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技术中的温检测实用教案_第1页
测量技术中的温检测实用教案_第2页
测量技术中的温检测实用教案_第3页
测量技术中的温检测实用教案_第4页
测量技术中的温检测实用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温度是国际(guj)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温度的宏观概念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当两个物体互为热平衡时其温度相等。温度的微观概念是大量(dling)分子运动的平均强度的表示。分子运动愈激烈,其温度表现越高。10.0 序 (Introduction)第1页/共48页第一页,共49页。10.1 温度(wnd)标准和测量方法 (Temperature Standard and Its Measuring Method)10.1.1 温度温度(wnd)的测量方法的测量方法 接触式测温元件直接与被测对象相接触,两者之间进行充分的热交换达到热平衡,这时,感温元件的某一物理参数的量值就代表(dibio)

2、了被测对象的温度值。非接触测温通过辐射进行热交换,可避免接触测温法的缺点,具有较高的测温上限。此外,非接触测温法热惯性小,便于测量运动物体的温度和快速变化的温度。但受到物体的发射率、测量距离、烟尘和水气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其测量误差较大。 温度测量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测量。 接触式测温直观可靠。但因测温元件与被测介质之间的热交换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达到热平衡,所以存在测温的延迟现象;受耐高温材料的限制,不能应用于很高的温度测量。感温元件会影响被测温度场的分布,接触不良等也会带来测量误差。另外,腐蚀性介质对感温元件的性能和寿命会产生不利影响。第2页/共48页第二页,共49页。测量方式 仪表名称测温

3、原理精度范围特点测温范围/接触式测温仪表双金属温度计固体热膨胀变形量随温度变化12.5 结构简单,指示清楚,读数方便;精度较低,不能远传-100600一般-80600压力式温度计气(汽)体、液体在定容条件下,压力随温度变化12.5 结构简单可靠,可较远距离传输T0),则在回路中会产生电流。这个物理现象称为热电效应或塞贝克效应,相应的电动势称为塞贝克电动势。回路中产生的热电动势大小仅与组成回路的两种导体或半导体A、B的材料性质及两个接点的温度T、T0有关,热电动势用符号EAB(T, T0)表示。 第9页/共48页第九页,共49页。在热电偶回路中,产生(chnshng)的热电动势由两部分组成:温差

4、电动势和接触电动势。 l 温差(wnch)电势 + + A + TT0EsEA(T, T0)当一根(y n)均质金属导体 A上存在温度梯度时,处于高温端的电子能量比低温端的电子能量大,所以从高温端向低温端移动的电子数比从低温端向高温端移动的电子数多得多。结果高温端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低温端因得到电子而带负电,在高、低温两端之间便形成一个从高温端指向低温端的静电场Es 。这个静电场将阻止电子进一步从高温端向低温端移动,并加速电子向相反的方向转移而建立相对的动态平衡。此时,在导体两端产生的电位差称为温差电动势。 温差电动势用 EA(T, T0)表示。括号中T和T0的顺序决定了电动势的方向。 ),(

5、),(0A0ATTETTE热电偶温度计热电偶温度计 (2/17)第10页/共48页第十页,共49页。TTTTNTNeKTTE0)(d)(1),(AA0A式中: EA(T, T0)和EB(T, T0) 导体(dot)A和B在两端温度分别为T和T0时的 温差电动势; e 电子电荷量,e=1.61019C。 K 玻尔兹曼常数,K1.381023J/K。 NA(T)和NB(T) 金属导体(dot)A和B在温度为T时的电子密度。 上述两式表明,温差电动势的大小(dxio)只与导体的种类及导体两端温度。EA(T, T0)可表示(biosh)为TTTTNTNeKTTE0)(d)(1),(BB0B同理:热电偶

