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最新七年级语文古诗歌四首优质教学设计案例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 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七年 级语文古诗歌四首优质教学设计案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七年级语文古诗歌四首优质教学设讣案例一学习目标1. 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背诵诗歌.2. 了解诗词有关知识,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提髙古诗文修养.4.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髙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观沧海一、新课导入大家知道曹操吧?说起曹操,常常听到两种截然不同
2、的评价,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是*雄, 今天我们阅读他的观沧海,也许你对这样一个历史人物会有更客观的认识.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 根据拼音写岀恰当的词语.(cNng)沧海(ji)碣右(songzli )竦峙水何(d n)(澹澹)(xiao)(s)萧瑟2. 借助课左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澹澹:水波摇荡.竦峙:高高地挺立.竦,高.峙,挺立.星汉:银河.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至:极.何:多么.若:好像.临:登上.3. 文体知识.通常所说的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如本课的观沧海.而寓朝新岀现的绝句、 律诗叫近
3、体诗如本课的次北固山下和钱塘湖春行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有规左,限制了对仗, 八句可分为四联.曲是一种与词相近的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 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如本课的天净沙秋思4 作者简介曹操,字孟徳,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宅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挟天子而 令诸侯 后,先后灭吕布,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打败兵强地广的袁绍,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 十二年(207年)北征乌桓,大胜.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他善诗歌,常借 诗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报负.英诗气魄
4、雄伟,慷慨悲壮,是文学建安文学的开创者.步出厦门行蒿里行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5 背景链接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他这次登碣仃山是在北征乌桓的途中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 建安十一年(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 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毅然北上征伐乌桓.在这年八 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所以第二年他才 能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把前后的事件联系起来,我们可以看出,北征乌桓对曹 操来说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战争了.而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途中经过
5、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 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一左会 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借着大海的形彖表现出来, 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因而成为一篇优秀的作品.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诗歌朗读1自由朗读诗歌,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巧奏.【交流点拨】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2.结合注释解读诗意.【交流点拨】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海水多么宽阔浩荡,海中
6、山岛高耸陡立.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日月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渺的海洋中岀发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渺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貞是幸运极了,就用歌唱来畅抒心中的情怀吧.(二)整体感知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思考下列问题.1. 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交流点拨】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2. 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交流点拨】第1层(12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第2层(38句):描写海水与山岛.(实景)第3层(9-12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想象)最后两句是附文,是
7、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3. 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诗人是怀着怎样的感情描绘大海形象的?【交流点拨】(1)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 了诗人的博大胸怀.(2)大海的形象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诗人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 部.为即将挥师南下统一中原解除了后顾之忧在踌躇满志的时候,他借大海的形象抒发了建 功立业的愿望,写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雄浑诗句.(三)深层探究1. 如何理解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一句?【交流点拨】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以及观察的对象,这两句虽 然没有直接写到人,但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登山望
