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重点归纳_第1页
病理生理学重点归纳_第2页
病理生理学重点归纳_第3页
病理生理学重点归纳_第4页
病理生理学重点归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病理生理学复习资料三种类型脱水的对比低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发病原因失钠失水失水 > 失钠水和钠等比例丢失而未予补充发病机制细胞外液低渗,细胞外液丢失为主细胞外液高渗,细胞内液丢失为主细胞外液等渗,细胞外液丢失主要表现和影 响脱水体征、休克、脑细胞水肿口渴、尿少、脑细胞脱水尿少、脱水体征,休克血清钠(mmol/L)130以下150以上130150体内固定酸的排泄(肾脏):固定酸首先被体液缓冲系统所缓冲,生成H2CO3和相应的固定酸盐(根);H2CO3在肾脏解离为 CO2和 出0,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即固定酸中的H +以CO2和H20的形式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进一步通过 H2CO3释

2、放H +进入肾小管腔;固定酸的酸根以其相应的固定酸盐的形式被肾小球滤出;进入肾小管腔的H +和固定酸的酸根在肾小管腔内结合成相应的固定酸排出体外。呼吸性调节和代谢性调节(互为代偿,共同调节) 呼吸性因素变化后,代谢性因素代偿:H2CO3 tIHCO31 fH2CO5 I |HCO3 I代谢性因素变化后,呼吸性、代谢性因素均可代偿:IHCO 11 J肺代偿 IH2CO3 tIT 1 肾代偿HCOJ I IHCO川一 髒緇罔;酸碱平衡的调节:体液的缓冲,使强酸或强碱变为弱酸或弱碱,防止pH值剧烈变动;同时使HCO3-/H 2CO3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呼吸的变化,调节血中 H2CO3的浓度;肾调节血

3、中HCO3-的浓度。使HCO3-/H 2CO 3二者的比值保持20:1,血液pH保持7.4。各调节系统的特点:血液缓冲系统:起效迅速,只能将强酸(碱弱酸(碱),但不能改变酸(碱)性物质的总量;组织细胞:调节作用强大,但可引起血钾浓度的异常;呼吸调节:调节作用强大,起效快,30 min可达高峰;但仅对 CO2起作用;肾 调节:调节作用强大,但起效慢,于数小时方可发挥作用,35 d达高峰。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I. hco3的变化一代谢性酸碱平衡素乱HCO3的原发性I一代谢性酸中毒 I ICO.的原发性t 代谢性碱中毒2. H2CO3的变化呼吸性酸碱平衡紊乱H2CO3的原发性J 呼吸性碱中毒ll2co

4、3的原发性T 一呼吸性酸中毒代偿性:pH仍在正常范围之内,即HC03-/H 2CO3仍为20:1,但各自的含量出现异常变化。 失代偿性:pH明显异常,超出正常范围。3. HCO3和均变:混合型輛菊b3酸碱一致型加代酸吨HCO3 t 打“HgJ代碱十嗓3*2酸碱混合型HC°J怖弋酸+嗓h2co3IJ33三重酸碱平衡紊乱HCOj HgI ”代碱+呼酸呼酸和呼碱不可能同时产生,因此三重性酸碱平 衡紊乱只有两种类型:厂呼酸+代酸+代碱尸呼碱+代酸+代碱代酸TO代碱同时存在常见于: 严重胃肠炎时呕吐加腹泻并伴有低钾和脱水, 尿毒症病人或糖尿病病人剧烈呕吐。判定酸碱平衡紊乱的常用指标:pH 值:

5、7.35-7.45 (动脉血)动脉血 C02 分压(PaCO2): 33-46mmHg,均值 40mmHg标准碳酸氢盐和实际碳酸氢盐(SB/AB):正常人 AB=SB : 22-27mmol/L,均值24mmol/L缓冲碱(BB) : 45-52mmol/L,均值 48mmol/L碱剩余(BE): -/+3.0mmol/L阴离子间隙(AG) : 12-/+2mmol/L , AG > 16mmol/L,判断AD增高代谢性酸中毒酸碱平衡紊乱的常用指标的意义: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pH酸碱度* PaCO. 1 AB J* SB< bb rBE A* AG呼吸性因素代谢性因素IHCO/IPg

