两种费用与收入配比的时间不同,所以混淆两者也会影

35、响成本和利润的真实性。第三十六条 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产品,按照下列原则规定,划分可比产品或不可比产品:(一)企业在上年度正常生产的产品,属于可比产品。(二)凡是产品型号或型号字尾没有改变的产品,即使进行了局部零件变动,局部零件材质变动等,一般 仍列入可比产品。(三)品种规格繁多的同类可比产品,可选定代表规格产品,作为同类产品中基准的可比产品(四)对于因零件结构变动较多,以致改变使用性能,经批准改变型号或型号字尾的产品,属于不可比产 品。第三十七条 行业内同类产品成本的核算口径,应当按照统一规定,以保持横向可比性。第三十八条 企业必须选择与产品生产类型相适应的成本核算方法,对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

36、可以同时采用 几种方法,但要贯彻基本生产与辅助生产有别,主要产品与一般产品有别的原则,不必强求一致。成本核 算方法一经确定,应保持稳定,未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不得任意变更。第三十九条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必须贯彻与产品生产类型和管理的要求相适应的原则。(一)单件小批生产类型的产品,以每一项工作命令或定单为成本计算对象;(二)成批、大量生产类型的产品,以产品型号结合工作命令为成本计算对象;(三)多步骤连续加工的产品,以每种产品及各生产步骤为成本计算对象;(四)产品品种、型号、规格繁多,难以逐一计算产品成本的,可采用分类法,但必须将产品结构,工艺 方法,成本耗费等近似的产品,合并为一个成本计算对象;(

37、五)铸冶工艺等简单生产,可选用品种法,将成本计算期的全部合格产品,作为一个成本计算对象;(六)产品成本比重较大的主要部件和组件,如经常有半成品销售业务的,应结合每批部件或组件的工作 命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七)配件生产与整机同时投产时,可以合并成本计算对象;如下达工作命令分别投产的,应以每批配件生产为成本计算对象;(八)系列化纺织机械产品生产,相互借用零件较多,难以分清系列内各种型号产品成本的,可以将该系 列内各型号产品合并,作为一个成本计算对象;(九)通用件或通用装置单独投产的,以每批通用件或通用装置的工作命令为成本计算对象;(十)产品用制标准件可以并入该产品型号同时投产,对单独投产的标准

38、件,以每批投产的工作命令为成本计算对象;如完工的标准件交入材料库储备待领的,按制材料处理。第四十条 纺织机械成台成本核算,应贯彻完整性原则,成台成本包括:主机、机电配套、专件配套等完整的成本。但如客户要求免供某些零部件,则应专门下达制造命令,并另行核算产品成本。成台成本不包括随机周转件、多备件和专用工具等成本在内。第二节成本核算组织第四十一条 大、中型企业要在财务会计部门内设置成本管理机构,主要车间(分厂)也应设财会人员或 核算职能机构负责车间(分厂)成本管理。小型企业必须指定专人管理成本。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在总会计师或行使总会计师职能的领导人员统一组织领导下,由财会部门具体负责。第四十二条

39、 大、中型企业必须建立两级成本核算组织。车间(分厂)级成本核算,受企业财会部门的业 务指导,也可根据管理需要,作为企业财会部门的派驻人员。工段和班组核算,可以作为群众性经济核算。小型企业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实行企业财务部门一级成本核算,但生产车间必须提供有关成本核算资料。第四十三条 实行两级成本核算,有利于加强成本管理,可以分别采用下列两种核算形式:(一)车间(分厂)进行生产费用归集核算和产品成本分配计算,同时负责产品投入产岀成本核算和内部结算管理,保证产成品与在产品成本的真实性,月末将本期成本数据报财务。上报成本数据一般应包括:(分产品、分成本项目)期初在产、本期发生、本期产成,期末在产,成本

