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法学(重难点问题)_第1页
证据法学(重难点问题)_第2页
证据法学(重难点问题)_第3页
证据法学(重难点问题)_第4页
证据法学(重难点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证据法学重难点问题1、证据学研究对象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在诉讼中运用证据的司法实践;有关运用证据的各项法律规范;有关诉讼证据的理论。2、当事人主义的特点是什么 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充分尊 觅犯罪嫌疑人即被告人的主体性;法官扮 演着仲裁者角色,保持中立,庭审不是必经 程序。3、我国分权主义诉讼制度的表现是什 么表现在司法机关方面,是公检法三 机关的职责分权;表现在审判机关内部,是 审判委员会、院长、庭长、审判员、合议庭 的职责分权;表现在诉讼活动上,是控诉、 辩论、审判三种诉讼职能的分权。当然,这 种分权是在统一目标下的分权。分权的另一 方面就是诉讼主体的各种诉讼权利和义务 的结合。4、法定证据制

2、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公式化,法律预先对各种证据进 行分类,并规定各种不同证据的证明力和判 断证据的规则;形式化,法律对证据力的 规定也是根据一些形式化的因素确定的,而 不是根据证据的实际状况确定的。等级 化,法定证据制度中对证据证明力的规定, 也明显受到了封建等级特权观念的影响; 绝对化,法定证据制度在规定证据和证据证 明力的同时,也规定了法官在审査判断证据 问题上的职责,只要求法官机械地按照法律 的规定识别各种证据的证明力,计算证据证 明力的大小或证据数量的多少,而不允许法 官按照自己的见解审査判断证据。5、自由心证证据制度产生的历史条件 是什么 17世纪以后,欧洲大陆的资产阶 级革命和启蒙

3、运动从政治的层面上推动了司法制度的改革,也包括证据 制度的改革。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各国 的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之后,势必要求维护其阶级统治的法律制 度也必须发生相应的变革,从而用自由心证 的证据制度取代了法定证据制度。 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辩论式的诉 讼程序逐渐取代了纠问式的诉讼程序,只有建立新的证据制 度,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新的诉讼制度得以巩 固。6、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 么如何评价自由心证证据制度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基本内容主要包 括以下两方面:即对证据的自由评价和根据内心确信作出裁判。自由心证证据制度与法定证据制度相 比,自由心证制度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可以更好地在个案中

4、实现司 法公正。自由心证证据制度,体现了人道主 义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一定程度上 保证了司法裁判的客观事实基础。自由心证 制度有利于推进司法活动灵活地为政治服 务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然而,自由心证制度 的理论基础基本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它并 不能使法官发现案件的真正事实,在司法实 践中,客观受裁判者主观因素的影响,从而 造成司法认证实践中的混乱。因此,现代各 国对法官的自由心证都作出了一定的限制。7、证据制度与诉讼制度的关系是什么 证据制度是诉讼制度的组成部份和重要内容之一,它与诉讼制度是从属关系,即有什么样的诉讼制度就 有什么样的证据制度,诉讼制度决定证据制 度。当然,证据制度并不是完全

5、被动和消极 的,它可以影响并反作用于诉讼制度。总之, 二者密切联系,不能截然分开。在奴隶社会,是控诉式诉讼制度,与 之相适应的是神示证据制度;在封建社会, 是纠问式诉讼制度,与之相应的是法定证据 制度;在资本主义社会,是当事人主义和职 权主义的混合式诉讼制度,与之相适应的是 自由心证证据制度;在我国是分权主义诉讼 制度,与之相适应的是客观真实的证据制 度。8、证据在诉讼中的意义是什么证据是整个诉讼活动的基础和核心,具 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证据是正确认定案件事实的基础和根据; 证据是揭露、证实违法犯罪的有力武器; 证据是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有力保障; 证据是对社会公众进行法制教育的工具。9、在英美