6、碱,代谢性酸,呼吸性彳弋谢,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I1KO/I I 代谢性碱中毒HCO51 T 呼吸性酸中毒|PaCO2 T 呼吸性碱中毒PaCOJ 1一、代谢性酸中毒:指细胞外液H+增加和(或)日心。3-丢失引起的pH下降,以血浆HCO 3-原发性减少 为特征。 机制:1肾脏排酸保碱功能障碍肾衰竭:不能排泄固定酸肾小管功能障碍:I型肾小管性酸中毒:远曲小管泌H+障碍n型肾小管性酸中毒:近曲小管重吸收Hco减少应用碳酸酐酶抑制剂2. HCO 3-直接丢失过多严重腹泻、肠道痿管或肠道引流大面积烧伤血浆渗出3代谢功能障碍乳酸酸中毒:休克、心搏骤停、低氧血症等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饥饿、酒精中毒等4.其

7、他原因外源性固定酸摄入过多,HCO 3-缓冲消耗:水杨酸中毒含氯的成酸性药物摄入过多高钾血症血液稀释,使HCO 3-浓度下降机体对代谢性酸中毒的代偿反应代谢性酸中毒呼吸代偿细胞内绸中血液的曬中肾代包中和吐r;ico, 1胞外IF与细 胞内时交换肺的代偿是主要的代偿调节方式代偿极限PaCO; = 10mmHg代偿公弐:APaCO2= L2 xAHCO3 ±2或 PaCO2= L5 x HCOj +8 ± 2HCO3的单位为mmol/L, PnCO2单位为mmHg ,即刻反应几分钟用代偿公式判断:如实测PaC02在预测PaC02范围之内单纯型代酸。如实测值 预测值的最大值,C0

8、2潴留代酸+呼酸。如实测值 预测值的最小值,C02排出过多一一代酸+呼碱。对机体的影响:1心血管系统:心律失常(高血钾引起)、心肌收缩力降低(影响兴奋 -收缩耦联)、血管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降低。2中枢神经系统:主要为抑制性表现:嗜睡、意识障碍、昏迷。3呼吸系统:H+使得外周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4.骨骼系统:骨质脱钙,小儿发育迟缓,骨骼畸形;成人骨质软化。防止的病理生理基础1治疗原发病2应用碱性药物:碳酸氢钠、乳酸钠、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HAM)3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补碱时特别注意防止纠酸后发生:低血钾与低血钙钾代谢紊乱请同学们自行总结,抱歉。7 缺氧(hypoxia )由于组织供氧

9、不足或对氧的利用障碍,而引起机体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变化的病理过程称为缺氧。 P50: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为50%时的血氧分压,正常为2627 mmHg。P50 f表示Hb与氧气的亲和力JP50J表示Hb与氧气的亲和力f发绀(cya nosis):毛细血管血液中 还原血红蛋白浓度超过5g/dl时,可使皮肤和黏膜呈 青紫色,称为发绀。 缺氧不一定有发绀,发绀不一定有缺氧。低张性缺氧(hypotonic hypoxia ):以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血氧含量减少为基本特征的缺氧,又称乏氧性缺氧。血液性缺氧(hemic hypoxia):由于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或血红蛋白性质改变,使血液携氧能力降低或与血 红蛋

10、白结合的氧不易释出引起的缺氧,又称为等张性缺氧。循环性缺氧(circulatory hypoxia ):指因组织血流量减少 引起的组织供氧不足,又称为低动力性缺氧。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减弱而引起的缺组织性缺氧(histogenous hypoxia ):在组织供氧正常的情况下,因 氧,又称为氧利用障碍性缺氧。PaO,8,.工CaO±C6低张性缺氧1-t11-港性缺毎-1 -J -1循坏性缺氧-t俎织性缺氧-1发热,产致热_内生致热原一J丘脑体温 激活物 原细胞(EP)调节中枢体温升高中抠塩斟介质体温调宦点上移8发热发热(Fever):在发热激活物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而引起

11、的调节性体温升高,当体温上升超过 正常值0.5C时,称为发热。一般取腋下温度37.5 C作为判定发热的标准。过热(Hyperthermia ):指体温 调节机构功能失调或调节障碍,使得机体不能将体温控制在与调定点相适应的 水平而引起的非调节性的体温升高。发热过热致热原有无发病机制调定点上移调定点无变化,过度 产热,散热障碍防治原则针对致热原物理降温发热激活物(Pyrogenic activator):凡能激活体内 产内生致热原细胞 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进而引起体温升 高的物质。内生致热原(Endopyrogen , EP):在发热激活物作用下,体内某些细胞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正

