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前宁波市劳动仲裁纠纷成因与化解措施_第1页
论当前宁波市劳动仲裁纠纷成因与化解措施_第2页
论当前宁波市劳动仲裁纠纷成因与化解措施_第3页
论当前宁波市劳动仲裁纠纷成因与化解措施_第4页
论当前宁波市劳动仲裁纠纷成因与化解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当前宁波市劳动仲裁纠纷成因与化解措施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自去年底以来,宁波市(下 称我市)出现了许多企业因经营困难、经济亏损、资金枯竭、 订单骤减导致停工遣散、欠薪、裁员等原因引发的各种劳动 争议纠纷,并且这一时期劳动纠纷案件大幅攀升,已形成高 发期。劳动争议纠纷案件已成为民事案件中增长幅度最快、 涉及范围最广、影响程度最深、社会关注最多的案件类型。 作为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机构的桥头堡一一劳动仲裁机构,如 何在这场全球性危机中更好应对并有效作好案件的审理工 作;当前我市劳动争议案件呈现哪些新特点,调解和仲裁工 作还存在哪些问题,政府职能部门以及全社会是否有更好的 机制和措施加以有效化解,所有这

2、些都是调研重点与需要深 入研究的问题。本人从课题的设立、课题目标与重点的确定 进行了深入的座谈与讨论。与此同时,本课题还结合本市当 前在劳动仲裁以及司法诉讼中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最后形成本文。一、宁波市劳动争议纠纷案件的现状及特点从宏观经济层面看,我国经济发展正进入一个生产要素 成本周期性上升的阶段,企业成本特别是用工成本加大,原 材料价格上涨、出口退税率下调等各种客观因素给用人单位 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另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我 国经济的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扩散 和蔓延,直接导致西方主要发达经济体陷入衰退,新兴经济 体增幅放缓,我国经济特别是以外向型经济为主

3、的外贸产业 受到严重冲击。我市经济以外贸加工出口为主,受到的冲击 尤为明显且严重。体现在劳动关系上,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 有相当数量的小、微型企业经营难以为继,因企业经营困难 导致的停工遣散、欠薪裁员现象大量出现,由此引发的各种 劳动争议纠纷案件大幅攀升,表现出以下新的特点:一是案件数量剧升,内容复杂多样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市劳动争议的发案呈 现井喷,虽然2009年和2010年的案件数量有所回落,但我 市劳动争议的发案总量一直在万件以上。从内容上看,以往纠纷大多仅涉及工伤赔偿及劳动报酬 给付等单一内容,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以及法律赋予劳动者权 益多样化,争议纠纷内容出现复杂化趋势。2

4、010年共发生集 体劳动争议案件297件,涉及劳动者8656人,并连续二年 持续走高。劳动争议单一型请求已不多见,请求在两个以上 的多个请求一并提起的案件成为普遍现象。另外还出现了大量要求补办社会保险或退休手续、签订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要求依据同工同酬原则给付工资及福 利待遇,以及确认辞退开除决定无效并恢复工作等新的诉求 内容。二是案件区间多样化、申请主体群体化劳动争议不仅表现在合同履行期间,还出现了签订、解 除、终止劳动合同过程中所产生的附随义务的纠纷,诸如订 立劳动合同时的缔约责任,合同终止后产生的竞业限制和保 密义务等等。因诸多纠纷所涉问题在同一用人单位甚至在同类行业 企业间具有普遍性

5、,劳动者之间具有利益和诉求上的共性; 许多的信访案例又使人们普遍感到通过集体仲裁或集团诉 讼更能增强与资方的博弈能力,也更能引起政府重视,更有 利于实现其诉求,故纠纷群体化倾向明显。此外,法律服务 市场的不规范催生了部分劳动争议职业代理人。个别公民代 理人和少数律师为谋利,往往采取不当手段引导甚至误导、 煽动劳动者利用用人单位管理的漏洞进行仲裁或诉讼,这也 是群体性纠纷频发的另一个重要产生原因。三是案件处理难度加大随着劳动用工关系的日趋多元化,劳动关系的权利义务 内容也日益丰富,劳动者的诉求内容更趋复杂,这给案件处 理带来不小的难度。又由于劳动争议案件普遍发生在普通基 层工人、进城农民工、社会