8、海时的那种勃勃英姿.观字统领全篇,是 诗的线索,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2.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四句是全诗的凭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 法?有这样的表达效果?【交流点拨】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创造出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积极的浪漫主 义色彩诗人联想日月星辰这些自然界伟大的景象,全离不开大海的怀抱想象奇特,胸怀开阔, 渗透着诗人自己的雄心壮志和昂扬奋发的精神,展现了诗人力挽狂澜、重建天下的雄心,塑造 了自我豪气盖世的英雄形象.3诗人在这首诗中把自己欲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人借助什么手法表达自 己的情感呢?【交流点拨】虚实结合,借景抒情,描写沧海的壮
9、丽景色,表现博大的胸怀,抒发统一天下的宏 伟抱负.(四)熟读成诵四、板书设计水:澹澹山岛:竦峙(壮丽气势)实景-借景抒情观沧海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向荣姿态)日月:运行-岀英中(奇特想象)虚景博大胸襟星汉:灿烂出其里(宏伟意境)五、拓展延伸请你搜集几句有关胸襟抱负志趣的诗句.【交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不丧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第二课时次北固山下一、新课导入古时交通不
10、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恫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 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且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这一联而闻名于 天下.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 借助课左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次:住宿,此指停泊,途中暂时停宿.客路:旅途.风正:风顺.悬:挂.残夜:夜将尽而未尽的时候.2. 作者简介王湾住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先天元年(7中了进士,官洛阳尉.早有文名, 往来昊、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其诗流传不多.3背景链接次北固山下是王湾在先天年间或开元初年游历江南时所作,格调壮美,意境开阔,预示了 盛唐诗歌健康发展的前景据说,宰相
11、张说曾亲自将这首诗题写于政事堂.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三面环江,为名胜之地.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诗歌朗读1 自由朗读诗歌,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巧奏.【交流点拨】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 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2.结合注释解读诗意.【交流点拨】在青山之外旅行,在绿水之中行舟.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而显得更宽阔顺风行船一帆髙挂.夜将尽未尽的时候,一轮红日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思念故乡的家书要传到哪里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二)整体感知在理解
12、诗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思考下列问题.1.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交流点拨】首联:点题.青山指北固山.诗人在船上,想象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 暗含旅途奔波之意.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用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 悬空的态势潮平句,又是为颈联中江春句作铺垫.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 是春天一时间过得这么快,怎能不令人感慨!尾联:诗人离家日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新年来到,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自己旅食他乡,久不 得归,见到此景,情何以堪?由此他自然想到要借大雁来给他传递家书
13、了 全诗陈陈相因,浑然一 体.2 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交流点拨】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 思愁绪.(三)深层探究1 探究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交流点拨】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而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 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此句写得恢弘阔大.风正一帆悬 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髙挂着的样 子.诗人不用 风顺 而用 风正,是因为光 风顺 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 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 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可见写 景极为传神.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两句历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14、,你认为该如何理解呢?【交流点拨】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字和 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盯令之中,蕴含 着一种自然的道理: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 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岀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 艺术鼓舞力量.(四)熟读成诵四、板书设讣次北固山下首联:旅途奔波之意借颔联:恢弘阔大之景景颈联: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抒尾联:思乡之情情五、拓展延伸思乡是中国文学的主题之一,无数的乡愁陪伴着无数的诗人同时无数的诗人创造了无数的 乡愁诗乡愁丰富了
