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主体资格审查的几点看法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7/ab42be65-4609-4fd4-8044-5f1009baf0ec/ab42be65-4609-4fd4-8044-5f1009baf0ec1.gif)
![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主体资格审查的几点看法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7/ab42be65-4609-4fd4-8044-5f1009baf0ec/ab42be65-4609-4fd4-8044-5f1009baf0ec2.gif)
![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主体资格审查的几点看法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7/ab42be65-4609-4fd4-8044-5f1009baf0ec/ab42be65-4609-4fd4-8044-5f1009baf0ec3.gif)
![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主体资格审查的几点看法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7/ab42be65-4609-4fd4-8044-5f1009baf0ec/ab42be65-4609-4fd4-8044-5f1009baf0ec4.gif)
![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主体资格审查的几点看法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7/ab42be65-4609-4fd4-8044-5f1009baf0ec/ab42be65-4609-4fd4-8044-5f1009baf0ec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主体资格审查的几点看法人民法院实行立审分开后,案件的主审法官没有直接与当事人接触,杜绝了腐败滋生的土壤,有效地保证了法 官公正办案。但由于负责立案审查的法官没有参与案件的 审理,对当事人提起诉讼的案件,疏于审查或没有认真审 查而简单地予以登记立案,造成遗漏或多列当事人等情况, 导致主审法官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追加当事人及重新通知 开庭,严重影响了审判效率,特别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为了防止刑事案件的过份迟延,不得不对刑事案件与附带民事部分分开审理,显然与 设立附带民事诉讼是为了节约审判资源、降低审判成本及 减少当事人讼累的立法宗旨相悖。现就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立案审查中应注意
2、的几个问题提出个人的一些粗浅的见解, 以求教于同仁。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利用刑事诉讼程序一并解决与定罪量刑直接有关的损害赔偿问题,有别于普通民事诉讼。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从本质上说仍属刑事诉讼范畴。因此,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在诉讼程序的适用上首先要适用刑事 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但是,也应当看到,刑 事诉讼程序是专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制定的,用它 来解决损害赔偿这种民事权益纠纷时必然存在一定的局限 性。为此,法律就有必要对该民事问题的处理设立一些特 殊程序予以补救。这种专为解决民事问题而设立的特殊规 定,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适用刑事诉讼法的必要 补充和保障。现行刑事诉讼法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对
3、于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具体程序的规定过于简单,且没有明确 有哪些程序可以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导致司法实 践中出现混乱局面。笔者认为,在目前刑事诉讼法及相关 的司法解释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审理程序方面的规定尚不 完备的情况下,在司法实践中,为了保持司法的统一,应 贯彻“刑事优先”的原则。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 有特殊规定的,应当适用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 如管辖、受案范围、审判组织、期间、诉讼费用、审理期 限等;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没有规定的,应当适 用民事诉讼法及相关的司法解释。比如诉讼原则、强 制措施、诉讼证据、先行给付、诉讼保全、调解、和解、 撤诉等。作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必须是:
4、因人身权利 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 遭受物质损失的被害人。已死亡被害人的近亲属。被 害人生前扶养的人。被害人遭受犯罪侵害后,为其承担 了医疗抢救、丧葬、差旅、营养等费用的单位和个人。 人民检察院。根据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已死亡人的具有财产内容 的债权属于遗产的范围,被害人的近亲属因继承关系而产 生向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权利, 因此当被害人已经死亡时,他的近亲属也可以作为附带民 事诉讼的原告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对被害人死亡的刑事 案件,在被害人亲属提交诉状时应注意,这里的近亲属只 能是具有继承权的人。在审判实践中,往往漏列同一顺序 继承人或者将不同
5、顺序的继承人一并列为共同原告人。对 漏列当事人的,应当通知其参加诉讼,如其表示放弃诉讼 请求的,应制作笔录附卷;对多列当事人的,告知其更改, 如坚持起诉的,不予受理。例如李某的妻子在交通肇事案 中死亡,李某将其本人、子女及其父母作为附带民事诉讼 原告人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多列了李某的父母,而 漏列了其妻子的父母。被害人生前扶养的人在一般情况下为已死亡的被害人 的近亲属继承人,但不一定都是被害人的继承人。例 如被害人扶养的是与自己无亲属关系的孤寡老人或被人遗 弃的儿童。依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 侵害公民身体造成死亡的,应当支付丧葬费和死者生前扶 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用。继承法第十四