6、再就业人群、学生就业等弱势群 体。另外这类案件的社会敏感度较髙、相关法律体系也有待 进一步健全与完善,这又给案件的处理增添了非常大的难 度。二、纠纷案件激增背后的三大成因第一,特定经济环境下劳资矛盾日趋激烈受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和严重影响,用人单位拖薪、欠 薪现象普遍,携款逃逸事件时有发生,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 间因追索基本工资、加班费等劳动报酬产生的纠纷日渐突 出,劳动者提出劳动争议仲裁申请的时机绝大多数在劳动关 系解除或者终止之后,呈现离开用人单位时“算总帐”的特 点。同时,亦出现一些劳动者抓住绝大多数用人单位尚未依 照劳动合同法完善自身管理之机,短期内频繁跳槽,多 次针对不同用人主体提出仲裁

7、申请的现象。第二,“两法”实施,为劳动者维权提供了保障劳动合同法及其实施条例的实施,在实体法方面为 劳动者依法维护自身利益提供了更为周全的保护;劳动争 议调解仲裁法进一步规范了劳动争议纠纷的解决途径,明 晰了相应的操作规程,并在程序方面为劳动者以更简便、经 济的解决劳资纠纷提供了方式与依据。上述两部法律对劳动 者权益的倾斜保护,客观上鼓励了劳动者通过仲裁与诉讼维 权。而目前用工者且由于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许多企业 效益下降,甚至出现了一定比例的亏损企业,这样一来,两 种反差的形成,也更导致了劳动争议案件增加。第三,仲裁和诉讼的门槛大大降低根据诉讼费交纳办法规定,劳动争议案件不论标的 大小,只

8、收10元钱;简易程序审理、调解结案的仅收5元; 劳动仲裁则分文不收。仲裁、诉讼门槛的降低对劳动者维权 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随之而来的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滥诉、 甚至个别恶意的诉讼现象。此外,还出现了有些职业代理人 以'零成本”为由向劳动者提出风险代理,也存在将矛盾引 向诉讼程序,这也是引发案件数量增加的原因之一。三、应对措滋与建议第一,正确认识新时期劳资关系长期以来,我们传统的观念劳资关系是指企业职工与企 业之间的一种关系。而当前首先是广大企业是由国有、集体、 民营、私营主甚至是个体,而原有的职工,正式工、临时工, 甚至还有不确定的比如试用期、临时雇用、实习生、假期学 生帮工等各种形式,从

9、用工性质来讲,有城镇用工、也有量 大面广的进城农民工等,由于各种劳动纠纷涉及面广,用工 性质情况又比较复杂,所以往往在处理劳资纠纷矛盾中,仲 裁部门也是应接不暇,甚至会发生劳动纠纷后,由于受理条 件的不确认性而发生无处投诉、难以投诉等现象,这也引起 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与重视,应及时针对新时期劳动用工状 况依法制定可操作性的界定标准与依据。第二,健全劳动法律体系,加强与司法的沟通协调正如前述,我们现有的劳动法律体系,既有国家法律层 面上的劳动合同法、劳动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又有实施条例、实施办法等行政法规,还有各级行政主管机 关颁布的部门规章以及各地方制定的地方性法规。面对如此 浩繁的劳动

10、法律体系,对建立一支高质量、高水平的仲裁员 队伍提出了挑战。另外,目前还存在对政策层面的不同理解, 也往往出现政策相互矛盾与打架等,使行政相对人产生无所 适从的现象。因此,建议我市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应组 织力量着手清理所有的涉及劳动的规范性文件,及时废止不 合时宜的不合理规定,建立统一的劳动法律执法体系。另一方面,仲裁机构应当及时与当地的人民法院建立长 效协作机制,实现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仲裁程序和诉讼程序的 有效衔接,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的仲裁和司法资源的整体效 益,竭力降低当事人的诉累,以最低的成本实现司法公正。在实践中,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对同一件案例,劳动 仲裁部门和人民法院会做出不同理

11、解。这样的情况直接导致 的后果就是,劳动争议案件当事人为了寻求对自己有利的结 果,会将“一裁二审”程序进行到底。这不但造成了诉累, 极大的浪费了仲、诉资源,更重要的还是将影响党和政府的 信誉。想要从根本上减少上述情形的发生,应当将劳动争议 的解决机制定义为或裁或诉。而在目前框架下,笔者建议仲 裁机构与人民法院及时进行典型案情交流、分析及统一认识 的机制,必要时可建立诸如联席会议、定期会晤、相互通报 等的沟通协调机制,并使之制度化、规范化。第三,政府应担起劳动争议纠纷处理的责任笔者认为,无论是仲裁机构的仲裁,还是乡镇调解机构 的调解,我市各级政府都是其间的主导因素,应当担起劳动 争议纠纷处理的责

