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中高年级“三段六环”自能赏读之探微_第1页
小学语文中高年级“三段六环”自能赏读之探微_第2页
小学语文中高年级“三段六环”自能赏读之探微_第3页
小学语文中高年级“三段六环”自能赏读之探微_第4页
小学语文中高年级“三段六环”自能赏读之探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语文中高年级“三段六环”自能赏读之探微我对四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一次语文学习情况调查,对学生反映出的问题主要梳理如下:1.语文学习除了写就是背,没意思。2.作业比较多,写起来用时多,连看书的时间都没有。3语文课上形式太单一,没有回答问题的激情。3.阅读题总是很难回答完整。4.语文老师要求太多,管束太多。孩子们对语文学习的态度深深刺痛了我,如何让学生快乐的投入到语文学习中,真正发挥主体地位,为学生搭建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达到自能读书,自悟自得,让“品味语言,感情朗读”成为课堂的主旋律,使课堂高效,我开始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积极构建实施“三段六环”自能赏读语文教学策略。教学流程图课 中合作赏读

2、课 前自主预习课 后拓展延伸夯实预习自主探索拓展阅读巩固延伸多维互动交流展示小组交流互帮互学内化吸收写作表达赏析品读体验感悟尝试中积极探索叶圣陶先生说:“不教学生预习,他们经历不到学习上很有价值的几种心理过程。”课前预习是学生主动的学习行为, 我决定从课前入手:夯实预习,引导孩子们自主探索。虽然早已意识到预习的重要性,也一直在让孩子们预习。可是,预习只是停留在读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标出自然段这些比较浅的层面上。后来,随着年级的升高,我感觉预习必须扎扎实实进行。于是,从三年级开始,我给孩子们制定预习目标,把预习目标写在了黑板的一角,一挂就是一个学期,预习目标由原来的标画生字新词,自然

3、段等,具体到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从中受到什么教育,文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景物、事件是什么?等,使预习深入了一步。孩子们要想回答这些问题,必须走进课文,认真地读课文。但我感觉因为激励措施没跟上,中上游的孩子预习的效果还可以,中下游的孩子预习效果就不好了。为了让孩子们预习有据可依,拓展预习的广度和深度,我和同年级组的老师反复研讨,设计了预习六步曲,并且打印出来,发给孩子们,贴在语文课本的第一页。预习六步曲一读课文标画掌握生字新词,初步理解重点词语。二读课文感知概括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三读课文查找相关资料,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四读课文赏析重点语句,并作批注。五读课文质疑解疑,记录未解决的

4、问题。六读材料搜集同主题文章,资源共享。预习六步曲中,除了让孩子们掌握基础知识,初步感知课文以外,我在第三步增设了“查找相关资料,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相关资料”太广了,就看孩子们怎么去理解。例如,在预习五年级下册第一课草原时,孩子们不但查找了作者老舍先生的其他作品去读,如荷塘月色春背影等,还查找了有关草原的其他风情:“鄂温克族的穿着”、“奶茶”是怎么制作的等等。再读课文时,他们的视野非常广阔,感觉也就大不相同了。我相信,孩子们查找资料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为了实现资源共享,也为了解决部分同学搜集不到资料的问题,我指导孩子们建立了拓展共享本,以小组为单位把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粘

5、贴,组内、组间交换阅读,孩子们非常喜欢。为了让孩子们必须走进课文,解读文本,感悟语言,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课文表面的勾画、理解上,把预习向深度延伸,我在“预习六步曲”的第四步增设了“赏析重点语句,并作批注”。我们班的孩子预习后,课本上写得满满的,写下的是预习中自己点点滴滴的感受。例如:文中的哪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哪个词语用得特别妙,哪句话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当然,有时,他们的感受并不深刻,但他们走进课文去思考了,慢慢地,孩子们的感悟会越来越深的。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的过程是积极思维的过程,是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过程。质疑可以使学生改变学习中的被动地位,

6、使他们变得积极主动,激起探求新知的欲望,迸发出创造的思维火花,能以较高的效率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预习六步曲”的第五步,我设计了“质疑解疑,记录未解决的问题”。孩子们在自主预习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字词方面的,有对文章理解方面的。比较浅层次的问题,他们在小组交流、查阅工具书的过程中就解决了。而一些比较深层次一点的,可能就不好解决了。由此,我设计了“小组预习反馈卡”。让小组长在“预习反馈卡”上记录下小组内依然没有解决的问题,在课前交给老师。老师对各小组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提炼共性的、有价值的问题作为教学的突破口,真正实现以学定教。 教科书只是各种书籍中非常小的部分,一篇课