12、调节中枢: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 )负调节中枢:中杏仁核、 腹中膈(VSA)、弓状核研究表明,POAH与VSA之间有密切的功能联系。当致热信号传入中枢后,启动体温正负调节机制:一方面使体温上升;另一方面通过负性调节限制体温过度升高。正负调节 综合作用的结果决定调定点上移的水平及发热的幅度和时程。中枢性发热介质:能介导EP调节体温调定点的介质称为中枢性发热介质。?正调节介质使调定点上移的介质前列腺素E2 (PGE2 )环磷酸腺苷(CAMP)Na+/Ca2+ 比值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一氧化氮 (NO)?负调节介质使调定点下移的介质精氨酸加压素(下丘脑腹隔区VSA神经元)(arg

13、inine vasopressin)a -黑素细胞刺激素(腺垂体分泌)(a-melanocyte-stimulating hormone, -MSH)脂皮质蛋白-1 (lipocortin-1)白细胞介素-10 (IL-10 )热限(febrile ceiling):发热时体温上升的高度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通常 <41 C)的现象,称为热限。9应激应激(stress):是指机体在受到一定强度的应激原(躯体或心理刺激)作用时所出现的全身性非特异性适应应激原反应,也称为应激反应( stress respo ns©。一、应激时神经内分泌反应(一) 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 中枢

14、效应:引起兴奋、警觉、紧张及焦虑反应。 外周效应: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epin ephri ne。浓度迅速升高,可高达几倍, 甚至几十倍。防御意义(1。心率、心收缩力、心输出量、BP,(2。糖原、脂肪分解,能量产生增加。(3。血液重新分布,保证心、脑、骨骼肌的血供。(4。支气管扩张,提供更多的氧气。(5。促进多种激素,如 ACTH、胰高血糖素、生长素等的分泌。但抑制胰岛素的分泌。不利影响引起明显的能量消耗和组织分解,导致血管痉挛和促血小板凝聚,引发某些部位组织缺血和致死性心律失常。(二)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系统兴奋中枢效应适量CRH促进适应t兴奋或愉快感。过量CRH适应障碍f

15、焦虑、抑郁和食欲不振等。外周效应GC分泌量增多,对抗有害刺激,发挥对机体广泛的保护作用。GC持续过量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积极作用 促进蛋白质分解及糖异生,补充肝糖原储备;抑制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提高血糖水平; 保证儿茶酚胺及胰高血糖素的脂肪动员作用;维持循环系统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允许作用,permissiveaction); 稳定溶酶体膜,减轻组织损伤; 抑制炎症介质的生成、减轻炎症反应。不利影响 抑制免疫系统; 可产生一系列代谢改变,如血脂升高、血糖升高,并参与形成胰岛素抵抗等; 能通过抑制甲状腺轴和性腺轴,导致内分泌紊乱和性功能衰退,对儿童可导致发育的迟缓。二、应激时免疫系统的反应应

16、撇三、急性期反应和急性期蛋白急性期反应(Acute phase response, APR):是感染、烧伤、大手术、创伤等应激原诱发机体产生的一种快速的防御反应。除了表现体温升高、补体增高、外周血吞噬细胞数目增多等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外,还表现为血浆中一些蛋白质浓度的迅速变化。这些蛋白被称为急性期蛋白(Acute phase protein , APP )。四、细胞对应激原的反应细胞应激:当细胞处于不利环境(低氧、冷、热、营养缺乏等)和遇到有害刺激(氧自由基、射线、化疗药 物等)时所产生的防御或适应性反应称为细胞应激(cellular stress)。热休克反应/热应激是最早发现的细胞应激类型。热

17、休克反应(heat shock response):是指生物体在热刺激或其他应激原作用下所表现出的以基因表达改变和 热休克蛋白生成增多 为特征的反应。也称热应激。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 , HSP):是指在热应激或其他应激原作用时新合成或合成增多的一组蛋白质。(1) 存在的广泛性(2)结构的保守性(3)诱导的非特异性功能:作为分子伴侣(molecular chaperone):(1) 帮助新合成蛋白质正确的折叠和运输;(2) 促进变性蛋白的复性,防止它们的凝聚;(3 )当蛋白质损伤严重不能复性时,协助蛋白酶系统对它们进行降解。心理性应激 (psychological

18、stress):是指机体在遭遇不良事件或主观感觉到压力和威胁时产生的一种伴有生 理、行为和情绪改变的心理紧张状态。创伤后应激障碍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又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 (delayed psychogenic reaction), 是指受到严重而强烈的精神打击(如经历恶性交通事故、残酷战争、凶杀场面或被强暴后等)引起的延迟出 现或长期持续存在的心理精神障碍。个体以反复重现和体验先前的恐怖经历或目睹的应激场面为特征,表现为极度恐惧、痛苦和无助,并伴有情绪的易激惹和回避行为。应激相关疾病(stress related diseases :应激