6、温度计热电偶温度计 (3/17)第11页/共48页第十一页,共49页。l 接触电势 +A +EsEAB(T) B当两种不同导体A、B接触时,由于两者电子密度不同,如 NA NB,则在接触面处产生自由电子扩散现象,从A到B扩散的电子数比从B 到A的多,导致导体 A、B接触处形成一个由A到B的静电场Es ,阻止电子扩散的继续进行,并加速(ji s)电子向相反的方向转移。当电子扩散的能力与静电场的阻力达到动态平衡时, A 、B 之间所形成的电位差称为接触电动势。A和B的接触点在温度为T时的接触电动势用符号EAB(T)表示,其脚注AB的顺序(shnx)代表电位差的方向。)()(ln)(BAABTNTN

7、eKTTE式中:e 电子电荷量,e=1.61019 C。 K 玻尔兹曼常数,K1.381023 J/K。 热电偶温度计热电偶温度计 (4/17)第12页/共48页第十二页,共49页。l 热电偶回路(hul)的热电动势 当两种不同的均质导体A和B首尾相接组成闭合回路时,如果 NA NB, 而且T T0,则在这个回路内,将会产生两个接触电动势EAB(T)、 EAB(T0)和两个(lin )温差电动势EA(T,T0)、 EB(T,T0)。热电偶回路(hul)的热电动势EAB(T,T0)为),()(),()(),(0A0AB0BAB0ABTTETETTETETTETTTTNTNeKTNTNeKT0)(

8、d)(1)()(lnBBBATTTTNTNeKTNTNeKT0)(d)(1)()(lnAA0B0A0TTNTNeKTTETTd)()(ln),(0BA0AB即热电偶温度计热电偶温度计 (5/17)第13页/共48页第十三页,共49页。由于温差电动势比接触电动势小,而又有T T0,所以在总电动势EAB(T, T0)中,EAB(T)所占的比例最大,总电动势方向(fngxing)取决于 EAB(T) 的方向(fngxing)。在热电偶的回路中,因NA NB,所以导体A为正极,B为负极。易见当热电极的材料一定时,热电偶的总电动势EAB(T, T0)仅是两个接点温度T和T0的函数(hnsh)差,可表示为

9、TTNTNeKTTETTd)()(ln),(0BA0AB由式:)()(),(0ABAB0ABTfTfTTE若 T0 恒定,则 fAB(T0)为常数(chngsh),热电动势只与热电偶测量端的温度 T 成单值函数关系,即)()(),(ABAB0ABTCTfTTE通常,热电偶的热电动势与温度的关系,都是规定热电偶冷端温度为 0 时,按热电偶的不同种类,分别列成表格形式,这些表格称为热电偶的分度表。 热电偶温度计热电偶温度计 (6/17)第14页/共48页第十四页,共49页。10.2.2 热电偶基本定律热电偶基本定律l 均质导体(dot)定律 如果只用一种均质导体(dot)组成闭合回路,则不论其导体

10、(dot)是否存在温差,回路中均不会产生电流(即不产生电动势);反之,如果回路中出现电流,则证明此导体(dot)是非均质的。 推论 1:组成热电偶的材料必须(bx)是均质导体,否则将会给测量带来附加误差。推论 2:热电偶必须由两种不同性质的导体或半导体A、B组成,否则即使两结点的温度不同,在回路中也不会产生温差电动势。 l 中间导体定律 在热电偶回路中接入第三种均质材料的导体后,只要中间接入的导体两端具有相同的温度,就不会影响热电偶的热电动势。 热电偶温度计热电偶温度计 (7/17)第15页/共48页第十五页,共49页。l 中间(zhngjin)温度定律 热电偶AB在接点温度(wnd)为T1、

11、T3时的热电动势 EAB(T1, T3)等于热电偶 AB在接点温度(wnd)为T1、T2和T2、T3时热电动势EAB(T1, T2)和EAB(T2, T3)的代数和,即 EAB(T1, T3)EAB(T1, T2)EAB(T2, T3)中间温度定律为制定热电偶的分度表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这条基本定律也是工业测温中应用(yngyng)补偿导线的理论依据,因为只要匹配与热电偶的热电性质相同的补偿导线,便可使热电偶的冷端远离热源,而不影响热电偶的测量精度。 热电偶温度计热电偶温度计 (8/17)第16页/共48页第十六页,共49页。10.2.3 标准化热电偶标准化热电偶l 标准化热电偶 工业用热电