7、文只是一个例子,只是大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点,课堂也仅仅是一角小小的天空。我们应该引导孩子们拓展阅读的广度,品尝阅读的乐趣,让孩子们阅读的天空更广阔。为此,在“预习六步曲”的第六步,我增设了“搜集同主题文章,资源共享”。当然,第六步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没学这一课之前,优秀的孩子能够试着搜集,更多的孩子是学完这篇文章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去进行相关的搜集。以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在学完这一单元后,孩子们知道这一组文章都是都是描写西部风情的,所以就搜集了关于描写西部的文章七月的天山雅鲁藏布大峡谷天鹅湖等等。为了充分利用资源,我们学完这组课文,抽了一节语文课举行“走进西部”阅读交流会,这样, 不仅丰富了孩子

8、们的阅读空间,进一步升华了情感,更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困惑中努力突破 教学改革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这样那样的困惑接踵而至。困惑一:(课前:自主预习)个别学困生预习效果一般,有丢三落四现象。一段时间后,部分学生预习的兴趣减弱。如何让学困生的预习效果更好,如何让全部学生长久地保持预习的热情,最终让自能预习成为学习语文的需要?这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我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预习有了兴趣,就为持续预习和提高自学能力提供了内因条件。于是,在具体的预习要求下,我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检查督促作用,保证预习效果。另外,我从多角度设计了各类激励卡片,如“预习之星”、“赏析之星”、“朗读之星”、“倾听之星”“

9、书法之星”、“回答问题之星”、“进步之星”“创新之星”“优秀小组长”、“优秀学习小组”等激励学生自主预习。孩子每一次精彩的表现都会获得一张相应的卡片,在获得一定数量的奖励卡片后,就会有相应的奖励。如一个星期内最先获得十张卡片的同学,将成为本学习小组的小组长;学生获得五张卡片就可以自由选择同桌或自由选择学习小组。让每位孩子都能体会到成功的甜蜜,最终让自能学习成为孩子们的需要。困惑二:在预习的过程中,我关注孩子们的收获,更关注的是孩子们在小组交流后,依然没有解决的问题。孩子们依然没有解决的、共性的问题,往往就是文章的切入点。可是,孩子们提出的不明白的问题,比较琐碎,思考的价值不高,仅仅停留在字词等

10、方面。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大量搜集阅读这方面的资料,并多次向专家请教,和我的同事们研讨。在自己总结提炼的基础上,教给学生一些提问题的技巧:可以从文章的题眼切入。高明的作家总是精心设计题目,文章的题目是全文的中心体现,学生可以通过它“窥一斑而见全豹”;可以从文章的中心句切入;从文章的疑点切入。渐渐地,学生预习的深度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了,提出的问题越来越有价值了。我也能从学生们提出的问题中,确立文章的切入点,真正实现以学定教。 例如,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学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有几个小组都提到这样一个问题:题目为什么叫“狼牙山五壮士”而不叫“狼牙山五战士”?应该说,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于是

11、,我就把这一问题作为学习课文的切入点,引领孩子们走进课文,从具体的语句感受五位战士作战时的英勇;为了让部队和群众更安全,他们没有去追赶部队,而是毅然向“棋盘陀”这一绝路走去中体会五位战士的豪迈;从视死如归英勇跳崖中体会五战士的悲壮。读着,品着,学生自然而然地就明白了“五战士”和“五壮士”的区别。更重要的是,这些很有价值的问题是学生们反复思考不能解决的问题,是从学生中来的,而不是老师直接提出来的。问题从学生中来,学生们怎能不主动探索?困惑三:课中(合作赏读)孩子们的预习扎实了,问题提得也很有价值了,课堂也“火”了。孩子们在课堂上争先恐后地表达着自己的看法,自己的理解。如何调控好“火”了课堂,又成

12、为摆在我面前的一道难题。一开始,有的同学不管别人听没听,只顾大声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且总想用声音来压倒别人,结果谁说得也听不清,浪费了时间。针对这种情况,我想了这样一个办法:评选“倾听之星”。当一位同学开始发表见解时,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当发言的同学说完了,再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或反驳,或补充。获得“倾听之星”一张卡片,相当于两张“回答问题之星”卡片。这样,既保护了孩子们回答问题的激情,又教给了学生倾听的艺术,效果非常明显。困惑四:课中(合作赏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13、,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我以为”“我能不能这样说”“我想这么读”“我补充”“我不同意”。丰富多彩的“我”,课堂才是学生的,学生在对话与体验同品共享,个性与共性共同张扬。但是,对于孩子们丰富多彩的赏析、赏读,应该怎样把握好度?怎样引领?从而避免课堂上热热闹闹,但效果一般?为了突破这一难题,我们教务处在教研活动中就这一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各位语文老师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达成共识:对于孩子们多彩的赏析赏读,老师也不能无原则肯定,要在尊重个人体验、答案多彩的基础上求“准”度。例如:在赏读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不管学生从哪些字里行间去赏,去品,都要紧紧围