40、差异(实行平行结转定额差异)同时报岀完成定额工时或重量,工缴实际单位成本或吨成本及其计算依据。(二)车间(分厂)进行生产费用的控制,核算本车间生产工时量或重量的单位成本,并进行车间(分厂) 资金占用的核算,至于产品成本分配核算,则集中在企业财务部一级进行。不论采取上列哪一种核算形式,成本工作都应该贯彻 "管算结合,以管为主"的方针,在成本管理工作上 多下功夫。第四十四条 在主要车间(分厂)设置的成本核算机构和人员,可以专职负责成本管理工作,也可以统管 全部经济核算,但不得兼任与本身业务无关的工作。车间(分厂)成本核算 机构和人员的工作职责如下:(一)负责成本计划和费用预算的

41、编制和平衡工作,并检查督促计划和予算的执行;(二)负责生产费用核算、成本核算、帐簿记和报表编制工作,并开展内部经济核算;(三)负责产品投入产岀核算,加强在产品数量和成本管理,确保在产品帐实相符;(四)负责内部结算及流动资金的核算与管理;(五)负责生产费用耗费的控制和成本管理责任制的贯彻,并代表车间(分厂)对外进行经济责任补偿结 算;(六)负责车间(分厂)经济指标的分解落实,开展内部经济活动分析,组织制订降低成本措施;(七)在车间(分厂)领导组织下,会同其他职能机构和人员,加强成本管理基础工作;(八)协助车间(分厂)领导,对内部各级机构或人员,在执行成本计划和经济技术指标方面的实际效 进行考核;

42、(九)协助车间(分厂)领导作好财产管理工作;(十)负责指导工段、班组的经济核算和经济活动分析。第四十五条 企业所有商品产品的销售成本,应集中在企业财会部门统一核算。第三节成本费用核算内容和程序第四十六条 由于新的财务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工业企业财务中成本和费用的概念、项目和构成都发生 了很大的变化,为克服完全成本法的不加区分费用性质的缺陷,新制度规定统一采用国际通行的制造成本 法。企业生产经营中发生的所有费用,分为制造成本费用和期间费用,只有制造成本费用计入生产成本,期间费用不再计入成本,在发生的会计期间,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根据新的工业企业财务制度及"两则"的有关规定,将成

43、本费用核算内容规定如下:(一)制造成本。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他直接支岀和制造费用 的总和。它们可归纳为:1 直接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能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或劳务成本的生产费用。包括直接材 料费、直接人工费、外购件、外协加工费、专用工具、燃料动力等及其他直接费用。上述费用发生时,直 接计入产品制造成本。2 间接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除直接费用之外的一切费用,包括企业内各生产单位(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发生的共同费用,以及不能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各项费用。这些费用发生时,应通过一定标准分配计入产品制造成本。(二)期间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

44、理机构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发生的费用,这些费用按规定进行汇总,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该费用分为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上述三种费用与成本的关系如下: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费用外协加工费外购零部件其他直接费用直接计入产品成本间接人工费间接费用间接材料其他间接费用通过分配计入产品成本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第四十七条企业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划分如下项目:(一)直接材料一一指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外购件、外协费、包装物、专用工装等。对于有 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如油漆、模型、型砂等,凡能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也可列入本项目。燃料动力 如能直接

45、计入产品成本的,也可列入本项目。(二)直接工资一一企业直接从事产品制造的生产工人的工资、补贴、金。(三)其他直接支岀一一企业按照规定,按直接工资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的职工福利费等,为简化计算,此 项可并入直接工资项(改为直接工资及福利费)或其他有关项核算。(四)制造费用一一企业各生产单位(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发生的,难以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各项费用。包括管理人员及辅助工人工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租赁费、差旅费、保险费、季节性或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及其他制造费用。(五)需单独核算废品损失的企业,可按规定增设"废品损失"项目进行

