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_第1页
必修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_第2页
必修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_第3页
必修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_第4页
必修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一)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理解以两角差的余弦公式为基础,推导两角和、差正弦和正切公式的方法,体会三角恒等变换特点的过程,理解推导过程,掌握其应用.教学重点两角和、差正弦和正切公式的推导过程及运用;教学难点两角和与差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的灵活运用.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个人修改 (一)复习式导入:(1)大家首先回顾一下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2)?(二)新课讲授问题:由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怎样得到两角差的正弦公式呢?探究1、让学生动手完成两角和与差正弦公式. 探究2、让学生观察认识两角和与差正弦公式的特征,并思考两角和与差正切公式.(学生动手)探究3、我们能否推倒出两角差

2、的正切公式呢?探究4、通过什么途径可以把上面的式子化成只含有、的形式呢?(分式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得到注意: 5、将、称为和角公式,、称为差角公式。(三)例题讲解例1、已知是第四象限角,求的值.解:因为是第四象限角,得, ,于是有: 思考:在本题中,那么对任意角,此等式成立吗?若成立你能否证明? 练习:教材P131面1、2、3、4题例2、已知求的值()例3、利用和(差)角公式计算下列各式的值:(1)、;(2)、;(3)、解:(1)、;(2)、;(3)、练习:教材P131面5题(四)小结:本节我们学习了两角和与差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我们要熟记公式,学会灵活运用.(五)作业: 教后反思:课题两角

3、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二)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理解两角和与差的余弦、正弦和正切公式,体会三角恒等变换特点的过程;2、掌握两角和与差的余弦、正弦和正切公式的应用及类型的变换。教学重点两角和、差正弦和正切公式的运用;教学难点两角和与差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的灵活运用.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个人修改 (一)复习式导入:(1)基本公式 (2)练习:教材P132面第6题。思考:怎样求类型?(二)新课讲授例1、化简解:此题与我们所学的两角和与差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不相象,但我们能否发现规律呢? 思考:是怎么得到的?,我们是构造一个叫使它的正、余弦分别等于和的.归纳:例2、已知:函数(1) 求的最值。(2

4、)求的周期、单调性。例3已知A、B、C为ABC的三內角,向量,且,(1) 求角A。(2)若,求tanC的值。练习:(1)教材P132面7题 (2)在ABC中,则ABC为( ) A直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2) ( ) A 0 B2 C D思考:已知,求三、小结:掌握两角和与差的余弦、正弦和正切公式的应用及类型的变换四、作业:教后反思:课题3.1.3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通过探索、发现并推导二倍角公式,了解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和角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强化题目的训练,加深对二倍角公式的理解,培养运算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从而提高解决问

5、题的能力.2.通过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的运用,会进行简单的求值、化简、恒等证明.体会化归这一基本数学思想在发现中和求值、化简、恒等证明中所起的作用,进一步掌握联系变化的观点,自觉地利用联系变化的观点来分析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本节学习,引导领悟寻找数学规律的方法,培养的创新意识,以及善于发现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二倍角公式灵活应用.教学难点如何灵活应用和、差、倍角公式进行三角式化简、求值、证明恒等式.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个人修改一、复习引入:(1)大家首先回顾一下两角和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2)问题导入1、 若sin=,(,),求sin2,cos2的值。

6、(让学生思考) 2、请试着用sin 或cos,表示sin2,cos2。 请试着用tan表示tan2。我们由此能否得到的公式呢?(学生自己动手,),二、新知探究公式推导:;思考:把上述关于的式子能否变成只含有或形式的式子呢?;注意: 这些公式都叫做倍角公式.倍角公式给出了的三角函数与2的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公式说明:()这里的“倍角”专指“二倍角”,遇到“三倍角”等名词时,“三”字等不可省去;()通过二倍角公式,可以用单角的三角函数表示二倍角的三角函数;它适用于二倍角与单角的三角函数之间的互化问题。()二倍角公式是从两角和的三角函数公式中,取两角相等时推导出来,记忆时可联想相应角公式。练习 求下

7、列各式的值:三、例题讲解例1 已知求的值(让学生阅读课本例题)点评:二倍角公式不仅限于2是的二倍的形式,其他如4是2的二倍,是的二倍,3是的二倍,是的二倍,-是-的二倍等,所有这些都可以应用二倍角公式.练习:若sin(-)=,求cos(-2)的值例2在ABC中,活动:让学生自习阅读本节课本上最后一个例题,思考三个问题。本题的条件三角形对角有什么影响?两种方法有什么区别?本题若求tan(2C)的值,又如何呢?练习:在ABC中,求tan(B+2C)的值()引申:公式的变形及应用,1.二倍角正弦公式:sin2=2sincos,其变形:或.2.二倍角余弦公式:cos2=cos2-sin2=2cos2-