15、我们的情感世界,乡愁诗丰富了我们的文学世界思乡实际上已经成了一 个结,一个套在炎黄子孙身上的结在你所积累的诗歌中,哪些诗句抒写了乡愁?【交流】甘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需耶诗经小雅采薇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杂诗三首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虜王建十五日夜*寄杜郎中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虜司空图漫书五首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第三课时钱塘湖春行一、新课导入我们跟随朱自淸先生欣赏过江南春天的美景,伴着老舍先生感受过济南冬天特有的魅力今 天
16、,我们将穿越时空,跟随白居易一起去领略1180年前的西湖特有的春景!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 请给下而加点的字注音.(1) 孤山寺北贾亭西筒)(2) 谁家新燕啄春泥(zhii)(3) 浅草才能没马蹄(m )(4) 绿杨阴里白沙堤(山)2. 解释下而词语.初平:远远望去,西湖水而仿佛刚和湖岸及湖岸上的景物齐平.暖树:向阳的树.没(m ):隐没.行不足:游赏不够,即反复游赏.3. 作者简介白居易是腐代大诗人,字乐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有 诗魔 之称有白氏长庆集凭代表作 有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等.4. 诗歌大意钱塘湖春行以诗人行踪为线索,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第 三句和
17、第四句是颔联,颈联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5. 背景链接钱塘湖春行写于长庆三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使的时候,到四湖游玩,骑马走在白沙堤上, 远看风景迷人的西湖,被它特别的气质吸引了,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初春的美好他心旷神 怡,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的七言律诗,抒发了自己对西湖春天的赞美和热爱之情.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诗歌朗读1 自由朗读诗歌,并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读准字音、疗奏.【交流点拨】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谜人眼,注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2.结合注释解读诗意.【交流点拨】从孤山寺的北而到贾亭的西面,
18、湖而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繁多而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总是游览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二) 整体感知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思考下列问题.1. 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写景的诗歌尤其如此请大家把这首诗还原成画而选择下而的句式,对 你喜欢的句子进行赏读.(1) 从中我看到了(2) 从中我听到了从中我感受到【交流点拨】从第一、二句中,我仿佛看到长衫飘飘的诗人骑马来到贾公亭旁,极目远眺只 见那四湖波澜动荡,与岸平齐.在那水天
19、相接处,水波鄰粼,云朵低垂,似乎要亲吻湖而了-它也 爱早春的西湖.我从几处早莺争暖树中,仿佛听到了黄莺清脆婉转的鸣叫声.2. 诗人最喜爱的是湖东的白沙堤那白沙堤的景色如何呢?诗人除点明是在绿杨阴里外,未 作任何说明.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补写岀白沙堤美丽的景色吧.【交流点拨】有湖水,水中有鱼虾,有嬉戏的鸭子.有花草绿草如茵,像铺了层绿地毯;花儿闪闪,散在绿草丛中.还有花树杏花开了,散缀枝头;桃花也开了,红艳艳的灿烂一片.还有人有骑马的诗人,一边捋着胡须,一边吟诗;好朋友也来了,他们席地而坐,饮洒赏景,谈诗 论文,吟诗作画好不快活.3.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写初春景象?【交流点拨】如初平,春水初
20、生;争暖树,暧树者,向阳之树也,春寒未退,故莺争集其上; 啄春泥,燕初来也;没马蹄,草初生也一这些都是初春的景象(早莺、新燕、乱花、浅草)4. 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交流点拨】最爱湖东行不足句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已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5. 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交流点拨】说几处,可见不是处处说谁家,可见不是家家因为还是初春季节.(三)熟读成诵四、板书设计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水涨云舒第四课时天净沙秋思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在你们眼中,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也许是丰收的,也许是浪漫的,也许是多愁善感 的.那么,在一个游子的心中,秋天是什么样的呢
21、?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中去体会体会.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 文体知识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小令.天净沙是曲牌冬,秋思是散曲的题目.2. 作者简介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是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他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被称为杂 剧四大家他的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3. 背景链接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需,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髙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一生都几 乎过着漂泊无左的生活,因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于是在一次判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诗歌朗读1. 自由朗读诗歌,并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节奏、重音.夕阳/西下,断肠人