12、极材料应满足以下要求:1) 物理和化学性质稳定,温差电特性(txng)显著,复现性好,同种材料的电极之间具有良好的互换性,且不为测温介质所腐蚀,高温下不被氧化。2) 电阻温度系数小,电导率高,组成电偶对输出的温差电动势大,且与温度呈线性或简单的函数关系(gun x),以便于提高仪表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并便于仪表的刻度和测量。3) 材质均匀,塑性(sxng)好,易拉丝,成批生产。 热电偶温度计热电偶温度计 (9/17)第17页/共48页第十七页,共49页。n 铂铑30-铂铑6热电偶(分度号B)也称双铂铑热电偶,是典型的高温热电偶。以铂铑30( 铂 70% ,铑30%)为正极(zhngj),铂铑6(

13、铂 94%,铑 6%)为负极。由于两个热电极都是铂铑合金,因而提高了抗污染能力和机械强度,在高温下其热电特性较为稳定,宜在氧化性和中性介质中使用。长期使用的最高温度(wnd)可达1 600 ,短期使用温度(wnd)可达1 800 。这种热电偶的热电动势较小,因此冷端温度在40以下使用时,一般不必(bb)进行冷端温度的补偿。 n 铂铑10-铂热电偶(分度号S)铂铑10为正极,纯铂丝为负极。适宜在氧化性及中性介质中长期使用。其测温上限长期使用可达1 300 ,短期可达1 600 。缺点:热电动势较小,价格昂贵,机械强度低;不宜在还原性介质中使用。 热电偶温度计热电偶温度计 (10/17)第18页/

14、共48页第十八页,共49页。n 镍铬-镍铝或镍铬-镍硅热电偶(分度号K) 以镍铬合金为正极,镍铝 (或镍硅)合金为负极,是一种廉价金属热电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和抗腐蚀性;复现性较好;热电动势大;热电动势与温度关系近似于线性关系;其成本(chngbn)较低,虽然测量精度不高,但能满足工业测温的要求,是工业上最常用的热电偶;其长期使用的最高温度为1 000 ,短期使用温度可达1 200 。 n 镍铬-康铜(kn tn)热电偶(分度号F) 以镍铬合金为正极,康铜(含镍40%的镍铜合金)为负极。由于康铜在高温下容易氧化(ynghu),其测温范围为 -200870 。热电动势大,价格便宜,低温下性能稳

15、定,尤其适宜在0 以下使用。 n 铜-康铜热电偶(分度号T) 以纯铜为正极,康铜为负极,其测温范围为 -200300 。铜热电极容易氧化,一般在氧化性气体中使用不宜超过300 。其热电动势较大,热电特性良好,材料质地均匀,成本低。 热电偶温度计热电偶温度计 (11/17)第19页/共48页第十九页,共49页。l 热电偶的结构(jigu) 普通型热电偶 由热电极、绝缘子、保护套管及接线盒四部分组成。常用(chn yn)的有螺纹和法兰两种连接方式,还有卡套等连接方式。 热电偶温度计热电偶温度计 (12/17)第20页/共48页第二十页,共49页。铠装(ki zhun)热电偶 将热电偶丝与绝缘材料及

16、金属套管经整体复合拉伸工艺加工而成可弯曲的坚实组合体。铠装热电偶较好地解决了普通热电偶体积及热惯性较大(jio d),在弯曲结构复杂的对象上不便安装等问题 热电偶温度计热电偶温度计 (13/17)第21页/共48页第二十一页,共49页。l 热电偶的冷端补偿(bchng)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动势与两端温度有关。只有将冷端的温度恒定,热电动势才是热端温度的单值函数。但在实际应用中,热电偶的冷端通常靠近被测对象,且受到周围(zhuwi)环境温度的影响,其温度不是恒定不变的。为此,必须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进行补偿或修正。n 冰浴法 将热电偶冷端置于冰点恒温槽中,使冷端温度恒定在0时进行测温。冰浴法适用(sh

