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22 《礼记》二则_第1页
2020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22 《礼记》二则_第2页
2020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22 《礼记》二则_第3页
2020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22 《礼记》二则_第4页
2020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22 《礼记》二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20 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22 礼记二则22_礼记二则_见学生用书 P44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嘉肴( yáo ) 学学半( xiào )兑命( yuè ) 选贤与能( j)讲信修睦( mù ) 矜( gun )男有分( fèn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A 虽有嘉肴 虽有至道B 不知其善也 陈康肃公善射C 其此之谓乎 回也不改其乐D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3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各句限划一处)(1)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2) 其/此之谓乎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

2、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是东汉经学家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 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的。B 虽有嘉肴是礼记 · 学记中的一段,短文多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1 / 92020 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22 礼记二则增强了文章的气势。C 虽有嘉肴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在学习上热心帮 助别人、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D 大道之行也阐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作者 对这个理想社会的向往。【解析】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

3、的相关情节,根 据问题作答即可。A 项表述不正确,应为“西汉经学家戴圣”。5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礼仪,王明出示了下面一段材料,请根据 材料说明中国古代礼仪的两个特点。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记录礼仪制度的书籍。书中这样说:“古之道,五十不为甸徒,颁禽隆诸长者。”这句话的意思是五十岁以上的老人不必亲自打猎,但分配猎物时要得到优厚的一份。礼记中还记载:“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这就是说交往要对等,只有单方面的行为,就不算有礼,所以接受别人的好意,必须报以同样的礼敬;同时,古人认为,往来之礼应适度, 要通过适合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情感。特点:_尊敬老人_;_礼尚往来(交往对等、往来

4、适度)_。【解析】看到题目,首先在审题后确定答案范围,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语句,找到关键句,然后根据这些关键句将最核心的扣题的内容提取出来作答。从“颁禽隆诸长者 ”“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这两句话可以总结出 古代礼仪的特点。2 / 92020 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22 礼记二则(一)阅读课文,完成问题。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 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 不知其旨也_味美_(2) 教然后知困_困惑_(

5、3) 然后能自强也_勉励 _(4) 学学半_同“敩(xiào)”,教导_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答案】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 才能勉励自己。8本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答案】故曰:教学相长也。3 / 92020 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22 礼记二则【解析】仔细揣摩文意,由前面的“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以及“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可知这是在辩证“教”与“学”的 关系,即“教学相长”。9读了这篇短文,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一谈你的学习体会。【答案】示例:学是第一位

6、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理解得更深刻或在学习 中要有互动与交流。(二)阅读课文,完成问题。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 选贤与能_同“举”,推举、选拔_(2) 故人不独亲其亲_所以 _(3) 男有分,女有归_女子出嫁 _(4) 盗窃乱贼而不作_指作乱害人

7、的事 _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答案】力气,憎恨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12文中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一句表达的内涵 相同的句子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4 / 92020 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22 礼记二则【答案】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13文中“大道”“大同”分别指的是什么?【答案】大道: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问题。【甲】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 命曰

8、“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选自礼记· 学记)【乙】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 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选自礼记· 学记)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 人不学,不知道_明白道理 _(2) 弗食,不知其旨也_不_5 / 92020 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22 礼记二则【解析】首先要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文常用词语的掌握来判断字词的含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的“知 道”为古今异义,可根据语

9、境判断词义。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答案】因此,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答案】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别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困惑。【解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如:“是故”,因此;“为先”,把当作首要的事情;“困”,困惑。最后疏通句子即可。 16【甲】【乙】两文论述的内容各有侧重,请概括两文论述的重点。【答案】【甲】教学为先。【乙】教学相长。【解析】疏通文字,了解内容,抓住两文中“教学”中心内容,抓住关键句子“教 学为先”“学学半”来理解两

10、文所述的侧重点。1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答案】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 有区别,人也是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炼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解析】“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大体意思是玉石如果不加琢磨,就不会成为可用之器。人如果不通过学习,就不会明白人生宇宙的各种道理。言外之意是即使你拥有很高的天赋,如果不经过后天的努力,也不会成为有成就的 人。也就是说人只有经过刻苦磨炼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参考译文】6 / 92020 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22 礼记二则【甲】玉石如果不加琢磨,就不会成为可用之器。人

11、如果不通过学习,就不会明白人生宇宙的各种道理。因此,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兑命篇说“要始终如一地注重学习”,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问题。【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选自礼记· 礼运)【乙】(孟子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 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 ,语人曰:我不能。

12、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 ,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 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选自孟子· 梁惠王上)【注释】语(yù):告诉。折枝:弯腰作揖。王 (wàng):统一天下。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 男有分_职分,职守 _(2) 天下可运于掌_在_19下列句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B )A故/人不独亲其亲7 / 92020 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22 礼记二则B 不必藏/于己C 非/挟太山以超北海

13、之类也D 故/推恩足以保四海【解析】B 项,正确停顿应为:不必 /藏于己。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是诚不能也。【答案】这是真的做不到。(2)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答案】这是不愿意做,而不是做不到。21【甲】【乙】两文都说到了人们要推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会亲如一家,【甲】文的原话是:“_故人不独亲其亲_,_不独子其子_”。【乙】文的原话是:“_老吾老 _,_以及人之老 _;_幼吾 幼_,_以及人之幼_”。22孟子擅长以事作喻,来说明深刻的道理。那么,【乙】文运用了哪两个事例? 说明了什么样的道理?【答案】运用了“挟太山以超北海 ”和“为长者折枝 ”两个事例,说明一个人是 否想有所作为,关键要看他有没有真正付诸行动。【参考译文】【乙】(孟子 )说:“要一个人把泰山夹在胳膊下跳过北海,这人告诉别人说: 我做不到。这是真的做不到。要一个人给年长的人弯腰行礼,这人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是不愿意做,而不是做不到。所以,大王您没有做到用仁德来统一天下,不是属于把泰山夹在胳膊下跳过北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