19、在其发生发展中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或诱因。一、物质代谢的变化一高代谢率二、心血管功能改变和异常三、消化道功能的改变和应激性溃疡应激性溃疡 (stress ulcer):指机体在遭受严重应激,如各类重伤及大手术、 重病或其他应激情况下, 出现胃、十二指肠黏膜的急性病变。表现为胃、十二指肠黏膜的糜烂、浅表溃疡、渗血等,少数溃疡可发生穿孔。发生机制1胃肠黏膜缺血;2黏膜屏障功能减弱;3其他损伤因素。11细胞凋亡细胞凋亡(apoptosis):由体内外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细胞死亡过程。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 (programmed cell death, PCD)凋亡调控相关的信号转导通路:1

20、死亡受体介导的凋亡通路2线粒体介导的凋亡通路细胞凋亡调控相关的基因:抑制凋亡基因:Bcl-2、Bcl-XL、IAPs等促进凋亡基因: wtP53、Bax、Bid、AIF等双向调控基因:c-mycBcl-2是第一个被确认有抗凋亡作用的基因,分布在线粒体膜、内质网、核膜等部位。p53基因:促凋亡基因。C-myc基因:双向调控基因细胞凋亡调控相关的酶:半胱天冬酶(Caspases凋亡蛋白酶)内源性核酸内切酶(DNase)凋亡的生理意义: 确保正常生长发育:清除多余的、失去功能价值的细胞。 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清除受损、突变或衰老的细胞。 发挥积极的防御功能: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凋亡,整合的DNA随之破坏

21、。12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缺血的组织、器官经恢复血液灌注后不但不能使其功能和结构 恢复,反而加重其功能障碍和结构损伤的现象。缺血-再灌注时自由基生成增多的机制:1黄嘌呤氧化酶形成增加 2中性粒细胞聚集及激活3线粒体膜损伤4儿茶酚胺的自身氧化增加无复流现象(no-reflow phenomenon ):恢复血液灌注后,缺血区依然得不到充分血流灌注的现象称无复流现象。 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最常见)1心肌舒缩功能下降心肌顿抑(myocardial stunning):指缺血心肌在恢复血液灌注后一段时间内出现可逆性舒缩功能降低的

22、现象。2. 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居多,如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纤颤3心肌能量代谢变化4.心肌结构的变化心肌缺血性损伤和再灌注性损伤的主要表现:缺血性损伤再灌注性损伤发病环节缺血、缺氧再灌注微小血管早期无堵塞现象微小血管堵塞、出现无复流现象心肌功能进行性下降心肌顿抑心律失常多缓慢发生 较少为室颤 a -阻滞剂有效多突然发生 很快转化为室颤3 -阻滞剂有效心电图ST段抬高,R波增高ST段不抬高,R波降低,病理性 Q波13休克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引起组织细胞缺血、缺氧、各重要生命器官的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损伤的病理休克(shock):是指机体在严重失血失液、感染、创伤等强烈致病因素的作

23、用下, 组织血液灌流量严重不足过程。心聊或过敏脊繭麻醉或损伤心包病变血容量减少血管床容量增加心泵功能障殍*有效循环血.傲循环障碍休克分别为低血容量性休克、血管源性休克、心源性休克。休克发生机制:一、微循环机制是血液和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基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微血管内的血液循环, 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失血性休克分三期:微循环缺血期、微循环淤血期、微循环衰竭期。(一)微循环缺血期(休克代偿期)(休克早期)血液经动-静脉短路 和直捷通路 迅速流入微静脉,灌流特点:少灌少流,灌少于流。神经机制:交感神经系统兴奋 体液机制:缩血管体液因子大量释放代偿意义:(1

24、)有助于动脉血压的维持: 回心血量f (自身输血、自身输液) 心排血量f (心源性休克除外) 外周阻力f(2)有利于心脑血液供应(血液重新分布) 脑血管冠状动脉,只要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就可保证生命重要器官血液供应。(二)微循环淤血期(休克失代偿期)(休克期)前阻力血管扩张,后阻力血管也扩张。前阻力小于后阻力。灌流特点:灌而少流,灌大于流。失代偿、恶性循环产生:(1)回心血量急剧减少 血液淤滞在微循环,自身输血停止 血浆外渗至组织间隙-自身输液停止(2)自身输液停止毛细血管后阻力 > 前阻力;血浆外渗。(3)心、脑血液灌流量减少血压不能维持(<50mmHg时),重要器官供血不能保障