17、yng)于实验室或精密温度测量。 n 冷端温度修正 热电偶分度表是以冷端温度为 0 为基础而制成的,如果直接利用分度表,根据显示仪表的读数求得温度必须使冷端温度保持为0。如果冷端温度不为0,如冷端温度恒定在T0 0 时,则测得的热电势将小于该热电偶的分度值,为了求得真实温度,可利用 EAB(T1, T3) EAB(T1, T2)EAB(T2, T3)修正。热电偶温度计热电偶温度计 (14/17)第22页/共48页第二十二页,共49页。n 冷端补偿(bchng)导线 用补偿导线代替部分热电偶丝作为(zuwi)热电偶的延长部分,使冷端移到离开被测介质较远的地方。补偿导线的热电特性须与所取代的热电偶

18、丝一样。 补偿导线在测温回路中的连接 注意,对于具有(jyu)补偿导线的热电偶,其冷端温度应该是补偿导线的末端温度。 热电偶温度计热电偶温度计 (15/17)第23页/共48页第二十三页,共49页。常用(chn yn)热电偶补偿导线热电偶名称补偿导线工作端为100 冷端为0 时的标准热电势/mV正极负极材料颜色材料颜色铂铑-铂铜红镍铜白0.640.03镍铬-镍硅铜红康铜白4.100.15镍铬-康铜镍铬褐绿康铜白6.950.30铜-康铜铜红康铜白4.100.15热电偶温度计热电偶温度计 (16/17)第24页/共48页第二十四页,共49页。n 冷端补偿器 利用(lyng)不平衡电桥所产生的不平衡

19、电压来补偿热电偶参考端温度变化而引起的热电动势的变化。 限流电阻 冷端温度与电阻 Rcu 所处(su ch)的温度一致。在常温下(取冷端温度t0 20 )使电桥平衡,当t0偏离20 ,如 t0升高(shn o)时,Rcu 随t0 升高(shn o)而增大,则桥路输出uab也随之增大, 而热电偶回路中的总热电动势随 t0 的升高(shn o)而减小。适当选择桥路电流, 使uab的改变量与热电动势的改变量相同,使uab与热电动势叠加后保持电动势不变,从而实现冷端补偿。 采用这种温度补偿电桥时,应将显示仪表的零位预先调整到电桥平衡温度。 热电偶温度计热电偶温度计 (17/17)第25页/共48页第二

20、十五页,共49页。10.3 热电阻温度计 (Thermo-Resistor Based Thermometer)金属材料或半导体材料的电阻值会随着温度而变化,电阻值和温度之间具有(jyu)单一的函数关系。利用这一函数关系来测量温度的方法,称为热电阻测温法,而用于测温的材料称为热电阻。热电阻性能稳定(wndng),测量精度高。工业上广泛用于测量-200850 范围内的温度。制作电阻的金属和合金应具有以下条件:温度系数较高,电阻温度关系线形良好,材料的化学与物理性能稳定,容易提纯和复制,机械加工性能好等。常用热电阻的金属材料有铂、铜、镍、铟、铑等。半导体材料电阻主要(zhyo)有锗电阻、热敏电阻、

21、碳电阻等。按感温元件的材料分,热电阻可分为金属热电阻和半导体热敏电阻两类。第26页/共48页第二十六页,共49页。10.3.1 金属金属(jnsh)电阻温度计电阻温度计l 电阻(dinz)温度系数热电阻材料应具有较高的电阻温度系数( 值)。金属的纯度(chnd)对电阻温度系数影响很大,纯度(chnd)越高, 值越大。温度系数的定义为1001) 1(100010000100RRRRRR0和R100分别为0 和100 时热电阻的电阻值。 铂的纯度通常用W(100)= R100/R0表示, R100/R0越大,纯度越高, 值也越大。 热电阻温度计热电阻温度计 (2/12)第27页/共48页第二十七页