8、1=1-2sin2,其变形有:cos2=,sin2=.例3求值cos20°·cos40°·cos80°;解:原式=例4 2、化简函数f(x)=2sinx(sinx+cosx)(并求f(x)的最小正周期和最大值。选做)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了什么内容?同学们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惑?本节我们学习了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我们要熟记公式,在解题过程中要善于发现规律,学会灵活运用.五、作业:做课本P138,第16、17两题。优化设计P65相应内容。 课题3.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一)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通过二倍角的变形公式推导半角的正弦、

9、余弦、正切公式,体会化归、换元、方程、逆向使用公式等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2、理解并掌握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并会利用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形,体会三角恒等变形在数学中的应用。3、通过例题的解答,引导学生对变换对象目标进行对比、分析,促使学生形成对解题过程中如何选择公式,如何根据问题的条件进行公式变形,以及变换过程中体现的换元、逆向使用公式等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从而加深理解变换思想,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以已有的十一个公式为依据,以推导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的推导作为基本训练,学习三角变换的内容、思路和方法,在与代数变换相比较中,体会三角变换的特点,提高推理、运

10、算能力教学难点认识三角变换的特点,并能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指导变换过程的设计,不断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变换过程的能力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个人修改 (一)复习:三角函数的和(差)公式,倍角公式(二)新课讲授:1、由二倍角公式引导学生思考:有什么样的关系?学习和(差)公式,倍角公式以后,我们就有了进行变换的性工具,从而使三角变换的内容、思路和方法更加丰富,这为我们的推理、运算能力提供了新的平台 例1、试以表示解:我们可以通过二倍角和来做此题因为,可以得到;因为,可以得到又因为思考:代数式变换与三角变换有什么不同?代数式变换往往着眼于式子结构形式的变换对于三角变换,由于不同的三角函数式不仅会有结构形式方面的差异

11、,而且还会有所包含的角,以及这些角的三角函数种类方面的差异,因此三角恒等变换常常首先寻找式子所包含的各个角之间的联系,这是三角式恒等变换的重要特点例2已知,且在第二象限,求的值。例3、求证:()、;()、证明:()因为和是我们所学习过的知识,因此我们从等式右边着手;两式相加得;即;()由()得;设,那么把的值代入式中得思考:在例3证明中用到哪些数学思想?例3证明中用到换元思想,()式是积化和差的形式,()式是和差化积的形式,在后面的练习当中还有六个关于积化和差、和差化积的公式三练习:P142面1、2、3题。四小结:要对变换过程中体现的换元、逆向使用公式等数学思想方法加深认识,学会灵活运用五作业

12、:教后反思:课题3.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二)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通过三角恒等变形,形如的函数转化为的函数;2、灵活利用公式,通过三角恒等变形,解决函数的最值、周期、单调性等问题。教学重点三角恒等变形的应用。教学难点三角恒等变形。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个人修改(一)复习:二倍角公式。(二)典型例题分析例1: ;解:(1)由得(2)例2解: .例已知函数(1) 求的最小正周期,(2)当时,求的最小值及取得最小值时的集合点评:例是三角恒等变换在数学中应用的举例,它使三角函数中对函数的性质研究得到延伸,体现了三角变换在化简三角函数式中的作用例4若函数上的最大值为6,求常数m的值及此函数当时的最小值及取得

13、最小值时的集合。(三)练习:教材P142面第4题。(四)小结:(1) 二倍角公式:(2)二倍角变式:(3)三角变形技巧和代数变形技巧常见的三角变形技巧有切割化弦;“1”的变用;统一角度,统一函数,统一形式等等(五)作业:课题3.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三)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熟练掌握三角公式及其变形公式(二) 过程与能力目标抓住角、函数式得特点,灵活运用三角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三) 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和、差、倍角公式的灵活应用教学难点如何灵活应用和、差、倍角公式的进行三角式化简、求值、证明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个人修改 例1:教材P141面例4例1. 如图,已知OPQ是半径为1,圆心角为的扇形,C是扇形弧上的动点,ABCD是扇形的内接矩形.记COPa,求当角a取何值时,矩形ABCD的面积最大?并求出这个最大面积.例2:把一段半径为R的圆木锯成横截面为矩形的木料,怎样锯法能使横截面的面积最大?(分别设边与角为自变量)解:(1)如图,设矩形长为l,则面积,所以当且仅当即时,取得最大值,此时S取得最大值,矩形的宽为即长、宽相等,矩形为圆内接正方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