6、法系国家中,主要存在的证 据规则有哪些(10)相关性规则;(2)传闻证据规则;(3)任意性自由规则;(4)非法证据排除 规则;(5)最佳证据规则;(6)证人的特权 规则;(7)交叉询间规则;(8)补强证据规 则;(9)推定;(10)司法认知。10、物证审査判断的内容和方法是什么 物证审査判断的内容主要有:(1)审査判断物证的来源是否合法;(2)审査判断物 证是否有伪造、变造和有无发生变形、变色、 变质的情况;(3)审査判断物证与案件中有 无客观联系,有何客观联系。审査判断物证的方法主要有:(1)辩认 法;(2)鉴定法;(3)实验法;(4)质证法;(5)比较和印证法。11、什么是书证诉讼中的书证

7、具有哪些 特点书证是指以文字、图形、符号等记载的 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书面文件或其物品。诉讼中的书证,具有以下特征:(1)书证具有思想性,并以其思想来证明案件事实;(2)书证具有物质性,且其物质形式和外部特征 多种多样;书证具有直接证明性;书证 具有稳定性。12、书证证明力的特点是什么 书证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意图同 案件事实有联系;书证所记载的内容可以被认知;书证有明确 的制作者。13、证人的资格条件有哪些1)证人的资格条件包括积极资格和 消极资格两个方面。积极资格是使公民能够作为证人的条件和 要求:包括(1)在司法或执法活动外了解 案情。(2)能够辩别是非、正确表达。(3) 应是

8、自然人。2)消极资格是限制公民成为证人的资格和条件:(1)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年幼,不能辩别是非、 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为证人。(2)办理 该案的司法人员及参与诉讼的鉴定人、翻译 人、记录人等不能兼任本案证人,(3)辩护 人、诉讼代理人不得同时兼任证人。14、收集证言的基本程序有哪些收集证人证言就是对证人进行询问,询 问证人的基本程序是:(1)对证人的询问应由指定的办案人员进 行;(2)询问应做好充分准备,拟订询问提 纲,认真分析案情,做到心中有数;(3)要 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最好到证人单位或本 人住所进行,询问时要出示询问证件;(4) 必须个别进行;(5)应告之证人如实提供证 据;(6

9、)询问时,要査明证人的身份及基本 情况,及证人与本案的关系;(7)要制作询 问笔录,并由证人在笔录上签名或捺手印;(8)询问未成年人证时,要有未成年证人 的父母或监护人的在场,选择好场地。15、如何确定证人证言的证明力(D)按照证人证言形成的三个阶段 (感受、记忆、陈述),判断证据力的大小和强弱;(2)审査、判 断证人证言同案件事实的关联性;(3)审査 判断证人与案件当事人或案件本身是否具 有利益关系,以确定其倾向性,判断其真实 程度;(4)审査认定证人的品格,操作对其 证言是否产生影响;(5)审査判断证人的作 证能力;(6)综合对比,实物验证。16、如何对证人证言进行审査、判断审査判断证人证

10、言的来源;审査 判断证人与本案当事人有无利害关系;审査判断证人的资格和 品质;审査判断证人作证的收集方法是否 科学合法;审査判断证人证言形成的具体 情况;审査判断幼年证人证言与其本人情 况是否相符。17、被害人陈述证明力的特点被害人陈述的证明作用比较复杂,一方 面,它具真实性和直接性;另一方面,由于被害人与案件事实和处 理结果的直接利害关系,其陈述虚假,错误 的可能性也比较大。18、视听资料证明力的特点视听资料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其证据 力是其他任何据所不能代替的;视听资料 具有直接、形象、准确、科学和综合性的特 点;视听资料容易被伪造或篡改,而且在 被伪造篡改后往往难以发现。19、直接证据和间

11、接证据的概念是 什么各有哪些特点直接证据是指能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 实的证据;间接证据是指不能直接证明案件 主要事实,而需要与其他证据结合经过逻辑 推理,才能证明案件中主要事实的证据。宜接证据的特点是:(1)直接证据 的证明方法、过程简单;(2)直接证据容易 失真;(3)直接证据的收集和审査判断较为 困难。间接证据的特点是:(1)证明关系 的间接性;(2)证明过程的依赖性;(3)证 明作用的隐般性;(4)证明方式的推理性。20、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运用规则有 哪些直接证据的运用规则:(1)严禁刑 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 的方法收集证据;(2)所有直接证据必须经 过质证、询问等方式