46、核算。(六)对不能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燃料动力费、直接人工费及福利费,可作为间接费用,增设"燃料动力费"项目,各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产品制造成本。(七)根据多数企业实际情况,现将我行业成本项目划分为以下5个,即:1直接材料费2 燃料动力费3 直接人工费(含福利费)4 .废品损失5制造费用各企业在成本核算及报表中,一律执行这一分项规定,以便于比较和分析。第四十八条期间费用的核算内容:(一)管理费用一一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在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如下内容:1 公司费用,是指应由企业负担的公司经费,包括工厂总部管理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修理 费、物料消耗、低

47、值品摊销、办公费、差旅费和其他费用。2 工会经费,是指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2%比例计提拨交工会的经费。3 职工教育经费,是指企业为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支付的费用,按照职工工资总额1.5%计提,4 劳动保险费,是企业支付离退休职工的退休金、补贴、医药费(包括企业支付的离退休人员参加的医 疗保险基金)、职工退职金、六个月以上病假人员的工资、易地安家补助费、职工死亡丧葬费、抚恤费、 按规定支付的离退休人员经费和交纳的社会统筹退休养老基金等。5 待业保险费,是指企业按照国家规定交纳的待业保险基金。6 董事会费,是指企业最高权力机构(如董事会)及其成员为执行职能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差旅费、会议

48、费等。7 咨询费,是指企业向咨询机构进行科学技术经营管理咨询所支付的费用,包括聘请经济技术顾问,法 律顾问等支付的费用。8审计费,是指企业聘请中国注册会计师进行查帐验资以及进行资产评估等发生的费用。9 诉讼费,是指企业因起诉或应诉发生的费用。10 排污费,是指企业按照规定交纳的排污费用。11 绿化费,是指企业对厂区进行绿化发生的零星绿化费用。12 税金,是指企业按照规定交纳的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13 土地使用费(海域使用费),是指企业使用土地(海域)支付的费用。14 土地损失补偿费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破坏的国家不征用的土地所支付的土地损失补偿费用。15 技术转让费,是

49、指企业使用非专利技术支付的费用。16 技术开发费,是指企业研究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新产品设计费、工艺规程制定费、设备 调试费、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试验费、技术图纸资料费、未纳入国家计划的中间试验费、研究人员的工资、 研究设备的折旧与新产品的试制、技术研究有关的其他试验、委托其他单位进行科研试制费用以及试制失 败损失。17 .无形资产摊销,是指企业按照规定对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 的摊销。18 开办费摊销,是指企业按照规定分期摊销的开办费。19 业务招待费,是指企业为业务经营的合理需要支付的招待费用,在下列限额内据实列支:全年销售额在1500万 (不含15

50、00万 )以下的,不超过年销售额的5%。;超过1500万 但不足5000万 的,不超过该部分 3%;超过5000万 但不足1亿的,不超过该部分的 2%;超过1亿 的,不超过该部分的1%。20 .坏帐损失,是指企业按规定提取的坏帐准备。按集团公司流动资产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执行。21 存货的盘亏、毁损和报废(减盘盈),是指企业库存材料、低值品、包装物、产成品和制半成品等因盘亏、毁损和报废造成的损失。22 其他,是指企业不包括在以上项目内的管理费用。(二)财务费用一一企业为筹集资金发生的利息支岀、汇兑损失、调剂外汇手续费、金融机构手续费和筹集资金发生的其他财务费用等。(三)销售费用一一企业在营销活动中

51、和提供劳务等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专设销售机构的各项经 费。包括如下内容:1 运输费,是指企业为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发生的运杂费、搬运费等。2 包装费,是指企业在销售产品过程中,消耗的包装材料和用品,但不包括已列入制造成本中的包装费 用。委托外单位包装产品所发生的劳务费用,也列入本项目核算。3装卸费,是指企业在销售产品发运过程中,为装卸产品发生的费用。4 保险费,是指企业支付的运输保险费。5 展览费,是指企业为促销活动或宣传商品举办展览展销所支付的各项费用。6 代销手续费,是指企业支付给商品经纪人、以及代销单位或个人的手续费。7 租赁费,是指企业为销售产品支付的各项租赁费用(不含融资租赁费)