6、条规定:“对继 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 来源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 可以分给他们适当的遗产”。因此,当被扶养人因扶养人 被害人 死亡而丧失生活来源时,有向附带民事诉讼被告 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请求给付扶养费的权利。法律规定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 定代理人虽然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但并不等同于其可 以作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对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 能力的被害人,原则上属于刑事诉讼中因人身权利受到犯 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 质损失的被害人。但由于其自身民事行为能力的欠缺,对 其权益的保护和民事权利的行使
7、,缺乏自主决定能力,但 为维护其合法权益,法律规定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提起附 带民事诉讼是必须的。因此,在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时, 应将此类被害人列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同时,将法定 代理人列为诉讼参与人,并明确其在附带民事诉讼中居于 法定代理人的诉讼地位。作为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必须是:刑事被告人 公 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共同致 害人。未成年刑事被告人或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共同 致害人的监护人。对刑事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依法应当承 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单位和个人。关于已被执行死刑的罪犯的遗产继承人及共同犯罪案件 中,案件审结前已死亡的被告人的遗产继承人能否作为附 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问题
8、。在审判实践中存在两种对立的 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由于其继承人继承了已死亡罪犯的 财产,因而罪犯本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因继承行为而转致 其继承人,故应将其继承人作为附带民事被告人参加诉 讼。另一种观点认为,不能将继承人列为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笔者同意后一种观点,根据最高 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 问题的解释 以下简称刑诉法解释第八十九条的 规定,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在刑事案件立案以后第一审判决 宣告之前提起。作为已被执行死刑的罪犯,该刑事案件已 审结;作为案件审结前已死亡的被告人,对该案件必然终 结审理。即作为刑事案件已不复存在,何来附带民事诉讼 ?但为了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可
9、在刑事案件判决生效 后另行提起民事诉讼并以继承人继承的数额为限。关于对刑事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赔偿 责任的单位和个人范围如何确定问题。根据民法通则及有 关行政法规、司法解释的规定,在某些法定条件下,有关 单位和个人要对刑事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承担民事赔偿责 任。包括个体肇事司机的雇主以及国家工作人员、企事业 单位的工作人员履行职责范围内犯罪,造成他人损害的国 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在将刑事被告人列为附带民事诉讼 被告人的同时,应将其列为附带民事诉讼的共同被告人。 在审判实践中,对于雇员在履行受雇行为过程中因人身权 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 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提
10、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将雇主一 并列为附带民事诉讼的共同被告人,这是错误的,因雇佣 关系是另一民事法律关系,只能通过另行提起民事诉讼的 途径解决;雇主成为附带民事诉讼的共同被告人只有在雇 员实施损害行为时才能成立。关于同案在逃的犯罪嫌疑人。在逃的犯罪嫌疑人是指 根据现有的证据证明有作案嫌疑,经检察机关批捕在逃的 人。因在逃的犯罪嫌疑人不属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 范畴,且根据“刑事优先”原则,在逃的犯罪嫌疑人未经 刑事审判,是不能先行就民事部分作出判决的。因此,附 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在提起诉讼时不能将在逃的犯罪嫌疑人 列为附带民事诉讼的共同被告人。在立案审查时发现这一 情形的,应告知原告人更改诉状
11、,坚持起诉的,裁定不予 受理。关于共同致害的已决罪犯。已决罪犯是指经人民法院 判决有罪交付执行刑罚的人。对共同致害的已决罪犯能否 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由于没有明确的司法解释,导致各地 法院执法不一。在审判实践中存在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可以将共同致害的已决罪犯列为公诉机关正在起诉的共同致害的被告人案件的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 另一种观点是不能将共同致害的已决罪犯列为公诉机关正 在起诉的共同致害的被告人案件的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 笔者同意后一种观点,理由是刑诉法解释第八十九条 已明确规定:“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在刑事案件立案以后第一 审判决宣告以前提起。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在第一 审判决宣告以前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施工现场闸机设置标准
- 施工现场施工防高空坠物制度
- 阅读启迪心灵小学生的成长之路
- 母婴用品销售中的用户体验优化策略汇报
- 清明节扫墓应急预案
- 预防为主早期小儿肺炎识别与护理措施
- DB4415T 55-2025香芋南瓜-紫云英-香芋南瓜轮作生产技术规程
- 交通监控项目工程合同
- 上海市大数据中心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合同
- 个人小额信贷合同范本
- 大客户销售这样说这样做
- 精装修样板房房屋使用说明
- 乔迁新居结婚典礼主持词
- 小学四年级数学竞赛试题(附答案)
-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2全册教案
- 《病理学基础》知识考核试题题库与答案
- 人口分布 高一地理下学期人教版 必修第二册
-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习作例文+习作PPT
- 四年级上册英语试题-Module 9 Unit 1 What happened to your head--外研社(一起)(含答案)
- 子宫内膜异位症诊疗指南
- 《高级计量经济学》-上课讲义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