12、査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 的根据;(3)孤证不能定案;(4)案件中的 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必须相互印证,彼此之 间没有矛盾或矛盾得到合理排除。间接证据的运用规则:(1)间接证 据必须真实可靠;(2)间接证据必须与案件 存在客观联系;(3)间接证据之间必须协调 一致,不得存在矛盾;(4)间接证据必须形 成一个完整的证据体系;(5)依据间接证据 组成的证据体系进行逻辑推理,足以对案件 事实得出肯定的,唯一的结论。21、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的概念和 运用规则有哪些原始证据是指直接来源于案件事 实或原始出处的证据;传来证据是指在原始 证据的基础上经过复制、复印、传抄、转述 等中间环节衍生而成的证据。原始证据与

13、传来证据的运用规则 是:(1)在收集证据时,要尽可能收集原始 证据;(2)不能忽视传来证据的作用;(3) 根据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的不同特点认真 审査其真实性。22、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的概念和 运用规则有哪些内容言词证据是指以人的陈述为存在 和表现形式的证据,因而又称为人证。实物 证据是指以实物形态为存在和表现形式的 证据,实物证据又叫广义上的物证。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各有优缺点,因此 在认定运用证据上,应当结合言词证据与实 物证据,使二者相互印证,相互补充,扬长 避短。23、有罪证据与无罪证据的概念和运用 规则有哪些内容有罪证据是指能够证明犯罪事实存在,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加重犯罪嫌疑 人

14、、被告人刑事责任的证据。无罪的证据是 指能够证明犯罪事实不存在或证明犯罪嫌 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减轻其刑事责任 的证据。在运用有罪证据与无罪证据时,要坚持 以下规则:(1)在证据的收集过程中,要全 面收集,审査有罪证据和无罪证据;(2)在 证据的运用和证明标准上,有罪证据必须有 一定数量要求,形成一个彼此之间没有脱 节、没有矛盾的证据链,构成一个完整的证 明体系。而无罪证据则没有数量上的要求, 无须形成证据链条;(3)在证明过程中,如 果有罪证据与无罪证据同时存在,谁也否定 不了谁的情况下,只能按疑罪从无的原则, 宜告无罪。24、什么是物证物证有哪些特征物证是以自己的特征、属性或者存在的

15、状况证明案件事实的实物或者痕迹。物证具有以下特点:(1)物证的表现形 式是实物或者痕迹;(2)物证以其特征、属 性或者存在状况证明案件事实;(3)物证具 有较强的客观性和稳定性;(4)物证对案件 事实的证明作用具有间接性和不明显性。25、收集证据的要求是什么(1)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收集证 据;(2)收集证据必须主动、及时;(3)收 集证据必须客观、全面;(4)收集证据必须 深入、细致;(5)收集证据必须依靠群众:(6)收集证据必须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 手段;(7)收集证据要抓住本质,分清主次, 并要注意保密;(8)在收集证据的过程中要 注重效益。26、证据保全的特征是什么(1)证据保全的主

16、体是行政机关、公 证机关和司法机关;(2)证据保全以证据可 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为前提;(3)证据 保全可以依职权实施或者应申请采取;(4) 证据保全的时间是在诉讼中或者诉讼前。27、三大诉讼证明的差异有哪些(1)证明责任的分配不同;(2)证据 的种类有所不同;(3)证明标准的法律规定 不尽相同;(4)证明对象不同;(5)证明的 程序规则不同。28、证明对象有哪些特征(1)证明对象的范围具有特定性;(2) 作为证明对象的事实,一般为法律规范所调 整;(3)作为证明对象的事实必须是运用证 据加以证明确认的事实;(4)证明对象与证 明责任和证明要求紧密相关。29、我国关于证明责任问题有哪些立法