22、/在/天涯.2 根据诗句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图画,体会思乡之情.【交流点拨】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四风,在 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 溪流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 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二)整体感知1 本曲前三句列出了哪些景物?分别渲染了怎样的氛国?【交流点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前三句渲染了一种凄淸孤寂的氛围笼罩在苍茫暮色中的枯藤、老树、乌鸦,呈现出一派箫瑟 凄凉的景象.昏鸦归
23、巢反衬出游子的漂泊无所归宿小桥流水旁的人家虽然简陋淸贫,却有亲人团聚的天 伦之乐,透露出游子对宁静温馨的家恫生活的向往,也反衬出有家归不得的悲苦寒风飕飕一 匹瘦计嶙峋的老马正在蜿蜒古道上艰难跋涉这里虽然没有直接写人,但已不难想见马背上的 游子疲惫、憔悴的神情.三句十八个字,不用任何动词和关联语作联缀,只是分别并列三个名词性词组就和谐地构成 一幅以昏鸦 人家瘦马为重点的意境深远的画图,對思旅愁借景物自然显现,使人联想无 穷.2 请你想象画面,给这首小令另拟一个小标题.【交流点拨】断肠人秋旅图、深秋郊野独行图、天涯断肠人、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3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交流点拨】前三句是
24、写景,末二句为抒情.断肠人在天涯是这首小令的主轴,贯穿着整首 曲的情思:昏鸦还知道投树栖息,小桥流水旁的人家也有安身之地,而骑着瘦马的游子却只能 在四风古道上奔波.夕阳如血,可以想见它照在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同古道瘦马上会各有各 的色彩,但倍添迟暮苍凉之气氛是相同的.天涯 二字的指岀,与夕阳配合,正应了日暮途穷 的成语,加重了悲凄衰残的色彩,说尽了千古對旅人无限的愁闷.4 这首小令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交流点拨】这首小令寄情于物,通过对众多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鞫旅天涯的人的凄苦愁 楚之情.(三)深层探究1这首小令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交流点拨】语言极为精炼确切,而且富有特色通篇只有短短
25、五句二十八字,却描绘出诗情 浓郁的画画,创造出凄冷悲寂的意境.前三句句法结构完全相同,全用名词和形容词,没有一个 动词,描写了 9个形象,9个小景,每三个形象构成一幅小画而各句各以三个并列的偏正结构的 词组组成整齐的排比句,显得和谐匀称,一语道破某一种心情也正因如此,这首小令彼称为 秋思之祖2. 秋思是如何运用对比映衬手法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交流点拨】作品中动景与静景、暗淡的色调与明亮的色调、天伦之乐与羁旅之苦,都形成 鲜明的对比映衬,增强了视觉效果和感*彩.藤、树、桥、人家、古道是静景,鸦、水、风、马、夕阳是动景,动静结合,相互辉映落日余 晖的明亮,深秋晚景的暗淡,色调一明一暗,相反相成
26、昏鸦归巢衬托了游子归宿无处,小桥流水 人家的天伦之乐衬托了判旅生活的艰难凄苦,感情上也成鲜明对照.(四)熟读成诵四、板书设汁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景小桥流水人家悲怆愁苦古道西风瘦马思乡之情情-夕阳断肠人五、拓展延伸展开想象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散文.【交流】夕阳已渐西下,只在山顶留下半张无精打采的脸,无奈地看着这无精打采的人间.一抹余辉暗淡地斜洒在枝極斑驳的老树的枝头.枯藤缠绕着老树,树上的乌鸦,发出几声凄凉 的哀鸣划破黄昏的寂寥,斜阳为乌鸦黑亮的羽翼镀上一层金黄.潺潺的流水在夕阳的映照下波光粼粼,还映出几处人家一座小石桥静静地站在流水上,像一 个老态龙钟的百岁老人,经不起岁月的践踏了.古道漫
27、漫,四风凛冽路,看不到尽头在这荒凉古道上,我骑着马,在缓缓地行进几年来,与我朝 夕相处的那匹马,经过岁月无情的洗礼,早已瘦it如柴.经过多年的流浪,它和我都已疲惫不堪.此时.夕阳正西沉,洒下凄冷的斜晖,本是鸟禽回巢、羊牛回圈、人儿归家的团圆时刻.而我, 却仍在外漂泊未归,独自一人浪迹天涯海角,流露出一丝淡淡的悲凉.七年级语文古诗歌四首优质教学设汁案例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2. 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3. 能够准确背诵并默写,能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4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过程与方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领会
28、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 染.教学重点:诵读;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像感悟诗歌内容.教学方法:1. 朗读法指导学生注意陰奏和韵律反复朗读,带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诗的,品出诗的情味.2. 联想、想像法.这四首诗语言优美、精练,丰富,留有极大的想像空间,鼓励学生充分展开联 想和想像,从形神入手,领会感情.3. 讨论、点拨法教师艺术地设问,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课时安排:二课时课前预习:1给生字注音.(10个以上)2. 试读课文.(3次以上)3. 划分各首诗歌的朗读节奏.4. 了解作者和作品,包括:(1)
29、 解释题目的含义.(2) 简介作者和作品.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观沧海次北固山下一、导语设计同学们,谁知道在我国的厲代、宋代、元代分别有哪种文学体裁发展得最有成就?(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虜诗、宋词、元曲)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 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二、观沧海1. 解题;简介作家作品(1) 作者简介曹操(155-220),字孟徳,沛国谯郡人冻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善诗歌,以慷慨悲壮 见称.(2) 作品简介题目观沧海中,观的意思是远望、眺望,沧海:大海,这里指渤海.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
30、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岀卢龙寨.临 竭后山他跃马扬鞭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心潮像沧海一样 难以平静触景生情写下这首壮丽的诗篇.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乐府四言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抒情诗.2. 朗读指导与训练(1) 把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提示:诗歌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教师范读,要求字正腔圆,感情饱满(或播放录音)(3) 学生齐读,要求准确整齐,有节奏感3. 整体感知课文 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诗歌内容补充内容:水何澹澹:何,多么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以观沧海:以,表目的连词.山岛竦峙:竦,高.峙,挺