25、(三)微循环衰竭期(休克难治期)(休克晚期)微血管麻痹性扩张,毛细血管大量开放。血细胞粘附聚集加重,微血栓形成。 灌流特点:不灌不流,灌流停止。甚至可出现毛细血管无复流现象:即指在输血补液治疗后,血压虽可一度回升,但微循环灌流量仍然无明显 改善,毛细血管中瘀滞停止的血液也不能恢复流动的现象。(1)微血管麻痹性扩张DIC形成 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凝血系统激活 TXA 2/PGI2平衡失调微循环衰竭期的临床表现 (后果):(1)循环衰竭:进行性顽固性低血压;脉搏细速;静脉塌陷、CVP下降。(2)并发DIC (DIC加重休克)重要器官功能衰竭:心、脑、肺、肝、肾等二、细胞分子机制(一)细胞损伤:1细胞

26、膜结构和功能受损(最早)2线粒体异常,能量生成减少3、溶酶体破坏,溶酶外漏,组织损伤,加重微循环障碍4、细胞死亡:坏死和凋亡t器官功能障碍和衰竭(二)炎症细胞活化及炎症介质表达增多休克后,机体代谢与功能变化:一 物质代谢紊乱:糖酵解f,分解代谢f,合成代谢J二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高钾血症三器官功能障碍1肺功能障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肺)2、肾功能障碍,休克肾,急性功能性肾衰t急性器质性肾衰3. 消化系统功能障碍4、肝功能不全在感染引起的 MODS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若患者发生严重的肝损伤,则死亡率几乎达100%。5. 心功能障碍及免疫功能障碍和

27、脑功能障碍和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ultiple organ dysfu nction syn drome, MODS)在严重创伤、感染、休克、烧伤等急性危重病时或在其复苏后 ,短时间内同时或相继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器官功能损害的临床综合征。MODS的发病机制:SIR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ystemic in flammatory response syn drome, SIRS)SIRS是指严重的感染或非感染因素作用于机体,刺激炎症细胞的活化,导致各种炎症介质的大量产生而引起 的一种难以控制 的全身性瀑布式炎症反应 综合征。SIRS的发生机制:炎症细胞的活化、炎症介质表达增

28、多。14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抗凝蛋白C, PC系统:PC在肝脏合成,以酶原的形式存在于血液中,凝血酶能将之活化为激活的蛋白C ( APC)。APC水解F Va、F VIIIa,阻碍F VIIIa和F IXa组成F X激活物的形成; 阻碍由F Va和F Xa组成的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限制FXa与血小板结合,灭活纤溶酶原的抑制物,并促进灭活纤溶酶原激活物的释放。蛋白S ( PS)作为APC辅因子,促进 APC清楚凝血酶原激活物中的F Xa。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 ):某些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大量促凝物质入血,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使凝血酶增多,微循环中形成广泛 的微血栓,继而因凝血因子和血

29、小板大量 消耗,引起继发性 纤溶亢进,机体出现以止、凝血功能障碍 为特征的 病理生理过程。临床表现为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及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DIC发病机制:1. 组织严重破坏2.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凝血、抗凝调控失调3. 血细胞大量破坏,血小板被激活4. 促凝物质入血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一)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降低(二)肝功能降低(三)血液高凝状态:妊娠、酸中毒(四)微循环障碍典型DIC的三个时期高餐期消耗性低凝期 继发性纤溶期凝血纤溶系统凝血酶T 微血栓形成血液凝固升鳶性艇血緊卿活;龜血因子和血斑1111时间/纤溶垂活,纤潴大屋牛成;FDP产生匸血小板4 FgJ血小板X,

30、Fg 11.期血酶原时间延罠H)pT, 3P1徳阳性 凝血时诃延饪凝血酶时间延长*血浆鱼精蛋白畐0试齡(3FW验) 正常:()DIC :( + )意义:检查FDF%片段的存也第17页共13页急性DIC,高凝期不容易发现;消耗性低凝期和继发性纤溶亢进期可以部分交叉。DIC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一)凝血功能障碍出血凝血物质被消耗而减少纤溶系统激活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形成微血管损伤(二)器官功能障碍(三)微循环障碍一一休克,DIC和休克互为因果,恶性循环(四)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DIC时由于广泛的微血栓形成,流动的红细胞通过纤维网眼时,受到机械性损害引起变形破裂,出现溶血现 象,所引起的贫血称为