52、。8广告费,是指企业为销售产品作广告宣传所支付的各项费用。9 专设销售机构经费,是指为销售产品专设销售机构所发生的各项经营费用。包括职工工资、福利费、差旅费、办公费、折旧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品摊销、业务费等。10 其他,是指不包括在以上项目的销售费用。第四十九条企业生产的一切可供对外销售的产品和工业性作业,厂内制 用品和劳务加工,营的各种专项工程等,应分别列入生产作业计划,或签发工作命令进行生产,并据以分别核算成本,不得混淆和 遗漏。第五十条企业进行生产费用和成本核算的程序是:(一)根据产品和劳务作业的生产过程特点,生产组织类型,以及管理的需要,分别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选用适合的成本核算

53、方法。(二)按照费用发生地点和成本计算对象,填制、审核各种会计凭证。有关成本核算的原始凭证和记帐凭 证,应有经办人员和责任人员签章,作到手续完整,准确及时。(三)设置下列各种成本和费用明细帐:1 基本生产明细帐,按生产地点和成本项目核算基本生产车间发生的生产费用。2 辅助生产明细帐,分车间和成本项目核算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生产费用,也可以不单独设置帐户隶属在基本生产明细帐进行核算。3 自制半成品明细帐,按存放地点和零件分别核算企业在制和库存自制半成品成本。一般宜采用零件定额成本作为计算依据,由车间和库房按产品零件别分别建立明细帐,进行投料、交库、结存的日常数量核算,月末编制分车间、分产品的包括金

54、额、工时、重量的汇总表。车间和库房必须认真进行收发、计量、交接,要有合法的原始凭证、建全的台帐登记制度和定期盘存制度,保证半成品数据的真实、准确,使产 品成本计算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应当指岀的是,只有实行产品投入产岀的电算化管理,才可能及时完成这种大量的计算与编表工作。4制造费用明细帐,按车间别和明细项目别核算基本生产及辅助生产车间所发生的制造费用。制造费用 应按规定进行分配核算,月终不保留余额。5期间费用明细帐,按费用明细项目核算企业发生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月终直接结转损 益,不保留余额。6 待摊费用、予提费用明细帐,根据划清本期成本和下期成本的原则和权责发生制原则,按照会计制度

55、 的规定设置。(四)企业应按照确定的成本计算对象,设置分产品别、工艺步骤别、分批定单别、工程项目别、作业和 劳务别的成本二级明细帐(或称成本计算单)。成本二级明细帐必须受控于基本生产的明细帐,两种明细 帐增减变化和余额必须一致。实行成本两级核算的企业,生产费用和成本明细帐要在企业财会部门和生产车间同时设置。车间(分厂) 设置成本明细帐,核算的内容和范围,根据不同的核算形式应有所区别。1 车间(分厂)采用核算生产费用和产品成本分配形式的,应设置基本生产明细帐和制造费用明细帐, 以及产品另件投入产岀明细帐,同时进行生产费用,产成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的核算,并保留期末在产品 成本。2 车间(分厂)实行

56、纯本期发生额控制、核算生产费用形式的,其基本生产明细帐,可以保留余额,也 可以不保留余额。3 封闭式生产的车间(分厂),有单独商品产品岀产的,必须进行产成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的核算。根据经济核算和考核的需要,车间(分厂)核算的项目、内容,可以有异于企业一级核算。如(车间)分 厂不负担价格差异,增设占用资金利息费等,但在企业财会部门帐册上的最终反映,应调整与财政部会计 制度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规定相符。(五)根据归集的全部生产费用和成本核算资料,按成本项目计算各种产品的在产品成本、产成品成本和 单位成本。第五章成本费用核算细则第一节材料费用核算第五一条企业材料采购成本包括:(一)购入材料的原价(不含增值税;不包括购入材料包装物或容器的押金);(二)购入材料的外地运杂费;(三)符合上级主管物资部门制订的、材料运输途中定额损耗率限额内的损耗;(四)材料入库前,整理挑选时发生损耗的损失,及其整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