31、立.高高地挺立.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幸甚至哉:幸,庆幸.至,极点.庆幸得很,好极了.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像.苴,它,指沧海. 难点点拨: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貝里是古诗文中互文见义即文字上只交待一方,而意 义彼此互见句中不但说:日月之行,也说星汉之行不但说星汉灿烂,也说日月灿烂合 起来说,日月星汉之运行与灿烂,均若出于沧海之中4. 合作探究(1) 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2) 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3) 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4)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重点提示: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
32、见.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观字统领全篇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动静结合,描写大海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描写静景,表现了岛上的 勃勃生机;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动景,表现了大海的磅礴气势.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第三层(日月之行至 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 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诗人而对迷人的海上风光,展开了丰富奇特的想像这四句是全诗的*,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 的意境:运行不息的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竟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何等气魄.此诗前一部分写大海景象,视野广阔,也能见出诗人血怀之博大,但跟后一部分
33、比,气象则略逊 一筹.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 大胸怀.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主题:本诗作者描写了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抱负.难点点拨:说说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大海的形象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诗人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 为即将挥师南下统一中国解除了后顾之忧(当时曹操已削平北方群雄,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 残部,纺一北方,如果消灭南方割据势力,就可以实现荡平宇内,一统天下的宏伟目标了)在踌 躇满志的时候,他借大海的形象抒发了建功立业的愿望,写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雄
34、浑诗句, 表现自己的伟大抱负,阔大的胸襟.5小结:诗言志诗人写沧海,抒发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 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字里行间洋溢着饱满的*写景的十句 中,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实景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虚景以其新奇激发读者的 想像,诗人以沧海自比,表现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槪.6 背诵全诗.三. 次北固山下1解题;简介作家作品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 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且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闻名.作者王湾住卒年不详,只知道他是洛阳人,先天元
35、年(712)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昊、楚间, 不得归家,故有此作.题目次北固山下中,次,是停泊的意思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五言律诗,从表达方式看, 它是一首抒情诗.2 介绍律诗的有关知识:律诗共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四联.押韵,每联的尾字押韵押韵的字叫韵脚.颔联、颈联一定是对偶句.3. 朗读指导与训练(1) 把握五言诗的诵读节奏.提示:五言诗一般是三个节拍,二二一或二一二.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2)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整体感知4. 合作探究(1) 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初春青山、緑水、潮平、风正、江春(2) 这
36、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思念故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3) 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苴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似乎江而与岸齐平,船上人视野也因之开阔. 悬是端直高挂的样子,风正表明顺风,同时又是和风,因此帆便端直高挂了.(4)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适.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分析.b、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5.背诵全诗.四、布置作业默写诗歌观沧海和次北固山下.第二课时教学内容:钱塘湖春行、天净沙秋思一、钱塘湖春行1. 解题;简介作家作品白居易(772846),字乐无自号香
37、山居士.一生写了很多诗,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著 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钱塘湖春行是他任杭州刺史时写的钱塘湖,即杭州西湖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 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 笑的西施而影.从诗的体裁看,钱塘湖春行是一首七言律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抒情诗.2. 朗读指导与训练(1)把握七言诗的诵读节奏.提示:七言诗句的节拍有/,/ 如孤山待北/贾亭硒冰而/初平伝脚/低几处/早觀争瘢 树淮家/新燕/啄/春泥.有时也可以这样划分:/如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2)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整体感知3. 合作探究(1) 从