22、,共49页。n 铂热电阻 铂丝具有下列特点:纯度高、物理化学性能(xngnng)稳定、电阻值与温度之间线性关系好、电阻率高、机械加工性能(xngnng)好、长时间稳定的复现性可达0.000 1 K。 通常(tngchng)使用的铂电阻温度传感器零度阻值为 100 , 电阻变化率为0.385 1 /。铂电阻温度传感器精度高,稳定性好,应用温度范围广,是中低温区( -200850 )最常用的一种温度检测器,不仅广泛应用于工业测温,而且被制成各种标准温度计(涵盖国家和世界基准温度)供计量和校准使用。铂电阻温度(wnd)/电阻特性: )100(1 320ttCBtAtRRt)1 (20BtAtRRt

23、(-200 t0 ) (0 t850 )式中:Rt为t时的电阻值; R0为0时的电阻值;A、B、C为与铂纯度有关的分度常数。 热电阻温度计热电阻温度计 (3/12)第28页/共48页第二十八页,共49页。n 铜热电阻 工业用铜热电阻(dinz)的测温范围为 -50150 ,它的电阻(dinz)-温度关系可以近似表示为 )1 (0tRRt铜热电阻温度计的优点是价格便宜,容易得到较纯的铜。它具有较高的电阻温度系数 ,而且(r qi)电阻和温度的关系是线性的。国内工业用铜热电阻的分度号有Cu50和Cu100两种,其 R0 分别(fnbi)为50 和100 。 缺点是容易氧化,因此只能在较低温度和无水

24、分及无腐蚀性的环境下工作。它的电阻率小,因此铜热电阻的体积大,热惯性也大。热电阻温度计热电阻温度计 (4/12)第29页/共48页第二十九页,共49页。n 普通(ptng)热电阻l 热电阻的结构(jigu)普通热电阻n 铠装(ki zhun)热电阻铠装热电阻1不锈钢管;2感温元件;3内引线;4氧化镁绝缘材料热电阻温度计热电阻温度计 (5/12)第30页/共48页第三十页,共49页。n 热电阻引线(ynxin)两线制:在热电阻的两端各连一根导线的引线形式为两线制。这种引线形式配线简单,但要带入引线电阻的附加误差,用于测量精度(jn d)要求不高的场合,并且导线的长度不宜过长。三线制:在热电阻的一

25、端连接(linji)两根导线的引线,另一端连接(linji)一根引线,这种引线形式为三线制。设与热电阻Rt连接的三根引线阻值均为r。电桥平衡时, )()(312rRRrRRt如果R1=R2,则有 Rt=R3 ,即 r 的存在不影响电桥平衡。该连接方法可以消除引线电阻的附加误差,精度高于两线制,应用很广。 热电阻温度计热电阻温度计 (6/12)第31页/共48页第三十一页,共49页。四线制:在热电阻的两端(lin dun)各连两根导线的引线形式为四线制,在高精度测量时采用。 由恒流源供给的已知电流I 流过热电阻 Rt ,使其产生电压降U,电位差计测得 U ,便可得到Rt(Rt U/I )。尽管(

26、jn gun)引线存在电阻,但有电流流过的引线上,电压降 rI 不在测量范围内; 连接电位差计的引线虽然存在电阻, 但没有电流流过, 所以四根引线的电阻对测量均无影响。 热电阻温度计热电阻温度计 (7/12)第32页/共48页第三十二页,共49页。l 热电阻测温电路(dinl)R1、R2和R3是固定电阻, Rt是热电阻, Rref 和RFS是锰铜电阻,两者分别等于热电阻在起始温度(wnd)(如0)及满度(如100)时的电阻值。首先将开关T接在位置“1”,调节R0使指示仪表指示为零;然后将开关T接在位置“3”,调节RF 使指示仪表满度偏转;最后将开关T接在位置“2”上,就可以正常工作。 热电阻温