14、绕文章的中心这对父子的“了不起”展开。赏读的过程中,要及时捕捉课堂中的生成,利用好有效生成,引领学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走进文本深处,品读、赏析字里行间蕴含的思想感情,体会字、词、句、段中的意趣,解决预习中的问题。是的,赏读是学生真正的自主阅读,赏读充满了智慧,流淌着真情,彰显出生命的光彩!欣喜中涌动幸福年初夏,区里举行讲课比赛,我作为教师评委参加,比赛将进行四天。临出发前,我安排班长孟婷组织同学根据老师教给的预习方法进行。在经过个人预习、小组合作交流的基础上,预习最认真的小组将承担带领同学学习的任务:扫清文字障碍,欣赏优美句段,把握文章所要表达的感情。并且告诉同学们,周五老

15、师回来后,要进行测试,比一比哪位同学学得最棒,哪个小组学得最好。不在学校的几天,我的心里很不踏实:孩子们会对第七单元进行认真地预习吗?学得怎么样了呢?讲课比赛结束了,周五我回到了学校。当我刚踏进办公室,和我打班的数学老师就对我抱怨起来:“刘老师,你使了什么魔法,让你们班的孩子这么爱学语文。我本来想趁你不在这儿,上节数学课。可是孩子们根本不同意,说语文课他们自己上。”“星期二的早上,我担心刘老师不在,孩子们不遵守纪律,就想过去帮着照看一下。站在门口,透过玻璃,我看到在班长孟婷的组织下,一个学习小组正在带领全班同学闯关学习呢!每一位同学都那么投入,举手发言那么积极,真让我惊讶!”临班的张老师也迫不

16、及待地向我描述着。听着同事们的话,我的心中涌动着一股喜悦,快步向“阔别”四天的教室走去,赶紧去看看我那些可爱的孩子们。看到我回来,孩子们的高兴之情溢于言表:“老师,你不在的这几天,我们已经把七单元学完了。同学们都等着你检查呢!”班长孟婷高兴地向我汇报。我拿出精心设计的一份难易适中,基础和技能搭配恰当的过关题,测一测我班的孩子们到底学得怎么样。测试结果让我非常惊讶,更让我欣喜:全班四十八名同学中三十八名获得优秀,连经常待及格的黄宝军也出乎意料的及格了。在以后的日子里,每当上完语文课,孩子们就把我团团围住,充满期盼的问:“老师,下一节课我们再上语文好吗?”看着孩子们快乐的神情,我知道他们已经深深迷

17、上了语文课。记得那天吃完中午饭,我班的房祎祎同学捂着肚子来到办公室,皱着眉头说:“老师,我肚子疼。”我赶紧把她揽过来,询问她中午吃了什么,疼得厉害吗?房祎祎说:“也不是很厉害,可能是因为今天风大,灌了风的原因。”我给房祎祎倒了一杯热茶,让她喝了暖暖肚子,又给她装了个暖水袋,让她抱着.过了一会儿,我又问她是不是轻点了。“老师,轻多了。”“要不要让你爸带你回家休息一下?”“老师,下午还有语文课吗?” 我看了看课程表,告诉她下午第一节是语文课。 房祎祎的脸上一下变得喜悦了,说:老师,我不要紧,别让我爸爸来接我,我喜欢在这儿上语文课.”“真的不要紧吗?”我担忧地问。“真的,我现在已经很轻了。”房祎祎坚

18、持着自己的意见。下午第一节课,我拿着课本走进教室。房祎祎笑眯眯地望着我。一节课,她表现得那么积极,回答那么响亮,原因只有一个喜欢语文课。其实,我只是为孩子们搭建了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只是为孩子们营造了轻松和谐的氛围,只是引领他们更加自主的创新,只是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是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孩子们却用纯真的情、真挚的爱拥抱我,让我的心中时时涌动着感动。当教师节那天,韩茁手捧鲜花祝我节日快乐时,我感动了;当吴淑艳为我送来亲手制作的“幸运星”时,我感动了;当孩子们、家长们祝福的短信发到我手机上时,我感动了;当孟婷听到我哑了嗓子,为我送来亲手栽种的薄荷时,我再一次被一份份浓浓的师生情感动了。一幅幅美妙的画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