12、任。一方面,劳动争议调解机构,尤其是基层的调解机构应 当得到政府在人、财、物方面的稳定保障。鼓励各县(市)、 区普遍建立专门的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尽可能做实基层 调解组织,保障固定工作场所和固定工作人员的配备。唯有 如此,调解组织公信力才能得到累积和提升,调解率才有望 得到不断攀升。另一方面,我市各级政府应允许并鼓励设立多种形式的 社会化调解机构,提议并鼓励各地发掘已有社会调解资源, 发挥工会、行业协会、妇联等社会团体的力量,使他们能够 积极的参与到劳动争议调解工作中来。同时,留心选用合适 的调解人员充实到劳动争议调解工作队伍中,尤其是熟悉本 地域企业情况,有多年调解工作经验的信访、劳资、工

13、会、 妇联等专职干部。再者,政府应建立健全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培训机制, 及时向各级各类调解员传递最新的劳动法规政策,提供学习 交流的机会,保障调解工作符合国家的劳动法律法规和地方 性的规章政策,即能保证在调解工作中合理维护争议双方的 法定权益,杜绝出现显失公平的调解结果。仲裁机构在对社 会各级各类调解组织的工作指导和业务培训方面应发挥更 大的作用。另外,利用各种媒介大力宣传劳动争议调解方式的优越 性,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充分认识调解的好处,回归理性思 考,共同营造社会重调解重和解的氛围。第四,积极探索与构建新时期调解模式外学广州等地新的用工模式,内推慈溪、北仑等地新的 调解机制,依靠基层力量,着

14、重调解解决,最大限度地降低 企业的用工成本、简化用工关系,构建和谐劳资关系。我市外贸出口加工型企业较多,对劳动用工有着临时 性、短期性、用工人数多且系劳动密集型等的特点,与上海、 广州等地企业也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人力资源公司”和 “派遣用工”的出现,使得企业对劳动用工需求模式发生了 巨大的改变。它不但降低了企业的用工成本,也极大的减少 了用工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劳动争议纠纷的产生。无论劳动仲裁机构或是人民法院,都只能是在劳资矛盾 发展到一定程度,并进入该程序后,才能够介入处理。而劳 资矛盾发生伊始是处理的最佳时机,劳动调解机构的及时介 入为劳资矛盾化解到基层、处理在萌芽状态提供了可能。在 调研中

15、,笔者了解到,慈溪市在20个乡镇(街道)和杭州 湾新区都建立了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这些基础组织发挥 接近纠纷源头、熟悉企业情况等自身优势,与仲裁机构开展 良性互动,大量运用调解方式解决争议,不仅处理了大量未 提交仲裁的纠纷,还使得54%的已经诉到仲裁院的案件得到 妥善解决,既有效缓解了仲裁机构的工作压力,又使纠纷得 到及时解决,实现了处理劳动争议的多赢,受到企业主和劳 动者的肯定。北仑区是我市遭受金融危机冲击的重灾区,2008年下半年的案件受理量较前一年同期上升了 128%,呈井喷态势。受限于仲裁人员数量,该区在2009年年初受理 的案件开庭时间就已排至2009年下半年,大量案件积压的 必然

16、结果就是案件的久拖不决,增添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在 此情况下,北仑区委区府组织协调区工会、劳动、司法、工 商联、信访等五家单位集中研讨,确定了 “工会牵头,三方 整合”的新调解机制,从工会、劳动和司法三家单位抽调骨 干,组成劳动争议联合调解中心,调解辖区内发生的劳资纠 纷,妥善快速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同时为企业、职工提供法 律、法规、政策咨询,协调指导乡镇街道、企业劳动争议案 件的调解工作。北仑区这一做法有效地整合了现有的社会、 行政和司法资源,有利于将大量的劳资纠纷在矛盾萌发时期 得到控制和化解,节约社会成本、维护社会和谐。目前,北 仑区的劳动争议案件先交到联合调解中心进行调解,调解不 成的,仲裁再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