27、度计热电阻温度计 (8/12)第33页/共48页第三十三页,共49页。10.3.2 半导体热敏电阻半导体热敏电阻(r mn din z)热敏电阻是一种电阻值随温度呈指数变化的多晶半导体感温元件,由过渡(gud)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组成。根据热敏电阻(r mn din z)的温度特性划分,热敏电阻(r mn din z)有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r mn din z),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r mn din z)和临界温度系数热敏电阻(r mn din z)。用于低温的元件是由锰、镍、钴、铜、铬、铁等复合氧化物烧结而成,具有负温度系数。用于高温的元件是由氧化钴等稀土元素的氧化物烧结而成,具有正温度系数。

28、用于温度测量的热敏电阻主要是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温度测量范围是-100300。 热敏电阻的形状有珠型和片型等多种。 热电阻温度计热电阻温度计 (9/12)第34页/共48页第三十四页,共49页。热敏电阻的主要特点:输出信号大,灵敏度比热电偶和金属热电阻高;体积小、结构简单、便于(biny)成形;热容量小,响应时间短;复现性好;互换性好;稳定性好等。 热电阻温度计热电阻温度计 (10/12)第35页/共48页第三十五页,共49页。l 负温度系数(xsh)热敏电阻(NTC,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呈指数(zhsh)降低。其电阻温度特性表

29、示为 )11(00eTTBTRR式中:T 被测温度,K; T0 参考温度,K; RT、R0 温度分别为T和T0时的热敏电阻阻值; B 热敏电阻的材料常数,又称为热敏指数。 热敏电阻的温度系数: 2TB热敏电阻(r mn din z)温度系数是常数B和温度T的函数,与电阻R无关。同时, 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热敏电阻(r mn din z)的温度系数比金属丝的高很多,所以它的灵敏度较高。 热电阻温度计热电阻温度计 (11/12)第36页/共48页第三十六页,共49页。l 正温度系数(xsh)热敏电阻(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电阻值随温度(wnd)

30、升高而呈指数增加。其电阻温度(wnd)特性表示为 )(00eTTBTRR有的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达到某一温度时,其阻值(z zh)会突然增大,可以起报警作用。 l 临界温度系数热敏电阻(CTR,critical temperature resistor) 热电性质与NTC相似,不同之处是在某一温度下,其阻值急剧下降,因而可用于低温临界温度报警。 热电阻温度计热电阻温度计 (12/12)第37页/共48页第三十七页,共49页。10.4 非接触式测温法 (Non-contacted Measuring of Temperature)非接触测温主要是利用热辐射来测量(cling)物体温度。任何物体温度

31、高于绝对零度时,其内部带电粒子在原子或分子内会始终(shzhng)不断地处于振动状态,并能自发地向外发射能量。这种依赖于物体本身温度向外辐射能量的过程称为热辐射。辐射能以波动形式表现出来(ch li),其波长的范围极广,从短波、X光、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到电磁波。在温度测量中主要是可见光和红外光。辐射测温的物理基础是基本的辐射定律,它的温度可以和热力学温度直接联系起来,因此可以直接测量热力学温度。 第38页/共48页第三十八页,共49页。响应时间短,最短可以达到微秒级,容易(rngy)进行快速测量和动态测量。 可以(ky)进行远距离遥测。辐射测温的缺点:不能测量物体(wt)内部的温度;受发射

32、率的影响较大;受中间环境介质的影响较大;设备复杂,价格较高等。 根据测温的原理不同,辐射测温可以分为全辐射测温法、亮度测温法、红外测温法、光纤测温法等。辐射测温优点:非接触测量,测量过程中不干扰被测物体的温度场,从而测量精度较高。 测温范围广,从理论上讲,辐射测温无上限。非接触式测温法非接触式测温法 (2/10)第39页/共48页第三十九页,共49页。10.4.1 全辐射全辐射(fsh)温度计温度计全辐射温度计测温的理论基础是斯忒藩玻耳兹曼定律,它通过测量辐射物体的全波长的热辐射来确定物体的辐射温度。全辐射温度计测的是被测对象的辐射温度,在实际(shj)测量中,需要将辐射温度换算成真实温度。