38、钱塘湖春行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写的是初春景象?如:水面初平、争暧树、啄春泥、没马蹄.(2)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归纳主题.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3) 诗中几处谁家用得极有分寸,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联系全诗,说说为什 么.几处谁家照应早莺新燕,准确地反映了初春时景物的特点,也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 如果换作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4. 背诵全诗.二、天净沙秋思1. 解题;简介作家作品马致远:元代戏曲作家他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代四大戏曲作家.从诗歌的体裁看,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天净沙是曲牌鋼,相当于可以填词歌唱的乐 谱;秋思是题目,意
39、思是秋天的思念.马致远的散曲,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被誉之为秋思之祖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 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 哀.2. 朗读指导与训练划分这首散曲的诵读节奏.提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四风/瘦马.夕阳硒下,断肠人/在天涯.(2)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整体感知3. 合作探究(1) 天净沙秋思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些都是凄淸、悲凉、感伤之 景.点拨:小桥流水人家是以乐景反衬哀景,小桥流水人家虽好却不是自己的家乡,有家归不 得,更加悲从中来,
40、肝肠寸断.(2) 哪句可以作为点睛之笔,道岀了游子的情怀?断肠人在天涯.提示:断肠人.指长期漂泊在外的游子.(3) 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归纳主题.通过凄清、悲凉、感伤的秋景描写,表现判旅游子的孤苦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4) 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写一段描述性的文字,字数150字左右.深秋,夕阳西下.古道上,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正踽踽独行,陪伴他的惟有那匹衰瘦的老马.他 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将要归巢的乌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之上的小桥,看 到溪水流经的几户人家,炊烟裳菠,充满幸福温聲,而他此刻却有家难归,眼看太阳就要落山了, 自己今夜又要投宿在何处?独自承受长
41、夜漫漫,怎么能不悲从中来,肝肠寸断.4. 背诵全诗.三、布置作业1. 默写诗歌钱塘湖春行、天净沙秋思2. 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三.七年级语文古诗歌四首优质教学设讣案例三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一些古代诗歌常识.2、学习观沧海和次北固山下,理解诗歌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3、欣赏精彩文句,培养想象能力,体会诗歌意境和思想感情.【课前预习】1、了解古代诗歌常识通常所说的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诗如本课的而把唐朝新岀现的诗、叫近体诗如本 课的和就是律诗.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言律诗、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有规左、限制了对仗,八句 可
42、分为四联,两联必须两两对仗,是两对对偶句.曲是一种与词相近的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 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于口语,用于韵也更接近口语如本课的2 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观沧海是的名篇,也是我国第一首完整的写景诗篇,建安12年(207年)曹操北征乌桓,统 一了北国,凯旋归来时登上碣石山.伫立峰顶,面对大海,浮想联翩,写下这篇乐府诗当时曹操大 军,铠甲未卸,征尘未洗,正可以挥师南下,征讨孙刘,实现统一,完成宏业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诗人勾画了大海、的壮丽景象,表现了的抱负.次北固山下作者住卒年不详,洛阳人届玄宗先天元年(7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 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 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且以这一联闻名.3、根据拼音写出恰当的词语(cang)海Qi )>fi(sdngzh )(ch o) 'F归(y n)水何(d n)(xiao)(s )4、文学常识填空.观沧海一诗选自,作者字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见称.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次意为该诗作者为唐代诗人【合作探究,精讲点拨】(一)整体感知1、观沧海写景句子从到共十句,其中,前六句写的是景,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急性盆腔炎宁瑛》课件
- 《晏子使楚教学》课件
- 《癌症的预防与治疗》课件
- 《日本美食介绍课件》课件
- 2023年浙江省台州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2卷含答案
- 2021年河南省开封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1卷含答案
- 2022年辽宁省锦州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1卷含答案
- 2022年安徽省六安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2卷含答案
- 最美教师主要事迹
- 《演讲与表达》课件
-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副省级)及参考答案
- 零星维修工程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10KV电力配电工程施工方案
- 茶叶采购合同范本电子版
- 副总经理招聘面试题与参考回答(某大型国企)2024年
- 体育赛事舆情危机管理方案
- 先兆流产课件-课件
- 2024年SATACT家教培训合同
- DBJ43 003-2017 湖南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苏少版(2024)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附教材目录)
- 2024-2030年中国高岭土市场运行态势分析与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