17、规定(1)我国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均 没有提到证明责任或举证贵任这一词汇,只 有行政诉讼法第32条明确提到了举证责任 的概念;(2)刑事诉讼法第162条的规定;(见刑事诉讼法第162条见教材P441)(3)民事诉讼法律第64条的规定:“当事 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4)行政诉讼法第32条规定:“被告对作 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 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 范性文件。”30、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有哪些(1)有关犯罪构成要件的事实;(2) 有关量刑情节的事实;(3)排除行为的违法 性、可罚性和行为人刑事责任的事实;(4) 刑事诉讼程序法上的事实。31、民事

18、诉讼中的证明对象是什么(1)侵权诉讼中的证明对象;(2)合 同诉讼中的证明对象;(3)有关婚姻诉讼中 的证明对象;(4)有关继承诉讼中的证明对 象;(5)其他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32、行政诉讼中证明责任由谁承担行政 诉讼实行证明责任倒置的原因是什么根据行政诉讼法第32条的规定, 在我国行政诉讼中,原则上由被告承担证明 责任。行政诉讼实行证明责任倒置的原因有 两个方面:(1)行政诉讼中法院审査的主要 对象是行政主体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而 具体行政行为又是由行政主体作出的,因 此,由行政主体承担证明自己行为的合法性 具有合理性。(2)行政机关承担证明责任是 保障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3

19、3、我国证明标准的特点是什么(1)证明标准与证明主体相系;(2) 证明标准与证明对象密切相连;(3)证明标 准是一个程序概念;(4)证明标准是主观性 与客观性的统一;(5)证明标准是法官认定 事实的底线。34、全案证据审查判断的标准是什么(1)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即客观真实的标准。(2)优势证据标准。(3) 合理可能性标准。35、事实推定的成立要件是什么(1)必须无法直接证明待证事实的存 否,因而只能借助间接事实推断待证事实;(2)基础事实必须加以证明,否则无适用 事实推定的必要;(3)前提事实与推定事实 之间须有必然的联系;(4)许可对方当事人 提出反证,并以反证的成立与否确认推

20、定的 成立与否;(5)事实推定必须符合经验法则。36、推定的概念与特征是什么推定是指以一定的事实为根据,由法律 规定或由法院按照经验法则,从已知的前提 事实推断未知的结果事实存在的活动。推定具有以下特征:(1)推定具有假设 性,其适用不在于“求真”而在于“求果”;(2)由于推定只是一种法律上的假设,因 此在证明上它不像其他诉讼证明方式那样 去强调所认定事实的可靠性和真实性。(3) 从基础事实到推定事实的推定,它是建立在 基础事实确实存在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不 能说推定就是恣意的和非理性的。37、推定的适用条件是什么(1)推定的首要条件是基础事实的存 在,并且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基础事实的真实 可靠

21、性;(2)推定事实与基础事实之间具有 一定的因果关系;(3)如果要对推定事实加 以采信的话,则须以无相反证推据翻推定事 实为要件;(4)使用推定应具有必要的正当 性。38、无罪推定原则的含义及意义无罪推定是刑事诉讼中的一个专门概 念,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任何涉嫌或被指 控实施犯罪行为的人,在特定的司法机关经 过特定的司法程序确认其有罪之前,在法律 上应当推定其无罪或假定其无罪。无罪推定包含如下具体内容:(1)只有 特定的司法机关才能确定被告人有罪;(2) 确定被告人是否犯罪必须通过法定程序;(3)在依法确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 之前,不得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罪犯。无罪推定原则的意义是:(1

22、)保障人权;(2)促进司法公正;(3)促进文明与人类 的进步。39、什么是免证事实哪些事实是免证事 实免证事实指与当爭人主张有关的而不 是需要当事人举证证明的事实。根据法律规定,免证事实的范围包括: (1)当事人自认的事实;(2)众所周知的 事实;(3)自然规律及定理:(4)根据法律 规定或者已知事实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能 推定出的另一事实;(5)已为人民法院发生 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认的事实;(6)已为仲 裁机构的生效裁决所确认的事实;(7)己为 有效公证文书所证明的事实。共7类事实属 于免证事实。40、司法认知的范围有哪些其效力如何 司法认知的范围,我国立法尚未作明确规定,根据有关司法解释规定