33、全辐射温度计能自动测量温度,其输出量为电量,适于远传和自动控制,是在线温度检测(jin c)常用的一种仪表。 非接触式测温法非接触式测温法 (3/10)第40页/共48页第四十页,共49页。隐丝式光学高温计 10.4.2 亮度亮度(lingd)高温计高温计亮度温度计是根据普朗克定律,通过测量物体(wt)在一定波长下的单色辐射亮度来确定它的亮度温度的,又称为单波段温度计。亮度温度计可以分为(fn wi)两类:光学高温计和光电高温计。 l 光学高温计 调整物镜系统,使被测物成像在高温计灯泡的灯丝平面;调整目镜系统,使人眼清晰地看到被测物和灯丝的成像。再调整电测系统可变电阻,改变灯丝电流,使被测物或

34、辐射源的亮度在红色滤光片的光谱范围内处于平衡,即相互间处于相同的亮度温度。由于高温灯泡在检定时其亮度温度与通入电流之间的对应关系已知,因而可确定被测物体在红色滤光片波长范围内的亮度温度。 非接触式测温法非接触式测温法 (4/10)第41页/共48页第四十一页,共49页。在使用光学高温计的过程中,最经常的工作是用人眼进行亮度平衡。即通过调节电流,用人眼观察的高温计灯丝瞄准区域(qy)均匀地消失在辐射源或被测物体的背景上,即“隐丝”或“隐灭”。亮度比较情况示意图 在“隐丝”时,灯丝与瞄准目标相交的边界无法分辨出来。即它们在高温计视野上具有相同的亮度和亮度温度。高温计电流过高或过低都不能出现“隐丝”

35、,也就是不能产生亮度平衡(pnghng)。由于使用这种高温计测温时,必须使被测物背景与小灯泡灯丝间的亮度达到“隐丝”程度,所以这种光学高温计又称为隐丝式光学高温计。非接触式测温法非接触式测温法 (5/10)第42页/共48页第四十二页,共49页。l 光电高温计 光学高温计测温靠手动的办法改变光学高温计小灯泡电流,并用人眼进行观察,实现亮度平衡。该方法(fngf)受到人为因素影响,导致测量误差。 光电高温计采用硅光电池作为光敏元件,代替人眼睛感受被测物体辐射亮度的变化,并将此亮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经滤波放大(fngd)后送检测系统进行后续转换处理,最后显示出被测物体的亮度温度。 与光学高温计相比

36、,光电高温计具有下列特点:灵敏度高;准确度高;使用波长(bchng)范围宽;测温范围宽;响应时间短;自动化程度高等。 非接触式测温法非接触式测温法 (6/10)第43页/共48页第四十三页,共49页。10.4.3 比色高温计比色高温计比色高温计利用物体的单色辐射现象(xinxing)来测温,但是它是利用同一被测物体在两个波长下的单色辐射亮度之比随温度变化这一特性作为测温原理的。采用比色高温计测量物体表面温度时,可以减少被测表面发射率的变化和光路中水蒸气、尘埃(chn i)等的影响,提高了测量精度。 在用比色高温计测量物体(wt)温度时,没有必要精确地知道被测物体(wt)的光谱发射率,而只需知道两个波长下光谱发射率的比值即可。一般说来,测量光谱发射率的比值要比测量光谱发射率的绝对值简便和精确。 非接触式测温法非接触式测温法 (7/10)第44页/共48页第四十四页,共49页。单光路调制比色高温计1 被测对象;2 透镜;3 光敏元件;4 运算放大器;5 显示装置;6 调制盘;7 电动机;8 滤光片;9 滤光片由被测对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