31、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15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因心脏舒缩功能减少,已不能满足日常代谢的需要,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综合征。病因:(一)心肌收缩性降低(二)心室负荷过量(前负荷、后负荷)(三)心室舒张及充盈受限(四)心律失常严重降低或充盈受限,在有足够循环血量的情况下,心排出量 明显灌流不足,同时出现 肺循环或(和)体循环淤血 的临床诱因:(一)代谢需要增加(如感染或发热、心动过速、妊娠及分娩)(二)心室负荷过量(过多过快输液、高血压控制不良、妊娠及分娩)(三)损伤心肌收缩性(心肌缺血、使用负性肌力药物、酸中毒)一、神经-体液调节机制激活(主要代偿机制)1、交感一肾上腺髓

32、质系统激活心排血量减少激活压力感受器(儿茶酚胺升高)(1)动用心力储备,增强心肌收缩性(2)心率增强(3)体循环脏器血流重分配:保障心、脑等重要脏器灌流量 不利影响:增加心肌耗氧量,减少冠脉流量,全身血管收缩,增加前后负荷。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1. 循环RAAS激活2心肌局部RAAS激活二、心脏本身的代偿反应(一)心率加快(二)心脏紧张源性扩张(三)心肌收缩性增强(四) 心室重塑:指在持续负荷过重及神经、体液过度 激活状态下,心肌组织在结构、功能、数量及基因表达等方面所发生的适应性变化。1、心肌细胞重塑:向心性肥大(concentric hypertrophy):在长期压力负荷

33、作用下,心肌肌节呈并 联性增生,心肌细胞 增粗,心室 壁厚度增加,心腔无明显增大。离心性肥大(eccentric hypertrophy):在长期容量负荷作用下,心肌肌节呈串 联性增生,心肌细胞变长,心腔 明显扩大。2、心肌细胞表型改变:即由于所合成的蛋白质种类变化所致的心肌细胞“质”的改变。3、非心肌细胞增生及细胞外基质改建成纤维细胞:占细胞总数60% 70%,是ECM的主要来源。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 ECM )主要是I型和川型胶原。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心肌收心肌收缩成分减少袖刚改变三、心脏以外的代偿(一) 增加血容量(二) 血流重新分布(三) 红细胞增多

34、心蜩张功能障碍心脏各部分舒缩活动不协调(四) 组织利用氧的能力增强静脉淤血:体循环淤血:右心衰竭及全心衰竭 肺循环淤血:主要见于左心衰患者16肺功能不全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当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以致机体在静息状态、海平地区、吸入空气时,PaO2低于60 mmHg,或伴有PaCO?高于50 mmHg,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称为呼吸衰竭。呼吸衰竭指数 (respiratory failure index, RFI):指动脉血氧分压 与吸入气氧浓度 的比值。RFI < 300为呼吸衰竭。换气功能障碍型:PaO2<60mmHg, PaCO2不高I型呼吸衰竭通气

35、功能障碍型:PaO2<60mmHg,且PaCO2>50mmHg II型呼吸衰竭 肺通气障碍:n型呼吸衰竭限制性通气不足阻塞性通气不足中央性气道阻塞外周性气道阻塞 肺换气障碍:I型呼吸衰竭弥散障碍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肺内解剖分流增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在多种原发病过程中,因急性肺损伤(ALI)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顽固性低氧血症为特征,又称休克肺。17肝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hepatic insufficiency):各种致肝损害因素损伤肝脏细胞,使其代谢、合成、分泌、解毒、生物转化及免疫等功能严重障碍,机体可 出现黄疸、出血、感染、肾功能障碍及肝性脑病等临床综合征,称为肝功能不全。肝功能衰竭(hepatic failure):一般是指肝功能不全的晚期阶段,主要临床表现为肝性脑病及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HE):是指在排除其他已知脑疾病 前提下,继发于肝功能障碍的一系列严重的神经精神综合征,可 表现为人格改变、智力减弱、意识障碍等特征,晚期发生不可逆性肝昏迷,甚至死亡。内源性肝性脑病:由急性严重肝细胞坏死引起,毒性物质在通过肝脏时未经解毒即进入体循环。外源性肝性脑病:多由慢性肝脏疾患引起,毒性物质通过分流绕过肝脏,未经解毒即进入体循环。 氨中毒学说 (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