23、,法院依职权 采用司法认知的事项包括:(1)众所周知的 事实;(2)按照自然规律或科学定理所能确 认的事实;(3)已发生法律效力的法院裁判 所确认的事实;(4)已为生效公证文书所证 明的事实;(5)已为仲裁机构的生效裁判所 确认的事实;(6)根据不能合理提出质疑的 普通常识所确认的事实。(7)国家的宪法和 法律。经当事人申请,法院可以对以下事项进 行司法认知;(1)对我国产生法律约束力的 国际条约以及在国内公布过的国际法;(2) 行政法规、部委规章和地方性法规;(3)行 业习惯、地方习俗等。司法认知对当事人的效力;集中表现为 它免除承担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对该司法认 知事实的举证责任司法认知对法院

24、的效力:法院一旦作出 司法认知,在其没有被推翻之前,它即成为 认定案件事实的基础或者裁判的依据。41、证据裁判原则的含义是什么证据裁判原则,是指依据证据认定案件 事实的原则,亦即必须依据经过法定的正式 的证据调査程序后,具有证据能力的证据来 认定案件事实。在现代诉讼制度下,证据裁判原则包含 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1)对事实问题的裁 判必须依靠证据;(2)裁判所依据的证据必 须具有证据能力;(3)裁判所依据的证据必 须是经过质证的证据。42、鉴定人具有哪些权利义务鉴定人的诉讼权利主要有:(1)鉴定人 有权了解鉴定对象(如送鉴材料)的来源;(2)鉴定人根据鉴定的需要,经公安司法 人员许可,可以询问

25、证人、当事人(3)鉴 定人有权要求提供鉴定所必需的充足的材 料;(4)鉴定人有发表独立见解的权利;(5) 鉴定人有权拒绝鉴定;(6)鉴定人有权获得 必要的劳务报酬和费用补偿;(7)鉴定人有 人身财产安全不受侵犯的权利。鉴定人的诉讼义务包括:(1)认真负责, 实事求是,客观鉴定;(2)按期提出明确的 鉴定结论,并签名,加盖单位印章;(3)符 合法定回避情形的应当依法回避;(4)依法 按时出庭,接受询问和发问;(5)合理使用, 妥善保管鉴定材料,不得丢失,销毁或挪用, 并在鉴定后按要求退还委托鉴定单位,或适 当处理;(6)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 个人隐私的鉴定事项,应当严格保密;(7) 不得索

26、取、收受贿赂,或者接受可能影响公 正鉴定的请客送礼,不得徇私舞弊,弄虚作 假,否则应承担法律责任,甚至承担伪证罪 的刑事责任。43、简述自认的范围与效力自认的范围是当事人在诉讼程序的延 续过程中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不利于自 己的案件事实所作的承认。自认的效力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 对当事人的拘束力。首先作出自认者的相对 方对自认的事实不再承担举证责任;其次, 自认者在自认后不得随意撤回自认,也不得 在同一诉讼中再次就自认的事实进行争执 或主张与自认事实相反的事实。二是对法庭的拘束力。一旦当事人对事 实作出自认,法院必须视自认事实为真实, 以其作为裁判依据,而不得再动用职权对自 认事实进行调査,更不得作出与自认事实相 反的事实认定。根据立法与司法实践,对以下几种情形 下的自认不产生效力:(1)民事诉讼中涉及 身份关系的案件;(2)民事诉讼中涉及国家 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的事 实;(3)民事诉讼调解或和解中的自认;(4) 民事、行政诉讼中属于法院主动依职权调査 的事项;(5)属于司法认知的的事实。44、司法认知的特征(1)司法认知在性质上属于法官的认 证行为,它是专属于法官的职贵;(2)司法 认知的对象,具有特定性;(3)属于司法认 知范围的事实,当事人无须另举证予以证 明。45、简述我国三大诉讼中承担证明责任 的主体(1)我国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